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迈朗语(阿德提特语)

概况

母语国家 俄罗斯
使用地区 图瓦共和国米努辛斯克盆地地区
使用族群 20名叶尼塞埃迈朗人、14名萨彦埃迈朗人、13名阿尔泰埃迈朗人(2009年统计)1
语系 乌拉尔语系
早期形式 古阿德提特语、模糊l方言
方言 上叶尼塞方言、晚期阿德提特语(清晰l方言)、萨彦方言、北阿尔泰方言及南阿尔泰方言
书写系统 传统使用欲肉字母与蒙古字母、拉丁字母、西里尔字母

阿德提特(Adytite)语母语者主要分布于南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上游及萨彦山区,自称埃迈朗语Ämärangnä2埃迈朗河Ämärang,即叶尼塞河)为阿德提特语母语者的历史分布区域。该语言也被母语者称为奈尔迈赛克语(Nälmäsäk)或奈尔凯奈语(Nälkänä),即圣语Nälkä之语之意。

该语言仅在宗教仪式中使用3,很少有人会在会话中使用,但由于该语言的秘密性,这些人确实会在私密交谈中使用该语言。唯一对该语言有所了解的外人为与使用该语言的愒人萨满共处过的基金会人类学家。这些萨满保留转写口语的欲肉字母文本之严格使得该语言在过去的三千五百年时间内并未有过较大的改变。学习者被要求每一个音节都发音准确。

使用埃迈朗语的人口包括所有愒人以及一些奥库涅夫文化直系后裔的混血人群。后者的一半祖源为叶尼塞人(可由这些人群中经常出现的Q1型Y染色体单倍群证实),另一半祖源为乌拉尔人(特征是Y染色体单倍群N1c-型)。奥库涅夫文化是一个文化组合群体,由自泰加林地带南迁的叶尼塞语西伯利亚人与总体自辽河文化地区(即前原始乌拉尔语人群居住的地区)迁来的埃迈朗语西伯利亚人组成。这两支族群相处和睦,文化相近。当好战的雅利安安德洛诺沃文化(即狄瓦人)东迁至叶尼塞河上游时,当地开始出现冲突。许多奥库涅夫人被奴役,最终由大术士亚恩4发起了一次叛乱。这次叛乱将印度-伊朗人驱离并开始了卡拉苏克文化阶段。

阿德提特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其为部分作格语言,且具有黏着及(组合)多式综合语特征。其高度词组化,亦即相较于状态动词,使用者有时会更偏向于使用词组与等比句来描述名词。其也因其连动结构以及实质上缺乏格系统5而受语言学家青睐。

阿德提特语音变

阿德提特语是青铜时代今西西伯利亚地区使用的一种隶属于乌拉尔语系的黏着语,可被认为是原始乌拉尔语的一个较早的分支,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原始萨摩耶德语、通古斯语及叶尼塞语的影响(因此其与这些语言共享许多音变)。阿德提特语与芬兰语、匈牙利语以及爱沙尼亚语有亲缘关系。其与核心原始乌拉尔语相比的创新音变包括:

  • 广泛的元音和谐。
  • 词中音省略,非重读元音脱落,尤其在复合词中。
  • *ï /ɯ/与*u合流为/ɯ/,写作u
  • 原始乌拉尔语*x脱落。
  • 词尾/Vw/变为/u/。
  • /a/逢/j/变为/e/。
  • 元音间/j/脱落。
  • /ɬ/变为/l/,在偏东部的萨彦方言中/ɬ/在词中变为/ɮ/但与/s/合流。
  • 原始乌拉尔语/ɬʲ/与*l一起在词中变为/j/。
  • 原始乌拉尔语中的双辅音在阿德提特语中表现为鼻音+塞音的辅音串。原始乌拉尔语*lappe 平的 > laba;*koppV > kombo;*kokka 钩子,突出边缘 > konko。但也存在例外,/kk/便可能表现为单/k/。
  • 辅音串*Nš、*Nč、*Nć、*Nś、Nľ、Nr、Nl中鼻音脱落。
  • *ś与*š合流为/s/。词中音省略而来的/sj/出现音位变体š。
  • 腭化作为次要特征脱落。
  • *ć与*č合流为/ts/。
  • 词首增生/ŋ/(萨摩耶德语发音习惯之一种)。

