
事件1919//85//01
事件发生日期:2018/01/3/22:50-2018/01/4/03:13
事件发生地点:Site-CN-85
事件代号:“Site-CN-85保卫战”
事件性质:小规模军事冲突
事件描述:事件1919//8501是指一系列于2019/01/3/22:50-2019/01/4/03:13//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区发生的军事冲突事件。双方参与者为SCP基金会与GOI-CI“混沌分裂者”。两方围绕Site-CN-85,于陆地,近海,空中以及近地轨道上产生一系列军事冲突。大量实验性武器以及异常武器被投入使用,并最终以基金会击退GOI-CI“混沌分裂者”为结尾。
事件参与人员:由于基金会尚且对于GOI-CI“混沌分裂者”的具体战斗编制没有具体性的了解,故仅用常规作战单位编制称呼。
SCP基金会中国分部:
- 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
- 战术反应小组α20“903潜艇”
- 战术反应小组α21“天眼”
- 战术反应小组α22“游骑兵”
- 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
- Site-CN-85作战指挥部,Site-CN-19作战指挥部
GOI-CI“混沌分裂者”:
- 两只坦克排以及一只火力支援排
- 一只空降机械化步兵排
- 五架武装直升机及四架运输直升机
- 两艘水面武装舰艇
- 一艘被部署于近地轨道的武装载人航天器
事件起因:GOI-CI“混沌分裂者”出于敌对立场,意图占领Site-CN-85。于2018/01/3/22:50突袭Site-CN-85以及一个位于同步轨道的基金会设施。基金会作战力量于第一时间介入此事件并及时制止GOI-CI“混沌分裂者”
事件结果:GOI-CI“混沌分裂者”被击退。
作战日志//85//01:
日期:2018/01/3/
作战人员: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
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描述: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是一支准连级规模的战术反应小组,其拥有一个装甲排,火力支援班,高炮导弹混成防空排及相关配套的后勤体系与支援体系。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由五十二名接受过相关战斗训练的战斗人员组成。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将直接负责Site-CN-85的安全事项,除特殊情况下,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将不会被调离其驻守区域。
人员及装备配置:
装甲排:装甲排将直接被编号为DT,任何基于此编制的单位将以DT开头。四辆挑战者Ⅱ-S主战坦克1将被以此命名为α车,β车,γ车以及Ω车。除α车为指挥车外,其余均为正常战斗车辆。车内人员将从车长,驾驶员以及炮手以此命名为DT-X2-1,DT-X-2,DT-X-3。装甲排的后勤将直接由DL负责。
火力支援班:火力支援班将直接被编号为DA,任何基于此编制的单位将以DA开头。火力支援排将包括两个数字化炮兵小组以及一个反坦克小组。数字化炮兵小组将依次分为α及β,炮组人员将从火炮操纵员,火炮填装手,弹药管理员依次分为DA-X-1,DA-X-2与DA-X-3。反坦克小组将被单独命名为DA-Ω,一个班级指挥官将指挥三名反坦克火箭发射手以此进行反坦克战斗。数字化炮兵小组将直接由DC指挥,火力支援排的后勤将由DL负责。
防空班:高炮导弹混成防空班将直接被编号为DD,任何基于此编制的单位将以DD开头。高炮导弹混成防御班包括一个自行弹炮结合防空车小组以及一个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手小组。高炮导弹混成防空班将仅针对直升机进行防御。自行弹炮结合防空车小组包括两辆95式25mm弹炮合一系统以及相关车组,防空车将依次以DD-α与DD-β进行命名,车组人员将从车长,驾驶员,武器操控手依次分为DD-X-1,DD-X-2,DD-X-3。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手小组将被编号为DD-Ω,一位班级指挥官将指挥四名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手,该小组将直接由DC指挥。
后勤班:后勤班将直接被编号为DL,任何基于此编制的单位将以DL开头。后勤班将直接负责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的作战编制的全部后勤事项。此编制将直接由DC指挥。
指挥班:指挥班将直接被编号为DC,任何基于此编制的单位将以DC开头。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的队伍指挥官(DC-1)将直接负责指挥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兵与站点指挥部联系。五名接受过相关训练的作战参谋将依次被编号为DC-2,DC-3,DC-4,DC-5,DC-6。
敌对人员:GOI-CI“混沌分裂者”陆空作战力量
作战视频副本//01
(取自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队伍指挥官Dr.Eddie的肩部摄像头)
[记录开始]
(Site-CN-85站点警报响起,指挥班成员迅速进入作战指挥室)
DC-1:怎么回事?为什么警报响了?
DC-4:指挥部传来讯息,CI叛军武装直升机部队已经逼近站点七公里!可以观测到85站点的基金会卫星均已瘫痪!现有情报显示,这是一次有计划的站点夺取袭击!
(DC-3一拳砸在作战桌上)
DC-3:妈的,这群叛军可真会挑时候,老大?怎么办。
DC-1:立刻联系各部!让他们迅速进入战斗位置。LBX3还开着吗?
DC-2:还在持续工作中。
DC-1:让他们赶快关机,快!
(在DC-2拨打LBX站的有线电话前,一枚由混沌分裂者武装直升机所发射的AGM-88-H4反辐射导弹)根据LBX运作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击中了LBX主体,爆炸使LBX被直接摧毁,无法运作)
DC-1:操,什么声音?
DC-2:长官,晚了…LBX已经被摧毁。
DC-1:给我接防空班的电话!告诉他们往死里打!然后再跟指挥部说我们需要电子战支援!快!
DC-2:是!
(DC-1将挂载于其肩部的摄像机取下并摔至地面,摄像机损坏。)
[记录结束]
作战视频副本//02-1
(取自防空班α车成员所挂载的摄像头)
[记录开始]
(当防空班各成员进入作战位置后,LBX已经被摧毁)
DD-α-1(车长):日!LBX就这么给炸了?指挥部干什么吃的。
DD-α-3(武器操作手):老大,指挥部有你电话。
DD-α-1:啊,好。
(DD-α-1进入通讯频道)
DC-1:李[已编辑]!我要你和二车开到北面山坡!把他娘的叛军的飞机打下来!快!站点的电子作战室已经连线,你们尽管打,打就是了!
