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奇术学年刊》第7卷第2期封面文章:《陷阱学:隐藏式奇术法阵概要》
评分: +104+x
blank.png

文件阅览须知

这是一份基金会内部刊物文章的电子版拷贝,略去了所有附录内容。若需取得完整的内容,请前往您所在站点的资料室调取一份该刊物对应某期的完整电子版或实体版。仅限基金会员工内部阅览,请勿向公众传播;如有违反者,将依照违反保密协议相关处理办法除以降级处分或更高的处分。

aat_2.svg

陷阱学:隐藏式奇术法阵概要

莫宏烈,研究员
SCP基金会技术部门

引言

陷阱学(pagidology)是SCP基金会外勤工作中一门重要的课题。奇术学(thaumatology)手段作为最便利的可控现实扭曲技术,在外勤任务中应用广泛;然而,构建奇术术式的过程通常需要一名奇术师的相应动作,且非常不易隐蔽,这使得其难以与陷阱学相结合。

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将奇术阵法学(thaumatological kuklography)与陷阱学结合的奇术法阵构建方法,并附有人员在外勤任务中应用该方法的操作指南。本文只针对常见情况加以论述,完整的研究过程与技术细节将在《应用奇术学年刊》第7卷第3期发表,随附一份奇术阵法学标准图章表。本文也将提供一些有利于提升法阵运转效率的技巧与相关绘制材料的获取方法以供参考。

1 奇术阵法学概述

法阵是一种通过绘制手段构建奇术术式,以此获取可控输出的几何结构12。奇术阵法体系在不同文明、文化间的表现形式非常复杂多样,但在现代奇术标准化研究体系下,奇术阵法学也经过标准化,其功能部分被简单划分为奇术源结构、引导结构、效用结构和回冲补正结构四个部分3。在技术部门的研究中,我们将这四种结构对应称之为供能部分、传导部分、作用部分和保险部分,以避免比较生僻的奇术学术语,下文将均使用这一称呼。

我们发现基金会已有的奇术阵法学文献在法阵本身的几何结构特性上缺乏有效的资料,而尤其注重微观层面上的奇术学理论,这与和应用奇术学紧密结合的奇术阵法学思想是不符的。因此,我们重新整理了一套规范化的基本法阵绘制流程,更详细的版本也将在稍后发表。

1.1 基本法阵结构

有文献将法阵的基本结构简单概述为以供能部分为中心的分层结构,通常为同心圆[2]。这是不严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可以说这是错误的。异常宗教表现部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就足以驳斥这一表述:在绘制奇术法阵时,尽管圆形主体占绝对多数,但分层结构本身是罕见的4;可使奇术法阵正常运行的结构种类很多,旧文献中描述的基本结构和要素仅能覆盖其中的一类特殊情形。例如,旧文献通常指出奇术法阵需要四种结构中的至少三种才能运行[2],但实际上不少法阵只包含了其中的两种甚至只有一种。目前我们认为,奇术法阵的唯一必要结构就是作用部分;不过,仅有作用部分的法阵(有时被认为是符文而非法阵)只能用于辅助术式运行。

事实上,法阵结构可从多个维度分类,全球超自然联盟的蓝型部门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比基金会快了很多步。分类依据包括几何结构5、供能形式、作用形式、基本法阵数量与叠加方式等。比较简单也最为常见的法阵被称为初等法阵,他们通常由数个基本初等法阵通过不同形式的传导部分连结而成。基本初等法阵的能量密度和效应密度都很高,这意味着其内部一般无需传导部分,这种特性使得基本初等法阵的组合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也更容易精确设定其功能。基于这些事实,技术部门目前的阵法学研究主要针对初等法阵进行,本段中将简单论述初等法阵的结构、设计与绘制方式。

—16—

1.1.1 初等法阵的常见结构

a. 单体结构

单体结构是初等法阵结构中最简单的一种,其基本模式与旧文献中的同心结构类似,但还包含了叠加等组合手段。单体结构法阵一般避免过多引入传导部分,与旧文献的表述相区别,其一般组成为外圈的供能结构(由供能部分、相应的聚能术式与保险部分构成)与中心的作用结构。

