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大熊猫的猜想,不一定对
评分: +146+x

基金会网络舆论控制部门⑤群

20:11
管理员已关闭全员禁言

⑤群管理组长

{$image-url}

2000修复组那里传来消息,大熊猫的数据已经不可能恢复了,意味着这个物种已经正式灭绝。
线下的掩盖工作由工程部和媒体部那边负责,我们这边的任务和之前没什么变化,依旧是短期内转移群众注意力,长期潜移默化,使广大群众接受大熊猫灭绝这一事实,具体分工如下:
喷子组:引发各类争论,可以使用反串手段,使公众注意力从大熊猫本身转移。可以参考的争论包括把议题扩大至动物保护引发动保人士和反动保人士骂战,谈论是否有人有意虐待大熊猫从而将讨论引导至国家争端等。
数据组:列举文献论证大熊猫的灭绝系近代人为活动导致的自然现象,可参考渡渡鸟、江豚等案例,亦可论证大熊猫本就不适合在现代社会生存。
管理组:酌情删除少部分不利于舆论导向的内容,理由可以是“违反法规”或“人身攻击”,不要落人口实。对于个别非常接近真相或怀疑的个体请记录并上报,我们会统一派人进行记忆清除。
控评组:对以上组员发布的内容进行点赞、评论,注意不要用没养好的号,在用AI发评论前必须人工检查一遍,AIC请注意用词多样化。
以上内容请勿外传,基金会内部论坛也不可以,违者后果自负!
收到请回复1

{$reply-name}:{$reply-content}

【微博】紫夜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公众号】生命联盟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管理组】JL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观谬】horizon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公众号】你所不知道的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控评组】骆驼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微博/知乎】自然百态科普君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管理组】小段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观谬】goodorevil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知乎】赵开德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控评组】Sarah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小红书】花开花落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管理组】珊珊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抖音】每天一个自然小知识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微博】人生何必如此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B站/抖音】小马同学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控评组】月圆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image-url}

1

{$reply-name}:{$reply-content}

管理员已开启全员禁言
傻逼工作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