DD-α-1:是!保证完成任务!
(DD-α-1退出通讯频道)
DD-α-1:告诉β车,把车开到北坡,把搜索雷达光电探头还有激光照射装置通通给我打开!给我往死里打!
DD-α-3:是!
(在DD-α-1的指示下,α车与β车均来到站点北坡位置,此时混沌分裂者的武装直升机即将进入光电探头的探照范围。)
DD-α-3:雷达已开机!目标截获!即将进入探照范围!
DD-α-1:好,让二车那边也一起打。打完就跑,换位置。
(来自混沌分裂者(下称CI叛军)的一架Mi-171与一架AH-64武装直升机所组成的编队进入α车与β车光电探头范围中,而AH-64武装直升机同时也通过光电装置发现其被雷达锁定中,其在上传相对位置至CI叛军终端的同时下压机头并试图对准至α车方向)
DD-α-1:射击!射击!快!
(两枚由α车与β车发射的S-3反直升机导弹5)经由车载激光照射装置被直接导向AH-64武装直升机与Mi-171运输直升机。AH-64武装直升机在尝试抛射干扰箔以反制S-3反直升机导弹后见其无效便直接放弃反制措施,将机头对准α车,并于被击中前发射了一枚火蛇70航空火箭弹。S-3反直升机导弹直接命中了AH-64武装直升机的机头以及Mi-171运输直升机的机腹。强烈的爆炸直接摧毁了两机,机上人员均于逃生前被冲击波所杀)
DD-α-3:十二点钟,上!航空火箭弹来袭!
DD-α-1:驾驶员!倒车!把斥力护盾打开!
(在DD-α-1的指挥下,DD-α-2(驾驶员)在打开斥力护盾后驾驶α车迅速倒车,并于火蛇70航空火箭弹命中其前撤离位置。)
DD-α-1:妈的,好险,通知二车,给我联….
(位于α车东南方向,站点东方向的一辆CI叛军的M1A2主战坦克根据之前AH-64武装直升机所提供的相对位置,运用三角算法得出α车位置,并向该位置发射了一枚APFSDS6)炮弹随即于飞行了两公里后贯穿了α车的斥力护盾并击中α弹药架位置,α车殉爆。摄像头损毁)
[记录结束]
作战视频副本//02-2
(取自防空班β车成员于α车被击毁后所开启的挂载摄像头)
[记录开始]
(此时α车已经殉爆,β车依旧处于山坡上)
DD-β-2:刚才是…发生了什么?
DD-β-1:别管这么多了!把斥力护盾打开!操作员把扔电控烟雾,拿弹道计算机算一下他们在哪里!
DD-β-2/3:是!
(在DD-β-1的指挥下,β车于开启斥力护盾并投射电控烟雾弹后迅速倒车,并使用弹道计算机得知击毁α车的CI叛军位置。此时,另一枚APFSDS击中β车原先处于的背坡,携带高动能弹头的撞击该土坡,并使尘土扩散至空气中。)
DD-β-1:指挥部,这里是β车,α车被击毁!注意,α车被击毁!敌方装甲部队于站点东侧出现。
DC-3:收到,你车继续执行任…
(另一架AH-64武装直升机于β车释放电控烟雾的雷达空白期,凭借之前一架AH-64武装直升机于CI叛军云端上上传的位置,于电控烟雾失效后直接使用光电探头锁定β车兵发射了一枚AGM-114K反装甲导弹,最终AGM-114K于该机挂载的光电探头的引导下命中了β车的顶部装甲并引爆当量9kg的高爆成型装药,β车车组乘员无一幸免。摄像机被爆炸摧毁)
作战视频副本//02-3
(取自防空班便携导弹发射手小组各成员)
(于α车被击毁之前,队伍指挥官DR.Eddie的指示,DD-Ω(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组)一直处于待命状态。)
DC-1:这里是指挥部,一车已被击毁。你组迅速前往北部山坡。填补防空火力空白。
DD-Ω-1:明白。
(于DC-1的指示下,DD-Ω小组立即前往北部山坡,待其们到达时β车已被击毁)
DD-Ω-1:日!β车也没了,把搜索雷达架起来!快!准备战斗!
DD-Ω-2:雷达已就位!目标截获!北偏东三七度。
DD-Ω-3:激光器以启动!目标锁定!可以发射。
DD-Ω-1:发射!
(在DD-Ω-1的指示下,DD-Ω-4使用FIM-92毒刺发射了一枚红外激光有线复合制导反直升机导弹7。该反直升机导弹在地面小组的激光引导下直接击中了那架击毁β车的AH-64武装直升机的机腹,机组成员均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所杀死)
DD-Ω-3:这就完事了?
DD-Ω-1:当然没有,上头说至少有四架阿帕奇,运输机数量未知。
DC-1:这里是指挥部,“游骑兵”已经升空,你组原地待命,使用搜索雷达提供情报支持。
DD-Ω-1:是!
[记录结束]
作战视频副本//03-2
(取自装甲排α车组,β车组,γ车组车载摄像头)
[记录开始]
(此时α车已被摧毁,装甲排各车组已完成整备。)
DT-α-1:指挥部,这里是装甲排,各车已经完成整备。
DC-1:好,根据防空班β车提供的信息,我们推测CI叛军装甲部队已于站点东部部署。你部立即前往,火力支援班和“游骑兵”将辅助你们。
DT-α-1:明白。
(此时,位于车组后方的战术反应小组α22“游骑兵”指挥机已升空,但随即便被由位于站点东部的CI叛军火力支援部队所使用的异常武器击落,由于机载斯克兰顿现实稳定锚尚未开启,该指挥机被直接击落,坠落于地面,最终殉爆。)
DT-α-2:日!他们怎么打到的?