所有基本初等法阵都是单体结构,下面给出了4种基本初等法阵的实例,它们是炼金学涉及的4种基本元素法阵,如图1。

image_1.svg

图1:4种单元素法阵

这4种单元素法阵具有可能存在的最简结构:圆内的数条线段构成作用部分,圆圈本身为供能部分。它们看上去只是几何图形的简单组合,但事实上使其生效的机理更加复杂:在炼金学上,圆圈中的图形分别为代表火(图1-a)、水(图1-b)、气(图1-c)、土(图1-d)的四大基本元素。误传部和演绎部的相关研究已经表明,符号本身具有现实效应,具体来说,智能集体对抽象符号赋予的意义会使符号本身与相应的概念联系起来67。因此,在有足够的能源供给时,以上4个法阵会使四元素以其基础形式表现出来,它们的作用分别与燃烧弹、高压水枪、鼓风机、动能武器相似。不过,由于简单圆形的供能部分不足以在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能量,产生这些效应的能源直接来自奇术师的生命力,直接使用这些法阵比较危险。

基本初等法阵的最简单组合方式是叠加,这也是单体结构中最常用的组合手段。一般情况下,叠加并不需要引入传导部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叠加后的法阵绘制时,重叠的笔画也应该重复绘制,尽管它们可能无法在最终完成的法阵上体现出来,这是符号意义上的保险手段。如图2,这是图1中4个单元素法阵直接叠加得到的初等法阵。由于元素间的相互作用,该法阵并没有直接物理效应;但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用途:聚集能量。

image_2.svg

图2:聚能结构,大卫之星

—17—

这一结构仍然是简单几何图形的组合,但同时亦具有符号含义。它是四大基本元素符号的直接叠加,从这一角度考虑,这是一个复合法阵。与前面的单元素法阵相似,圆环吸收外界提供的能量,而这次能量在线路间来回运动,最终聚焦到法阵的几何中心,即外圈圆的圆心上。尽管原理很难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这一结构实际上是最常用的聚能结构:在最优条件下,该结构可以将能量利用效率提升6倍以上8。聚能结构不止这一种,还包括了与恶魔学有关的五芒星9、漩涡结构等,它们会将能量汇聚致法阵中的特定位置,这一效应有时也被术士用于补充自身能量储备[8]

另请注意,这一结构的外观也与著名的神秘学符号大卫之星相同,这一意义很可能是该结构提升能量利用效率效果显著的原因之一。我们提到过叠加时法阵的每一笔必须按原样绘制,考虑到这一点,该结构的笔画也可以拆分为两个大卫之星。尽管相关理论研究亟待充实,我们可以发现,采用叠加方法构建单体结构法阵时,一项重要的技巧就是利用基本初等法阵的笔画同时构建其他有助于法阵功能实现的符号。

单体结构法阵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也比较容易绘制,但由于结构限制,此类法阵一般无法直接用作陷阱,只能作为复合结构法阵的组成部分。

b. 复合结构

复合结构法阵是初等法阵中除单体结构法阵外的所有可能结构的总称。列出所有可能结构并不现实,这是因为法阵具有可扩展性,即使忽略各类结构难以计数的不同绘制方式,法阵的可能构造仍然是无限的10。因此,本段只列出几种常见的复合结构及其归类方法,更详细的解释请参见卡斯佩罗夫(1998)的描述,相关资料见附录A。应注意,同一个法阵中可能会使用复数种复合结构,此时的归类应当在拆分法阵后进行11。常见的复合结构分类如表1所示。

表1:常见的复合结构与归类

图形 名称 同心叠加 十字连结 放射连接 星状连接 复合连结
struc_1.svg 同心结构 可能
struc_2.svg 五芒星嵌套 可能 可能
struc_3.svg 六芒星嵌套 可能 可能
struc_4.svg 偏心结构 可能 可能
struc_5.svg 十字主体结构 可能 可能
struc_6.svg 边缘镶嵌结构 可能 可能

