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尝试模仿《尚书》的古涩文风去撰写夏异常的经书,
个人感觉现有的破碎之神教会goi格式就像是加了注疏的经文,
所以也就这样去写了,姑且也算是对中国风进行尝试。
因为生僻字词太多了,加脚注会变得全文密密麻麻的,
就去掉字词注释了。如果看不懂文言文,可以去看白话文翻译。
本文尝试模仿《尚书》的古涩文风去撰写夏异常的经书,
个人感觉现有的破碎之神教会goi格式就像是加了注疏的经文,
所以也就这样去写了,姑且也算是对中国风进行尝试。
因为生僻字词太多了,加脚注会变得全文密密麻麻的,
就去掉字词注释了。如果看不懂文言文,可以去看白话文翻译。
译文里面有一句是这样的:
黄帝走进去看了一眼,忽然长出了龙鳞和龙角,身体也变得回少年般强壮,但他的眼睛依然明亮没有被遮蔽。
这里(加粗的地方)也许是想要写“身体也变回少年般强壮”,或“身体也变得如少年般强壮”,结果杂糅了……
顺便这个古文我是真的给跪。
貴女の事を
思い続け
忘れないから
似兰如玉的文辞,读起来酣畅淋漓,那如师如父的羲皇形象跃然纸上。
关于破碎之神伏羲对上古明君轩辕黄帝的辅导和训示,破碎之神教会与夏异常文化大作,足称是羽天一阁主的又一部填补基金会世界观下中华文明上古史文献空白的力作!
无论修辞、句式、文风、义理,皆堪称颇得《尚书》真传的神作啊!吹爆(づ ̄3 ̄)づ╭❤~
因为拿异学会和破碎之神教会与欲肉教说事的,基本上就Simon和我在写
我觉得的话异学会可以以一些山野诡谈什么的(类似于《聊斋志异》,《远野物语》,《搜神记》,《巷说百物语》之类的,可以表述不太准确?),但这就和图书馆有点像了……
感谢建议 其实在下以前有过一个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志怪小说为素材库来创作多篇异学会相关项目、外围的计划的………………但是后来受SCP -___- J影响 咕咕掉了~~
原来“都”是太棒了的意思吗(
爱兹见网链接到蛇说又是为什么呢……没明白那个说夏朝遗民(或许pangloss不算?)的来历和徐福诱秦王召大蛇血祭天下换长生被人反手封印在阿房宫的故事有什么关系(说起来我怎么记得这个系列的另一个版本是封印在兵马俑那儿)
其实龙在明清才成为帝王象征,更古老的话似乎麒麟要更祥瑞一些
我也不是很了解这些了_(:з」∠)_感谢dalao的解释,upvote了(等等他告诉我不能再按一遍)
敏德朴真
“朴真”是不是“返朴归真”的省写?
巡厎诸神
“巡”、“厎”的具体意思不大明白
慝灵怖赫
“怖赫”中的“赫”不大明白它的意思,或者“怖赫”是一个复音词?
钦法儆修/厥钦太岁之历
“钦”字似乎并没有“顺”的意思,《尔雅》:钦,敬也,也并非“顺”的意思。《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也是后面的“若”表示的“顺”的意思
眚
“眚”我找到的意思是“眼睛生膜/罪”,这里是不是发展它的意思,译为“蒙昧”?
以介靖安/介寿耽力
这里的“介”译为了“求”,可是我没有找到有关的义项……
式勿矜谦
这里的“式”是一个语气词吗?
猷顾复上之形/猷黜浮心
这里的“猷”都是语气词吗?
卬与元后本一
“元后”在译文中被译为“我的妻子”,但是“元后”作为“帝王嫡妻”的意思出现的好像较晚,《大禹谟》中倒是有“元后”一词,但是“天子”的意思
今予肆囚龙母厥顽遗
“肆”的意思我不大明白,译文中好像并没有翻译出,我也没有在字典里找到“肆”的可以不翻译的义项
播弃厥身,悉替以铜
这句话被译为“抛弃自己的身体改造成机械的”,“替”在译文里应该是被译为了“替代”,但是“替”的“替代”意是较晚才产生的,“替”初始意思应该是“废弃”,因为写作背景,这个可能是个大问题
厥女所思
“厥”的意思我不大明白,是语气词还是代词?
惟尔工不暨徽勋
我在字典里找到的“勋”的意思是“功勋,大功劳”,译文译为“成绩”,感觉略有不妥
惟玄女之《连山》、《归藏》罔荒成
“荒成”的意思不太明白,译文译为“懈怠”,我在字典里找到类似的意思是“废弃成果”
允攷天常
“允”的意思不大懂,是“用以”的意思吗?“考”的意思我也不大清楚
厥睐聿明罔蔽
“睐”的意思是“瞳仁不正/斜视”,貌似没有“眼睛”的意思
爽昧审占星斗
“爽昧”似乎是用错了,是否应该是“昧爽”:《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洪旌人纪
“旌”字我没能找到和译文相匹配的义项
我的学识浅陋,在按您的作品学习文言时找到的这些令我疑惑之处,望您赐教
朴真
其实准确来说是朴质天真的意思,这里在我的想法中,“朴”是取自《恒先》的“恒先无有,朴、清、虚”,以及“真”是取自《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之人”之意。不过用“返璞归真”更好理解吧。
巡厎
“巡厎”在这里是“巡狩”和“厎天之罚”的合并意,显然就是说,天子巡视疆土,看谁心怀不轨就以天命“六师夷之”。
怖赫
其实就是“怖吓”啦,“赫”通“嚇”,“嚇”同“吓”,不过在此处用作被动。《正法念处经》:“天常怖吓,梦则心惊。”
钦
嗯,这里确实是我疏漏了,原先我以为“钦此”的意思是“按此行事。不过前面一个并没有作“顺从”的意思。
眚
是的,“眚”的引申有“过失”之意。
《春秋左传正义》:“‘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眚,过也”
介
介:通“祄”,福佑,作动词,祈福,如《诗经》:“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式勿矜谦
是的,是带有劝令语气的发语词《诗经·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猷
假借“犹”。
元后
这里我倒是不知道这个字义有先后,不过若是想伏羲女娲共同治理天下,地位相等的话倒是可以勉强说得通。说实在那两段写得不是很好,有很多想要写的话不能精确地转古文。
肆
主要是大量地、广大地、扩大化地的意思,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可以想象一下文字狱那种不断牵连有关或无关人员的做法,所以下文伏羲才会劝戒。
替
啊,这个确实是我的疏忽了,“替”这个字确实在课堂上学过字义且有重点但现在忘了。不过,文章开头也说过了“疑为假托”,再加上传世的尚书基本上真实性存疑,不排除这篇也是后人伪造的。
厥女所思
语气词
惟尔工不暨徽勋
我的译文很随便的
惟玄女之《连山》、《归藏》罔荒成
这里我想的是“罔荒其成”,省略了“其”,也就是不要怠惰啦。
允攷天常
文中的“允”基本上都是“(果然)能”,“攷”的意思有“考察、落成、完成”之意,这里可以理解为“格致”。
睐
这个嘛,我是泛指为“目光”然后再引申成“瞳仁”的,《康熙字典》有“【說文】目童子不正也。”
爽昧审占星斗
确实我在这里打错了,你甚至可以看到另一篇中没打错。
洪旌人纪
“旌”是名词作动词,加上下一句就是:“像旌旗一样大大地树立起人之纲纪,建立中正之道于人民心中,为天下所仰”插flag
感谢再三指正我的不足!等我有空再改吧
另外说一下,与其看我错漏百出的文章不如看古代金石文及其翻译更有学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