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2639
header4.png

项目编号:SCP-CN-2639

项目等级:Keter

特殊收容措施:基金会拟在全球范围内帮助官方学术机构树立权威性,以求尽可能减少民间对于各项科学规律的讨论和探索。鉴于基金会目前对人类思维的理解和掌控能力不足,对SCP-CN-2639的完全收容已被确认为无法实现难度极大。

当一次SCP-CN-2639被确认发生后,MTF-己申-19“观山太保”将派遣人员前往收容。对于室内环境中发生的SCP-CN-2639,通常情况下使用一组斯克兰顿现实稳定锚阵列使休谟指数稳定在200以下后,保持现场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并相对隔离地运输SCP-CN-2639-1即可,极端情况下允许使用重火力和奇术对现场进行镇压和彻底破坏。对于开放环境中发生的SCP-CN-2639,使用斯克兰顿现实稳定锚和大型奇术使休谟指数稳定在200以下后,对SCP-CN-2639-1进行简单精神诱导后再进一步处理。

现场收容完成后,就地建立观察哨以监视后续影响,对收容前受影响人员进行记忆删除,同时散布有关于“邪教”或“传销组织”的掩盖故事。捕获的SCP-CN-2639-1分别运输至Site-CN-██,在隔离环境分别收容。在接受科学知识教育和精神治疗六个月并确认无异常后,施加B级记忆删除并释放。

描述:SCP-CN-2639是一类由局部性“规律失效”导致的异常场景,约有85.45%的案例发生于较为封闭的室内环境中。

SCP-CN-2639-1是参与引起SCP-CN-2639现象的复数个(通常在2-2000个不等)智能实体,截至目前已观察到可以引发该异常的智能实体包括晚期智人、部分类人猿和高性能人工智能。

当复数个上述智能实体在一定空间内对某项社会普遍认可的科学规律达成一种相对恒定的逆共识1Reverse-consensus效应时,该项科学规律有可能在该空间内部分失效,引发规模不等的异常场景,同时引发此现象的智能个体转化为SCP-CN-2639-1,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该效应。

在目前的报告中,异常效应的剧烈程度与时间长度和SCP-CN-2639-1数量规模呈正相关。同等SCP-CN-2639-1数量规模在较为封闭的室内环境中引发的SCP-CN-2639比在开放环境中维持的状态更稳定,持续时间更久,发展和扩散更迅速,但收容难度上限更低。

当异常发生的空间完整性被破坏,SCP-CN-2639-1在空间内的集群效应失效或逆共识被打破,异常效应会开始逐渐衰减直至消失。

SCP-CN-2639被怀疑与多个空间类和精神类异常项目密切相关,进一步工作正在进行中。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