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野拳 中文维基
%E6%96%87%E8%B1%AA%E9%87%8E%E6%8B%B3.svg

文豪野拳

评分: +245+x

文豪野拳
Super Crush Personnels

Main_Screen.png
类型 格斗游戏
平台 PC、Letters Alphabox
开发商 GG Studio
发行商 Letters Entertainment

《文豪野拳》(日文:間世中ぱんチ,英文:Super Crush Personnels)是一款像素风横版格斗游戏,由Letters娱乐旗下的GG工作室开发,由Letters娱乐发行,公布于2024年4月,并于6月22日同时在PC平台和Letters Alphabox掌机上发售。《文豪野拳》是Letters娱乐发行的首款格斗游戏,也是GG工作室的第一部独立游戏作品。

作为一款复古风格的格斗游戏,《文豪野拳》以极富特色的角色与技能系统闻名,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由于大部分角色设定上来自诸如SCP基金会的帷幕后组织,且似乎存在对现实人物的影射,该作受到了帷幕后媒体的广泛关注。

同Letters娱乐及其旗下工作室此前的游戏作品类似,该作发售后约一周,就在非异常互联网遭到以SCP基金会为主力的迅速查禁,这是因为其被认为违反了紫禁城公约中规定的帷幕协议。Letters娱乐与GG工作室均始终拒绝对帷幕相关提问作出评价。

玩法

《文豪野拳》是一款格斗游戏,支持玩家与不同难度AI间或玩家与玩家间的一对一战斗,并包含在线功能。在对战过程中,玩家可以操作自身角色进行攻击、格挡、释放技能等一系列操作,通过打出连续攻击、完美闪避和攻击格挡来增加气势指数,并利用气势指数释放更强力的技能。

各个角色之间的基础攻击力、攻击速度、移速、防御力各不相同,但在对战中,除非特别说明,每个角色都有着相同的最大生命值。当一方的生命值归零且没有任何技能可使游戏继续时,另一方获胜。

剧情

  主条目:文豪野拳背景故事

《文豪野拳》发生于近未来的2030年,朝鲜地区突然发生了一连串异常事件,SCP基金会与全球超自然联盟无力掩盖,帷幕秩序被破坏,帷幕后的各大组织不得不派出成员进行较量以争夺主导权。由于涉及到的帷幕后信息较多,《文豪野拳》的背景故事对于一般公众而言这一背景的可信度反而下降了,因此SCP基金会似乎并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记忆删除。

角色

  主条目:文豪野拳角色列表

开发幕后

本地化

《文豪野拳》经由Letters娱乐的不同子公司发行了中文、日文和英文版本,并根据不同语言版本进行了本地化,其主要体现在三个版本几乎毫无关联的游戏标题上。由于GG工作室位于中国,游戏最初仅公布了中文名称与英文标注,因此《文豪野拳》公布早期也被日文媒体翻译作“文豪ストリートボックス”。

工作室访谈

欢迎来到蛇手有约,可以先和各位读者介绍一下自己吗?

大家好,我是Letters娱乐GG工作室的主策划茂游。我们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工作室,希望可以制作更多体现各个社群日常生活的游戏。

为什么会想做《文豪野拳》这样一个游戏?

其实我们最早的企划并不是现在的模式,而是一个叫做“下克上”的格斗游戏。这个游戏会生成你和你的上司作为游戏角色,如果你打赢了你的上司,就可以在现实中也获得上司的职位。我们demo都做出来了,但是我内部试玩了一下,感觉用玩家直接生成角色技能效果太过单一和随机,且由于上司角色是ai操作的,玩家也无法体会和其他玩家对战的乐趣。所以我们最后还是决定做更传统一点的,以不同角色的操作特色为核心的格斗游戏。

打断一下,“下克上”的demo内部试玩是你玩的?

是的。

那你赢了吗?

赢了。

恕我冒昧,你取消“下克上”的企划真的不是怕其他员工把你打下来吗?

