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4016F048-F4DE-4050-936A-FF2E3877A783.jpeg

效应活动中的SCP-CN-1817(点击图片放大)

项目编号:SCP-CN-1817

项目等级:Keter

特殊收容措施:事故报告12/5后,该项目已不适用于使用斯克兰顿现实稳定锚镇压SCP-CN-1817-1,现通过携带固定三例SCP-CN-1817-1的方式,已使SCP-CN-1817效应区域的休谟指数已暂时稳定在40~60之间,目前无可行方案完全抑制SCP-CN-1817的异常活动。Site-CN-117以测定的年度极限红区范围为参照,环形围绕SCP-CN-1817建成,用于对SCP-CN-1817进行系统性收容与研究。现根据SCP-CN-1817的异常性质制定了以下收容措施:


  • 四座简易观察哨点分别设立在预留红区(当前红区发生再一次扩张后的面积)边界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方位,用于监测SCP-CN-1817-1的活动状况,一旦SCP-CN-1817-1出现数量变化,或是红区内部出现新增建筑,需立即将情况反映至Site-CN-117。四个哨点同样作为地面巡逻小组的休息中转站,对人员进行补给和调换。若红区范围发生变化,4座哨点均需及时搬迁至最新边界点。
  • 4组8人编制的武装小组分别安插在各哨点之间,沿当前红区边界进行巡逻警戒工作,驱赶任何未持有实验许可而接近效应区域的人员。若人员不听劝阻并执意闯入,巡逻人员有权对其实行处决。若红区范围发生变化,站点需根据各组负责区域周长变化而扩大编制。
  • 若SCP-CN-1817效应区域上方或将出现雨雪天气,站点需派遣一支空中作业小组前往红区上方进行预备工作,并尽全力降低此类天气对SCP-CN-1817异常效应的促成影响。
  • 根据Dr.Dreamer的建议,实验人员将使用三台设备拍摄固定携带SCP-CN-1817-1-I~K,并将三台设备保管于Site-CN-117的██实验室中,通过提升SCP-CN-1817-1-A~H与SCP-CN-1817区域休谟指数的方式,降低“扩张事件”的发生概率。除此以外严禁任何人员对SCP-CN-1817-1进行拍摄,其余已携带SCP-CN-1817-1的设备需立即进行销毁。若还是有携带SCP-CN-1817-1的设备脱离Site-CN-117管制流出,直隶于Site-CN-117的特遣队MTF-庚子-23(“地动仪”)将进行对该设备的追踪销毁工作,并搜索已转化为SCP-CN-1817-2的区域,使用拍摄设备回收残留于各个SCP-CN-1817-2效应中心点的SCP-CN-1817-1残像。若已发现三个SCP-CN-1817-2区域,则没有必要继续追踪流出设备,工作重心将转移至按照流程完全回收SCP-CN-1817-1。
  • 任何人员均需持有站点的实验许可,才有权进入SCP-CN-1817效应区域,进行探索与实验工作。进入时间仅限于SCP-CN-1817-1的搭建阶段,任何人不得破坏、扭曲所有效应区域内的物体,且每次探索时长不得超过30分钟。若超过限制时间人员仍未脱离红区范围,边界的武装小组即有权对其实行处决。实验结束后,严禁人员将任何SCP-CN-1817效应区域内的物品带出。

Site-CN-117以不触犯作为当前收容理念,全力阻止“扩张事件”的发生。

描述:SCP-CN-1817是一座落于██山山脚(距贵州省███镇直线距离33.29公里),原占地约45.5公顷的村落废墟。推测该项目所处地带曾发生过一场未经记录的强震,致使南侧山体发生大面积滑坡,其原区域85%的建筑在此事件中塌毁,该项目因此遭到遗弃。经康德计数器测量,SCP-CN-1817效应区域的休谟指数波动于20~40之间,远远低于正常的环境指数标准,从SCP-CN-1817搬离的原住民均失去了有关该项目的记忆,镇政府持有的地方史料中未出现对该村落的记载,同样,在国家地震局中也未查阅到关于该次地震的历史记录。

于SCP-CN-1817中共计发现了11个人形实体,确信为震中罹难的村民,这些实体被统称为SCP-CN-1817-1(A~K)。SCP-CN-1817-1体内的休谟指数均维持在60上下。11个异常实体的活动区域仅限于SCP-CN-1817内部,无法自主脱离效应区域。每使用拍摄设备携带出一个SCP-CN-1817-1个体,其他个体体内的休谟指数便会对应提高20~30个百分点,同样SCP-CN-1817区域的休谟指数也会微弱提升。