DT-α-3:多半是异常武器。
DT-α-1:这里是α车,呼叫所有作战单位!敌方持有异常武器,注意开启现实稳定锚。二车三车跟我前往东部,四车留守,做好反直升机准备。
DT各车:了解!
(在DT-α-1的指挥下,DT各车从除DT-Ω留守并架设反直升机阵地外,其余车组均前往站点东部位置,并于行进三百米后停止。此时DA的两个数字化炮兵小组已对CI叛军装甲部队所在坐标单元格位置进行一次基准射击,但并未对敌方产生伤害。)
DT-α-1:二车换装HEATFS8,三车换装高爆榴弹。老赵!(α车炮手)换S-29各车毫米波雷达开机!准备作战!
(一束来自CI叛军反坦克小组的测距激光击中了α车,全向激光告警器立刻激活,α车车载计算机根据光路推算出敌方位置,在将位置共享于β车与γ车后,其余两车通过三角算法也得出敌方位置。三束反制激光通过DT小组装甲车辆所挂载的激光压制观瞄系统立刻击中那名操纵着反坦克导弹的CI叛军士兵。三束高温脉冲激光经由观瞄目镜的聚焦后,烧毁了其右眼视觉神经。同时,各车组立刻做出反应)
DT-α-1:三车开火!跟炮兵说要求三发极速射!
(一枚来自γ车的高爆榴弹于其120毫米L30A1线膛炮中发射,并于空中飞行七百米后落入CI叛军反坦克阵地。由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将数个被部署于该地的CI叛军反坦克小组杀死。)
DT-α-1:哈!干的漂亮!
DT-α-3:车长!雷达已截获目标!两点钟方向,直线距离1300米!
DT-α-1:直接开火,射击后装填穿甲弹!β车开火!,γ车装填穿甲弹!
(在DT-α-1的指挥下,α车于锁定敌车后发射S-2导弹,S-2导弹于脱离炮膛后立刻展开折叠翼,在激光的引导下向于1300米外的CI叛军坦克飞去,其在飞行了一段时间后击中了该坦克的首上装甲,S-2导弹的纵列锥形装药射设计使其成功的贯穿了M1A2坦克的手上反应装甲,并直接于车体内部中引爆,该车组内乘员均被爆炸冲击波所击杀。于此同时,由β车发射的HEATFS于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击中了另一台位于被S-2导弹击毁坦克的M1A2主战坦克的首下装甲,由于弹道误差,其于利用串联聚能装药贯穿该M1A2主战坦克的首下装甲后偏转至底盘方向,最终仅破坏该M1A2坦克的底盘部分,使其无法移动)
DT-α-1:三车把他补了,再查一下附近有没有CI叛军了。
(此时γ车已经装填完毕,APFSDS被车体内的自动装弹机送入炮膛并锁死炮闩,最终于DT-γ-1的指示下开火。APFSDS携带着高动能直接贯穿了该M1A2的首上装甲,并直接引爆了该坦克中的弹药架,该CI叛军装甲部队的M1A2主战坦克最终殉爆,车组人员均于高温或爆炸中死亡。)
DT-α-3:报告,雷达显示附近没有装甲车辆!
DT-α-1:好!这下算是给反坦克小组那帮兄弟们报仇了。二车三车继续侦测!
(此时战术反应小组α22“游骑兵”R-β,R-γ于空中掠过DT小组。)
DT-α-1:这里是装甲排一车,呼叫指挥部。请求下一步指示,请回复。
DC-1:这里是指挥部,你组留守当前地区,配合直升机进行防守。19站点的支援部队已经升空,将于三十分钟后到达。
DT-α-1:了解,明…(被打断)
(通过异常武器的协助,CI叛军的装甲部队暂时性的屏蔽了DT车组的车载雷达以及战术反应小组α22“游骑兵”各机所配备的毫米波雷达,并与其机械化步兵及武装直升机部队直接推进至距DT车组直线距离1000米左右位置,两方均处于平原丘陵地形上)
DT-α-3:车长!雷达突然捕获目标!直线距离1000米左右,十二点钟方向!
DT-α-1:靠,这群CI就会用异常手段,他们来了多少?
DT-α-3:初步探测显示,有..(停顿)六辆M1A2,三辆BMP3。还有两架阿帕奇,步兵尚且未知!
DT-α-1:我们这是都要交代到这了啊..(停顿)告诉炮兵!让他们照着这个单元格速射!火力覆盖!平方平方再平方!不用管友军伤害了!各车组释放烟雾!小心BMP3的反坦克导弹!准备战斗!
(在DT-α-1的指挥下,DT各车组释放了电控烟雾,以此暂时性的阻隔了敌方探测手段。同时,于站点的DA-α与DA-β,在DT-α-1的指挥下使用M119A1-S型10105毫米榴弹炮对DT小组探测到的单元格内的CI叛军进行了火力覆盖。数枚高爆榴弹在CI叛军装甲部队或机械化步兵部队旁爆炸,一部分CI叛军步兵被冲击波所杀,该部队暂时无法发挥战斗力)
DT-α-1:好!等烟雾散了各车组自由开(被打断)
(两枚高爆榴弹于CI叛军M1A2的120毫米44倍径M256A1滑膛炮中发射,由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暂时将DT各车组所释放的烟雾消除。于此同时,在烟雾消散后,另外四辆M1A2主战坦克在发现α车所载的通信雷达天线后直接锁定其并发射APFSDS,四枚APFSDS在空中飞行了一秒后便直接贯穿了α车的斥力护盾并撞击于其首上装甲上,最终贯穿进入车体内部,数千枚碎片以及高温弹芯直接利用高温引爆了α车中的弹药架,α车殉爆,车组人员均于因爆炸死亡前就被碎片所杀。)
DT-β-1:这里是装甲排二车!一车已经被干掉了!请求持续炮火支援!