真不是……

好吧,那回到之前的问题。可以看到,现在的游戏与你的描述依然有很大差距,那么之后你们有进行了哪些调整?

是这样的,我们依然决定从“普通社员”这个角度入手制作角色,随后想到了可以根据不同的组织制作具有组织特色的职员角色,这样我们的玩家群体也更有代入感。不过此时,我们正好获得了一份特别的资料……

当时我们的主程序为了练手,黑进了SCP基金会的数据库,获得了一份员工档案。不过我们发现这份档案里不仅有基金会的员工,也有其他组织的员工,基金会的情报工作做得确实不错,帮我们省下了很多工作量。

但是在游戏发售后,从各种渠道都可以看到不少游戏原型人物表示游戏中的技能和他们本人的经历完全不符。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回应吗?

那必然是基金会全责啊,我们只是档案的搬运工。冤有头债有主,认准基金会“超形上学”部门,找他们投诉去啊!

回到游戏,为什么游戏叫《文豪野拳》?除了部分与图书馆有关的角色,其他人物似乎和“文豪”这个词并没有什么关系。

你也看到了,由于我们用的是基金会的档案,所以基金会员工占了游戏角色的大多数。众所周知,基金会员工最会的就是编造所谓“异常性质”和撰写又臭又长的项目文档了,那可不就是带文豪嘛!

至于游戏的英文名部分,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SCP前台公司命名法……说真的,他们每次都用相同的首字母开头命名前台公司,居然没有任何人发现吗?

哈哈……对于游戏有进一步更新的计划吗?

可以透露的是我们正在与C&C工作室合作制作一款《文豪野拳》的桌游版本。

这确实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那么对于目前的游戏本体呢?

关于游戏本体的话,我们有计划制作1v1以外的玩法,例如2v2和剧情模式。

2v2会进行一些特效上的优化吗?我是说,真的不会混乱到看不清屏幕、或者分不清谁是友方谁是敌方吗?

这不是很好吗?

好吧……那么会有DLC或者追加角色吗?

我们也想有啊……如果看到这篇访谈的你能帮我们再偷一份基金会或者其他组织的人员名单出来,我们就考虑做DLC。

游戏里不是说“你们打过了基金会的网安”吗?

我们打得过基金会的网安,但是打不过基金会啊……

我有一计:你们可以把《下克上》改成基金会特攻版的,这样就能打倒基金会了。

你说得好有道理。

开个玩笑,那么本期采访就到此告一段落了,最后再和大家说几句吧!

感谢游玩《文豪野拳》,祝你在游玩过程中收获快乐。还有,声光污染是本游戏特色,不爽不要玩!

趣闻

高速查封

不出意外的是,在游戏发售一周后,它就从所有“通用”网络平台上销声匿迹了,尽管游戏实质上没有使用任何会被定义为“异常”的技术。不过也正因此,查封的执行实质上不是非常严格。《文豪野拳》依然在网络平台上存在小范围流通,而一些角色则以换皮身份加入了各类更有名的,同人制作的格斗游戏中,如特工Asriel被替换为了“文艺特工男”,研究员杨光则变成了“月球头锤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观谬管理员double cat是活跃在“非异常”网站的人物,所以她的名字没有被改动,依然是“double cat”。

纯净版

由于《文豪野拳》的特效远远超出一般格斗游戏的范围和刺激性,加上极为泛滥的全屏光效和特殊音效,很多玩家在上手时感到极不适应。一小部分玩家组成了“文豪野拳净化委员会”,致力于开发简化游戏特效的插件。

一个月后,插件1.0版本开发完毕,众多玩家下载了插件,试图体验《文豪野拳》纯净版……然而,由于去除了大量特效,导致部分技能(如主动遮屏技能)变得毫无用武之地,而另一些技能的释放则极不明显,表现为角色都不知道受了什么伤害就疯狂减少生命值,最终变为另类恐怖游戏。

