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基金会距其创立之初,规模已经大了数百倍不止。与此相对的,基金会收容的异常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光是记录在案的有编号项目就有超过五千个。
在这五千个项目中,我们意识到其中很多的项目完全没有必要制定特殊收容措施,而是可以通过程式化的手段进行批量收容操作。这些程式化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大量的被浪费掉资源,用来关注那些可以瞬间蒸发太平洋的个体,而不是把精力放在一个仅仅能够让一根香蕉在餐盘里跳恰恰的个体。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这本手册。
注意事项
注意,本手册所述章程仅适用于低威胁类的现实扭曲者
在无抑制情况下,周身休谟指数大于80,自身休谟指数小于130的个体一般会被认为是低威胁类现实扭曲个体。
对基金会抱有恶意的个体不会被认为是低威胁个体,无论其现实扭曲能力
对于同时作为GOI成员的个体的处理措施,请不要参考此手册
*该手册为最初版本,可能存在一定漏洞,请发现漏洞人员及时上报收容部以便修订
部分一 • 人形低威胁类现实扭曲个体的标准收容措施
当一个人形个体被判断为低威胁类现实扭曲者后,个体应该被转移至一个人形低威胁类现实扭曲个体收容间。收容间应该是一个尺寸不小于2米长、2米宽、3米高的密闭房间,必须保证房间处于至少1台MK.3型斯克兰顿现实稳定锚的稳定范围的完全覆盖下,房间需要能够满足一个正常人类的日常起居需求。在房间里开窗是被允许的,但窗户尺寸不应大于60厘米长与60厘米宽,且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固以防个体逃逸,且窗户应被设计为不能被打开的状态。
个体所居住的基金会前台社区房屋必须保证全室处于斯克兰顿现实稳定锚的稳定范围内;无法掌控自己现实扭曲力的个体在留观期间不建议离开现实稳定范围。
若个体的情绪表现出持续的低迷,建议心理医生对个体进行心理治疗。这通常是个体进入收容后不久出现的正常现象。
部分二 • 个体对其能力的认知判断
个体对其能力的认知应该分为三个等级;无认知、低认知与高认知
无认知个体往往是不知道自己对现实进行了扭曲、没有发动过现实扭曲能力、认为自己周围的现实扭曲现象非自己所为的个体。无认知个体一般具有较低的威胁,且对基金会收容自己的原因更加无知。无认知个体的现实扭曲力来源往往是个其他异常导致的。
低认知个体是指那些知道自己有一定现实扭曲能力、主动发动过现实扭曲力、明确知道周围的部分现实扭曲现象来源于自身,但是对现实扭曲力的操纵、原理与影响知之甚少的个体。
高认知个体是指对于自己的异常能力拥有透彻的理解,可以熟练运用异常能力的个体。高认知个体较为可能是GOI成员,虽然其并不一定会知晓基金会的存在。
在判断审问个体自身的认知水平时,个体不一定会将自己所了解的对自己的认知水平真实告诉基金会人员,建议审问时配合以测谎仪、吐真剂与催眠暗示辅助。
部分三—-子一 • 无认知低威胁个体的处理措施
对于无认知个体,如果被收容部评估为不需要成为在收容项目,应当将其迁移到专门的基金会前台社区与前台单位生活与工作、学习,并暗中受到基金会的低密度监视。直到其成为低认知个体后,按照标准低认知个体处理措施处理。否则将被制定相关收容措施并给予编号成为在收容项目。
部分三—-子二 • 低认知低威胁个体的处理措施
低认知个体将接受基金会人事部与收容部的评估,争取将个体吸纳进入基金会成为基金会在职员工,或者成为在收容项目。
若个体表现出对基金会的兴趣,个体将被允许给予一小段时间的部分0级安全权限用以对基金会拥有最基础的了解以及考虑时间。若个体之后表现出不想加入基金会的态度,则必须施加Beta级记忆删除用以抹除此阶段的记忆。
不加入基金会且被收容部评估为不需要立案收容的个体将被安排到基金会的前台公司、组织、社区、学校工作与生活,并暗中受到基金会的监视。其活动范围仅限于基金会管辖范围内部。
部分三—-子三 • 高认知低威胁个体的处理措施
高认知个体由于其对于自己异常能力的更佳掌控,一般允许提供更高的自由度。前提是个体必须是有善意、且可以遵守反滥用现实扭曲条约的。一般这种个体在其异常能力合适的情况下非常推荐招聘进入基金会,详细程序与上文相同。
高认知个体被给予的自由包括可以在站点内定时走动,能够在特工伴随的情况下离开基金会管辖范围以进行特定活动的权利。
部分四 • 在基金会入职的个体管理条例
