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SCP经验教你如何一飞冲天
评分: +221+x

! 此篇文章被多人举报包含过量不实信息与虚假宣传 请时刻注意可能导致您被诈骗的内容 !

前言

对于SCP条目,这个网站上总是会有人宣传长不一定好,可惜的是这只是掩饰。人尽皆知,能把文章写长就是一个作者的终极本事。长文就是比短文更有格调,更有文笔,还更有内涵。

长就是好。长是一种品味,一种追求,一种境界,是一种无数人求而不得的,纯粹的高处不胜寒。

在一段时间里,笔者逐渐发觉大家总是会有一种疑惑:我怎样才能把我的SCP写长?恰好,在阅读过无数先人呕心沥血酝酿出的杰作后,笔者逐渐总结出了一些捷径,这篇文章也应运而生。在此分享,帮助大家早日登峰造极。

第一步:创造专属机密分级

想成功就要把脑子放灵光些,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很多人错失机会,正是因为他们不注重那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东西。比如说,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知识是,你可以随意杜撰项目分级,而它的定义也是你说了算。因此,为每篇SCP编撰一个新的分级,并用脚注附上它的含义,是每一个想要抵达终极的懵懂作者的必经之路。一些深谙此道的作者通常会将这些定义扩展至三行乃至四行,并在文章的多处,比如描述、附录中见缝插针强调数次。这是需要自行领悟的高阶技巧,但只有脚注也没有关系,脚注也是会占版面的!它们会集体显示在文章的最后,正如高楼大厦也需一砖一瓦建成,这些细节会为你后续的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特殊收容措施

作为一篇SCP中首个映入眼帘的大版块,特殊收容措施在大多数文章中却会被读者快速略过。它通常不会提供什么额外的重要信息,因此很多作者会呼吁,这种必写但没用的东西用一句话凑凑就算了——那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忽视反而能为我们的长文事业添砖加瓦。其中一种极为便捷的技巧是,在这个阶段就将项目原原本本地描述一遍,随后使用“因此…”等连词连接本来应有的收容措施;当然,后续的描述版块还是要写,不能省略!

收容措施同时要尽力细化,具体到收容工具的功能、产地、尺寸、型号、编号,收容地点的站点、扇区、单元、楼层、门牌号;收容措施的审批流程、审批失败后的申诉流程、审批人员失踪后的备用方案,以及更多。很多读者们会因此大开眼界,瞠目结舌,他们会觉得你仿佛就是一个来自基金会宇宙的人物,专业到令人流泪——尽管这是因为他们从未认真阅读,而这些东西事实上也毫无用处。

另一种更高级但铤而走险的方法,则是在这个阶段透露一个语焉不详,由你编撰的名词,这可以是某个计划,某个契约,或者随便什么东西;在这个阶段,你并不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它的威能自会在后文中显现。

第三步:描述中的小技巧

凡事皆有缺憾。在一篇SCP中,描述可能是最难变长的部分之一。不幸中的万幸是,它并非完全没有可操作空间。从这一阶段开始,作者需要与读者的灵魂进行沟通,这样才能让他们理解这篇文章的基础。记住,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你要做的一切就是站在一名读者的角度为他们着想,暂时忘掉扩展长度的单纯想法吧。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SCP-CN-XXXX表现为一种出现于近代,具备和诗歌相似的韵律要求,但在平仄,对仗及句式长短方面无严格要求的朗诵型文体(俗称“打油诗”)。

作为作者,你必须考虑到读者不理解什么是“打油诗”的可能性,因此要贴心地将它的普世定义完完整整贴上来。这份热切的心意必然让所有读者热泪盈眶,连笔者都要被感动了。类似的做法也可以应用在“幽灵”、“丧尸”、“植物油”、“日历”等等所有你认为读者可能不理解的概念上,而这仅仅是灵魂沟通的第一步……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你要将描述变得事无巨细,细到不能再细。受到它的影响的地区,村落,人员类型,人员数量,乃至男女老少人员姓名,最好都要写出来。如果你觉得这太拥挤,其中一种更为常见的手法是将整个描述分为几个阶段,例如项目的性质会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转变,在第一阶段它的性质与影响对象如何,在第二阶段又如何。这种方法会让读者更为详细地了解项目的本质,因而总能获得一致的好评。