这些意见被反馈到“文豪野拳净化委员会”之后,委员会的成员们又着手开发了插件2.0版本。在这个版本中,遮屏技能被恢复,而其他大型特效被替换为了判定框。然而这个改动依然没有太大改善,画面中堆叠的半屏甚至满屏判定框依然让人摸不着头脑。

在这之后,玩家们也逐渐习惯了《文豪野拳》的声光污染,不再需要插件了。而“文豪野拳净化委员会”也就此分裂,一部分玩家变成了痛骂游戏可玩性和技术力的文豪野拳黑,而另一部分选择继续和特效死磕,努力开发插件3.0……

坐牢对局

一些玩家经过长年累月研究不同角色的对局后发现,一些角色的特性或技能组合起来之后会达成非常诡异的效果,给某一方或双方玩家带来坐牢般的体验。以下收录了部分坐牢对局列表。

研究员Lyrics Linn VS 研究员Lyrics Linn
双方都无法复制任何技能,只能互相平A战斗。

Phate Taeki VS Phate Taeki
由于Phate的核心机制需要在对方使用技能后使用技能,因此两个Phate对战会变成“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心理博弈大战,敌不动我不动。

Darklight VS 孙莲宇博士
孙莲宇可以依靠大招的最大生命值攻击及自身的额外生命取胜,但Darklight可以多次复活,使得其大招的优势荡然无存。

道格·柯德努森 VS 带有复活机制的角色(尤其是Darklight)
道格的技能可以消除对手的复活能力并有概率即死对手。该技能对于Darklight尤其致命,因为其生命值较低,在没有复活能力的情况下非常容易阵亡。

文学顾问赵馥一 VS 羽天一
赵馥一的攻击可以削减对方气槽,而羽天一的所有技能都需要通过气槽释放。虽然羽天一的气槽有多种方式回复,但依然很容易受到针对,而陷入完全放不出技能的境地。

附瑛 VS 文学顾问赵馥一
赵馥一的移动速度过慢,很容易被附瑛放风筝。雪上加霜的是,附瑛的额外位移技能全都不需要耗气,导致赵馥一很难限制对方移动。

索菲亚 VS Diample
双方的基础攻击力都很低,且索菲亚的星辰机制可以抵消debuff。结果就是,由于没有debuff,Diample造成的伤害变低了;由于星辰被消耗了,索菲亚的攻击力也无法叠加。于是最终对局变成了刮刮乐。

汞榜

一位名叫“Hydr-Argyros”的观谬维基用户发布了《文豪野拳》的个人向强度排行榜,在圈内一般被称为“汞榜”。榜单以某著名手机品牌的产品作为分级标准,令人忍俊不禁。原帖内容收录如下。

Hydr-Argyros


说在前面

各位好,这里是Hg,大家可以称我为水银,汞,水如银或者什么名字都可以。就在不久之前,Letters整了个新活,他们从某个知名秘密组织三字母基金会那里搞到了一份名单然后做了一个格斗游戏出来……作为一个纯个人账号,我对这些组织之间的弯弯绕绕不是太感兴趣。但我真的忍不住要说说文拳这款游戏。

免责声明

本人深耕各类游戏,以街机格斗、类银河恶魔城、单机解密、即时战略见长,同时也玩桌游。曾经担任霸拳1999比赛的裁判,锁中光解密大赛冠军……种种不一一列举,自认为可以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下文拳这款游戏。以下内容都为个人见解,不会带任何节奏,也没有什么弦外之音,不是影射任何现实内容,仅仅是对游戏本身的评价。

