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SCP-546-JP
项目等级:Euclid
特殊收容措施:SCP-546-JP应被收容于规模为8m x 8m x 6m的收容室中,收容室的内壁应为不锈钢制。收容室内应填入未混有金属的120立方米土砂,并加以平整。收容着SCP-546-JP的收容室应经常换气,排气应通过除味滤网。应以3日一次的频率从收容室的天顶投喂由收容站点的食堂产生的有机垃圾20kg家畜饲料,饲料应以金属探测仪检测,确认其中不存在金属。
对收容室内的观察应通过设在天顶的玻璃窗由强化亚克力和防弹玻璃组成的夹层窗,或通过遥控机器人搭载的摄像机进行。从收容室内回收的物品或遥控机器人须经过8分钟以上的药物消毒。
描述:SCP-546-JP是一种蚂蚁,其巢穴由地下的隧道和地上的复数蚁冢构成,十分巨大。SCP-546-JP与普通蚂蚁的最大差异,首先是在它的三对足中,靠近头部的一对能像人手一样进行精密操作。其次,SCP-546-JP的聚居地不存在蚁后,而是由以下两种个体组成。
SCP-546-JP-A:体长约10mm的个体,一般从事工蚁的工作,各个个体分别负责寻找食物、扩张及修理巢穴、照料卵及幼虫等工作。但所有个体都拥有生殖能力,在与下文的SCP-546-JP-B交尾后可产下10枚左右的卵,卵只需约2小时就可孵化。此外,SCP-546-JP-A之间可利用摩擦体节的声音和数种信息素的组合进行复杂的交流。
SCP-546-JP-B:体长约15~20mm的个体,一般从事兵蚁的工作。但在不存在天敌的收容室内,它们无事可做,唯一的行为只是每隔数分钟和视线内的SCP-546-JP-A个体交尾一次。在聚居地的种群内,SCP-546-JP-B约占一成。SCP-546-JP-B之间也会像SCP-546-JP-A一样用声音和信息素沟通,但迄今为止,并未观察到它们和SCP-546-JP-A之间的对话。当巢穴内部SCP-546-JP-A的信息素浓度上升、全体聚居地陷入食物的慢性不足状态时,SCP-546-JP-B就会进行下文所述的“间苗”1行为。
SCP-546-JP的异常性会在SCP-546-JP-B进行“间苗”行为时显现。SCP-546-JP-B为了避免聚居地因食物的慢性不足而陷入毁灭,会试图将SCP-546-JP-A“间苗”以度过危机。在进行此种行为时,为了提高效率,SCP-546-JP-B会制造各种物品。这些物品大多是用SCP-546-JP-A的甲壳削出的刀具等落后制品,但时而也会造出构造原始的枪械、火焰喷射器等,甚至有造出导弹和核聚变反应堆的情况。这些物品只会被用于对SCP-546-JP-A的“间苗”,但其连带反应可能引发收容失效,波及周边。
一直以来,项目团队都在研究SCP-546-JP制造的物品。但在项目546-JP-B33事件之后,收容室内会经常换气以降低SCP-546-JP-A的信息素的浓度,避免“间苗”行为和制造行为的发生。
SCP-546-JP制造的物品详情请参见项目收容目录。
附录:项目收容目录:
项目546-JP-B2
回收时间:19██年██月██日
概要:由SCP-546-JP-A的甲壳制成的刀具。
笔记:的确很锋利,但只适合对SCP-546-JP-A使用,对人类而言有点太小了。考虑到还要重现它的分子构造,还不如用合金呢。——████博士
项目546-JP-B3
回收时间:19██年██月██日
概要:由SCP-546-JP-A的甲壳制成的带尖矛。矛柄的部分由有机垃圾饲料中包含的鸡骨等硬质材料制成。
项目546-JP-B6
回收时间:19██年██月██日
概要:由SCP-546-JP-A的信息素腺制成的枪。通过发酵反应使腺体内的气体压力上升,射出由SCP-546-JP-A的甲壳制成的弹头。枪身以有机垃圾饲料中包含的鸡骨为基础,加以SCP-546-JP-A的甲壳、揉制成形的粘土等物制成。可能是枪管经过反复研磨的缘故,弹道甚为平直,可在6m范围内进行非常精准的射击,以SCP-546-JP的体型来说,这是十分足够的精度。
笔记:只可惜是单发的。——████博士
项目546-JP-B9
回收时间:19██年██月██日
概要:以SCP-546-JP-A的体液和有机垃圾饲料发酵产生的液体混合后制成的油体。使用似为项目546-JP-B6改良产物的枪械发射,通过点燃喷雾,可实现大范围燃烧的效果。顺带一提,只要在摄氏50度以上的温度中暴露10秒以上,SCP-546-JP-A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因此本项目的“间苗”效率可达项目546-JP-B2的8倍以上。
笔记:蚂蚁因缺氧全部死亡。这可以用作液体燃料。——████博士
项目546-JP-B16
回收时间:19██年██月██日
概要:被冷却到摄氏8度的空气从一个蚁冢流到整个巢穴。其后,SCP-546-JP-B使用项目546-JP-B2切断因寒冷而动弹不得的SCP-546-JP-A的头部,进行“间苗”行为。回收并分解蚁冢后发现,蚁冢内建起了一个以氨气为冷媒的冷却装置,氨气的来源据推测为有机垃圾饲料发酵后的产物。冷却装置的各种管线都由SCP-546-JP-A的甲壳和体液制成,气体压缩装置是一个简易的齿轮组,动力源应为多只SCP-546-JP-B。
笔记:从原理上来说,倒是能做人力空调……——████博士
项目546-JP-B22
回收时间:200█年██月██日
概要:一个蚁冢被发射出去,打碎普通玻璃制的监视窗,侵入监视室。蚁冢在监视室内破裂,向研究员及各种设备喷出由蚁酸和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溶剂。根据计算,被发射的蚁冢高为6m,足以在8m x 8m的区域内彻底撒布溶剂。SCP-546-JP-A的死亡数量不明。
附记:基于本次事件,修改SCP-546-JP的收容协议。监视窗更换为由强化亚克力和防弹玻璃组成的夹层窗。——O5-█
项目546-JP-B31
回收时间:20██年██月██日
概要:设置于地表、伪装成20cm x 20cm x 10cm的蚁冢的核聚变反应堆。回收后发现,该蚁冢是一个天然的核聚变反应堆,原理是利用混入有机垃圾的铝箔和由蚁酸生成的氢气反应。但该反应堆完全不具备发电设备和辐射防护措施,在反应开始十几分钟后就因过热而自毁。据推测,其目的只是单纯地加热收容室内的空气,以达到对位于地表或较浅地下的SCP-546-JP-A进行“间苗”的效果。
笔记:回收到的只是玻璃化的泥土、蚂蚁,以及骨块。从热量推测,的确产生了核反应,因为放射性物质不可能进入收容室,所以只能认为是核聚变。——████博士
项目546-JP-B33
回收时间:20██年██月██日
概要:呈圆形配置的蚁冢发出光芒,一只大食蚁兽在圆形中心出现。大食蚁兽立即开始袭击蚁冢,在大约5分钟的时间内,一直不断捕食SCP-546-JP-A的个体。对大食蚁兽回收并解剖的结果表明,除了一段时间没有进食之外,和普通的大食蚁兽并无区别。
笔记:幸好这次出现的只是大食蚁兽。如果是别的东西,就可能有引发重大收容失效的危险。基于本次事件,向O5申请更改收容协议。——████博士
附记:批准特殊收容措施的更改。——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