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
原文中有一句话是『周流橐龠』,而《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成玄英疏曰:『橐,韛袋也,龠,箫管也。夫天地圣人虚心利物,譬彼笙管,方滋韛袋,虚心之义,继在下文』,在道教丹道中『橐龠』一词也常使用,请问此处的橐龠是否有深层含义(?)
这里的话也象征了理念的诞生,从“虚”之间经由虚皇的下降鼓动而出。所谓“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来自真现实的“天心”于妄域中内化为物,虚静而动,万物并作。德乃道之表,合性则混同物我,或者可当做此时为柏拉图三重世界的合一,而后渐始微分。
原文:『忽而天门大震,破碎界墙,列缺中卷,七声乃止』,又《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曰:『上元天宫东北方,大震七声,天门忽开』,其中有对应关系吗(?)
这都被发现了()
是有关系的,确切来说我原本打算写的就是真武大帝。然后域外的“黑毒血光秽杂之气”侵入此方世界。不过考虑到真武大帝总不能压过昊天,就改成这样了,也可以当做真武大帝拿法宝去打这些域外之魔。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列上第一中位为『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又道教神系大多列元始天尊为首,虚皇之名号除了与真对应外,是否在地位上有与元始天尊对应之意,即处于诸神之极尊(?)
有对应的,虚皇作为一个“最终遮蔽者”,所有“原神”、“始终”、“一”等概念,都可以视为其德之表,可以视为其理念的体现。所谓“道者,一也。一散为炁,聚为太上老君。”
遮蔽者这个概念可以这么理解:当我们看见火时,猜想其是由某一实体带来的。我们称之为火神,火神之所以是火神,是因为祂造成了火。当我们思考祂怎么造成火时,就从形式里推出祂是什么一个形象,什么一个存在。在这里,从最初“火现象是一种实存”的思考,变成了“火现象是由火实体引发”的假设,再变成了“火实体导致了火现象”的断言。到了这一步我们便落入论证火实体如何创造火的陷阱,将火实体的理念遮蔽了事物自身,并将其当做火的本体,再将火这一概念所延伸出的东西都与之建立因果。休谟曰:“假的,全是假的!”
综上所述,遮蔽者就是截获现象、隐匿本真并盗为本体之物。“虚”之道、逻各斯由此发出,因果律、逻辑等等工具不适用于其,毋宁说其制约它们入自身的公理体系。而众虚之虚、空指之指、诸神之极,便是虚皇。
原文中有『天一生水育元胎』,又郭店楚简的道家文献中有云『太一生水』,则此处的天一与超形上学导论一文中的太一是否有关系,又在万劫历数的本体论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是否类似于道家文献中太一的位格(?)
其实这首诗是在我加入基金会之前就写好的,所以本身是独立的,与其他文章没有关联,只是后来加入了些基金会元素。
那只问一下罢,在玄牝这首诗中,『天一』的地位是否类似于郭店楚简文献中的『太一』(
类似的。
文中『幽冥』与『希夷』是指同一境域吗(?)
是的。幽,安静;冥,昏暗。而“幽冥”一词还可以指代“深水”,从前文的“天一生水”流溢出“气”之体。虚静反动,恍惚有象。希夷象帝先,有象乃有气,“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
文中的『玄牝之门』和『天一』的关系为何(?)
此处的天一为道之一德,分别执名。就如孕妇、生母都指同一个母亲,只是表象不同。怀胎之德与生产之德,其德有转变。
《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又成玄英疏之云:『玄者,不滞之名,牝以雌柔为义,欲明养神如谷,令其不死者,无过静退雌柔,虚容不滞也』,玄为不滞四句百非,双遣有无,返于道体之谓。
又文中注疏云『炁者,气也,而大道本炁也』,『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虚廓以无而盈气』,若以此字面解释,道较之虚廓、宇宙等尚在有无之囿的境界还要浅薄,显然不宜,与先前访问的结果也有冲突,则此处『大道本炁』之含义为何(?)