猎马环节

虽然说文拳说是双平台发售,但是约等于和矮喽的掌机捆绑了。因为他们在PC端的优化就是依托答辩。你做梦都想不到我在这个游戏里卡了多少回,我现在用的这个电脑是一年前刚组好的,2400X的显卡和e9的芯片,只在这个游戏上栽过跟头!我甚至无法形容这个卡顿有多么的离谱,甚至游戏页面卡顿之后,我可以后台切出去看个视频然后回来看游戏页面继续加载文拳是一个伪装成平面像素游戏的3D游戏,敬告所有玩文拳的朋友,一定记得关掉设置里的那个“帧数优化”它甚至是默认打开的!,如果设备条件不是很好,不开可能只是会出现掉一两帧的情况,如果打开之后他会强行在所有帧之间加入即时演算,如果后面那帧没加载出来他就会一直演算直到闪退。文拳又不是用帧算伤害的,都是像素风了还惦记着你那流畅度干什么。

如果有矮喽的员工看到我的帖子,请你认真回答我的问题,你们矮喽的引擎真的不能好好做PC适配吗?你们甚至愿意为了在PC平台上线而写一套新代码让PC先运行矮喽的虚拟机然后加载文拳的内容,都不愿意专门分出来一个负责适配PC的。矮喽卖掌机的钱难道都被用来雇黑客从三字母基金会偷资料了?

大概关于PC端的吐槽就是这些……PC端的游戏体验很糟糕,但是掌机的手感意外很好……可能这就是公司自己做设备的好处,本家的优化做的很好。基本上所有现在能服役的阿尔法盒——从二代到四代都能玩。唯一的缺点在于二代机运行文拳的话掉电格外快,发热也很明显,但基本不会影响到什么游戏体验。我拿一代机刷机之后试玩了一下,一代机的硬件条件都能带动文拳,老机型的最大问题甚至是操作读取滞后而不是画面卡顿!矮喽你看看你那个PC都做成了什么!

游戏评价

至于游戏内容,则又是别有一番风味。文拳作为GG工作室的处女作,从设计感和用心程度来说可见一斑,但是他们的用心没怎么用对地方。且不说光污染一样的特效,就是说平面像素游戏为什么代码要用3D框架?而且这个游戏内所有角色没有一个素材是复用的,他们给每一个小人都捏了一个单独的角色底版然后做像素渲染。在代码逻辑上,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文拳游戏内的角色杨光,杨光的身体和杨光的头是分开的,如果是我写这个代码会把杨光的月亮头作为一个不可选中的伴生召唤物,但并非如此,他们给月亮头单独拎出来写了一套逻辑,幽默极了: )。面包的遗物则更甚,这个机制本身是作为累计数而存在的,遗物没有体积也不会产生伤害,按理来说只需要贴图再搭配一个判定中心点即可。而GG则把遗物做成了无敌的无碰撞箱模型,代码里更是归类于召唤物。所以在一些存在面包的对局中,你会看到莫名其妙的穿模,还有攻击索敌到遗物上导致打空的场景。虽然后者一般是由于设置中打开了官方给你的“自动选取敌方单位”的缘故,但还是让人忍俊不禁。

得益于如此罄竹难书的制作团队,游戏的数值平衡也很一言难尽。在文拳这个游戏中,只要手长,移速高,技能释放频率快这三点中能占一项,那么角色就是占优的,基础攻击力的高低反而并不重要。手长意味着可以避免贴身以伤换伤,在保证自身血量健康时累积气槽消耗敌方,移速则是规避敌方攻击的重要方式,移速带来的高机动性也是消耗敌人的好手段。技能释放频率则关系了爆发强度,除非是倍率高到一定程度能保证一个技能敌方残血,否则倍率就算再低,只要可以技能当成普攻打,那就是纯收益。如果拥有创造召唤物或者造成额外攻击的相关技能,那么伤害更是独一档。由于制作组的超绝代码编写能力,目前为止的召唤物只能吃到普攻,技能和地图的次数计算伤害,不会受到持续性伤害和debuff的影响。额外攻击则是另一套逻辑,它会直接从角色本体的基础攻击力中取值,无视加成的同时也无视了减攻,能对额外攻击造成影响的只有免伤buff和闪避buff,额外攻击能无视对方防御力造成伤害,简直恐怖。