DA-α-1:收到。
(DA组的两门M119A1-S型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再次进行快速射击,数枚高爆榴弹落向CI叛军阵地内,一辆BM3被直接灌顶。由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以车体装甲为介质,传播进入车体内,该车组乘员均被冲击波所杀。于此同时,战术反应小组α22“游骑兵”以损失β机为代价,击毁敌方两架AH-64武装直升机后,迅速降低高度,进入战场。γ机在使用反装甲导弹击毁了两辆BMP3以及一辆M1A2主战坦克后,被CI叛军防空小组击落。在此期间,DT各车组于CI叛军装甲部队进行多次炮击对射,最终以全体阵亡为代价,击毁CI叛军三辆M1A2主战坦克,此时CI叛军还剩一辆M1A2坦克以及少数步兵)
[记录结束]
作战视频副本//03-3
(取自装甲排Ω车组的车载摄像头)
[记录开始]
(此时DT组已整备完毕,Ω车接受命令,原地构建防空阵地)
DT-Ω-1:把搜索雷达升起来,换装S-411。
(在DT-Ω-1的指挥下,位于Ω车车顶上的搜索雷达展开,自动装弹机将炮闩解锁并取出炮弹,随即换装S-4反直升机导弹。)
DT-Ω-3:雷达开机!目标截获!三架MI-171直升机!11点钟,距离一千五百米,已锁定!
DT-Ω-1:开火!
(在DT-Ω-1的指挥下,S-4立即发射,并于出膛后展开折叠翼,在Ω车组的激光引导下向一千五百米外正在向前往站点的一架MI-171飞去。充当支援火力的CI叛军运输直升机部队立刻通过挂载于机上的毫米波雷达及光电探头探测到了Ω车组以及S-4导弹。在释放干扰箔无果后,一架MI-171被击中机腹,爆炸所产生等高温引燃了挂载于其机身两侧的火箭发射槽,该MI-171于空中殉爆。其余两架则开始释放电控烟雾,以此干扰激光引导。)
DT-Ω-3:车长!打下来一架,其余两架开始放烟雾了,激光被干扰!
DT-Ω-1:没事,调成热引导,发射后快速填装S-4换激光制导发射!我看他们是被打还是换干扰箔烧掉他们的烟雾!
DT-Ω-3:明白!
(当S-4填装完毕后,DT-Ω-3在将其转换为热成像制导后立刻开火。S-4反直升机导弹立刻出膛,向CI叛军剩余两架MI-171飞去。但随后便被MI-171所释放的干扰箔干扰并由于目标数量过多而停机,呈直线向前方飞去。而此前MI-171所散布的烟雾则被干扰箔所产生的高温所影响。Ω车在发射后立刻通过自动装弹机填装了一枚S-4,在切换至激光制导后直接发射。由于此时MI-171无法及时释放烟雾,其中的一架MI-171被S-4击中机腹,于空中殉爆)
DT-Ω-3:车长!又打烂一架,敌机已经逼近500米!“游骑兵”已经清理完残骸,已经升空!
DT-Ω-1:好!驾驶员放电控烟雾!斥力护盾全开。填装空爆榴弹,直接运动发射。干扰他们,给直升机争取时间!
DT-Ω-2/3:明白
(在DT-Ω-1的指挥下,Ω车迅速倒车并释放电控烟雾,且于空爆榴弹装填完毕后直接上扬炮口射击。空爆榴弹在空中爆炸,冲击波短暂的影响了CI叛军的MI-171。该MI-171下压机头并转至Ω车方向,数十枚火蛇-70航空火箭弹于其两侧的火箭槽中发射。由于缺乏具体位置,仅有三枚火蛇-70航空火箭弹击中了Ω车。其中一枚在斥力护盾的阻隔下被提前引爆,而后两枚则于斥力护盾空档期进入,击中了Ω车的首上装甲以及炮盾。暂时性的瘫痪了Ω车,车组人员没有损伤。该MI-171运输直升机随后便被战术反应小组α22“游骑兵”R-β使用AA-11射手空空导弹击落,该机组人员无一幸免。)
DT-Ω-1:妈的,还是给打着了。给我接指挥部。
DT-Ω-1:呼叫指挥部,这里是四车,四车主武器已经无法使用。请求下一步指示。
DC-2:你车使用车载雷达,为战术反应小组α22“游骑兵”提供情报支持。
DT-Ω-1:是!
[记录结束]
作战视频副本//04
(取自DA-Ω小组各成员所挂载的肩部摄像头)
[记录开始]
(此时LBX已被击毁,战斗警报已拉响。DA-Ω小组完成战斗部署)
DC-1:这里是指挥部,呼叫反坦克组,请回复。
DA-Ω-1:这里是反坦克小组,已经完成战斗准备,可以作战!
DC-1:好!你组前往站点东北部山坡,架设反坦克阵地。
DA-Ω-1:明白!
(在DC-1的指挥下,DA-Ω乘坐越野车,迅速前往站点东北部山坡,并于山坡背坡停车,并携带反坦克设备步行前往东北部山坡山顶。)
DA-Ω-1:架设雷达!观测手进入位置!
DA-Ω各员:明白!
在DA-Ω-1的指挥下,毫米波雷达与机械扫描雷达被同时架起,DA-Ω-2携带热成像观测仪进入观测位置。)
DA-Ω-3:报告!雷达探测到少量信号,九,十点钟方向,具体位置大约两千米!
DA-Ω-1:观测手用热成像确认一下,填装S-1导弹12准备射击!
DA-Ω-2:报告!CI叛军的坦克部队确实在那个方位,他们正处于平原位置,一共三台!可以直接发射!
DA-Ω-1:好!发射手把S-1调成激光引导,发射!
