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幼儿自控力缺失的精神分析案例——SAP-173档案

ICON_eagle.svg

#

SAP

#


#

评分: +64+x

前言


  对认知能力与社会情感能力有缺陷的异常儿童而言,精神分析法相较于异常认知分析法,对其自控力缺陷的矫正更具有建设意义与科学性。本期文章梳理了精神分析论下对异常幼儿们的自控力缺陷解释:及时寻乐假设、自我防御假设、亲密关系假设与客观损伤假设。相应的,面对不同的假设应行使针对性的特殊收养措施,以下以SAP-173 “雕塑宝宝”为例,作为相关训练、培养与定向缝合的试验基石。


异常幼儿自控力缺失的精神分析

○ Dr.Flec Toal


一、异常幼儿的自控力

  异常幼儿的劣势反应行为来自于对外界的观察、模仿与学习,而与生俱来的自我冲动则形成了“优势反应”。优势反应指基于某种对异常幼儿具有直接吸引力的事物或活动,导致了异常幼儿产生想要通过其完成某项行为、获取某种事物的行为反应;而劣势反应则指异常幼儿通过外界帮助、辅导、自我说服等方式抑制了其自我冲动下的优势反应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异常幼儿需要基金会使用外物协助的方式来遏制其优势反应,但随着异常幼儿的收养时间增加,自控能力的养成才是维持其长期收养的关键因素。

  自控能力,顾名思义,即自我控制力,是一种对优势反应的自我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自我激发的能力。一般来说,自控能力的缺失会导致异常幼儿的优势反应冲动扩散,失去对保持冷静与注意力起关键作用的机理性功能,从而增加异常活跃症状的可能性,即收养失效。

  收养失效的异常幼儿矫正措施相较于普通收养措施来说难度更大,通常由保姆工作队(Nanny Task Force)根据不同的幼儿特性加以矫正。由于异常幼儿的镜像神经元导致的“情绪感染”,一位儿童的收养失效可能会导致其他更多的相同案例出现。在上一次的“雕塑宝宝”的收养失效直接导致了“蜥蜴宝宝”在内的多位问题儿童先后收养失效,NTF Epsilon-13“天天向上”在蒙台梭利情绪稳定锚和奇妙魔术式牵引器并消耗了三天时间才将问题儿童们的暴躁情绪安抚下来。故对于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在维持基金会正常收养活动上也是有所增益的。

  我们通常认为,异常幼儿的异常性质往往来源于其成瘾行为。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在长期地发散其异常性质来对外界造成持续性的影响,这就是其行为上的成瘾性。而异常幼儿的自控能力是可以改变与发展的,这也就使得成瘾行为可以通过培养正向行为来得到抑制。

  根据调查研究推断,异常幼儿的自控力将随着EME粒子——即情绪能量粒子(Elan-Mood Energy)的稳定而增加,而其与常态世界进行充分互动的异常性质大多数源自于自然界与超空间重衍生的EME粒子涨落。而我们所做的就是如何通过异常情绪粒子学与异常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早期异常幼儿SAP-173“雕塑宝宝”的收养状态来分析和解释,使得异常幼儿可以通过自控力发展来遵守特殊收养措施与后期自我收养,减少其异常成瘾行为,收敛其异常性质与常态世界的过分互动。

二、SAP-173的教育历史

  通过SAP-173的收养,我们总结了“观察”与“榜样学习”的作用重要性。我们此前知道,“雕塑宝宝”的异常特性来自于其原生家庭的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调查显示其原生父母为Are We Cold Yet的组织成员,他们对于SAP-173的教育理念仅来源于规范化与编制化的通用管理措施,即在专制教育的同时又施加了冷漠型的教养观念,这两种教养观念注重顺从、规范,所以父母给予异常幼儿的只有指示与命令,往往忽略了幼儿的心理想法和感受。以“雕塑宝宝”为例,父母从小给予的教育观念是不能随意走动,行动需要完全听从指令,未在规定时间内不能随意进食和排泄。这种单方面的输入无法让“雕塑宝宝”获取父母的原本应给予的温情,只有无法理解原理的命令,使得这位异常幼儿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我决断力与心理调节能力。