当然,这需要一些天赋,而无此天赋的作者可以选择另一条路:将这个SCP项目在先前岁月中的过往经历详细撰写出来。包括它是如何被创造的,被谁所创造的;它在完全没被任何人发现之前经历了什么;它后来是如何被SCP基金会发现的,在哪里被发现的;它被发现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令人窒息的事故与故事……这些都是灵魂沟通的基本,读者只有了解项目的历史,才能真正与你共鸣。因此即使这些故事与你本来要讲的故事完全无关,也最好将它们描写完整。

第四步:着眼附录

很好。掌握以上要点,你就已经初步迈入了顶级作者的殿堂;但是先别急。接下来的内容才是本次分享的主要构成。

去随便一个SCP社群里问一问就会知道,有经验的SCP作者都有一个共识:一篇没有大篇幅附录的SCP条目是残缺的。没有附录,意味着它没有完成,并不完整,即使能侥幸在网站上存活下来,也必受所有人唾弃!

笔者相信阅读这篇文章的你绝不想落得这样的悲惨结局,对不对?可是,笔者知道你一定想问:附加材料的形式多种多样,怎么样才能最快速便捷地增加文章长度呢?这个问题很好;相信你一定希望笔者将所有方法一一列举出来,随后进行比较与点评。但碍于文章长度,笔者在这里仅会列举几个广为人知又易于掌握的技巧。


实验记录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实验记录是一种经久不衰的附录格式。从SCP基金会网站被创立开始,它的身影从未停止出现在各类文档中;但许多优异的作者逐渐将它开发出了独属于长文的特别价值。每个作者都明白,一个不包含实验记录的SCP条目必定不够长,也必然是失败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将它加入自己的文章。

然而事实上,这类格式并没有你想象的这么复杂。它主打一个“返璞归真”,在SCP网站运行的许多年里,它的形式从未大幅改变过。只要以平常心对待,它会立刻变得非常简单。让我们以一个简单的描述为引:

描述: SCP-CN-XXXX是一个青铜制的玩具猴。在其周围20m内具有水源时,其会发出光亮。

如何撰写有关于它的实验记录呢?你可能会想,只有这两句描述,没有额外内容,没办法写啊!但你错了。这就是很多人错误的根源,实验记录并不需要基于描述以外的额外内容才能编写;它完全可以纯粹基于描述之上。顶级作者经常会使用的方法是,为读者展示基金会是如何得到这些描述的:

实验编号 内容 结果
019287 从SCP-CN-XXXX的表面刮下5g碎屑,并对其成分进行化验。 化验结果显示其成分为青铜。
019289 在SCP-CN-XXXX的表面钻出一深度为5cm,直径为1mm的钻孔,从内部提取5g组成物质,并对其成分进行化验。 化验结果显示其成分为青铜。
019290 将SCP-CN-XXXX置于距离水源约5m处,对其进行30分钟的观察。 SCP-CN-XXXX持续发光。
019291 将SCP-CN-XXXX置于距离水源约10m处,对其进行30分钟的观察。 SCP-CN-XXXX持续发光。
019293 将SCP-CN-XXXX置于距离水源约20m处,对其进行30分钟的观察。 SCP-CN-XXXX持续发光。
019295 将SCP-CN-XXXX置于距离水源约30m处,对其进行30分钟的观察。 项目没有任何反应。
019297 将SCP-CN-XXXX置于距离水源约25m处,对其进行30分钟的观察。 项目没有任何反应。
019298 将SCP-CN-XXXX置于距离水源约21m处,对其进行30分钟的观察。 项目没有任何反应。

是不是豁然开朗?短短两句话的描述,便能化写出这样长的一段实验记录。相信你立刻就意识到了从前认为实验记录难写是自己缺乏想象力所致。显然,基金会为了确认某些确切的数据,会进行一系列的重复试验,直到获得一个大致肯定的结果。约束变量进行对比之类的经典实验手法也可以在这类格式中使用,这取决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记录的过程越繁琐复杂,它在读者心目中的真实性越高。

这种方法的上限绝不止于此。一来,我们日常写作中的描述绝不止这样一两句,因此这样的实验记录长度还能翻出两倍、三倍,乃至四五倍。再者,你可以选择不使用这样的表格形式,转而把每一条记录都放进更泛用的单元式实验记录格式中:

实验记录[项目编号]|[实验记录编号]

实验日期:

实验对象: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备注:

这样,繁琐的实验记录所占据的篇幅将更加庞大,同时它所带来的视觉观感将比用表格形式更加恢弘,直击读者的心灵,让读者对你五体投地;在这里笔者为了让你们快速阅读并理解这些方法,只能忍痛割爱了。

