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次循环
评分: +12+x

确认击杀前359分钟,切尔西影院。

我有时也会好奇,这些荧幕内的演员是如何诠释角色的。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八卦新闻,演员为了理解自己的角色,需要花费比拍摄阶段更久的时间,去提前感受生活。更有甚者,深陷于自己的角色难以自拔,最终在漫无天日的挣扎中选择了自尽的结局,就像跳梁小丑一般,给世界增添了一份本不必存在的笑料。可这些新闻也是官方为了炒作而故意散播出去的,是否有人真的理解,扮演角色,需要多少努力?

注意到目标在观看电影时十分投入,受上级命令,因缘巧合之下,特工一人干翻整个世界的故事。人们总是寄希望于这类英雄一般的人物真实地存在于身边,让他们那无处安放的安全感得以安置。

委托的要求是:跟踪目标直到其住所,无效化目标,记录下任何目标资料中未有的细节。委托方说得上是我的老主顾了,他们很喜欢我的办事风格。虽说是无效化,我更倾向于使用一些非暴力的方法,让目标彻底地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委托方对这一单生意大抵也是抱着同样的希望,一位日夜出入各大会场的名媛,一旦断了联系就不能被任何潜在的方法再次寻得。只可惜,世事难料。

如往常一样向组织汇报了任务的进度以及我个人的行动安排。一般而言,我们这些十个身份中有九个被通缉的无面人,并不被建议太过密切地与组织其他人员交流。各怀鬼胎的人们聚在一起,等到面对生死之际,却又是同样的单纯。他们惧怕自己被发现,为此可能终生都未能结交哪怕一个能够讲真心话的朋友。我则不同,还是要感谢我的手段,无法被怀疑,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凶案。

这样想来,我的这些老朋友们一定是想出了什么还施彼身的理论。一个没有任何犯罪前科的人横死在酒店中,就像是他们过往的每一个目标,警方的无能,自身的布置,组织的帮助,在更具有视觉性的结果下达成了和我一样的效果。

确实,我是如此的普通、在整个圈子如此封闭信息的当下,我的业绩并不算出众、若不是那个叫做什么基金会的金主,用某些方法得知了我的手法,或许我早就去附近的厂子找个班上了。

TFID-357号,无聊的代号,这是我还在为自己的国家效命时,被要求实验的新科技。运用那些需要耗费整个小学的黑板才能写下的公式,学者们研究出了这项单向空间传导的技术,至少我们是如此被告知的。而我们所使用的试用品,在某种程度上,更为便捷。只需在设备上敲入参数,就能够在相应的位置上打开一道无法被感知到的传送门同时由于试用品无法充能的优点,传送门将在短时间后自行关闭。

10年的部队生涯,现在想起来只剩下了牺牲、献身、荣誉这类飘荡于虚空中的口号。付出一切之后,你所挚爱的转身便把你踹出了局。随着曾经的战友一个个消失,我回忆起了被选入计划时所签署的保密协议。上面似乎有那么一条,只要我们有泄露的可能,高层就有权利将我们,某个比无效更委婉的词,抹除。

空荡荡的公寓中,只有我和大大小小的十几个盒子,分别装着这些年在部队的纪念品、日用品、手工家具,还有大概上百套TFID-357号试用品、我的卡上没有这项计划原定支付的工资,介于军方具有近乎百分百的信用,加之他们绝对不是打一开始就盘算着灭口了事,所以就自己替他们支付了等价物。

事实上,我至今仍不清楚,那些被传送的人或物究竟到了何处?阿尔法生物实验室,我们被告知的彼端,据说做的都是见不得人的研究。而坚持工作在里面的人,个个都坚信自己正如同实验室的名字一样,在事业上开创着新的起点。某个在任职期间便被提前终止合约的战友,曾经向我们分享过,他偶然间目睹的关于那片禁区的真实情况。