此处化用了“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之义。又《恒先》云:
自厌不自牣,“域”作。有“域”焉有“气”,有“气”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
当“一”从永恒的“静”开始变易和生成时,它就不是纯存在、绝对者了,它的自性反应在流溢的产物之中,产物表现了道之德。
恰如去除瓦砾之形,究竟根本,唯见于虚。虚为无形无象,直指道体,然既言虚,原本之物又何在?在于气,气得而为形,形式成物。气自何来?气自道来。气为何物?为道之用。
此时道为体,气为器,为用,体用虽分而不二。本体和现象,现象和事物可以分别,但不应割裂。本体依托现象表现出来,道亦依托气来表现。
虚,无;气,有。所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原本无,以有盈之,而中虚,则器用。有无相成,体用相合,感知一体,道器合一,故曰“道本气也”,既入实有之境则当混同与分别,但不必割裂为绝对对立,不言分有而忽视其流演承化。
原文有『纲纪转推虚改度,轮回兴灭数重来』一句,其注释引《云笈七签·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则文中世界在每一劫运破灭之时,大概退回到生成的哪一步骤中(?)
一个泛指而已,不指代具体的步骤。
是的。而灵台除了指心外,还指陵墓,在陵墓旁坐忘,不拘生灭而入定。噪噪的迷途客,执着人我,流浪生死,匆匆奔行在生死海上。而受轮回之苦,彷徨五趣,永陷烦恼。
然后是『六道尸虫侵赤魄,万家歌哭涨黄泉』,《老子》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成疏曰:『含怀道德,甚自淳厚,欲表其状,故取譬婴儿』,为心性柔弱、灵府洁白之状,《灵宝归空诀》曰:『情欲盛,则精魄结而为三尸虫,致人贪爱无厌,颠倒梦想,流浪死生,展转轮回,受诸苦恼,无有已时』,则此句中的尸虫侵赤魄,是否指人从先天赤子之心向后天染着诸欲状态的转变(?)
是的。
《庄子·养生主》一篇有言老聃死而秦佚三号而出,《至乐》又云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其旨皆在使人不执生死,而《庄子》中得道的表现之一却是长寿乃至于长生,《在宥》以广成子『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大宗师》云彭祖『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孔广森注释《列子》认为《列子》中的彭祖指彭国历八百年而亡,马叙伦认同他的观点,也说庄子『误信彭寿有七八百岁之久』),可见长生本身或许就需要不执生死
原文有云『万家歌哭』,大概可以理解为人对死亡的畏惧,古籍多将黄泉与死亡相关联,则由『涨黄泉』入手,是否可以将此句含义理解为:人对死亡的畏惧本身,就使得人们的本真之心愈发为后天之事所遮蔽,也使死亡成为不可避免之事?
是的,这里就有“泪水 ▶ 黄泉水”转变的隐喻。一如《列子》中的力命之辩,命只是应时而推,力则强求而自衰,所谓“执者失之”。
但这不是说弃绝生死,而是不以长生为根本目的,下即破执妄和利用自然之势顺势而为。
《玄牝》有『恍觉大梦逃心外』,又《岿阳谶》一篇原文中出现『十方大梦溶朝露』,前者引《庄子·齐物论》之言,二者之间是否都表示着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世间万物皆如梦般虚幻无常,不可执迷?