mmexport1666506055411.png

“雕塑宝宝”画像

  且Are We Cold Yet遵循一贯的军事化方针也使得“雕塑宝宝”在早期并未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仅仅只有一个“Title-04”的编号,这也是加剧了幼儿潜在的反社会倾向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脱离了原生父母的管控之后,原本的规范化管理爆发了反作用,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雕塑宝宝”会将原本挤压的原始冲动释放出来:无人看管时会肆意活动、进行破坏;没有了日常生活规范约束,就开始没有节制和规律地随地排泄。这便是异常多动症的特征。所以,针对SAP-173,为了培育其弹性自控力(既不过分抑制,也不过分放纵),需要训练它自我调控的心理模式。

  在初期收养“雕塑宝宝”时,我们尝试过用行为监测矫正的方法对其进行认知缝合改造,观察基金会人员行为——解释原理——自我调控——设立目标,通过观察基金会人员“做什么”到产生“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想法,进而引起“我是否也可以做到”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观察自己,为自己设立目标。但是在长期的观察后我们发现,SAP-173的无法集中注意、难以控制自己可能与早期创伤有关系,这种心理障碍极大地稳固了它的异常性质,使得“雕塑宝宝”本身无力压制特性。它脱离视野后的自我行动是具有异常指向性的,表征的反应来源于一种本质为量子纠缠的异常源头,所以除非其完全消除心理障碍,否则将长期处于自控力缺失、无法脱离异常性质控制的状态。

三、SAP-173自控力缺失的精神分析


  在精神分析领域中,一般也分为客体分析、本体分析和外驱力分析。在SAP-173的自控力缺失进行精神分析时,我们藉此将其分为寻乐假设、自我防御假设、亲密关系假设与客观损伤假设等。

  (一)寻乐假设

  在收养基金会建立后的早期发展阶段中,Administrator将异常幼儿的存在解释为心理成长非健康状态的儿童们在受外在异常性质赋予后的呈现观,这种异常侵染属于外驱力的一种,用于替代儿童在口欲期与肛门期特征的一种欲望表现,如同内在人格的实体化表征,具有狂躁冲动的特性。

  “寻乐假设”则建立于这种观念之上,在“寻乐假设”中,异常幼儿的行为表现反应为:不顾任何压制和规范措施,出于对自身欲望需要立刻完成的想法,以及各种异常精神幻想的外力驱动,异常幼儿追寻“快乐”的目标感占据了大脑思想,而异常性质则帮助其自身超出他所有的认知规范与现实框架,从而到达自身目的。在我们的人员与SAP-173“雕塑宝宝”的沟通中可得知,每当它拧断他人脖子时,心中充满的总是对扭扭乐玩具的美好幻想,偶尔则是角色扮演中担任水管工等工种人员的憧憬。

  “寻乐假设”脱胎于人类的“即时满足”理论。这种倾向表现为当出现某样事物时,即刻当下就想要获取它的冲动。在通常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往往使用“延时满足法”来对这种冲动进行抑制,可以通过许诺、道理阐述等方式对产生“即时满足”心理的幼儿进行心理补偿。

  我们曾尝试过提前告知“雕塑宝宝”,我们会在它的收养单间中存放一个D级(Doll-Level)叔叔或阿姨,它可以正常地和它玩,但是不可以拧断它的脖子。如果十分钟后基金会的叔叔回到SAP-173的单间时,D级叔叔/阿姨还没有损坏,我们就会奖励它另外一个D级叔叔/阿姨。如是的37次尝试中,有29次“雕塑宝宝”在D级闭眼时拧断了它的脖子,有6次它的移动速度降低,尽管最后还是拧断了对象脖子,但是出现了明显的迟疑。而有2次则是安静地等待我们的人员再次出现。在成功的两次里,我们也如约给这位小朋友奖励了一个新的D级叔叔。