需注意有证据显示阿德提特语并非直接承袭自核心原始乌拉尔语,而是由某种早期原始乌拉尔语演变而来。之所以有此假说,是因为诸如Valksaran之类的词形可能源于原始乌拉尔语walke-śarna,其中的saran似乎更类似于*śarna一词在词中音脱落前的形态,有假说称*śarna一词可能脱落了第二音节的/a/以出现辅音串/rn/。另一个例证是lüjekütakeŋ,通常被认为由*lülV + *kütke- + *ŋ组成。但类似之前的情况,kütake在/t/与/k/之间增生了一个额外的元音。

音系

元音

i /i/, ü /y/ u /ɯ/
e /e/ o /o/
ä /æ/ a /ɑ/

辅音

双唇 齿龈 硬腭 软腭
鼻音 m /m/ n /n/ ŋ /ŋ/
塞音 p /p/ t /t/ k /k/
塞擦音 ts /t̠͡s/
有咝擦音 s /s/
无咝擦音 v /v/
边近音 l /l/
颤音 r /r/
半元音 j /j/
  • 塞音及有咝擦音在元音间浊化。

方言

阿德提特语有许多不同的方言,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模糊l与清晰l方言,二者都在叶尼塞河以东使用。前者的特征是将音节尾的/l/弱化为/ɫ/,并进一步音变为/o/。而清晰l方言则没有这一创新音变。部分Valkzaron文段似乎由两种方言的使用者共同写作,因为Valksaran一词(意为“光明之词”)是清晰l方言,在模糊l方言中该词变为voksaran。清晰l方言最后将音节尾的/l/音变为/j/,因而Valksaran也因此变为Vajksaran

在萨彦方言中,词中的/ɬ/与/ɬʲ/变为/ɮ/但在词首与/s/合流。该方言中,辅音串*Nš、*Nč、*Nć、*Nś、Nľ、Nr、Nl中脱落鼻音导致的鼻化元音仍有保留。萨彦方言从叶尼塞语中借入了许多词汇,并将/u/去圆唇化了。

上叶尼塞方言将词首的/v/强化为/b/、/j/强化为/dʲ/、/r/强化为/d/、/ŋ/强化为/g/,进而发展出了一套浊塞音。该方言成功地消除了大量辅音串,例如/lC/音变为/uC/、/rC/音变为/dVC/等。该方言同时还从/ɫj/与/kj/两种辅音串发展来了/x/。若在/ɫ/弱化成/u/时其前接/u/,这会导致二者之间增生/w/并在后期音变中成为/b/的另一个来源。类似/ue/等双元音会变成/we/并进一步变为/əbe/。

南北阿尔泰方言都会将词尾的/ŋV/截短为/ŋ/。这两种方言还有下列音变。

  • /v/ > /b/
  • 词首/ŋV/ > /Vŋ/
  • 原始乌拉尔语/oj/ > /ü/
  • /æ/ > /e/

词汇

阿德提特语有大量的狄瓦语(从属于印欧语系)诸方言及通古斯语借词。不过其大部分词汇还是直接发源自原始乌拉尔语。

古阿德提特语 晚期阿德提特语 原始乌拉尔语 释义
koja koja *kolja 邪灵,魔鬼
vasa važ *wanša 古老的
juma juma *juma 天神,神
ŋorok norok *arV + 小称词尾 -kka 屠夫,撕裂者
soone sone *sōne 肌腱,血管,卷轴
koratsa karadz *korvV 刮擦,雕刻,纹身
saran saran *śarna 咒语,词,演讲
nälikä nälkä *ńä(x)li + ka 饥饿,欲望
kulo kulo *kOlV (肠道)虫
ŋalka najka *alka 端(前后均可),开端;开始
kalma kajma *kalma 遗体;坟墓
lüjekütake lükütaka *lülV + *kütke- + *ŋ (字面义为为力量/契约的祈祷 力量之祷
Valksaran (可解构为valke-saran) vajksaran *walkV + *śarna 光明之词
katsa kadz *kaća 未婚年轻男性
koe koi *koje
komi komi *kojmV
minä min *mińä 儿媳,年轻女性
nae nai *naje 女性,妻子;结婚
niŋä niŋ niŋä 女性,妻子;结婚
nüta nüta *nojta 术士,萨满,祭司;施咒
ŋura nura *urV 男人,男性
merätä märäd *mertä
nisu nizu *nisV 女人
matse madz *mańćV
ŋono non *onV 大,多
änä än *enä 大,多
ere ere *erV 大,多;老
ütsi ütsi *üčV 大;厚 (ücik, 阴茎)
tsatsa tsa *čančV ~ *čačV 走,踏步,去
ilma ilma *ilma 天,天气,神
jaka jag *jakka 去,到达
jum jum *jomV
tsaba tsab *ćappV 撞击,切
tsaŋa tsaŋg *čaŋV- 撞击
kao kau *kajo 碰,撞击
sinta sin *sitta 屎,粪便
luli luli *lewlV 呼吸;灵魂
süve süb *sewe
üra üra *ürV
juui juui *juxi
kunsi kunsi *kunsi 排尿
jukusi juksi *jokse 性交
nusuka nuska *nuska 打喷嚏
ŋola nol *oɬa 睡,躺下