是的。以及这里的朝露还指“薤露”2,承接上文生死命题,或者说终始命题,或者说永恒与须臾的动静问题。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纵使广如十方世界,都如薤上微露,以时生灭,言无穷而有穷。恍似梦蝶之影,只是刹那住相。
岿阳谶所谓『自抚镜中惟白骨,却乘龟上振清涟』,古籍言『水月镜像』以喻万物无常,犹如幻梦,又以龟象征长寿,亦有神人乘龟之事,清涟,水也,所以此句就我个人理解为:不着死生之事,谢尘俗而返清虚,不知道是否准确(
大体上是对的。
白骨,即指白骨观,内观其心以而破执。既破执,始可炼还丹。
龟,一指肾水中龟,言不着于物,全神忘形,脱凡胎而换仙骨。《九转金丹秘诀》载:
吕先生曰:“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乃谓是也。采月之英华纳于神水之府,其神龟饮之清洁如玉,冰冷如成阴。粉生于北极之中,故象其龟也……骨肉换尽,则胎内化肌、骨、皮、肉皆无,尽化仙质。魂化合神,魄化合气,悉皆清静一体之中。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学道之士,能全其神,未能换其形。为形所累,故出神则身不能动。尸假则形,为形作累故,出神则身不能动,尸假则形不能忘,丹成六转,则换凡形,而成仙质。形神俱妙,神之所向,体亦随之,上升九霄,如云如星之快也。
一指黑龟精,即黑汞,大药之根。《修真十书杂着捷径》云:
丹在右滕随气升降,
如龟在水任意浮沉。
内丹光明,罩我之身,
其状如月,寒暑不侵。
我心与他人心相通,知其善恶,
婴兄出入游戏四海,名登仙籍也。
古有神人乘龟之事,今亦象征从执我畏死而求长生,开悟为辞谢俗尘而返清虚。
接下来是我开始疑惑的地方,丹道术语运用过多(
『风摇素水金晶结,酒浸华池紫气旋』,水生于金,又土水金相合,号曰金晶,《金晶论》曰:『夫金晶者,是造化之基,虚无之道,说空中之有,度天地之理』,《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云:『沐浴华池灌灵根』,梁丘子注之云:『华池,口也』,道经之中紫气多为仙真圣贤之异象,譬如老子出函关而紫气西迈,这几词并列,大抵有证道羽化之意,但风摇、酒浸又似有道心不稳之兆(或许是指磨练?),故此处我不能解之,万望垂教(
确实有不稳之兆,毕竟修炼并非一帆风顺之事,需要勤做功夫,时时守正,而后引入后文命煞之难。然而这是更深层的意味了,而表层一点则是吞服金液还丹,嘘呵紫气之象。
其中,素水,素者白也,五行属金,素水指代金液。又指白铅,金晶出素水,合上文所说黑汞,即是合成大药水中金之意。
而酒是仙家汤,《入药镜》云:
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天乐集》注为:
大抵醉有先天、后天之别。后天之醉,饮酒过度,神精受醺而醉也。先天之醉,乃一身之阴阳吻合,外感元和之炁,熏蒸融液,精神冲和之极,入于恍惚杳冥而似醉。昔先师示入室弟子,每举此句为熏修之轨躅。盖能常入似醉之乡,即纯乎先天,不犯着身之病,一切法验不求而自至矣。
……
此言得药后之景象也。金液还丹,既吞入腹,点化凡躯,以成真人,便有自然景象。《参同契》曰:“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容中,颜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是皆美在其中,而晬于面,盎于背,畅于四肢,达于四体。不言而喻,是皆自然效验也。
……
明儒陈白沙云:“醒易于醉,醉非深于《易》者不能也”。其窥圣学之秘奥乎!
而我在另一篇文《碧游春》里,也借醉酒为“颠倒之术”:
黄婆园内果正荣,摘与新枝筵众老
酒洒蓬壶元气熏,催芳馋挂无根树
何需火枣与交梨,酣饱梦中寻正路
倒颠倒,颠倒颠,混蒙主客忘其身
此句言:恍兮惚兮中有象兮,在突破物质后颠倒主体与客体,抛弃形式的规约,从而在恍惚中复返无貌,所谓“与道合体”。或者说,这是在无意识中实现“主体与实体的统一”,已而求得“真(理)” 。
『毒龙凝体析微烬,朽爪挠星嚇昊天』
就儒家而言,天既可以指昊天上帝,亦可以指灵明之性,所谓『心即天即地即万物也』,所以我好奇此处的天是指万劫历数中处于建木一端的昊天,与SCP—5000发生的冲突,还是承接上文指人心之本性,以一种隐语的方式,阐述其在四柱折、七门倾后蒙尘蔽垢(?)
