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709

项目编号:SCP-CN-709

项目等级:Keter Neutralized

特殊收容措施:为避免混淆,现将特别行动709-N后回收的三根SCP-CN-709-3重编号为SCP-CN-709-3-1、SCP-CN-709-3-2与SCP-CN-709-3-3,存放于Area-CN-63民俗文化异常收容室。SCP-CN-709被重分级为Neutralized。目前项目的部分遗骸已被Area-CN-63打捞并焚毁,部分骨骼、肌肉与鳞片样本现储存于Area-CN-63大型生物异常部以供研究。项目重分级后警戒区与观测点Alpha-1“镇海卫”已被撤销。

描述: SCP-CN-709是躯干呈蛇形、体表覆有鳞片、体长超过50km的大型异常生物,曾栖息于厦门岛周围海湾的海床上,对项目的CT扫描与解剖表明项目的生理结构与爬行纲有鳞目蟒科蟒属生物(Python Daudin)相同,但此前从未发现类似个体。对项目身体鳞片与骨骼取样所得结果表明项目的年龄超过████岁。

项目无效化后,Area-CN-63保留的三份SCP-CN-709-1录音均已失去异常效应。

自特别行动709-N回收的SCP-CN-709-3-1、SCP-CN-709-3-2与SCP-CN-709-3-3现为三根无异常铍青铜合金锥,长3米,粗0.5米。其上刻有文字“永曆拾伍年異學會監察洪旭督造”、“國姓成功勘定”。现确认SCP-CN-709-3与一个明末清初成立、主要活动范围在华东南沿海与台湾岛的异常组织“南异学会”有关。目前没有其他关于该组织的信息。

项目无效化后,用于抑制SCP-CN-709-3的1661-洪旭程序亦不再有任何异常效应,现将其作为闽南民俗活动予以保留。

附录1 站点研究立项报告(更新于20██/09/25)

20██/09/25,允许Area-CN-63民俗文化异常办公室主管███开展对仰星楼遗迹的后续研究。

附录2 Dr.安给O5-CN的邮件(需4级权限)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