角色测评

综合以上这些内容,再根据我的经验和游玩感受,我分析过后简单做了一个角色榜单供大家参考。(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结来说大概是这样的榜单:
Ultramax 羽天一
Ultra 道格、Darklight
Promax Scarlet、欧怀水、附瑛、陈卡妮、孙莲宇
Pro Phate、Linn、Kcorena、赵馥一、Bread、八川、double cat、完美、Maki、Resazurin、墨丘莉娅
Plus Hormress、索菲亚、Diample、See、SilverIce、Gunnarr
SE Infas、Asriel、噬菌体
XC 杨光、Echo

值得注意的是,该榜单的其他部分基本可以得到大部分玩家的共识,但Hydr-Argyros对于羽天一这名角色明显具有偏袒倾向,所以玩家一般讨论该榜单时,会忽略该角色的排名。有人推测Hydr-Argyros可能是通过羽天一的技能阅读到了《碧游主人说兽娘感应化形经》的原本,变成了兽人爱好者。

评价

媒体评价

lGN_Title_V2.png
lGN_Trail.svg

【lGN】θ'分,《文豪野拳》评测:是非曲直,难以论说

原型评价

《文豪野拳》发售后,一些角色原型在不同场合发表了对游戏中人物形象的评价。以下是部分可公开的内容。

来自基金会午夜论坛

████[推测为Phate Taeki之现实原型]


听着,我一直认为,当你要尝试代入自己设计什么东西时,要么设计成自己的样子,要么设计成自己希望的样子。而我的脑子这么想,我的上叙也一定是这么想的。他一定用了他的一半和他想要的一半创造了我,这个沟槽的自恋闷骚男!

████:所以你也承认自己自恋加闷骚了啊,有趣的女人

████[推测为研究员Bread之现实原型]


虽然大伙都说不还原什么的,但我的角色还挺还原的?他们是咋知道我的法杖其实是塑料的……不过我实在是不太想玩,虽然好不容易能自己打架了,但是看到自己被暴打也多少有点……自虐倾向了……

████[推测为二级研究员Infas之现实原型]


玩到了,好玩,哥们是搞笑角色,好评,收容了。

但是我能一拳打死至高神性的谣言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推测为Dr. Kcorena之现实原型]


看着好好笑,以前对付过的动物敌人现在变成我的召唤兽了,Kcorena和他的动物朋友。好像宝可梦训练家啊!说起来我还挺想当宝可梦训练家的,精灵球该研究起来啦!

████:完美地复刻了恶犬·王八·动物朋友!好本领!

████[推测为特工Asriel之现实原型]


为什么瓶子还在追我啊!