是并解。就如《碧游春》一样,表面是写天妃做客碧游宫,实则写“颠倒术”一样,这篇也是以斩毒龙具体之事,阐发丹道。
SCP-5000 有一个解密是说,这个异常即是人若畏惧死亡并害怕死后永沉苦海,则被其影响之人,死亡后便神魂不朽,但随着形体的腐朽而感到每一个原子的痛苦。
这是一条潜藏在理念圈,或者说识海之底的毒龙。虽然之前已经通过破执而暂时降伏,但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上浮,并引入身外之恼自七门而入,内外并作共成命煞。
七门为人身七门,内外通达之门户;四柱乃年月日时,即生辰八字,命理之数。此则命中之劫数,修仙一难也,不度者止步于鬼仙。
吕祖曰:
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於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
相比永沉苦海的普通人,鬼仙虽然不会因形体朽坏而痛苦,但毕竟已经身死,其心也已被毒龙所折,常惑于此阶段。故下文言“众时畏惑任阴鬼”。
『身绞无根奇树外,尾翻古底浊泥边』
道教张三丰有丹道名篇曰《无根树》,刘悟元注之曰:『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忽在忽亡,百年岁月,石火电光,亦如树之无根也』,李涵虚解之曰:『“无根树”以人身气言。人身百脉皆生于气,气生于虚无之境,故曰“无根”』,此句依我拙见指人身为毒龙所缠绞,真灵蒙昧,但『古底浊泥』一词我不能解,望垂至教(
此言意识之毒、先天之碍。上面写到“亿世劫灰沦太渊”,太渊喻意理念圈,亦即凡俗众生共有的意识领域。诸世诸生的种子随着身死而焚烧成灰,在本住之底积攒为集体无意识。
譬如一池清水,看似已去其杂染诸尘而显空,实则余毒因一时虚静或寂灭而沉入其底,化为深伏不显的淤泥。而这些淤泥则形成了池水的底色,生出水草供给池鱼食用。欲使水静而除鱼,欲使无鱼而除草,都只是表面功夫。
今时想要求得清真,超脱轮回,则引得毒龙搅动古老底部的泥灰,污浊了原本空虚的池水。原本沉寂的所有前世之宿业、全体生灵的烦恼一并涌起,由此妄因而生妄果,变化为最大的业障,此亦尚存凡俗之念的系缚、色身本身的牵引。
『僵云九斗销浮色,精血尽扬浇炽燃』
这句真的让我感到自己丈育了……(
除了九斗好像有指北斗之意,后一句有一种弃形离骸的感觉,其他我都不懂(
此非弃绝形骸,而是性命全真。
僵云谓毒龙魔力。僵,强也,“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喻死。云,神魂,上文也说到毒龙掀起了本已寂灭沉没的余毒,可谓“阴魂不散”。
九斗,即多次与毒龙战斗,又喻九转,以劫难为契机,应劫而成至臻。
浮色,指一时的住相,也可以把其当做形式因来理解。生命之目的是将自身延续,从细胞程序凋亡到个体的死亡亦是永恒生命运动的任务之一,一个截面。而一旦消除“终止”的形式,将其置于更广大的视野,将质料还原为道气之动,即见“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后半句也是展开前文“重向火湖栽玉莲”之义。以精血浇身中炽燃之火,妄自不起,而促生真气。
炽燃者,妄也。《佛本行集经》云:
此一切法,皆悉炽燃。言炽燃者,
眼亦炽燃,色亦炽燃,眼识炽燃。
眼触炽燃,眼触所因生者,
有受若乐若苦非乐非苦。
彼亦炽燃,以何炽燃?以欲火故烦恼炽燃,
以嗔恚火烦恼炽燃,以愚痴火烦恼炽燃。
又《重阳真人金阙玉锁诀》载:
精血者,是肉身之根本。真气者,是性命之根本。故曰:有血者,能生真气也。真气壮实者,自然长久,聚精血成形也。
所以全句是在讲《通关文》所说的:
故在大火里栽莲,泥水中抛船,借世法而修道法。
由此,顺难而不狃,借势用力,逆妄求真,命自推而成之。
『摘得骊珠虚颔下,付之老马种丹田』
前句链接至SCP-CN-1091,夫《庄子·列御寇》曰:『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道经曰:『骊珠现真形,内外洞照清』,又有:『天人合发转枢纽,养颗骊珠是真宗』,又《金晶论》曰:『丹田者,土也,土中生金,名曰金晶』,《纯阳真人浑成集》曰:『马踏日轮红雾卷,凤衔月角碧云飞』,古时亦有意马收缰之喻。
此句之解就我个人来讲,乃以骊珠之珍喻仙道有成之贵,历十魔九难而证金丹之妙诀,所谓『若以尽除魔难,序证验而节节升迁』,蜕凡胎,入圣品,形神俱妙,名列玉书,上朝金阙,玄门之志不移,耕种丹田,土内养金,收意马,缚心猿,亦应上文『风摇素水结金晶』之语。
是的,至此实现了自我的扬弃,但变易运化尚未结束,仍待精进。感觉全诗能解读得差不多,相对来说也不算晦涩了()
接下来是三坟,也是我目前在SCP看的最晦涩的文之一
『惟玄女之《连山》、《归藏》罔荒成』
杜子春云:『《连山》伏羲,《归藏》黄帝』,朱元升曰:『归藏易,黄帝演伏羲连山易而作也』,此处既然为九天玄女授黄帝《连山》《归藏》二易,那么《归藏》显然不是黄帝之书,则此文中此二易之作者何人(?)