  这种通过心理补偿来试图降低异常幼儿的“寻乐冲动”的试验可以增强它的延迟满足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它的“挫折体验感”,从而降低收养失效情况的发生。

  (二)自我防御假设

  某种行为成瘾是稳定的自我防御机制,异常幼儿可能会通过持续性的边界行为来转移心理负担和精神痛苦。比如通过拆卸D级或殴打基金会人员(SAP-682)可以适当缓解内心愤怒和暴躁情绪,捉迷藏(SAP-055)可以减轻社交退缩的焦虑症状,而角色扮演等游戏(SAP-2006)则可以减轻焦虑感与孤独,游戏中的目标制定环节则可以改良注意力方面的缺陷。

  异常精神学的本体分析论认为,当父母无法提供足够多的自我调控模板与学习机会,即家长失去榜样的效用时,本体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到本体的情感调控失能。当本体缺乏了可用于顺应与内化的参考物(父母教养),当其陷入一种行为成瘾后就无法完全支配自己的“人格”尊严,也无法进行行为自控。这种发展前期的本体照顾能力的缺失进阶导致了其各方面的忍受力差——尤其是情感忍受力。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即,SAP-173会不定期地在收养间中进行排泄,这种排泄行为是没有规律,也无视规则约束的自发纵欲行为。

  我们都知道SAP-173的年龄已经超过十岁,但是其心理发展水平仍停留在1-2岁幼儿的肛欲期阶段。它会通过粪便的保留和排除以获得快感。对于幼儿来说,粪便属于其自身的一部分,所以当它排泄时,赋予本体的是一种“奉献”的意义,从而体现外界环境的服从,同时也开始发掘本体意识观,以及自身与父母等外在社交环境的强联系。

  而SAP-173的原生父母——AWCY的军事艺术家们并没有对其进行有规律的排便训练和学习,导致其认为自身的排泄对外界并不能产生任何影响,造成了肛欲期的心理发展缺陷。这种自我控制力的缺陷使得后期对其“不得随意排泄”的教育在幼儿心目中成为了一种强压手段,它的心理发展缺陷使得它认为这种压制是本体“无法承受”的,为了获得快感,同时也是作为反抗外界环境的行为,进一步验证了自我防御机制的理论。

  (三)亲密关系假设

  在亲密关系假设中一般认为,异常幼儿与常态幼儿都一样追求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在此目的上,幼儿可能会做出各类负面行为来引起父母注意。根据基金会收养经验表明,异常幼儿在面对父母的忽略和冷漠时,会因为异常情绪粒子的关系产生更激烈的行为冲动与精神敏感性。多数异常幼儿面对与父母的分离时,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如对陌生物体的极度恐惧(SAP-166)、强烈的羞涩与随之引发的愤怒(SAP-096),这种情况下,为了缓和压力,它们会尽情释放这种情绪,使之成为本体成瘾行为与外界客观环节之间的媒介与催化剂。

  沉迷于一种行为会使得幼儿在精神上对其产生信赖,为了享受这种行为带来的缓释感,它们会从主观上忽视行为带来的负面作用,以此来维持它们与外界的扭曲的社交关系。

  以SAP-173为例,它因为缺乏父母对它的关注与保护,催生了它主要的异常性质——需要时刻被人盯着。被人关注的感觉在它的心理认知代替了“陪伴”所带来的安心感。当它客观上缺失了“父母”这一环境客体时,它就追寻通过长期被人注视这一愿望,这种目标使得它在无人关注时,会移动到那些没有看着它的收养人员与D级旁,通过拧断他们的脖子来获取更多的注意。这种时候“被人看”和“拧脖子”这一套成瘾行为就共同构成了一个刺激物,为它提供被人陪伴的满足感与渴望。