上表中,红色环形代表内部传导结构,与直接叠加相区别。内部传导结构可以是立体的,可以实现与叠加相差异的作用。绝大多数复合结构都可以相互嵌套,一些特例会在后文中提及;上表中所有结构都以圆形为基础,这也并非必须。

—18—

表1仅仅涉及了复合结构中最常见的几种,然而,即使仅仅在这6种结构中选择几种进行组合,选择2种就可以得到62=36种组合,选择3种能得到63=216种组合,显然,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在本文中详细解释不同组合间能量流动的特性差异与其中机理的理论探究,这些成果会另行发表。不过,在实际运用中,若非采用预先设计的法阵图样,精确计算能量使用效率不必要也不现实,因此在实际构建复合结构时,只需要记住以下几条事实:

美观优于丑陋,简洁优于繁复,清晰优于模糊,扁平优于嵌套12

1.2 法阵的功能部分

前文提到,一般的法阵结构依据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四类基本部分:供能部分、传导部分、作用部分和保险部分(也被早期文献称为奇术源结构、引导结构、效用结构和回冲补正结构)。这其中,作用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绝大多数法阵也必须引入供能部分和传导部分。

1.2.1 供能部分

供能部分为整个法阵的运作提供能量。如果具有持续的能量输入,部分法阵结构可以完全脱离供能部分运行;但此类结构极少单独存在,因此绝大多数法阵中供能部分都是必须的。图3列出了供能部分的主要形式。其中,图3-a是前文已经叙述过的简单圆环,在此不再赘述。

image_3.svg

图3:供能结构

图3-b是一类比较实用的供能结构,其中由简单传导结构与圆环连接的虚线框表示内部放置供能物品。供能物品是任何能源物质,最有利用价值的是神圣性较高或富含生命能量的物品,常见的如古希腊自然之神潘的陶土雕像。其他能量形式,如化学能或电能,也可用转换术式引入该结构,但能量利用效率就低得多了。

图3-c是简单的嵌套式吸收术式,此类复式环状结构有助于吸收环境中的EVE能量,并将能量输入内圈的圆环。此类结构的优点是可以直接与法阵其他部分嵌套绘制,单体结构法阵一般使用此类结构。然而嵌套式供能结构也有其缺点,主要是能量吸收效率的低下,导致应用此类结构的法阵性能难以提升。

图3-d表示了需要大量能量输入的法阵的供能部分最常用的技术:作用部分的逆向运用。这一结构实际上是一个十字主体结构的小型复合法阵,向其输入少量能量后可激活作用部分以大规模吸收环境中的能量。大多数情况下,配合十字结构需要刻入不同铭文,借此增强能量获取的效率。

1.2.2 传导部分

传导部分用于法阵不同部分的连接,它控制着法阵内部能量流动的方向、强度、速度等变量。传导部分的结构一般只是简单的(广义)曲线。一般来说,传导部分利用绘制线条的走向和疏密来调节能量的传输,由基金会开发的辅助设计工具Thaumatica优化的传导结构能够大幅提升法阵效率13。不过,在隐藏式奇术法阵构建过程中,简单使用线条连接各部分对法阵生效情况影响不大。

—19—

1.2.3 作用部分

作用部分是法阵中的主要生效结构,通常由与概念相关联的几何图形或文字构成,当能量被引入此结构时,此结构将产生相应的效应。针对作用部分的论述在各类文献中非常详细,参见《基金会通用外勤手册》相关篇目。本文仅在此介绍作用部分中前人研究较少的一类:铭文。

铭文是使用有意义的文本充当法阵作用部分的一种形式,这在早期法阵中非常普遍14;单独出现的铭文有时也被认为是与法阵相区别的符文15。铭文生效的原理和其他符号类似,不过铭文的效应强度有如下规律:使用越古老或越具有神秘性的文字或字体,文本内容越抽象或接近概念本身的,其作用越明显。早期欧洲神秘学者和奇术师经常在法阵中使用希伯来语或哥特体拉丁字幕拼写神名,大致就是出于对这一规律的初步认知。强度较高的铭文并非一定具有较长的历史背景,神秘性的提高也有帮助,如使用腾格瓦文字书写法阵中铭文的尝试就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结果。