SCP-CN-1817-1似乎并不了解其具有的能力,其体内休谟指数的起伏只会改变他们转化材料的速率,即使其体内指数已超出正常水平,他们也并不会进行任何除转化、搭建、防守以外的行为。SCP-CN-1817-1个体之间拥有明显的组织性,SCP-CN-1817-1-C~K均会听从并围绕SCP-CN-1817-1-A与B展开活动。经实验,11个实体并不具备交流能力,因此现无法确定个体间的沟通方式,以及他们是否具备自主思维意识。11个实体在SCP-CN-1817效应区域内的活动十分单纯,其将会把地表之上、所有”属于他们的物品”转化为等体积的、所需的建筑材料与工具,进行有目的的搭建与修缮活动,直至使用完所有可转化物品,他们才会停止此类行为并于红区范围内游荡(类似于巡逻),该阶段的SCP-CN-1817-1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因此禁止任何人员在此时进入SCP-CN-1817进行实验。

SCP-CN-1817的效应区域被命名为“红区”,该项目的主要异常性质将在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发生时显现:

  • 红区内的任何物品(除SCP-CN-1817-1外)被带离SCP-CN-1817(自然因素引发的情况除外)
  • 人为破坏、扭曲效应区域内的建筑
  • 攻击SCP-CN-1817-1个体、所有SCP-CN-1817-1停止活动,或SCP-CN-1817个体脱离效应区域数量达50%及以上

若上述情况之一发生时,效应区域内将即刻发生一场持续时间五分钟、里氏7.2级的地震。此种地震无法明确震源,而更类似于一种“地表空间的区域震荡”,地震中所有SCP-CN-1817-1将停止活动,与此同时所有后建成的建筑(无论其以何种材料建成)将均因震荡而倒塌,11个实体并不会在震中受伤,其余所有活体生物均会受到地震影响。震中发生的改变并不会触发另一次效应。

地震结束后,SCP-CN-1817-1便会恢复异常活动,同时将有几率发生“扩张事件”,即效应区域面积呈环形向外均匀扩张出现红区的30%,该过程无法被阻止,扩张区域将即刻成为SCP-CN-1817的一部分。已明确扩张事件的发生概率与SCP-CN-1817区域休谟指数拥有直接联系,因此制定了现收容措施,在不触发以上效应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效应区域的对应指数,全力阻止可能由“扩张事件”引发的CK级“现实重构”。

一旦外部实体因各种原因进入SCP-CN-1817,并停留超过30分钟后,其将会被“同化”,(活体生物体内的休谟指数将会大幅降低),并成为区域的一部分。在外来物品被“同化”之后,SCP-CN-1817-1才会将其视为“属于他们的物品”,接近并将其扭曲为所需材料,应用于搭建之中。

每使用持有摄影功能的设备拍摄SCP-CN-1817个体之后,被拍摄的个体将从效应区域内消失,并依附于当前设备之上。若在其他区域使用该设备拍摄,照片中便会出现携带的SCP-CN-1817-1个体的影像(与第一次拍摄中其处于的位置相同),每次拍摄后,该个体影像的亮度均会相对变暗,其影像将残留在拍摄区域的对应位置,无法被观测或使用摄影设备再次捕捉,并将以其为中心的、与当前红区范围一致的区域转化为SCP-CN-1817-2。以上过程最多持续三次,在第三次拍摄后,照片中的影像将会完全淡化消失。倘若携带SCP-CN-1817-1的设备被毁坏,被携带个体将直接返回SCP-CN-1817,所有已脱离的残像均将消失。

所有已转化为SCP-CN-1817-3的区域将在SCP-CN-1817主体区域引发效应地震的同时,发生同级别的、同样无法明确震源的地震,地震结束后,每个残影均会携带震后产生的部分残渣返回SCP-CN-1817,(现观测到的最大单体携带量为50立方米),所有携带回的物体将被即刻“同化”,并应用于修建之中,残留在设备中尚未脱离的影像也将同步消去。成为SCP-CN-1817的地区休谟指数将会明显减少,但此现象可被斯克兰顿现实稳定锚的作用网络有效镇压,设备在此种环境下也可实现对SCP-CN-1817-1残像的回收。值得注意的是,已回收残像不会再次脱离,因此可通过重复该过程实现SCP-CN-1817-1的完全回收。


4CA2E365-8BA5-4EA5-BE9F-F44287A260A2.jpeg

SCP-CN-1817-1-C(左)与SCP-CN-1817-E(右)

我们于一次探索行动中,在村子中心一栋尚未坍塌的房子里找到了一份原住民的名单,里面夹着一张老旧的照片,那是全体村民的合影照,我们靠着这份名单,确定了11个SCP-CN-1817-1实体的身份,以及其他村民的现状,故事的脉络已经逐渐清晰了起来。之后我们还将进行对该项目的探索行动,太多的秘密仍埋藏在这里。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