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1735-JP(旧)
1735.jpg

左:感染SCP-1735-JP前的██
右:补充时的██(SCP-1735-JP-A) 第五阶段

项目编号:SCP-1735-JP

项目等级:Euclid

特殊收容措施:确认到新的SCP-1735-JP-A出现时,需派遣机动部队え-3(“塔摩拉的儿子们”)将其收容并进行询问,若在询问中得知可能存在SCP-1735-JP感染者,需同样进行收容。

对PoI-81-064的搜索同时进行。PoI-81-064可能潜伏在确认到新感染者的地区,该情况下可向当地警察提供虚假信息,以搜捕通缉犯的名义进行共同搜索。搜查结束后需对相关人员执行记忆删除。

管理下的SCP-1735-JP感染标本需冷冻保存于Site-8191的BSL-31指定研究室内。使用处于活性状态的SCP-1735-JP进行实验和分析时,需要研究负责人和站点主管的许可。

目前基金会收容的SCP-1735-JP-A收容于与Site-8191一并设立的BSL-3指定人型对象收容楼中,并按照标准的人形物体收容协议。允许使用这些个体作为研究SCP-1735-JP治疗方法的样本,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药物等临床试验和人体实验。

VI.jpg

SCP-1735-JP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描述:SCP-1735-JP为一种可引起感染者的异常肉体形态改变的新型RNA病毒。其感染者经若干阶段形态变化后,肉体将变为在解剖学上与大磐井千寻Ōiwai Chihiro(以下将其指定为SCP-1735-JP-A)一致的状态。SCP-1735-JP可通过黏膜接触、输血、母乳喂养等途径感染。

侵入体内的SCP-1735-JP将对其周边存在的细胞无差别地进行感染。被其感染的细胞内,病毒粒子内的RNA合成酶将病毒基因组2RNA作为模板转录mRNA,并产生去氧核糖核酸酶3(Deoxyribonuclease)。SCP-1735-JP通过向感染细胞注入该酶而将其原本DNA完全分解。

之后,SCP-1735-JP将自己的病毒基因组注入核内。被注入的病毒基因组马上开始与宿主DNA的进行尚不可解的结合。在结合后DNA发生重组,并形成新的人类基因组4

由SCP-1735-JP再次形成的人类基因组具有相同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其中大部分已知与大磐井千寻相同。另外,在此形成的基因组中存在一种原病毒5,表现为插入基因中的病毒基因组,受感染的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SCP-1735-JP,并基于该原病毒进行细胞分裂。

合成完成后,SCP-1735-JP通过从细胞内部打开或关闭与特殊的膜穿透肽6接触的细胞膜,以不破坏细胞的方式散逸至细胞外部。因此受感染的细胞不会凋亡而继续通过其内部残留的原病毒继续合成SCP-1735-JP,该种行为将持续至被感染的细胞经历正常的细胞凋亡为止。

SCP-1735-JP的增殖速度极快,经过约2~5天的潜伏期后,感染者表现出类似于流感的症状。这些症状一直持续到SCP-1735-JP感染胸腺和骨髓(严格地是造血干细胞)7。感染了SCP-1735-JP的免疫细胞对SCP-1735-JP不再具有反应,且SCP-1735-JP不会引起免疫应答。到达此阶段时流感症状将完全消失。

之后,SCP-1735-JP会在感染各种细胞的同时增殖,并在大约一个月内感染包括神经细胞(如脑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被感染者在经历新陈代谢后将变为SCP-1735-JP-A。此时,在感染者的体内观察到偏离正常代谢的异常细胞更新。根据进展程度将其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

感染后1~2月


感染者为女性的情况
发现其新陈代谢激活。在颗粒细胞、滤泡外膜细胞和肾上腺皮质中,女性激素分泌量略有增加,并且激素平衡受到干扰。

感染者为男性的情况
发现其新陈代谢激活,但并未观察到显著异常。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中女性激素分泌量略有增加。

SCP-1735-JP-A到达第五阶段并形态变化完毕后,会做出自称名为大磐井千寻的行为。大磐井千寻是2001年7月9日-18日发生的██████诱拐杀人事件的受害者,已确认其在事件中遇害。

基金会对与大磐井千寻相关人员调查的结果表明其父大磐井良雄Ōiwai Yoshio是GoI-8101“日本生类创研”在籍人员,并将其指定为PoI-81-064。此外基金会判定SCP-1735-JP是PoI-81-064制作的。

064.jpg

PoI-81-064。此为其驾照上的照片

PoI-81-064为日本生类创研病毒学部们职员,其在日本生类创研从事“使用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进行的后天人类基因重组”的研究。PoI-81-064于2004年7月29日失踪,推测是由于大磐井千寻的死亡而自发切断与外界的联络。

基金会对日本生类创研进行网络攻击时获取的消息表明,PoI-81-064失踪时,将包括“使用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进行的后天人类基因重组”、“通过输入基础组成完毕的核酸进行神经系统的重构和记忆复原8”等项目的研究成果一并带出,推测其使用上述内容制作了SCP-1735-JP。

██████诱拐杀人事件的四名嫌疑人在PoI-81-064失踪的同时失联,基金会对这些时间与PoI-81-064的关联性进行了调查。2005年11月9日,在大阪府大阪市西成地区进行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了SCP-1735-JP和SCP-1735-JP-A。

由于PoI-81-064在该地区被目击,基金会对该地区进行了深入调查和观察。最终判断PoI-81-064潜伏于该地一栋杂居公寓中,派遣机动部队执行了袭击大楼的任务并成功控制了PoI-81-064。

该大楼内部有24个SCP-1735-JP-A个体生活,这些个体同样被控制。此外大楼内部的多个房间内存在多种研究设备,从中收容了保存于密封容器中的SCP-1735-JP。已控制的PoI-81-064、所有SCP-1735-JP-A和SCP-1735-JP均被转移到Site-81██。

由于在此阶段尚不明确SCP-1735-JP-A的异常性质,为尽快了解其异常性质对PoI-81-064及SCP-1735-JP-A进行了采访。以下是移交后进行的采访记录:


基金会根据PoI-81-064的证言进行了范围更广的调查,在位于大阪府大阪市的违法风俗店“█████”、住在东京都的██的家、茨城县水户市███公园内的公厕与宫城县仙台市的[已编辑]会所内新发现了4个SCP-1735-JP-A个体。

上述的四个SCP-1735-JP-A个体在手背上有着██████绑架杀人事件的嫌疑犯的名字以及“繁殖用”字样的刺青,此外这些个体的声带与四肢的肌腱均已通过外部手术移除,且连接有小型的复合型生命维持装置。

对上述个体脑部机能检查的结果表明,其脑部构造与通常的SCP-1735-JP第五阶段感染者不同,仍旧维持感染者自身的脑部构造。据此结果以及在大楼内调查时没收的图像等信息,推测这四个个体是█████诱拐杀人事件的四名嫌疑人变化而来的。


附录1:2005年11月17日,PoI-81-064自Site-81██的Ⅱ级重要人物收容楼当中逃出。详细情况参见以下的附加资料“事件-2005年11月17日-PoI-81-064”。

附录2:自2005年11月17日发生的“事件-2005年11月17日-PoI-81-064”后,日本境内各地陆续接获目击PoI-81-064和发现SCP-1735-JP感染者的报告。此外,基金会在目击PoI-81-064的地区同样接获多人失踪的案件,PoI-81-064极有可能为制作新的SCP-1735-JP-A而做出诱拐行动,且很可能与最初发现时相同地与多个SCP-1735-JP-A潜伏,需尽快发现并收容。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