对于铭文的应用,这里给出一个实例,即图4。

chaos.svg

图4:在混沌分裂者袭击中记录的法阵

这是在2020年一次混沌分裂者袭击后收集到的于袭击者装备下雕刻的半永久性法阵,其中三个古埃及圣书体文本内容分别为“分裂”、“混沌(神名)”、“合并”。这些铭文是整个法阵的全部作用部分,覆盖了历史性和神秘性两个要素。它们为混沌分裂者方面的装备附上了更高的破坏性,其与混沌分裂者组织名的统一也使其效应更便于操作。

1.2.4 保险部分

保险部分用于保证法阵运作稳定性的结构。供能、传导、作用三类结构都用于法阵进程的构建,而保险部分并不对法阵进程直接生效,而用于防止进程中出现能量过少或过多、传输方向问题等异常情况(大多是术式构建中“回火”在法阵构建上的反映)。较早的文献对保险部分着墨不多,在法阵绘制规范化前,稳定法阵结构与保险结构通常依靠多次尝试得出,也有部分文献提出了法阵产生问题时的安全防护方式16。不过,在隐藏式奇术法阵的构建中,保险部分尤为重要(见后文)。

1.3 法阵的绘制

绘制法阵并不困难,几乎任何作图工具都可以作为绘制法阵的工具。不过,绘制法阵时除了图案的标准,还应该注意绘制顺序:一般地,选取一块水平平面,在其中确定法阵的中心点;再通过指南针确定正北方向。从中心点开始,以由内至外、由北开始顺时针旋转的顺序绘制整个法阵。如果法阵中的图案具有方向性,则以自中心点向外的视觉方向为准;如果法阵本身的核心图案有方向性,则以正北方为上。

—20—

2 隐藏式奇术法阵与陷阱学相关技术

在普遍认知中,奇术法阵的绘制、生效过程是连续的,少有的特例,如刻痕型半永久法阵和长效持续类法阵,启用时也需要奇术师有意识地构建激活术式输入能量。隐藏式奇术法阵技术并非如此:正因其一般没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此类法阵可以在外勤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1 法阵隐藏技术

利用隐藏式奇术法阵设置陷阱,首要的条件是对法阵本身进行隐藏。我们首先讨论几种隐藏法阵及其显著EVE能量效应的方法。

2.1.1 视觉隐藏

隐蔽法阵本身的基本要求是使法阵难以被直接目视观察发现。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遮挡物,如环境中常见的杂物,覆盖法阵本身,例如野外可以使用的泥土、草叶等,与城镇中可以使用的建筑垃圾等。不过,直接遮挡法阵有时会对法阵的生效产生影响,某些遮挡物可能会被错误地指定为法阵功能的目标。另一种简单的方式是使用间接遮挡物,遮挡物并非直接覆盖在法阵上方,而是借助其他方法避免法阵本身被观察到,例如著名术士亚雷斯塔·克劳利曾将一个奇术法阵置于月球背面,将任何试图登月者对月球背面的视觉扭曲成克劳利本人的面部,这使得当时的异常处理部门不得不采取了非常手段以避免该效应对帷幕外造成意外的影响17

更进一步隐藏法阵应该从法阵绘制本身入手。当绘制法阵所用的材料与绘制平面颜色、质感相近时,也可以起到视觉上隐藏法阵的效果。下面是一份绘制材料、颜色及其传导效率的粗略表格。

表2:各类绘制材料的特性

材料 颜色 传导效率 材料 颜色 传导效率 材料 颜色 传导效率
水* 无色透明 1.03 灰黑 3.47 血液*† 6.33
墨汁 任意 1.01 紫红 3.86 秘银‡ 银白 7.00
石墨 灰黑 2.70 银白 5.76 橙黄 6.50
铭刻剂** 5.00 蓝灰 5.40 贤者石‡ 灰白 7.62