(在DA-Ω-1的指挥下,DA-Ω-4在将S-1导弹调制激光制导模式后便锁定位于两千米外的CI叛军M1A2坦克。随后直接发射,S-1导弹在飞行了几秒后在激光引导下击中了该M1A2主战坦克的顶部装甲并直接贯穿,爆炸产生的高温与冲击波瞬间杀死了该车组内成员。另外两台CI叛军M1A2主战坦克随即做出反应,释放了电控烟雾。)
DA-Ω-1:装填!这次调成热制导!准备射(被打断)
(DA-Ω小组被正在前往站点北部的一架AH-64武装直升机发现,该武装直升机使用机首下的M-203机炮,以最大射速13向处于山顶的DA-Ω小组射击。口径达到30mm的M-789高爆穿甲双用途杀伤弹瞬间笼罩了DA-Ω小组所在的山头。DA-Ω小组成员无一幸免。摄像机损坏)
[记录结束]
作战日志//85//02:
日期:2018/01/3/
作战人员:战术反应小组α22“游骑兵”
战术反应小组α22“游骑兵”描述:战术反应小组α22“游骑兵”是一支准排级的空中作战武装力量,战术反应小组α22“游骑兵”配有三架武装直升机以及相关机组与后勤体系。战术反应小组α22“游骑兵”的战斗指挥由该小组指挥官直接负责,但大部分战术调动则由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DC组或站点指挥部直接指挥。
人员及装备配置:
武装直升机小组:武装直升机小组将直接被分类为R组,任何基于此编制的单位将以R开头,三架武装直升机将依次被编号为R-α,R-β,R-γ。而武装直升机小组采用由苏联卡莫夫设计局(现俄罗斯直升机公司)设计的卡-52“短吻鳄”双座武装直升机。机组人员将以驾驶员,射击员的位置依次分类为R-X-1,R-X-2。
后勤小组:后勤小组将直接被分类为RL,任何基于此编制的单位将以RL开头。二十名接受过相关训练的战斗人员将直接负责武装直升机小组的后勤工作。
敌对人员:GOI-CI“混沌分裂者”陆空作战力量
作战视频副本//01-1
(取自R小组指挥机α机的机载摄像头)
[记录开始]
(此时三架卡-52武装直升机已经由RL小组通过拖车拖至露天场地,各R小组成员已经上机。)
RL-1:油料加装完毕,武器挂载完毕,检查完毕。可以起飞!
R-α-1:好,各机准备起飞。
(在R-α-1的指挥下,R小组各机组成员启动了引擎。此时α机已经起飞,正于空中盘旋。)
R-α-1:这里是“游骑兵”小组,呼叫“黑暗军团”指挥部。我部已经完成准备,已经起飞。
DC-1:收到,你部辅助装甲部队。打击CI叛军装甲部队。
R-α-1:了解。各机准备战(被打断)
(一枚由CI叛军火力支援部队发射的异常武器于一瞬间通过异常手段击中了尚未打开斯克兰顿显示稳定锚的α机。位于前座的R-α-2被异常武器直接贯穿,随后杀死了R-α-1。α机于空中失去控制,向左侧倾斜并开始翻转,最终撞击于地面上。摄像头被破坏。)
[记录结束]
作战视频副本//01-2
(取自R小组β机与γ机的机载摄像头)
[记录开始]
(此时α机已经坠毁于地面,β机与γ机在RL小组在清理地面并维修各机后重新投入使用,β机接手指挥权。)
DC-1:你部迅速前往东部平原,注意开启机载现实稳定锚。
R-β-1:明白!
(在DC-1的指挥下,β机与γ机随即起飞,并于调整姿态后向站点东部平原飞去。此时DT-Ω已经击毁两架MI-171并于发射一枚空爆榴弹后倒车并释放烟雾。)
R-β-1:各人员自由开火!
R-β-2:锁定目标!发射“射手”!
(R-β-2在通过机载毫米波雷达锁定那架正向DT-Ω发射火蛇-70航空火箭弹的MI-171后,直接发射了一枚位于β机左侧武器挂载点的一枚AA-11射手空空导弹,该导弹于飞行数秒后击中了CI叛军的MI-171的机腹,爆炸产生的高温以及冲击波直接杀死了位于该M1-171内的机组成员。)
R-β-1:好!现在向东部平原飞,三机做好对地攻击准备!
R-γ-1:明白。
(在R-β-1的指示下,β机与γ机成双机伴飞队形前往东部平原。此时DT各车组已经发现了位于其们一千米左右的CI叛军部队。)
R-β-2:太近了!已经小于最近攻击距离了,往后靠一下!
R-β-1:明白,三机注意保护自己。
(β机与γ机于调整姿态后,向后俯仰,以此后退。并于后退至一定距离后停止。)
R-β-2:雷达锁定!开始射击!
(在雷达的锁定下,β机先敌开火,两枚AA-11射手空空导弹被直接发射。该导弹直接锁定了CI叛军武装直升机于空中运转而产生的热源,并以此向两架AH-64武装直升机飞去。基于AA-11射手空空导弹的高速度,其中一枚直接击毁了位于前部的一架AH-64武装直升机。而位于后侧的AH-64武装直升机则及时反应,向左进行偏转机动后直接释放干扰箔。AA-11射手空空导弹于AH-64武装直升机做出机动后直接射空,但在燃气舵偏转器的辅助下做出了一个一百七十度的高G转向,却因为AH-64武装直升机抛射干扰箔后失去目标,最终坠落于地面。该AH-64武装直升机在规避后锁定β机,并发射位于其武器挂载点上的全部四枚AIM-9响尾蛇导弹。)
R-β-2:敌方响尾蛇来袭!目标锁定!
R-β-1:直接开火!你打完后直接跳伞,不用管我!
R-β-2:这…
R-β-1:执行命令!三机进准备行对地攻击!
