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7+x

一颗恒星存在于宇宙中,它的质量使空间发生了弯曲,形成了凹陷,这就是引力场。几颗行星被引力所影响,正在这凹陷中行驶,做着并不标准的圆周运动。而它们自身的质量又形成了较弱的引力场,让它们各自的卫星环绕。这是宇宙中渺小的、众多的、普通的一处。

由氢氦组成的恒星持续着聚变,每一秒都有数百万吨的氢转换为氦。氢的同位素按着不变的方式转为氦,每一颗质子与电子都待在它们应该待的地方,而这同时进行的无数次聚变中没有出现一丝差错。这样的恒星在星系中有千万,这样的星系在一个超星系团中有上亿,超星系团在宇宙中又有无数。宇宙是一台持续运行的巨大的精密机器,已经运行了百亿年,并将继续运行下去。

再精密的仪器也会有差错,当运算量足够大时,异常将属于常态,这个宇宙也是一样,何况这不是孤立系统。百亿年来,错误出现了无数次。有的修复了,有的还存在;有的消失不留痕迹,有的留下长久改变;有的改正了,宇宙还是按原来的走,有的改变了,宇宙的规则也跟着它走。

宇宙在活动,熵值在增长,从有序跌向无序。当运算量过大时,整体的精度将会降低,或者降低局部的精度换来整体的准确。这个星系就是“局部”之一,宇宙规则在此常常失效,能量有时不再守恒。在某个时刻,第八颗行星,一颗主要由氢氦组成的行星,距离它数十万千米的一块陨石出现了运算错误。几颗电子的质量在与原子分离时异常,成为了负数。这引起了连锁反应,本就失衡的规则更加混乱,它最后成为一块完全由负物质构成的陨石。

宇宙注意到了这里,从其它千千万万个星系中调来了运算力,稳定了此处的现实。负的物质不再于此处增长。质量为负,引力为负,电磁力为负,各种力均为负。正物质的照常作用于它们之上,但它们的力成了反力。它们与正物质的引力为负,它们排斥着正量,正量却吸引着它们;它们与自身的引力为正,负负得正,它们排斥着自身。它们间的斥力转换为了引力,原本使它们间隔的力如今使它们靠近,这种力远超过了引力,它们靠在了一起。它们间没有了距离,它们塌缩成了奇点,它们成为了黑洞。负质量的奇点,排斥常态的“黑洞”,将为宇宙所不容。

宇宙注意到了这里,宇宙改变了这里,此处的现实稳定了,但它们仍然存在。它们的出现是现实的混乱,稳定的现实不会生成;它们的存在是规则的漏洞,正确的规则不会允许。


宇宙出现了错误。宇宙发现了错误。宇宙修改了错误。宇宙出现了错误。宇宙修改了规则。

规则改变了。引力不使它们分离,斥力不使它们聚集。那聚合的点散开了,斥力远超引力,无限小的点重新有了体积,形状是近似的球体。负的物质在空间的凹陷中随着空间的弯曲而移动,负的引力场形成了斥力。它冲向物质,物质却弃它而去。

一颗负质量的电子在虚空中独自待着,周围并没有供它环绕的核子。它被行星的引力所捕获,逐渐加速朝着行星冲去。一个氢原子途经此处,它们之间的引力微不足道,它们相撞了,以千万分之一的概率让正负电子相撞了。在斥力的作用下,“正”的电子被“负”吸引,“负”的电子被“正”排斥,它们在追逐,它们越来越快,它们脱离了原子,此处便只有相消的电子与孤独的质子。它们越来越快,它们各自的质量向两极增加,总量却不变。它们的力场在接近光的速度下逐渐向正的那一侧偏移,让那追逐的“正”动力增加,逃逸的“负”慢慢停下。它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距离的拉近又加强了它们之间的力。它们的距离无限小,它们的加速度无限大,它们的速度接近极限,它们的力场互相重合,它们的力场互相抵消。它们穿过了所有物质,它们绑定在了一起,力场相抵消,不给世界留痕迹,不让自己变方向。空间的涟漪平了,平坦的空间上有着无波动的波。它们成了光,无质量的光,真正的“光”。

各自的质量无穷大,整体的质量却为零。它们的速度达到了极限,却不给世界留下印记。它们是空间的深陷,是空间的骤突,在弯曲的空间上形成两个方向的尖刺,但它们是平的,空间不起涟漪。它们存在,它们大量存在,它们存在于宇宙中;它们不在,它们无一存在,它们不显与宇宙内。

不存在的物体存在了,巨大的运算量没有激起空间的任何波动,空无的现实却在扭曲。规则没有问题,但现实崩溃了。


规则再次改变,有一小块物质的转变不完全,但那不重要。

“正”的物质仍被排斥,“负”的物质不再跟随。同类之间的力不变,异类之间的力相反。引力令它们分开,斥力令它们聚合。分离,它们将各自远去,而团聚,它们将归于无。

宇宙的各处,不存在的存在者跌落现实,无限小的距离产生了无限大的斥力,而这斥力在“正”与“负”的交互中又归于引力。它们真正的碰撞在了一起,完全的重合而抵消了。

虚空中“无”的能量回归现实,剧烈的动荡在空间之外引发了虚量的海啸,在正与负的交互中逐渐平缓。宇宙又一次回归了平静,但辰星乱作一团,熵值爆增,宇宙归于热寂,在永恒的平静中逝去,等待着塌缩亦或是不变的膨胀,永远死寂。

剧烈的震荡产生了数倍与以往的运算量,现实的扭曲无比的巨大,在永恒的热寂之前,宇宙暂时的崩溃了。

宇宙抹去了那不在世间的存在者,重启了。


“负”的物质也有了“正”的质量。
“负”不再负了,它只是空间膜上反向的“凹陷”。
它是反物质。

它与正物质共同构成了这个世界,它与正物质不同,它与正物质相对应。它有引力,有电磁力,有弱相互左右力,有一切正物质所具有的力。它构成的世界,与正物质构成的世界相同。但它不是正物质。

排斥
它是空间膜上异向的翘曲,它与正者相反。正物质在空间中引发了凹陷,形成了引力场,而它们向着另一侧外凸。它们在正物质的引力场中外移,正物质从它们的引力场中离开。在宇宙的空无之中,它们是分离的,空间的曲率让它们沿着各自的方向向空间之外跌落,方向的不同使它们分离。

湮灭
它们不是永远分离。在微观,引力微不足道;在宏观,动量硕大无朋。正与反终将相遇,当穿过引力与斥力的界限,斥力将把微小的引力覆盖,本应排斥的力使它们聚和,空间上下的波动合二为一。物质将消失,上下合力湮灭,只留下纯粹的能量,那是光。二者归于虚空,动荡的虚空归还了两颗相同的光子,继承着原有的全部能量,波向远方。

它与正物质相反,又完全对应。它可以组成这个世界,但世界不是它。宇宙是正的,宇宙原是正的,而它是反的,是一个错误,是由错误中新生的规则的产物。

它曾是异常。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