  (四)客观损伤假设

  在基金会创立之初,Administrator对异常成瘾行为进行了定义分析。其中一种受到广泛承认定义是EME粒子引发的异常成瘾行为是内在意识控制了幼儿身体与心理主导权的表现。在异常幼儿成长过程中成瘾性发挥作用时,幼儿心理因素会持续产生作用,促使人格和精神的建立和发展,而生理性上则表现出异常身体结构的变化与大脑(或成为意识核心)的变化,两种因素互相作用并推动其往异常方向发展,并持续对异常幼儿内部的常态化部分产生客观上的损伤。当常态部分在积年累月的心理生理双重影响中被彻底摧毁,则异常幼儿就成为了完全的异常项目。

  目前我们针对幼儿的异常治疗也以此为基石,以异常缝合技术为主导,力图将幼儿的心理与生理影响拆分开,使其无法互相作用;同时将更多的常态心理与生理状态物质缝入异常幼儿内部。使常态性质反向影响其发展。

四、异常幼儿的自控力培养

  在现阶段,Site-19的工作团队们提出了新的异常幼儿自控力培养模式,在主管办公室的墙上长期贴着实验案例与目标进度。基于该模式的启发,本文由此列出可行的培养方案一览。

1.延迟满足的教育和培养

2.通过沟通与照料的方式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3.通过游戏的方式来释放压力,减少成瘾行为

4.情绪管理课堂

  (一)延迟满足的教育和培养

  自控力较差的异常幼儿在“延迟满足”的培养上显得较为困难,需通过某一些具有威慑力的或权威性的绿型收养员来起到榜样效应,为其示范先苦后甜的成功先例。

  (二)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在基金会收养的异常幼儿都受到各类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导致与父母分离(基金会自生产幼儿除外),在对其的沟通教育上,要将心理诱导话术落实,使其理解父母分离的原因,并认可其合理性。在与其相处时,要把握正向奖励与负向激励的尺度,在正向奖励中控制奖励频率,不得让异常幼儿产生虚假自尊,激发其异常性质的进一步强化;同时也不得过分打击其自信,应通过适当的负面激励令其了解自身不足、对外界的伤害。使其能与外界客体环境共情。

  (三)游戏释压

  利用游戏来使得异常幼儿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以“快乐宜家”区角游戏来使得幼儿在探索和合作中获得振奋精神;以“古董象棋计算机”来让异常幼儿充分参与到对抗游戏中,体验刺激感,释放压力;用“大羊驼拉里”来激发幼儿们的分享欲,增加陪伴感。

  (四)情绪管理课堂

  培养异常幼儿对他人情绪的感知、情绪管理能力。应研发专门的D级意识投放技术与异常移情技术,来令幼儿们认知自身异常情绪中愤怒所带来的问题,逐渐养成它们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心理认识,并形成相关的情绪控制。已在此前的游戏实验中针对SAP-049“医生宝宝”进行过测试,使其清楚认知了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医生,只是娃娃家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自己并不能真的救活没有生命的D级叔叔。该实验有效抑制了“医生宝宝”的亢奋情绪,间接提高了它的自控能力。


图片信息

“雕塑宝宝”画像的图画由ColoredBucket绘制,形象来自SCP基金会文档SCP-173与加藤泉所创作的雕塑《无题 2004》,这些创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注意事项:SAP-173图片是SCP基金会文档SCP-173的艺术改编,而 SCP-173 是艺术品《无题 2004》的二次利用,《无题 2004》的创作者为加藤泉。 SAP-173 的概念和艺术家原始的《无题 2004》的概念没有任何关联。

在任何情况下,该雕像与它的形象都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加藤泉先生决定慷慨地允许《无题 2004》的图片被SCP基金会以及其粉丝群仅用于非商业目的。

1. 不可向加藤泉联络或洽谈任何有关 “SCP-173” 的事情。
2. 不可洽谈任何有关 SCP-173 图片之商业授权的事情。
3. 不可要求 SCP Wiki 与加藤泉先生进行“无题 2004之商业授权谈判”。
4. 《无题 2004》的图片无法在与 SCP-173 相关时进行商业利用。没有例外。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