这个要追究的话,只是个小漏洞而已。参考文献为《路史》,该书把轩辕氏和黄帝看成不同的两人,然后我混淆了【
『嘉勖多绩,天简畀密迩』
《诗经·文王》曰:『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又曰:『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正义就此篇云:『直言配命,知是长配天命者,以下云“克配上帝”,故知配,配天命也』,原文中此处的天是否指一个类似于昊天上帝的神祇(?)
是的,系列里就出现过昊天上帝。
如果要给这篇文概括一个主旨,会是什么呢(?)是类似《论语》所言『为政以德』吗(
要说的话,就是:允执厥中,而以德验之,民方自化。或者说:二者合题,真理在历史中展开。
血肉之道和机械之道并不冲突,或者说一味地修习机械之道而将血肉视为臭皮囊,反而和沉迷血肉之道一样,这种排斥对方行为本身,也是一种迷障。迷障不以德作刑名,只是以偏见而诬天矫虔。简言之就是不搞教条主义和独断,先王传下的法道当以德昭显而不是以名约之,德作昭而引入道,民自随化。历史将做出选择。
《孟子·尽心章句下》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
此篇所述以伏羲讲道,黄帝听之为主,既然如此,在万劫历数的时间线中是否存在一个类似于圣王道统的脉络(?)
是,不过没有明确的设定。伏羲传岿阳真人和黄帝,以后就有岿阳线和异学会线。岿阳线有五方行者,相当于五个使徒传道五方。而异学会线则作为在野的道统,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散落在民间。
我最想问的一个问题,原文谈及的『阿喀鞮祢牙悉恩提蜚喀毒拿摩』是指什么组织(?)
是葡萄牙语分部的一个组织,异常学会(Academia Científica do Anômalo)。然后用喜闻乐见的奇妙明清音译,言西夷佛郎机之异学会也。
『是时有圣人作,为羁旅辟得一地』
这里的圣人是否指世界观中某位具体存在(?)
不是,是虚指那些创业先民。
『康熙闻其事情,望招安,册绥海王。北异会太尉禄存捧诏来,城主不受,弃于海。帝怒,发佛兵三千为剿』
这里的佛兵是指清兵,还是指某种与佛教有关的术法,类似于兵马之于道教(
指的是奉持五大力菩萨的僧兵,可能是喇嘛教或者出马仙,总之是满清的超自然军队。
文中『沿革节选』部分自用永历为纪,一直用到永历二四二年,接下来使用民国纪年,并且文中也有提及『清命既革,乃废永历年号,改民国之称』,是指这座城市对满清统治的反对吗(?)
是的,就是那种小说中常见的南明遗老。最后意识到帝统彻底终结,鞑虏也成历史后,就放弃执念了。
题目和文中都多次提及花,此处的花有什么象征吗(?)
