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消亡与旁观者的见闻——定命种模仿者事例集
81.1%18.8%
评分: +33+x
评分: +33+x

/* These two arguments are in a quirked-up CSS Module (rather than the main code block) so users can feed Wikidot variables into them. */
 
#header h1 a::before {
    content: "定命种模仿者事例集";
    color: black;
}
 
#header h2 span::before {
    content: "与转瞬即逝者共存";
    color: black;
}

5W1H+Then情况说明

Who(何人) 笔者(不死者,真人)
When(何时) 近三年里
Where(何地) 北方森林动物园
Why(为何) 园内几名护理对象产生焦虑情绪
How(如何) 担任护理员,由于多名员工的伪装失误而被护理对象注意到并非同族
What(何事) 对象们开始攻击游客,出现自残倾向
Then(后来) 对象被园方回收处理,其残骸被用于月末的殡葬习俗体验活动

事件发生原因

  • 对象具备现代智人应有的高等智能,可以进行清晰的思考与自我认知
  • 园方提供的工作用拟态肢体与对象身体存在细微差别
  • 真人员工从未被对象目击过任何形式的进食,且没有意识到进食是对象种族所必需的生理活动
  • 一名真人员工贸然在对象面前更换面容
  • 对象数量远少于园内真人总数,且缺乏同族间的交流,容易认为自身被孤立
  • 去年二月的事件中几名真人员工被肇事者伤害,在对象面前被切断脖子后流出了体液1
  • 包括真人在内的多个不死者种族在对象面前表现出不死性
  • 园方禁止员工与发现真相的对象进行交流,导致此类对象心理状态急剧恶化

如何避免

  • 降低对象智力
  • 适时对对象进行心理辅导与治疗
  • 提高员工培训强度
  • 增大经费投入
  • 无需避免

备注

我曾经问过自己的上级,为什么我们不在伪人园区上再下点工夫呢?毕竟,这些和真人外表乃至内心都一模一样的机器仿生人可以说是整个动物园的精华所在。

我忘了她是怎么回答我的。我只记得,当天晚上我喝醉了,一个人走回家的路上,一辆车将我撞上了天。之后的几个月里疼痛与我相伴,有几次我实在忍受不住想要一死了之,是残存的一丝理智让我停下了手——真的下手也只会加剧我的痛苦。

我复职的那天,一个伪人从楼顶上摔了下来,当场断成两截。我连一声呜咽声都没听到——他的意识在摔死的那一瞬间就完全消失了。在几个人忙着回收他的尸体的时候,我正强忍着伤口的痛楚去卖力赚钱,免得自己因为没能及时维护外骨骼而再过上生不如死的日子。生命的消亡于我眼前演绎,而我却只是舞台旁的过客。

所以我稍微有点理解了这个园区里一些员工看那些家伙的眼神。古时候真人们的那种不为生死而悲喜的生存方式,对我们这些被强行卷入狂欢沦为可悲不死者的人来说实在太过于奢侈了。对那些短命的伪人,我爱他们,也愿意保护他们,但打心底里,我没法不嫉妒他们。

相关投稿(以标签为参考)

登记日期:2283/4/6
标签经验谈 动物护理 伪人 动物园 自我认知 死亡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