(β机所挂载的最后一枚AA-11射手空空导弹于锁定目标后射击,R-β-2随后跳伞。由于CI叛军的武装直升机在进行机动后损失了大部分能量,故无法在此进行机动,最后被AA-11射手空空导弹击中驾驶舱,机组人员无一幸免。β机为躲避AH-64武装直升机所发射的AIM-9响尾蛇导弹,在进行了一次左转弯机动后保持持续侧飞以此利用AIM-9响尾蛇导弹的转向时间。R-β-1释放了β机储存的全部干扰箔,并于此后关闭直升机发动机。AIM-9响尾蛇导弹由于β机关闭发动机且在干扰箔的干扰下失去目标并坠毁于地面。而β机则于空中失去控制,于AIM-9响尾蛇导弹坠毁于地面后重新开机试图稳定。但最终由于高度过低反应时间不足,β机以二十五度左侧倾斜角坠落于距站点东部七百米左右的地面上,R-β-1昏迷。)
R-γ-1:就剩咱们了,老张(射击员)给我往死里打!
R-γ-2:没问题!
(当直升机空战结束后,γ机重回战场,并于R-γ-1的操控下进行超低空飞行。R-γ-2于锁定目标后发射了四枚9K121旋风反坦克导弹。四枚9K121旋风反坦克导弹随即于激光乘波导引制导下击毁了CI叛军的两辆BMP3,车组人员无一幸免。但γ机随即便被CI叛军防空火力锁定,γ机中的雷达报警器响起。)
R-γ-1:老张!你别就打坦克,步兵锁定咱了!
R-γ-2:明白!
(γ机随即释放了干扰弹,以此干扰CI叛军的锁定。R-γ-2通过操控位于γ机上的希普诺夫2A42机炮,使用高爆破片弹,向CI叛军地面部队以800发/分的射速。随即覆盖了CI叛军防空火力阵地,爆炸与破片使被覆盖区域的步兵死伤惨重。随即CI叛军防空部队便采用激光制导,三枚被CI叛军改装过的红箭-10反坦克导弹于锁定γ机后发射,红箭-10导弹通过激光引导,向γ机飞去。)
R-γ-1:把所有火力打光,快!
(在R-γ-1的指挥下,γ机将其挂载的所有9K121旋风反坦克导弹发射,共四枚9K121旋风反坦克导弹于锁定一辆CI叛军M1A2坦克后向其飞去,最终击毁该坦克,车组无一幸免。γ机为躲避红箭-10导弹,直接释放了烟雾,但该导弹在CI叛军的操控下切换为热外导,持续向γ机飞去。γ机做出了一个大角度俯仰后倒悬俯冲至地面,并以此积累速度。于此同时,红箭-10导弹在舵面的辅助下进行高G转向,并再次锁定γ机。此时的γ机以高度积累速度,并随即再一次做出高G俯仰机动,以此躲过红箭-10导弹。此时的γ机由于两次高G机动,机体结构有少量损坏,但γ机的干扰箔已经装填完毕,R-γ-1随即将其释放。以此干扰转换为红外制导的红箭-10。于此同时,R-γ-2通过光电探头发现了正在引导红箭-10的CI叛军防空小组,希普诺夫2A42机炮再次开火,在高爆破片弹的伤害下,CI叛军防空小组无一幸免。但R-γ-1与R-γ-2在进行数次高G俯仰急停后,由负加速度所造成的惯性力将足部的血液推向头部,以此引发红视并昏迷。最终由于失去控制,γ机坠落于距离站点东南部1200米左右的平原上,机组成员均受到不同的损伤。摄像头损毁。)
[记录结束]
作战日志//85//02:
日期:2018/01/3/
作战人员:战术反应小组α20“903潜艇”
战术反应小组α20“903潜艇”描述:战术反应小组α20“903潜艇”是一支准连级海上作战力量。共133名接受过各种训练的作战人员将部署于一艘由基金会科学部门特殊改装过的海狼级核动力攻击潜艇。该潜艇将直接被编号为903。战术反应小组α20“903潜艇”将直接负责Site-CN-85的安全并由站点指挥部直接指挥。该潜艇艇长将被编号为N-Cap。
敌对人员:GOI-CI“混沌分裂者”海空作战力量
前言:于GOI-CI“混沌分裂者发动攻击时,”战术反应小组α20“903潜艇”正以11节的速度于300米深度的深海中进行水下低速巡航,仅开启位于潜艇两侧的TB-16被动声纳阵列与后部的拖曳式TB-29被动雷达。
作战视频副本//01
(取自位于潜艇作战指挥室的内部摄像头以及站点附近的无人水下航行器)
[记录开始]
(此时LBX已经被摧毁,战术反应小组α20“903潜艇”(下称903潜艇)已经进入作战状态。)
Site-CN-85站点指挥部:这里是站点指挥部,呼叫903艇,请回答。
N-Cap:这里是903艇,已经收到,请指示。
Site-CN-85站点指挥部:CI叛军已经从陆空发起了攻击,我们怀疑他们有海上部队,你艇监视远海并包围站点近海。
N-Cap:明白。
N-Cap:最大航速,上浮至200米。准备作战!回收拖拽声纳!
