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其实已经没什么人关心帷幕了,不是么?毕竟,我们的科技本身已经达到了当年认为的“魔法”。曾经那个基金会所收容的异常,先后几乎都被解明了。
但是你不会蠢到觉得这个世界已经毫无阴影了吧。
让我看眼你的档案……费曼-朗道物理学院超统一场论系的第一名毕业,加入基金会16年,负责空间传送阵列和量子传输技术的开发。和同事关系不佳,但是因高超的物理和数学水平多次获得基金会的荣誉。上一次见到你这样的才子还是……基金会没解散的时候。
唔,基金会残部的反抗军天天冒泡,基金会的秘密部门当然还正常存在。确切地讲,有两个不存在的部门还能正常存在,虽然对于我们这群和最后的异常打交道的人,“正常”这个词没什么意义。
是的,逆模因部当然是一个。一个自我保守的秘密,即使在放大镜下也无处可寻。
而我们从未存在过,所以当然无从解散。
哦,反常部是用来误导人的。以基金会的水准,想要搞出一个没人知道的部门太容易了,把旧站点废弃掉前炸一发核弹——那还是那时候最好的炸弹——也很容易。反常部不是被掩盖的真相,反常部是掩盖措施。能猜出“基金会有更多没告诉我们的事实”的人挺多,所以要给他们留一条假线索。举个例子吧,假设魔术中,实现一个效果有A和B两种方法。如果我们用B实现,而故意漏出A方法特有的破绽,那那群对魔术一知半解的大聪明就会苦思冥想A方法,但是完全忽略了B方法。这就是为什么所谓“反常部”的东西都和基金会现有收容物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但是不完全一样,也是为什么“反常部”充斥着废墟般的残破感。这样的设置轻易地激起了神秘感,极好地把那群人的精力集中在挖掘反常部的历史上。但是根本没有反常部,所以所有朝这个方向的努力都是徒劳。
Lee J Yan’s Spidergrip Vanish…原理确实是这样的。没想到还能听到这个名字。虽然我记忆中Spidergrip Vanish是Al Shaneider的。
是啊,当年的“奇迹”已经非常容易实现了……有时候还会怀念那个连Hacker’s Rising Card都不能用常态科技实现的时代。
不不不,还是有东西科技和奇术都无能为力,只能诉诸魔术师们。比如超光速飞行。
不要一脸吃惊,你们朗道学院已经不用朗道的教材了么?
“相互作用的传播速度有限,且等于光速”,忘了?
算电子旋磁比用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用的不还是光速有限且等于那个数字?超统一场论建立的基础,时空度规——我知道在一些情况下度规不存在,但是你懂我的意思。你喜欢的话可以说附加特定结构的时空流形的那个“特定结构”,不也是基于“相互作用的传播速度有限且等于光速”?
来魔术师先生,展示一下你扒流程的水准。你学到的物理有一半是扯淡,另一半是严谨。在生活中天天见到的“超光速传播”之类的全都是胡说八道。但是没人发现不对劲。你有何解释?
对,你的理解不错。其实不需要这么先进的模因——基础的52L就可以了。能搞beyond SM的人一般脑子比较直,想不到那么多弯弯肠子。投放密度也不用很高,屈指可数的几本期刊和为数不多的研究所就够了,毕竟没听说过的小期刊和名不见经传的小机构做出来的成果没人会信。
至于如何实现超光速的幻觉……反物理规律的空间转移不是长盛不衰的魔术主题嘛?自己想想?