使用单元式实验记录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个小技巧:一定要写实验目的和结果备注。在这个网站上,之所以表格形式的实验记录用得不多,实际上也是因为它省略了太多东西,有利于扩展版面的要素基本全都被去除了;实在是不明白一开始应用表格形式的作者是怎么想的,想来也不会是什么优秀的作者,连写作的精髓都不懂。

从另一方面,在记录中包含目的与备注实际上也是为读者着想——相信大家总是会有一种忧虑,担心读者看不懂自己写的东西,即使内容再浅显,暗示得不能再明白,这样的担忧依然会存在。目的和备注正是为此而生;在使用临床语言撰写实验结果后,你需要将这一结果代表的含义用浅显的大白话再次以备注的形式重复一次,这样即使再不灵光的读者,也能够明白你想要表达什么。备注通常以一个研究员或者博士的第一人称表达形式存在;因此,你还可以在备注中让博士发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及有关更多需要测试的内容的疑问,来承接下一个实验记录。

口头练兵可能不是很直观,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吧:

实验记录CN-XXXX|019287

实验日期: 2012/09/08

实验对象: SCP-CN-XXXX

实验目的: 尝试以多种手段对SCP-CN-XXXX的表面进行破坏并提取样本,并测试SCP-CN-XXXX的表面物质的组成成分

实验过程: 从SCP-CN-XXXX的表面刮下5g碎屑,并对其成分进行化验。

实验结果: 化验结果显示其成分为青铜。


备注: 这结果是理所当然的。这小猴子光是看着就完全是青铜的……除了青铜它还能是什么?黄铜吗?任何一个与金属打过交道的人都明白这必然是青铜。但是,既然是异常,那么它的表面材质与内部材质或许并不相同。知晓了它的表面成分,我们还要找出它的内部成分是什么,这样才算科学严谨。所幸,我们此次知道了它并非坚不可摧,那么下一次实验便可以进行对它内部材质的测试了。

——A博士

看到了吗?这便是一个所有读者看了都会竖起大拇指的优秀实验记录单元了。所有实验记录都要照这样写,才能版面拉满,不落俗套。运用这些隐藏的小技巧,读者会认为你的文章顺畅无比、妙笔生花,十分为读者着想,从而对你的文章赞不绝口;而你也同时达成了扩充字数的目的。


交互记录

交互记录。这其实也是实验记录的一种形式;通常而言,大家是把它和实验记录放在一起的。但是,它相较于一般实验记录更为特殊一些。它的起源极为古老;在SCP初生之时,它就已经存在了。读者对它具有天然的兴趣,因此这种记录很快成为了SCP基金会中最受欢迎的记录种类之一,从系列一开始就被广泛地运用于文档中。而顾名思义,它的成功则来源于每个人类内心深处的斗兽需求……每个人都会幻想两名强者对垒时会发生的场景,而这在SCP之间自然也不例外。

你是否想过那些高高在上的著名项目跌落凡尘的那一刻?你一定想象过,而在你的想象中,那个达成此等伟业的对手多半是你自己撰写的条目。在你真正自己动笔写作SCP时,你的机会来了!网站上的很多指导都简单地告诉你不要撰写交互记录,而笔者要告诉你的是他们只是害怕你成功。让笔者来慢慢教你怎么撰写一篇人见人爱的斗兽交互。

第一步:谨慎选取你的对手。选择对手是有一些门道在的:为了让这场战斗别开生面而且叫好叫座,你不能去找那些没什么人知道的项目。想象一下,你打赢了泰森,和打赢了什么名不见经传的人,哪个效果更好?要找,就要找那些人尽皆知、声名在外的条目,比如最经典的,SCP-682。比如一些地位差不多的,SCP-173,SCP-343,SCP-096之类的。只有有名气的对手,才能让读者直观体会到你的项目的强大。此外,你的对手最好富有攻击性,不然打斗可能并不会发生——上面说的那几个就很符合要求。

第二步:让这些条目落败!是的。如果不是为了让他们输的话,撰写交互记录的意义在哪里呢?固然,我们是为了借此扩充版面,但是更多的是为了实现我们心中儿时的梦。如果你的条目最终输掉了,那岂不是专门写文章来涨他人脸面?这太得不偿失了,因此你的项目决不能输。让那些不可一世的对手被抓住弱点,如同落水狗一般惨败吧,最好在最后让他们自己主动投降认怂。不战而屈人之威,乃是武的最高境界。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实验日期: 2012/10/23