来自朝颜文学报

一次过于绚烂而荒诞的声光体验——《文豪野拳》游戏浅评

在听说《文豪野拳》这款格斗游戏内有朝颜文学报相关内容时,我第一时间就购买并游玩了这个游戏。必须承认的是,我本人的格斗游戏技术实在算不上精湛,加之朝颜文学报也并非专业的游戏玩法测评媒体,所以我不会对游戏玩法设计和平衡性作过多讨论。然而,这个游戏又完全没有剧情,是很典型的“一群人不知道为什么打了起来”的模式,因此也无法从这方面切入进行评论,毕竟你无法批判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这样一来,这个游戏和朝颜文学报的唯一重合点就只剩下了——“朝颜文学报”本身。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游戏,它选取了三十个来自不同组织的人物(大部分来自狱卒),然后让他们进行1v1大乱斗。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机制和技能,但这些技能和角色的关系……不甚明朗。朝颜文学报确实有一位编辑——道格·柯德努森——加入了游戏,但是他的技能,除了手上拿的笔记本偶尔会被换成一份朝颜文学报的报纸之外,和朝颜文学报就没有任何关系了。我完全不知道他在操作什么东西攻击,看起来都是些狱卒藏起来的小玩意儿。而与之相对应的,“朝颜文学报”本身确实作为一个技能被收录进游戏中了,但却被安排在了一名SCP基金会的研究员身上。好吧,看介绍,这确实是一位进行文化研究的狱卒成员,但这和朝颜文学报的关系也未免太过牵强。难道这位研究员有订阅我们杂志的习惯么?还是负责在所谓的“基准现实”中查封我们的杂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图书馆典籍也被提及,《范式转移》确实给到了正主——该书架的管理员墨丘莉娅,但《旅行者之书》同样是被分配给了一位基金会特工。难道狱卒内部已经充斥着图书馆的访客了么?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除了杂乱无章的技能设置以外,另外一项从物理意义上吸引我的游戏特色就是其绚烂的游戏画面了。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拥有改变整个游戏画面的能力,无论是替换背景、砸坏背景、增设背景,还是画面变暗、变亮、变灰、变得什么都看不见、变得如同十个小朋友跑到你家里把所有的颜色一股脑扔进你的白色颜料桶里一样花里胡哨,几乎每一局都有这样的体验。更变本加厉的是,有的角色甚至能把背景音乐都换了,简直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打完游戏半小时,我关闭电脑拿起手稿,就看到每个汉字的尖角都伸长了往我眼睛里戳,耳朵里还回响着标点符号摩擦碰撞的技能音效。如果说这就是游戏照进现实的话,那么现实已经开始乱拳殴打我了。你赢了,《文豪野拳》。

(来自不愿署名的朝颜文学报小编)

来自数据层

【视频回放】!玩一下出现我自己的格斗游戏((【SilverIce】

SilverIce:!大家好啊,最近总是有消息问我有没有打过《文豪野拳》,是不是制作组成员之类的(

SilverIce:我只能说我不道啊,真没人和我说过(

SilverIce:(游戏角色跳跃)总之这个就是我的形象了(走来走去),很还原啊,银冰就是这种人,完全没有虚假宣传((

[SilverIce在练习模式中试用技能]

SilverIce:!居然有这个徽章,放一个看看……哦乱码开始扩大了,等等,我的回气!有必要这么还原吗((

SilverIce:乐!怎么还有Sasha代打的,这下得@Sasha过来看看的,她好帅啊。

SilverIce:让我看看角色介绍……打不过我们的网安但打得过基金会的,乐死了!但其实制作组可以直接来问我的,很好找的,我从来不换id的(

[SilverIce查看全角色列表]

SilverIce:!我的前同事们也在啊……

SilverIce:挺好的,真的(((

来自观谬维基

🗿 double cat


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确实知道我身为灵体这个事实……知晓这一点的人屈指可数,可现在,我的这些隐秘,居然成了某个虚拟角色的一部分。想必他们付出了相当的努力。或许,某些时候我曾以为自己在故地重游时是孤独的,但谁知道呢,也许那些无声的目光,曾经悄悄地追随着我。而说到站牌……啊,他们似乎弄错了。“我”手中的这块牌子,并不是如月车站的牌子。实在有些遗憾,制作组居然在这一点上少了那么些考究。

恐惧……我不喜欢这个机制的名字。诚然作为平衡性的一部分,任何机制都不能过于强大,但恐惧一词担起的分量恐怕远超制作组的想象。人们在经受恐惧时本能地会想到逃离以求生存,因此将其设置为一个防御性机制,这没错,但仅仅停留在这一表面上,只怕不够贴切。我初见这词时确实曾心头一喜,以为他们能挖掘到更深的东西,如今看下来,倒是我一厢情愿。

不过,出于好奇,我倒的确小试了几轮。实在令我惊喜,这角色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一般。“我”的机制要求快速的反应速度和超前的预判,然而对我而言,读取对手的指令,输入自己的指令,来回不过刹那。只怕非我之人永远无法达到这角色的上限,但在我手中便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你问我是如何做到?不妨想一想我身为灵魂如何操作游戏画面。如果想不通,那便无可奉告了。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