类似于城市里常见的动物园,但是人和动物的身份完全互换。双目无光的人们在铁笼里懒散地翻滚,说不上名字的生命体在整个园区里追逐着所谓的猛兽。似乎也没那么像动物园。

即使躲在角落里,我能感觉到他们正在一步步走入这无从察觉的陷阱。军方人员、实验对象、同行杀手,他们在杀人的时候会期待着什么,死者最终的哀嚎,骨头与血肉的崩裂,内脏的臭味,灵魂由身躯中转瞬即逝的变化。我只能感受到一个接一个在面前消失,心情好的时候,那一刻我会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希望借此帮助他们在之后的生命中仍有所牵挂。是的,他们还活着,不需要在任何意义上夺去一个人的性命,便可以达到更为血腥的结果。

目标在走出影院后一路向西,途中曾拐入了63号街美发沙龙旁的一条小巷,内部是封闭的。在巷口等待了约5分钟,目标再次现身,依照原定路线前进。能够明显察觉到目标所携带的气味发生了改变,是西城独有的烟草味,那股战后的苦涩,不是什么香水美人就能掩盖的。一路无言,目标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兜兜转转地绕了半个地球,清白的我此刻正准备着第一次与邻居互动。

生活是充满戏剧性的。档案白纸黑字写着,目标的住处就是我家隔壁。有一瞬间能感觉到,即使目标是我自己,都要比邻居这种存在更为合理。在不引起怀疑的前提下,确认了接头人的神情,他大概是不知情的。按理来说,杀手组织的行动效率不会这么高,况且他们并没有被确认损失,只是简单的消失了而已。交接过后,谨慎地使用不下于七种反侦查的方法。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在空荡荡的停车场中像得不到玩具的孩子一样撒泼。希望这座楼的主管不喜欢检查停车场的监控。

有些方法看似无厘头,却异常的好用。这是在前几天,重新审视这些同行时发现的。对于在疯狂科学家死里逃生的人来说,突然间转职成为杀手仍然是不习惯的,身份的完全转换。据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把自己看做是猎手,这很可笑。就像是,蜷缩在自己的座位里观看电影的人,人生的意义在于永恒的角色扮演。

我导演的这部戏中,我所领衔主演的角色可谓是个无能的人。幼年失学而从军,险些成为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典型,最终要靠自己所不齿的行当苟活。

很难区分,我最大的罪究竟是懒惰亦或对身边事物的依赖性,两者很接近,却又没什么实际的关联。见证一个人的消失,那一刻的享受,一定是会上瘾的。不同于杀戮,这种快感更多源于玩弄生命的过程,就只是玩玩,不需要对他的结局负责。

出于工作的原因,我从未有机会拜访过隔壁的住户,换言之,几乎未曾真正地生活在这里。快步跟上,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她被吓到了,这不是邻居之间的相处方。她看过来的眼神,最初是迷惑,短暂的头脑风暴之后,变成了恐慌。她的头脑将这张脸没有识别为邻居,而是某种跟踪狂。

这是什么时候买的?渐渐地握紧了口袋里的小刀,向目标挤出少许的善意,为自己的房间作解释,待目标放下戒备。此刻我才回忆起来,为什么签下那份出卖人道的协议,为什么冒着生命偷出如此多的科技,为什么选择了杀手的行业谋生。快速的一刀划破喉咙,随后直刺入心脏,翻出目标包中的钥匙。眼前的这扇门已经做好了准备,目标缓缓地向家的方向倒去。

…….

日志结束。


事件描述:混沌分裂者于当日发动了针对站点的小规模袭击。在攻击的过程中,双方以某种目前尚不可知的方法引发了一次时间循环事件。目前可观测的特征包括:以袭击前后分别十五日为一时间周期、以站点内某一点为中心,半径1.3km的球形时空区域。
发生日期:05/02/20██
地点:中国,Site-██
采取的后续行动:循环事件已完成第21次循环,观测到实体变化。站点内实验室的死亡人群中出现了一位因锐器击杀致死的尸体,正在调查尸体的身份及出现在此地的原因。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