实验对象: SCP-682

实验过程: SCP-CN-XXXX被投放在SCP-682的收容间中,当时SCP-682正在睡觉。几个小时后,SCP-682醒过来了,它看到了附近的SCP-CN-XXXX,表现出了很强的攻击性以及食欲。它迫不及待地张开大嘴去啃食SCP-CN-XXXX,但仅啃下了一层青铜粉末。SCP-682开始变得不耐烦,它开始用爪子攻击SCP-CN-XXXX,但它流出的口水在附近的地面上形成了小水坑。SCP-CN-XXXX发出强烈的光亮,光芒刺入SCP-682的眼中,SCP-682发出了极其惨烈的哀嚎,哀嚎持续了大约三十分钟。在光芒退去后,可以看到SCP-682跪在SCP-CN-XXXX旁,再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性。

多么震撼人心。要记住,在一篇交互记录中,一定、一定不要使用临床语言;这种记录的精髓就是读者看得爽,而一旦你使用晦涩冷漠的临床腔来撰写它,整篇记录就变得枯燥乏味,再没人会喜欢了。


计划书

先前在收容措施阶段,我们说过你可以“透露一个语焉不详,由你编撰的名词”,而在这个时候,它就可以大派用场了。你可以在附录中添加一段有关于这个名词的解释;这通常以一份计划书的形式实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为文章主视角的“你”通常不具有足够的权限阅读这份文件,因此你可以再透露极少信息,或干脆不透露任何信息的情况下编写一大篇类似的计划。为便于理解,来看一个例子:

赫尔墨斯计划

摘要

本计划旨在运用SCP-CN-XXXX阻止████与█████的[权限不足]。本计划的实现基于[数据缺失],并在████与█████的██触发前完成[数据删除]。基于时效性考虑,本计划需要在[权限不足]前被完全执行。未能完全执行本计划的后果预计为一次以上的█████。

在本计划中,O5-3负责████,O5-██负责█████的身份定位,并实时监管二者的██。影响████或█████[数据删除]的尝试是███的。在本计划中,SCP-CN-XXXX的████为[数据删除]。目前,将SCP-CN-XXXX作为██投放于全球的██████。

这种手法的精髓在于灵活运用黑条、[数据删除]、[数据缺失]与[权限不足]。与从远古传承下来的实验记录不同,这是一种相对新兴的技法。它能给你的文章一种极其浓厚的神秘感,仿佛没人能摸透你项目的本质。读者们就喜欢这个调调,没人不喜欢惊喜,对吧?你在这个阶段写的东西甚至不需要真的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只要有这样的氛围就足够了。当你在文章中塑造了这个氛围之后,即使你整篇文章中再没有关于这个计划的其他内容,读者们也是不会在意的;因为他们已经被满足过了。


访谈记录 & 探索记录

这两类格式所需的技巧是类似的,因此笔者把它们放在一起讲解。

在这一阶段,你需要抛弃对异常本身的塑造,不透露任何与异常有关的信息,转而使用侧面描写来烘托氛围。这在不同的格式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在访谈记录中,成熟的作者会让被采访者多次表达出它们遇见项目时的恐惧情感(或者其他情感)、目击项目造成的破坏、精神受到冲击从而发出的一些呓语,以及其他的一些东西。而当采访者问到有关项目本身的任何信息,例如外貌或行为模式时,被采访者通常会回答“忘记了”或者“没有注意到”。这种方法实则是避免了一种对于项目的“祛魅”,让项目本身处在一个较为神秘的状态,勾起读者的兴趣——尽管这些“神秘的”内容通常可能已经在描述阶段明确写过了,但在这个阶段保留它们的神秘感还是十分必要的。

在探索记录中,你一样不能透露任何有关项目本质的信息。与访谈不同的是,探索记录的应用面更窄,通常只适用于项目本身是一空间或大型建筑等情况下;但这会给你更多侧面暗示的空间。在探索记录中,你应该更多地进行“氛围的塑造”,例如表明项目内部的景色、探索小队在行进过程中的个人感想、小队成员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外情况——当然,在结局到来之前,成员们通常都有惊无险。最终,这类探索应该以小队成员全部死亡或失踪告终。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探索小队不应该接触到项目的本质;不然就没意思了,不是吗?我们要循序渐进地慢慢来。在第一个探索记录如此结束后,你应该立刻着手下一个类似的探索记录;直到第三或四个探索记录时,你才应该对项目的本质有些许接触:例如项目的形成时间、它的形成原因、它究竟是个什么,等等。这样的发展才符合现实,对吧?从没有什么功业是一蹴而就的。