差不多,但是我们不会真的克隆远航者并复制飞船。只要发出方和接收方各自伪造航天者和飞船的数据,反正信息的传递也是光速为上限所以没人能发现问题。所以你明白为什么航宙证这么难考了?因为每一个有证书的人都必须拥有独立的一份“幻境”,一个超光速航行容易得像吃饭喝水的美好人间。
0.001个c还是太保守了。我们的第一批航天者远远达不到这个速度,但是度规驱动和卡西米尔反应堆出现以后,0.6个c都不是什么难事。曾经有记录过0.8c的飞船,但是高速的代价是稳定性差和安全性不足。一般只会用在紧急情况下……或者是反抗地球联邦的情况下。
从夏王朝开始。从没有中断过。整整上万年的航天史……无论帷幕前后,都是不可思议的史诗。你能想象吗,那些远行者没有护盾和稳定锚,没有相位炮和云爆雷,靠着为了节省重量压缩到能砸开防弹玻璃的食品和从尿液粪便中反复回收的水度日,几十年的航行中可供活动的区域不足一具棺材大小。第一批的深空探索者们只有胸中一腔热血,和对星海的渴望。《圣经》,那一部古老的宗教经典中记载,“三分之一的星星陨落了”。在这一场征服星辰的漫漫旅途中,总伤亡率,总共陨落的星星,是99.992%。这还是计算上现代安全技术相当发达以后的数据的结果……
抱歉有些失态了。我见多了权贵的谎言和伪造的英雄,只有星海中的前辈们让我尊重。
为什么?因为人类不敢面对黑夜。
因为真正的星空可没有半点浪漫。这里寒冷而危险,充斥着异变频繁的恒星、夺人性命的辐射、暗流汹涌的空间畸变。活人和尸体的距离,也就半米的舱壁厚度。死讯无人得知,连携带尖叫的无线电也会被星际尘埃日益蚕食。
哦,蚕是一种一点一点吃植物叶子的虫子。我们的人接触古代文献比较多,而且不太和外界接触,所以用语可能比较古典。很快你就会习惯的。
回到正题。我们畏惧最终的结局——当最后一颗恒星在超新星爆发中毁灭,残存的文明只能在黑洞边抢一点残羹冷炙。卡西米尔引擎受到的争议还不够大么?每隔三四年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它会搞出真空衰变。坦白讲,“帷幕后”的物理,或者说是没被模因影响的物理,有几十个模型是认可这种分析的。还有大撕裂,热寂——我知道宇宙是负热容系统,但是如果有其他宇宙和我们交互呢?以及其他几十种末日情景。我们不敢面对真正的宇宙,所以给它涂上浪漫的星空漆。
最初的时候,我们也畏惧地球的毁灭。这是那批研究者翻出来古老的文献并公开“超光速飞行是可能的”时候的考量。你知不知道那时候几个超自然组织几乎要开战了?而且从深红之王到3125都在威胁常态安全?核聚变迟迟不能实现而化石能源濒临耗尽?只有星际航行还能让所有人暂时团结,欲肉派和破碎之神教联手改造宇航员,基金会和GOC合力研究飞行器,大量的资料来自未来研究局和蛇之手,甚至飞船的武器设备都是混沌分裂者主持设计的。宇航员的精神健康有赖于MC&D和AWCY——他们提供了苦行僧般旅途中,几乎仅有的享受。那可能是第一次,几乎所有超自然组织都合作起来,为了人类岌岌可危的未来而奋斗。虽然蛇之手和混分不太满意,但是最后还是同意超光速的“帷幕”要拉上。给垂死的人类一点逃离地球这是非之地的希望。
你也知道的,谎言只能用另一个谎言来弥补。当人们已经天真地相信半人马座只在隔壁,当他们期待把一生积蓄投在一次远航,当他们盼望重见异星的亲人,你说:“别做梦了,每个星球都是孤岛,终尔一生也等不来一条爱人的消息。”他们不会感谢你告知真相,只会说,“让我再睡一会儿”。
确切地讲,夏王朝时代我们是最大的异常组织。王朝覆灭以后我们无力插手世事,所以干脆淡出了历史,以父子相承的“门派”形式自存。基金会成为人类世最大的异常组织后吸收我们加入,开出条件是极大程度的自由和一定的资源支持。我们欣然接受,习惯性地保持低调。直到三战前夕被推上历史舞台的中心,并彻底没入重重暗影。
我们很快会告知你的部门和相关注意事项。多说一句,我们中不能算“人类”的很多,不要有任何偏见。以及,这里的自杀率远超过意外死亡率,尽量,不要这样做。
欢迎来到真实的星空,欢迎来到这个不曾、不、也不会存在的部门。维护最后的帷幕,盖在自然定律上的帷幕。控制、掩盖、保护。
欢迎来到,昆仑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