(在N-Cap的指示下,舰尾的TB-29拖拽式雷达被回收,操作人员将位于903潜艇尾部的低噪声喷水推进器功率调至最大,903潜艇的航速上升至41节。于此同时,经由CI叛军改装过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与佩里级护卫舰并行航行于距903潜艇七海里左右的水面上,两舰所产生的噪声经于水下被位于903潜艇两侧的TB-16被动声纳阵列发现。)
N-S(雷声仓):十点钟方向发现可疑目标两个,距离七海里米左右,水面目标。噪声判断为高速五叶螺旋桨和舰用燃气轮机。声纳室报告船只声纹符合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以及佩里级护卫舰,航速20节,相对航速21节。
N-Cap:上浮至120米,放光电浮标,关闭发动机。
(903潜艇于关闭发动机后上浮至120米左右,一个光电浮标被放出,其链接着光缆上浮至水面,并开始采集信息。)
N-I(信息仓):确认是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与佩里级护卫舰,CI叛军的反潜直升机已经升空,初步判断为海鹰,有两架。
N-Cap:一号管二号管发射SO-114发射后先停机,静音模式发射。15上浮至100米,准备发射反直升机导弹。
(在N-Cap的指挥下,一号发射管与二号发射管慢慢注水,最终由浮力将SO-1鱼雷带出。几分钟后,CI叛军舰队航行至903潜艇200米距离左右。此时关于CI叛军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以及佩里级护卫舰的声纹信息已经注入SO-1鱼雷。)
N-Cap:三秒后发射光电浮标以及两枚SR-116切断SO-1导线让它转成尾流自导模式。发射后立刻以最大航速反向航行。
(在N-Cap的指挥下,两枚SR-1与光电浮标被直接射出,所产生的空泡以及噪声立刻被CI叛军佩里级护卫舰发现,但由于SR-1速度过快,于空中的两架SH-60海鹰直升机并未及时情报共享。两秒后,SR-1反直升机导弹于水中射出,在光电浮标的引导下直接击中了两架CI叛军的直升机,车组人员无一幸免。与此同时,CI叛军佩里级护卫舰开始激发于其舰尾的火箭深弹发射器,并全速进行大范围机动,数枚火箭深弹入水并扰乱佩里级护卫舰的尾流。此时切断导线并采用尾流自导的SO-1被佩里级护卫舰所发射的火箭深弹扰乱,最终耗尽燃料,在逐渐下沉的过程中被水压挤碎外壳。但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并无反制措施,该舰仅能与佩里级护卫舰一同进行大范围机动。一枚SO-1于高速模式下接近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的龙骨下方并引爆。在爆炸的作用下,该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被水压挤断龙骨,并最终因为自重船体断裂并下沉,几千吨的船体残骸下沉所产生的漩涡将舰上人员一同吸入,该舰人员无一幸存。903潜艇立刻开启发动机,并航行至最大航速。)
N-Cap:开启主动声纳,二至四号发射管发射SO-1,做掉他们。
(903潜艇打开二至四号发射管,两枚SO-1在高压燃气的弹射下迅速上浮,并驶向佩里级护卫舰。但此时佩里级护卫舰已无火箭深弹或深水炸弹,其在锁定903艇位置后发射了两枚MK44型反潜鱼雷。随后便再次进行大范围机动运动,随后便被两枚SO-1接近其龙骨下方并引爆,该舰舰组无一幸免。)
N-S(雷声仓):CI叛军鱼雷入水!
N-Cap:最大航速!抛射气幕弹和高声弹,给我接总部。
(水下气幕弹与高声弹被依次抛出,两枚MK44型反潜鱼雷被干扰,随后耗尽燃料。)
N-Cap:指挥部,这里是903艇。CI叛军舰队已解决,请求下一步指示。
站点指挥部:收到,你艇继续驻守深海,防止敌方后续部队。
N-Cap:收到。
[记录结束]
作战日志//85//04:
日期:2018/01/3/
作战人员:战术反应小组α21“天眼”与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
战术反应小组α21“天眼”描述:战术反应小组α21“天眼”是一支由四名接受过相关作战训练的战术反应人员组成的战术反应小组。该小组被训练操纵一架由基金会科学部门研发并制造的实验性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该小组将负责确保基金太空设施的安全。
人员配置:
- 队伍指挥官(S-Cap):Dr.BK
- 驾驶员(S-1):Jack
- 武器操纵员(S-2):Yard
- 通讯员/武器操纵员(S-C):Popard
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描述”: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是一支由三名接受过相关训练的人员组成的机动特遣队。该机动特遣队配有三架由基金会科学部门改装的F-35闪电II战斗机,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各队员将被训练驾驶F-35闪电II战斗机并执行各种作战任务。三架F-35闪电II战斗机将依次被编号为K-α,K-β,K-γ。
人员配置:
- 一号机(K-α):Strak
- 二号机(K-β):Tike
- 三号机(K-γ):[应要求已删除]
敌对人员:GOI-CI“混沌分裂者”太空/陆地作战力量
前言:于GOI-CI“混沌分裂者”发动夺取Site-CN-85攻坚战时,该GOI于近地轨道中部署了一艘武装载人航天器并指示其有计划性的清理位于近地轨道的基金会太空设施。由于Site-CN-19是距离Site-CN-85最近的站点,Site-CN-19在紧急集合其空中支援力量与太空打击力量后发现由于Site-CN-85的距离过长,若飞机直接前往将无法达到支援目的。故Site-CN-19指挥部当机立断,将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临时改装,使其可以挂载三架战斗机。战术反应小组α21“天眼”将驾驶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于地面起飞,并于飞行至平流层顶部17后投放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该机动特遣队将驾驶F-35闪电II战斗机于大气层中进行受控飞行,最终滑翔至Site-CN-85上空,打击CI叛军地面武装部队。而战术反应小组α21“天眼”则将驾驶“飞燕号”飞行至其远点并攻击GOI-CI“混沌分裂者”部署于近地轨道的武装载人航天器,并于打击后依靠升力体返回Site-CN-19机场。
作战视频副本//01
(取自战术反应小组α21“天眼”各成员所挂载的摄像机)
[记录开始]
(此时Site-CN-19后勤人员已完成对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的改装,三架F-35闪电II战斗机已被挂载于其翼面下侧,三枚RIM-161标准三型导弹已被挂载于“飞燕号”的武器挂载点。战术反应小组α21“天眼”与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各成员已陆续进入作战位置。)
S-1:所以他们挂了啥?我是说武器。
S-Cap:SM-3导弹和一个相位阵列雷达,好像是叫AN什么的。
S-1:OK,那任务细节呢?
S-Cap:先进去,待会指挥部会说。
(战术反应小组α21“天眼”与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陆续进入作战位置。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被牵引车拖至Site-CN-19机场跑道,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
S-Cap:这里是飞燕号,呼叫指挥部,我部已调试完毕,可以起飞。
站点指挥部:了解,你部将于平流层顶部投放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并于你们的远点位置发射SM-3导弹打击CI叛军的武装载人飞船。最后滑翔回站点机场。更多任务细节已经发送给你们,祝好运。
S-Cap:收到,我部准备起飞。
S-1:老大,我们的轨道远点是多少?