*液体
**配料参见基金会外勤手册
†不建议使用
‡炼金术材料

表中几种炼金术材料都较难以取得,成本过高;基金会奇术部门主要使用的铭刻剂传导效率超过了部分金属材料,但用其绘制的法阵非常容易观察到;尽管金属材料的传导效率明显较高,但用金属材料绘制法阵比较困难,实用性较低。不过,上表中并未呈现一个重要的特例:当把少量金属粉末混入水中时,使用该浊液进行绘制,法阵的传导效率最高可以达到5.00左右,而仅混有少量金属的水被用于绘制时仍然难以察觉。不过,这一方案也有明显的缺陷:使用流动性较高的液体绘制时,对平面的要求较高;当水被完全蒸发后,这一法阵也将失效。

视觉隐藏法阵的另一种方法是构建隐形术式。例如,基金会泛阿拉伯分部曾经记录到这样的铭文,与以上提到的混沌分裂者采用的法阵可能出自同一体系:“𓇋𓏠
𓈖
𓀃
”,这是使用圣书体书写的“隐形”,将它置于法阵的特定位置再输入能量可以使得法阵完全在视觉中隐形。此类术式也有明显的缺点:其相当于一个持续作用于法阵本身的作用部分,这使得使用了此类术式的法阵几乎可以等价于一个长效持续类法阵,其能量效应非常明显,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奇术师面前毫无隐藏作用。不过,在应对奇术师以外的威胁时,隐形术式的隐藏效果可能是最佳的。

—21—

值得补充的一点是,先前提到的第一种方法(直接遮挡法阵本身)有一种特殊的变体:绘制法阵各部分时,模仿环境背景物的特征。例如,一定程度上放弃铭文效应的最大化,使用现代英语书写铭文,将其藏于提示文字中。图5给出了此类方案的一个例子,它是一个标准的五芒星嵌套结构法阵,五芒星以叠加方式置于地球符号上方,周围环绕以铭文。

GOC2.svg

图5:隐藏法阵实例

2.1.2 非视觉隐藏

奇术法阵除了容易以视觉区分外,也具有一些非视觉特征,如法阵运作时可被侦测到的EVE辐射与休谟指数波动。这些特征的隐藏一般利用法阵内的保险结构实现。

保险结构有两种主要形式:释放型与抵消型。前者的工作原理是将前述可能导致事故的过量EVE能量以及非必要的额外奇术效应向法阵外传导,逐渐消耗并释放到环境中。一些法阵中存在大量看似没有必要的传导部分,实际上这些结构正是处于保险目的所设计的。抵消型保险结构则利用绘制原法阵(结构)的反法阵(结构)或正交法阵(结构),将法阵效应最终抵消,从而实现法阵的保险。从结果上来看,后者,即抵消型保险结构能完全屏蔽掉法阵产生的效应,但抵消型保险结构所绘制的图样一般会带来逻辑上与法阵本身效应相反的效应,这些效应无法被去除18。抵消型保险结构一般被置于地下或原法阵绘制表面的对侧相应位置,其效应会被尽可能掩藏,但休谟指数仍然会在较近范围内发生波动19,一些实质上的效应(如空间干涉、物质的创造)的对应效应也可能被观测到。

法阵的保险部分释放或抵消影响法阵运作稳定性的效应,这些效应恰恰是法阵非视觉特征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使用需求选择上述两类保险结构在法阵的隐藏上确有必要。

2.2 陷阱设置技术

奇术法阵在陷阱学上的运用中重要的一环便是“陷阱”这一功能属性。隐藏式奇术法阵的构建还需要两个要素:法阵的激活与法阵的效应,也即陷阱的触发条件和功能。

2.2.1 陷阱激活装置

我们在前文中留下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普遍认知中,奇术法阵的绘制、生效过程是连续的,隐藏式奇术法阵需要依靠何种技术来实现其隐藏、并在合适时机生效的效果?其实,较早期的研究也常常忽略法阵设计的逻辑性,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激活装置实现识别条件激活法阵的效果。