在基金会入职的异常个体将不再被称呼为异常个体而需要被称呼以名字或昵称。公然称呼在职现实扭曲者为“异常”、“个体”等称呼将被视为辱骂同事的行为并处以处罚。同时入职现实扭曲者不应该受到因为其本身的异常能力而带来的任何歧视。
入职现实扭曲者在入职后六个月内必须接受基金会特派人员的监督,入职外勤特工的现实扭曲者则应该受到一名资历在三年以上的另一名基金会外勤特工搭档的监督。在六个月之后并且如果忠诚度测试达到“良好”或以上的评级,监督将被解除;若忠诚度测试结果为“一般”或“尚可”,则继续延期监督两个月后再进行一次忠诚度测试直到测试达标。
在六个月的监督之间,在第三个月会有一次忠诚度测试,被称为第三个在职月忠诚度测试。
在接受第三个在职月忠诚度测试之前,新入职现实扭曲者的安保权限等级不得超过二级。截止至监督结束,新入职现实扭曲者的安保权限等级不得超过三级。
在六月监督结束之前,在职现实扭曲者没有薪资,由基金会提供食宿和生活日用品。在现实扭曲者正式入职一年(365天)后,所有在六月监督期间缺发的薪资会补发给员工。但是如果入职现实扭曲者在六月监督期间家庭中拥有经济困难的亲属,基金会将会给予其最低限度的经济补助。经济补助日后将被从补发的薪资中扣除。
入职现实扭曲者的人事档案需要清楚地记录下其异常能力并随时更新。
所有忠诚度测试的结果、对相关人员施加处罚或奖赏、现实扭曲者的在职调动均由人事部负责,但是收容部被允许适时干涉。
部分五 • 在控制个体的亲属对应处理条例
当个体处在被收容状态时,禁止其与在外界的亲属进行任何形式的联系。
当个体处于在基金会前台社区留居观察时期,允许其与亲属以写信的方式联系,禁止通过以电话为例的实时通讯手段联系。所有往来信件必须接受信息审核,以防其含有包括设施所在位置、基金会内部状况等敏感信息。信件的投递手段必须保证难以被追踪到设施,包括基金会的前台公司,以防亲属前来找寻个体。一般情况下推荐使用IP地址加密的电子邮箱通过电子信件联系。
现实扭曲者一般在入职基金会三个月后便允许获得一般基金会在职人员的亲属通讯权限,具体视其当时的安保权限等级而定。
如果发现个体的亲属也是异常个体,则基金会将按一般收容措施展开收容活动。
部分六 • 个体接触外界信息相关条例
在收容的个体除特殊情况外不允许接触网络新闻、报纸刊物、无线电广播等从外界实时获得信息的手段。但允许提供与时事无关的书籍、单机游戏、电视节目、电影等。
在留观个体允许提供部分刊物、电视新闻节目、无线电广播等能获得与外界单向联系的手段,但不允许提供网络。也允许提供与时事无关的书籍、单机游戏、电视节目、电影等。
在现实扭曲者入职基金会3个月后,允许其获得正常的外界信息通讯权限。具体视其安保权限等级而定。
部分七 • 未成年低威胁个体收容管理附加条例
若会回收个体来自福利机构,没有亲属,则基金会的收容行为应当被认定为认养行为。鼓励忠诚度测试及心理健康测试达标的基金会员工领养个体。基金会将会为领养了个体的员工进行额外津贴,但是若发现员工领养后对个体施加的行为是不合适的,则员工将被处罚并回收个体领养权。
若回收个体来自于家庭,一般建议其亲属及监护人按照无认知个体处理标准安排居住及工作于基金会的前台公司与社区,允许与个体共同生活。如果监护人能力合适的话,将未成年个体的监护人招聘为基金会员工是推荐的。
监护人应该被部分告知其子女所拥有的异常能力及应对方法,同时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未成年个体往往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因此经常与未成年个体进行交流以发现其精神障碍的行为是被鼓励的。
对未成年个体的处置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受到道德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但伦理委员会无权干涉正常收容程序。
部分八 • 个体死亡的处理事项
若个体死于其他异常,则个体的遗体必须要在至少1台斯克兰顿现实稳定锚的控制下持续监控48小时,以确保遗体不会与异常发生交互反应。若遗体发生交互反应,则需要视情况进行无效化处理或转入持续收容。
在个体死亡后,若个体的遗体被认为具有研究价值,个体的全部遗体或部分肢体部位将被移交专门研究员进行研究。需要注意道德伦理委员会经常插手此行为。
当遗体被确认为没有危害后,遗体即可以被下葬。下葬方式与地点将由亲属选择或被火化后葬在基金会公墓中。
对于有功绩的作为基金会员工的现实扭曲者,死后的荣誉追授与纪念活动将由人事部门主导,但前提是遗体被确认为不再有危害方可下葬。必要时,衣冠葬被认为是可以在遗体具有危害时纪念员工的替代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