S-Cap:任务信息里写是160千米。顺带一提,CI叛军的飞船在220千米。到时候Yard(武器操纵员)得好好打。
S-2:肯定会。
S-Cap:嗯,你肯定没问题。驾驶员开启引擎!起飞!
S-1:了解!
(在S-Cap的指挥下,部署于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后部的四个液体燃料引擎启动,在超声速的高压高温燃气的推动下,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于地面滑行数秒后起飞,并于空中调整方向后以50°倾角飞行。)
S-Cap:三分钟后调整角度,准备于平流层顶端投放“空骑士”。
S小组:是!
(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在以五十度倾角飞行两分半后,便已接近平流层顶端。)
S-Cap:这里是飞燕号,呼叫空骑士一号,我们将于三十秒后到达平流层顶端,届时将投放你部,请做好准备。
K-α:收到。我部已做好准备。
S-Cap:驾驶员把角度缓慢拉平,准备投放空骑士。
S-1:收到。
(三十秒后,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以接近倾角三度到达平流层顶端。)
S-Cap:投放!
(位于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翼面下侧的三架F-35闪电II战斗机断开了与“飞燕号”的连接。其们同步启动飞机引擎,并于稳定姿态后调整角度驶向Site-CN-85。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于投放后立刻调整角度,继续以50度倾角上升。)
S-Cap:祝你们好运。
K-α:感谢。
S-Cap:好了小伙子们,投送完了。接下来准备打仗了!相位阵列雷达开机,准备战斗!
S小组:是!
(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于飞行七分钟后即将到达其轨道远点,此时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在进行了一次姿态调整后对准了位于海拔220千米左右的CI叛军武装载人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所挂载的AN/SPY-1 3D相位阵列雷达对CI叛军的武装载人航天器进行了数次接触,在确认目标并建立目标档案后,RIM-161标准三型导弹将其锁定。)
S-1:即将达到轨道远点!
S-2:已经锁定敌方,可以发射SM-3导弹!
S-Cap:发射!
(三枚挂载于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武器发射点的RIM-161标准三型导弹于挂载状态中点火,随即在S-Cap的指示下脱离,以9600 Km/h的超高速向CI叛军的武装载人航天器飞去。此前改CI叛军的武装载人航天器已经多次与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进行电子对抗,但均被压制。该航天器的观测设备被挂载于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上的激光观瞄压制设备摧毁,由此无法进行有效观瞄。三枚RIM-161标准三型导弹于近地轨道中飞行数十秒后,在重型单级入轨飞机“飞燕号”的引导及其自身配备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系统的辅助下,高速击中了该CI叛军的武装载人航天器。爆炸所产生的高温瞬间融化了该航天器的大部分外壳并导致其内部气压不稳定,数名CI叛军航天员于冲击波或高温的影响下死亡并被吸出舱外,部署于该CI叛军武装航天器内部的CI叛军航天员均被杀死。)
S-Cap:打的漂亮!现在准备滑翔回机场!
S-1:了解。
[记录结束]
作战视频副本//02
(取自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各成员所挂载的摄像机)
[记录开始]
(此时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各机已被投放,α机,β机,γ机在姿态调整后完成整队,开始飞向Site-CN-85。)
K-γ:我们要飞多久?
K-α:十五分钟,到时候直接扔M84。确认那群CI叛军都被炸死了后我们就任务完成了。
K-γ:OK。
(十五分钟后,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到达Site-CN-85上空,此时CI叛军部队正于东部平原向Site-CN-85站点推进。)
K-α:坐标已经上传,各机准备轰炸目标。
K小组:收到。
(在K-α的指挥下,机动特遣队α22“空骑士”开启机腹弹舱并投放当量907公斤的GBU-31(V)1/B低阻力通用炸弹。三枚GBU-31(V)1/B低阻力通用炸弹于空中自由落体数秒后开启减速装置并于地面单位的指引下利用尾翼进行落点调整。最终于CI叛军部队附近,即为距离Site-CN-85站点700米左右的东部平原上引爆。由当量达到907公斤的高爆炸药所产生的冲击波以及致命性碎片瞬间杀死了位于该区域的全部CI叛军士兵。其中一枚GBU-31(V)1/B低阻力通用炸弹在精准引导下直接撞击了CI叛军的M1A2主战坦克的顶部装甲,该炸弹直接贯穿了M1A2坦克的顶部装甲并于车体内部引爆,车组乘员无一幸存。)
K-α:ok,清理完毕。可以返航。
[记录结束]
事件后续:在Site-CN-85发现GOI-CI“混沌分裂者”的作战部队后,该站点在向其余站点发布求救信号的同时也按照紧急预案启用了定向电磁干扰以阻止Site-CN-85附近区域的信号传播。在电磁干扰下,Site-CN-85站点附近平民区域均被电磁干扰且无法连接网络。由于GOI-CI“混沌分裂者”于深夜进攻且Site-CN-85所处于的特殊地形,故仅有少数平民目睹了本次事件。基金会人员已于事件结束后对全部涉事平民施予记忆删除。同时,在事件结束后,基金会立刻运用其舆论操作力量将此次事件解释为一场军事演习。以下为掩盖手段的一种:
“解放军再度演习!示我国军威!”
一月三日深夜,解放军[已编辑]军区于[已编辑]区域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本次演习目的是为了检验中国军队于夜战背景下的作战能力。据记者收集,多架解放军战斗机进行精准轰炸,尽显我解放军军威力!
欲想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已编辑]搜索上海最近新闻计划Shanghai Closest News Project,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人员伤亡情况:死亡人数:35人,阵亡人数:21人,受伤人数:10人。
- 战术反应小组α19“黑暗军团”建制取消
设施毁伤情况:
- 站点陆基X波段雷达(LBX):完全毁坏
- 基金会近地轨道侦察卫星#091:完全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