—22—

激活装置,也称作法阵的促动部分,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法阵。其主要功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启动,向主法阵输入足够的能量并使主法阵被激活。一般的激活装置更像电路,包含有可能的供能部分、至少一组逻辑性传导部分和至少一个判断术式,以及用以激活主法阵的作用部分。本文将不会过多探讨逻辑性传导部分的构建。事实上,下图已经给出了外勤实际运用中可能用到的全部3种逻辑性传导结构“与”(图6-1a)、“或”(图6-1b)、“非”(图6-1c)。

image_6_1.svg
image_6_2.svg

图6:基本逻辑结构与技术细节

熟练组合这些结构可以构建出几乎所有可能的条件检测术式,对于这些术式的进一步优化则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其中,判断术式是一组故意设置了能阻(一般使用“ᚺ”和“ᚻ”两种写法的卢恩字母加阻)的传导结构(图6-2a和图6-2b),当所有输入端都有正常能量输入时,便会输出能量。“非”逻辑结构(图6-1c)是基本逻辑结构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其原理实际上与前文提及过的抵消型保险结构相似,包含了一个获取条件的正交结构的图样,当且仅当条件未被满足时,这一结构会向外输出能量。图6-2c是该结构的最简单形式。

条件本身是否被满足的判断方式相当丰富,例如判断压力时一般选择构建一个不稳定的能量平衡,当结构受到足够的压力时,该平衡被打破,能量被输出,即实现压力的检测。在实际使用时,常用的条件包括光照、温度、压力、特定生物目标等,对于这些条件设置方法的详细说明请见附录D。

依照功能分类,促动部分主要分为触发式、非触发式和遥控式三类。触发式指检测直接物理干涉的激活装置;非触发式指除了触发式之外、无需奇术师控制,可以自动检测某些条件达成与否而产生反应的激活装置;遥控式则是利用空间术式与特殊的条件设置实现的远程手动触发,柯瑞娜(2005)对此有详细的论述,见附录E。

—23—

2.2.2 陷阱作用装置

实现隐藏与激活后,隐藏式奇术法阵的基本要素已经达成。法阵的功能构建与一般的奇术法阵差别不大。不过,就陷阱学角度而言,选择合适的功能仍有必要。附录F是一份详细的检索表,将作用部分依照外勤任务中不同实际情景的应用进行了索引,对于外勤人员,可将这份检索表裁剪下来随身携带。

被人员或实体追赶时,如使其行动缓慢的、使其注意力分散的、使其能见度下降的作用部分的较简单干扰类术式都非常实用。若试图直接制服对方,所需构建的术式则需耗费更多精力,比直接施法更加困难,设置陷阱的效率非常低,一般不建议如此尝试。

进行狩猎或捕捉任务时,可以使用诱饵掩藏法阵,再使用昏迷、闭锁等作用部分。即使是需要动物尸体,也不建议直接构建伤害或致死的术式,这是因为它们的构建流程通常更加复杂,而受伤或死亡的目标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连带后果,比如被血腥味吸引的其他野兽、目标死亡后的腐烂并吸引昆虫等。合理的做法是先将目标困住,再使用传统方式制服或杀死目标。

一些功能设计应当考虑技巧,例如移动物体时可以在目标后方制造空气以推动目标前进,而非使用复杂的空间术式,这会使得法阵整体简单很多。始终坚持前文引用过的“美观优于丑陋,简洁优于繁复,清晰优于模糊,扁平优于嵌套”,这是一条陷阱学/阵法学领域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实现同一功能的构造,越是简单清晰,就越是可靠高效。

致谢

我需要感谢Site-CN-97的孟效文研究员,他的文书工作为本文的写作和相关研究的进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也应该感谢林戴瑞博士其主管的Site-CN-10全体员工,技术部门与该站点合作进行了大量实验与测试。特别感谢阵法学研究的先驱们,包括米·安·卡斯佩罗夫(М. А. Касперов)、哥德尔·托努斯(G. Thonus),以及三文鱼研究员、安戈研究员等奇术理论研究的推行者,他们始终支持着我们的研究。

参考文献

—24—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