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计划书 2024-336至339:“所以你想创作一份有关动物保护的作品”

项目计划书2024-337:“我即鼠”

评分: +121+x

标题:我即鼠

需要材料:

  • 一个笼子,5m*3m*3m。
  • 木屑,足以铺满笼子的底部。
  • 一周份的食物,置于笼子外侧。
  • 100只实验用小白鼠的尸体。
  • 一个水箱。
  • 我。

概要:我即鼠中,我将模拟小白鼠在被饲养时的环境并在笼中生活一周。在一周内,我将不会离开笼子,且不穿着任何衣物。食物都是打开的、简易的罐头食品,而我只能将脸伸进笼子的缝隙中试着舔咬食物。同样的,水箱将被至于笼子顶端。同时,我将与100只死去的小白鼠生活在一起;它们或在实验中被解剖或注射药物而死,或在实验后被处决。它们将被安置在笼子的各处。每日,除了吃、喝、睡、排泄等基本行为外,我将终日为小白鼠祈祷。

含义:在上次的作品后,我探访了数个实验室,发现了自己的傲慢与无知。认为人的生命和动物,或者其他生物的生命同等重要本就不是从人的视角,而是从神的视角出发的。我现在依然活着,是因为我间接杀死了无数的生物,并消耗它们所带来的资源。科学研究为了人类繁衍生存而进行动物实验,而人类的生存本就是建立在对无数动物的杀害上。没有发现这样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无知,而仅因为“残害动物很残忍”抨击甚至阻挠那些“杀害”动物的人则是一种傲慢。

我认为的所谓“残忍”,只不过是在文明社会下对动物产生的共情。这本不是坏事,但在面对生存必要的杀生时,这样的共情便成为了一种软弱,一种虚伪,一种罪恶。我一边享受着杀害动物带来的福利,一边抨击那些为了创造这些福利而双手沾满鲜血的人,仅仅是因为我自己不愿意面对那些血腥的场景而已。我希望通过这次的作品完成自省,揭下虚伪的面纱。

回应:我即鼠

你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加深了思考,同时这样的行为艺术作品也表达了你的思考与反省,确实是一份出自于你本心的作品。

然而,我希望你重新斟酌一下这份作品为观众带来的价值。它对于你是一种自省,甚至一种惩罚,但对于没有经历过这样思考过程的观众呢?他们很可能认为你依然在通过将身为人类的“自身”投入实验动物的环境中生活,从而抨击圈养实验动物的残忍。这与你的目标背道而驰。

既然你自身已经完成了一些思考,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如何将这些思考以cool的方式传达给观众。

——策展人


梳理思路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