借词

古阿德提特语 晚期阿德提特语 狄瓦语(印度-伊朗语族) 释义
sak sak sak- 神圣的
tavas tavas dajwas 神,天
jampa jamb jamb 性交
akaras karas agras 田,牧场
paraca paradz pracha 祈祷,询问
ankis ang agnis 火神
taca tadz dajcha 拿走,交易,给
satus satus sadus 成功的,完成的,富人
akarama akaram akarma 禁欲
sukanta sukand skanda 升天6,升起

新手发音指南7

元音

  • I 发音类似feet中的长“ee”,不会类似sit中的短“i”。
  • Ü 发音类似汉语普通话中与土耳其语中的ü。是一个嘴唇撮圆的“ee”,类似发“ew”的声音。
  • E 发音类似bet中的“e”。
  • O 发音类似boat中的“oa”。
  • U 发音类似Food中的长“u”,不会类似but中的短“u”。
  • Ä 发音类似cat中的“a”。
  • A 发音类似Father中的“a”,不会类似fate中的“a”。

注意:双写代表元音时长更长,但短元音与对应长元音是同一个元音。例如“aa”也类似于Father中的“a”,但要略微长一些。

辅音

  • J 发音类似year中的“y”,不会类似judge中的“j”。
  • C 发音类似cats中的“ts”。
  • R 发音类似西班牙语的颤音r。

注意:阿德提特语是一种乌拉尔语,这也就意味着其中的塞音(p、t、c、k)并不像英语那样送气。在英语中塞音通常会伴随着一阵气流送出。例如你把手放在嘴巴前,说pie,再说spy。前者发音伴随着送气,后者则不。请尝试将阿德提特语的塞音发成后者那样,不要发成前者。词中塞音可能会浊化类似英语的b、d、j、g,但考虑到绝大部分乌拉尔语都不区分清浊,这一音变不会辨义。

语法

名词

阿德提特语名词有14个名词格以及三种数,单数、双数及复数。未识别出语法性,而且直到现代也没有任何乌拉尔语发展出来了语法性。名词冠词情况未知。

名词的复数标记为词尾的-t及非词尾的-j-,类似芬兰语。双数标记为-k-。

名词格包括:

  • 直接格(无词尾)
  • 间接格/向格 -m
  • 离格/部分格 -ta / -tä

下列短语被用作差比:X kala, Y cüŋkä8X Y-m kaŋ kava9。最高级由副词超过所有合用表示。

介词

阿德提特语使用后置词而不使用前置词,所以阿德提特语人不会说我向日本去,而是会说我日本向去。有趣的是,阿德提特语有时会使用动词及连动结构来代替介词,诸如使用“看-穿透”代替“透过……看”(不存在“透过”一词),以及用“给”代替“为了”。

形容词

阿德提特语的形容词与动词并非泾渭分明,而且阿德提特语并没有很多形容词。由于阿德提特语是一种高度短语化的语言,经常会使用等比句代替形容词。例如:

  • Tom很强壮 - Tom na kucu, Tom na kucu cilaki uree, Tom na kucu sivike uree (字面意为Tom有力量Tom拥有类似一头熊的肱二头肌那样的力量Tom像一头熊。)
  • 我喜欢花 - mi curumut rem käjä ŋäcäm (字面意为我-花-颜色-血-喜欢。)

动词

动词的范畴包括时、态(*-va指“非过去时”,*-ka指“非过去完成时;命令式”,*-ja指“过去时”)以及式(*-ne指“条件式”)。

由于现存最古老的阿德提特语文献材料中的部分语法创新演变不可能短时间产生,故而动词证实了阿德提特语的古老性。阿德提特语语法结构中连动结构及名词组的语法作用显现出了一些在组合多式综合语中较为典型的特征。连动结构使用示例:

  • 我看穿了狄瓦的谎言。 - Mi Tüstaatan selutam van soole (字面意为我-狄瓦的谎言-看-穿透
  • 我们将要爬过山。 - Man kalam kaŋ kava (字面意为我们-山-爬-升起
  • 我们把他打死了。 - Man sam lam veje (字面意为我们-他-打-杀

人称词尾包括:

主格 宾格
第一人称单数 -m -ma
第二人称单数 -t -ta
第三人称单数 -a
第一人称双数排除式 -mankätikä -mankätikää
第二人称双数 -tan tana
第三人称双数 -ki -kja
第一人称双数包含式 -man -mana
第一人称复数排除式 -mankun(a) -mankunaa
第二人称复数 -tat -tata
第三人称复数 -t -ta
第一人称复数包含式 -mat -mata
空间 kü-
反身 isea, icea
相互 totää

“空间”前缀可被翻译成“某物附近的区域、地点、空间”,例如在kücaŋa(他/她差点撞到了它)一词中。这个词缀中有缀型多式综合语的特征,也就是说一个原本意为临近的副词变成了一个动词词缀。一个缀有kü-前缀并有无生命对象后缀的动词会特指类似对象差点被撞到的状态。

动词的惯常体靠重复词首音节实现,而重复全词的话,便会得到一种带有惯常暗示的加强体。动词的持续体由拉长词首元音并重复以及一个可选后缀-nü-j-e-kura10实现。本意未完成的动词ekura也可用在连动结构中以表明持续体11。递进由-na标记。

经济不好但我仍然在努力之类的句子中体现出来的持续体由动词ekujuna12表示。而终止体则会用kuju13一词标记。

不完全体则是另一个连动结构的实例,它由动词kümäjü14表示。

持续体由副词pile15标记,延续体由kava16标记,目的体由17标记,偶然体由ekarama18标记。

未来时由诸如马上非现在之类的词标记,也可以用连动结构标记,诸如Mi caca süve/19

无生命对象后缀

后缀 释义 示例
-peŋe 圆形物体 碗、球、靴子、头等。
-japa 平面物体 被子、外套、蔬菜袋、桌子等。
-cupa 细软形物体 绳子、露指手套、袜子、炸大葱捆等。
-taŋke 细硬物体 箭、手镯、平底锅、锯子等。
-musi 糊状物 冰淇淋、泥浆、醉倒在地的醉汉等
-kanta 负重 背包、草捆、麻袋、马鞍等。

句法

阿德提特语的主流句法是SOV,与其他萨摩耶德语类似。但是,相比于邻近地区的其他语言,有人认为阿德提特语在语序上自由度更高。

阿德提特语类似于日语与土耳其语一样严格左歧,也就是说关系子句出现在句首,主动词出现在句尾。阿德提特语会倾向于使用后置介词而不是前置介词,且形容词通常会被类似状态动词处理,因而出现在其描述的名词之后。

配列

阿德提特语是一种活格语言,或称部分作格语言,这也就意味着不及物动词的单一对象(“主语”,通常用符号S表记)有时会和及物动词的施事对象(类似于英语中的“I”或“she”之类的主格)一样标记,但有时会和及物动词的直接宾语(类似英语的“me”或“her”之类的宾格)标记一致。

不及物动词对象(S)的格或称一致性取决于意愿度,或参与者对动词动作实施的控制度。例如如果自己绊倒了,阿德提特语使用者会说“我摔倒了”,若要说“摔倒-我”(主语后缀)或是“摔倒了我”就意味着这个人是故意这么做的,诸如在拳击中摔倒。

状态动词的主语在语法上来说和及物动词的宾语是归入一组的,这也相当自然,因为状态动词的主语语及物动词的宾语都是受到动词动作影响的那一方(亦即语义上的经历者或称受事者)。这就意味着诸如饿以及快乐等动词的对象会被放置到动词前并可能会附带间接格标记-m。

文段示例(有不同方言示例)

Soone Ültü

ültü mi vjema, ütü mi bədʲema

mi sülä ŋemu kuŋ uree, mi tüle gemu kug uree

ŋämän cuca, gemen susa

mäcä siŋa, mese tiga

num murun, num murun

ŋum salu, gum talu

ŋum suem, gum təbem

üe küce, üe küse

suem küce, təbem küse

käjä ŋuŋa, kedʲe guga

raŋa uree, daga uree

lujuma me, ludʲuma me

mimin ün näm, mimin ün nem

ŋul ŋul säsäjä, gubu gubu sesedʲe

mi suunam, mi suunam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