这系列里的花是知识之花,所结的便是禁果。同时还是美好事物与自由意志的象征。
衔花之蛇的名字,易卜劣厮,来源于《古兰经》,在经书里安拉要求所有天神向土作的人类下跪,唯独它自恃为火焰的精灵而不肯。这一行为触怒了神,于是便斩去毒蛇的四肢,诅咒其终生吃土。而毒蛇掉落在地上,却从自身的血中衔出一朵鲜花,这正是对神的独断去进行反驳,对伟力归因于神的反叛。这之后,堕天的毒蛇便将来自天堂的知识分享,背负起被放逐之图书馆。
从荆棘上摘无花果,从血中摘出自由之花,这便是无中生有,这才是真正的奇迹(miracle)。奇术(thaumatology)的词源便是奇迹,因而在《群星之蛇》里,毒蛇衔着鲜花的到来,在梦境里与众人相遇,意味着全球奇术能量的大幅提升。这时候人们便可以借助隐秘知识(occult),进行登神。
不过其实这个形象是出自一首诗歌《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言语……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在这篇诗歌里,只是男女感情的隐喻,没有太多东西。
原文有谈到『他吹了口气,让那物种活了过来』,就神学而言,《圣经》中的吹气代表着授予人生命,此处的吹气有什么类似的含义在吗(
就是这个意思,这里参考的是《讨拉特》,而这书就是伊斯兰版旧约,里面就直接写了
主安拉用地上的尘土造成人形,把生命的气息吹进他的鼻孔里,那个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人,名叫阿丹。
『因为他是我亲手制造的,是我的代行者,必定你们要高贵得多』
在这篇文里,注释提到了阿丹的后代被削弱(?)了,那么他们依然享此尊荣吗(?)
这个削弱是注释者的主观判断,包括这篇文章都是从古蛇角度出发的。在他们眼里自然从一开始就不享有尊荣。
而按古兰经来说,“阿丹奉到从主降示的几件诫命,主就恕宥了他。”后裔重新守约,就会被宽恕而能重享尊荣。
在基金会里有篇文章说基金会一方面是最渎神之人,将神明放在解剖台上;一方面又是最虔诚者,所守戒律和给神明奉上的贡品分毫不差。
某种程度上,基金会在超自然领域,在神秘学世界,在诸神的信仰中,确实是最为尊荣者。
倘若说享有尊荣,是根据他们的天性如此,还是根据羽龙之王的意愿如此(?)
编写者的意图是凸现自身的天性应得相应的尊荣,不受他者系缚。反而是在批判这一理念:众生皆依神的意愿,一切荣德禀受于神的造作。此时,神已经褫夺了古蛇作为火之精灵的尊荣,但古蛇却自证可因着自身的灵知而依旧尊荣于他人。
文中谈到阿丹『统御诸生』,那么他所统御的包括诸龙吗(若从『地上的主』一词来看似乎并非如此)
不包括,因为这里龙其实指的是天神或者天使。只不过是因为这篇文的最初构思是在中学时候,当时还想着巨龙打架比天使打架有意思。
文中的黑龙是指哪一位(?)
尼德霍格,原型来自 SCP-4343 和 SCP-CN-1091
接下来是一些与具体文章无关的问题(
请问是什么契机让EJ接触到了文言文并选择了相关方面的写作(
主要是以前课外书少,我就抱着父母以前的书看,甚至连教科书都看(除了数理化,因为当时真不懂),其中就包括文言文教材。我个人喜欢形式美,而文言文这种精炼工整而富有变化的文法,挺中口味的。加上文言文相对常人来说,是一种陌生化的形式,像古诗令人觉得有种朦胧美一样,文言文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诗化的语言。
所以你可以看见我的文言文作品和诗歌作品,都多多少少会有强行砌成整句或者部分骈散结合的痕迹,属实有些强迫症了(。甚至白话文里,也偶尔会有想要精简又担心变成文白混杂而别扭的句词。
然后在上一次访谈里也说过,我读的名著少,也拙于对故事的谋篇布局和塑造人物,但短篇的文言叙事倒是有积累,因而倾向于更为熟悉的文言创作。
而在加入基金会后,接触到了异学会,感觉基金会的文言文作品也和其他地方的文言文创作一样,总言必称《山海》《聊斋》什么的,所以就想引入更多的素材,引入更多的志怪或经书什么的。
接下来是最后一个问题了,EJ认为您文言的写作的最终目的是(?)
所谓“以我手写我口”,既而口拙于表达,
那么自然需要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
在叙事中开辟自己的精神世界。
下笔作赤书,即见:
造 化 妙 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