鉴于笔者本身并非文章中所述的优秀作者,在这两种形式上的造诣并不深厚,故而难以针对它们撰写优秀的范例,只能请各位读者自行体会了,望各位海涵。


O5会议

最后要为大家介绍的技巧便是O5会议记录。很多时候,我们的文章中会需要一些决策的制定,而这一重任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基金会最高决策者——O5议会的头上。一些作者可能觉得自己需要的决策太不值一提,不用劳烦议会;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议会的管辖范围极为广泛,小到某个项目感冒是否需要干预,大到宇宙三天后即将毁灭是否要坐以待毙,都将由O5来决断。许多作者在撰写这类记录的时候,觉得单独撰写一个会议记录太麻烦而且不值得,于是直只在这个版块放置了一个投票记录的表格。笔者要告诉大家的是,固执地坚守这样想法的作者终究走不长远。制定决策的会议记录一定要写;不仅要写,还要写得贴近生活,让读者感同身受,这才是上佳的作者应该具有的水平。

相信在座各位一定在高中或是大学的时候开过辩论赛——哪怕初中或小学的也可以。辩论赛获胜的要点是什么?是死咬着自己的论点不放,不论对面提出的反面论点有多么合情合理,一定要坚持到底,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一旦自己都被对面说服,那便是彻底的满盘皆输。O5会议也是如此。一旦你安排某几位O5同意或反对当次的决策,那么他们绝对不能背叛自己的想法——退一步说,既然他们不会放弃自己的想法,那么对思想正确性的辩论其实也不是非常必要的。这份记录中完全没有必要呈现出有理有据的据理力争;O5之间的会议通常都会演变为互相之间过往私仇导致的人身攻击,进而导致冷战。但这不要紧,冷战正好可以衔接接下来的投票剧情。一整套流程顺理成章,丝滑如水,一份亮眼的O5会议记录就这样完成了。

有兴趣的读者当然可以自行尝试;如果你的确有参加辩论赛的经验的话,相信你很快就能找到个中诀窍。


最后一步:为你的SCP选择合适的组件!

这一步所涉及的内容是个例外;它已经超脱了纯粹的文字写作,触碰到了神明的领域——代码。运用代码,你可以将你的文章毫不费力地提升几个大境界,但这并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能力。那些早已登上顶峰、超凡脱俗的作者通常掌握着长文的终极奥义:迭代。你们今后或许会接触到,但在这里,我们只分享一些基础的技巧。

网站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承认,所有人都已经对于平凡的文字格式感到腻烦。如何摆脱这个局面,同时增加文章的长度呢?答案是,在文章中加入(不止一个)酷炫的组件!

组件的选择至关重要;你的选择必须是那些所有人都非常喜爱,而不是那些冷门的玩意儿。其中一个隆重推荐的选择是ACS分级系统:它能有效帮助你摆脱无聊的传统SCP文档开头,用饱和的色彩抓住读者的眼球,让你的文章赢在起跑线上。自从ACS分级系统诞生以来,它就成为了每个人的心头挚爱;因此无论你的文章内容如何,也一定要使用它。

另外一种长期受人喜爱的组件是警告和提示格式;RAISA主管Maria Jones的威名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这些组件百看不厌,使用这种格式可以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具有一种朦胧而摸不透的神秘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提升他们的期待值,天然提升文章的档次。更重要的是,这些组件可以和ACS一起使用!用得越多,赢得越多!

你甚至还可以在你的文章开头来一段身份验证;这也是经久不衰的一种手法了。模仿数据库的登入过程,由系统发出一段暗号的上半句,由”你“来对出下半句,随后系统道出你的身份,数据库随即为你缓缓开启。这是多么浪漫的场景啊,仿佛未来就近在眼前;它也因此成为了SCP条目中不可或缺的经典款。你也可以选择使用登入格式来折叠起后续的内容,读者能因此更加沉浸其中。

后记

不得不说的是,这篇文章中所描述的技巧尽管乍看之下十分简单,但其运用时所需要的场合、方式、时机等需要的经验还是较为复杂的。因此,本文的撰写实际并非针对完全的初学者;作为初学者而言,应该去研读站内的其他指导,来获取比这些技巧更为基础的知识。在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并且融会贯通过站内已经存在的许多优秀文章的前提下,这些技巧才能更好地为你所用。否则,盲目运用这些技巧,十分容易弄巧成拙。

所以,如果你刚刚踏入这个网站——忘记这个页面吧。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