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容前SCP-1516-JP的子实体
项目编号:SCP-1516-JP
项目等级:Euclid
特殊收容措施:SCP-1516-JP的标本应收容在Site-8103的标准生物危害物品收容间。收容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下,应将SCP-1516-JP从孢子体到第2变形体为止的各时期及其子实体的标本以冷冻状态分别保存于3级冷冻单元内。若人员需要进入收容室,需穿戴C级防护服,在离开后需接受C级低温处理与20日的隔离。若发现成为其携带者的人员,则执行程序“哈姆雷特”,其他相关情况应按照3级生物危害物质进行处理。
为防止日本国内新的SCP-1516-JP的产生,基金会将在全国派遣伪装为NPO的调查小组,以及使用侦察卫星“牡丹”对地面实施监控。一旦发现SCP-1516-JP,则封锁其周边区域,派遣机动部队ひ-8(“江户之花”) 对该地区进行高温处理,并收容其携带者。
描述:SCP-1516-JP为一种推测为人为创造的异常生物,从其基因信息具有基因操纵痕迹来看,疑似与日本生类创研存在关系,详细情况不明。对其基因组的分析表明其以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为主,并插入了677个来自其他生物的基因,详细分析显示677个基因中的494个来自以下生物:
・染井吉野(Cerasus × yedoensis (Matsum.) A.V.Vassil. ‘Somei-yoshino’)1
・粉红枝瑚菌(Ramaria formosa)
・大三条笄蛭(Bipalium nobile)
・丝盘虫(Trichoplax adhaerens)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Naegleria fowleri)
・炭疽菌(Bacillus anthracis)
・某种火叶菌属(Pyrolobus)的细菌
・某种耐碱菌
另外183个基因的来源目前不明。
SCP-1516-JP属于无性生物,其生活史与变形菌部分相似。在成长过程中其形态与生态具有阶段性的改变,各阶段的详细情况如下:
名称 | 自发芽起经历时间(h) | 形态 | 生态 |
---|---|---|---|
胞子体 | 0 | 胞子。体色为透明樱色,直径约8μm。 | 最初形态。通过在土壤、水中、生物(以下称为“携带者”)体内的任何环境下吸收微量的水分而发芽,释放出阿米巴体。 |
阿米巴体 | 0.1~3 | 类似变形虫。体色为透明樱色,体长约16μm~32μm,体高约10nm~15nm。 | 形状不定的单细胞生物。通过捕食其他微生物或血细胞成分而生长。 |
接合体 | 3~7 | 同时具备变形虫与平板动物目(Tricoplaciformes)生物的特征。体色为半透明樱色,体长约150μm~2mm,体高约10nm~1μm。 | 通过多个阿米巴体互相结合形成的群体。各个阿米巴体在融合后开始分化为拥有不同功能的细胞。 |
变形体 | 7~14 | 同时具备多肠目(Polycladida)与平板动物目生物的特征。体色为樱色,带有桃色斑点,类似染井吉野花朵的聚集形状。体长约2mm~30cm,体高约1μm~1mm。 | 接合体变形完成的形态,半不定形,疑似多细胞生物。若以“1个群体=1个个体”来看,个体的背部和腹部有所区别:背侧表面由纤毛上皮细胞组成,腹侧表面则是纤毛上皮细胞和腺细胞。无器官。个体拥有较高的移动能力,无论平面还是垂直方向都可利用体表的纤毛在一小时内移动约970倍于自身体长的距离。其可在陆地上行动,并在野外以未知方法侵入动物体内,其附着于动物内脏,用腺细胞分泌的含有极强消化酶的消化液将生物从附着部位消化,通过胞吞作用吸收摄取养分。大体上,到达这一阶段时携带者会注意到自己体内存在SCP-1516-JP。 |
第2变形体 | 14~48 | 与变形体相同。体长约30cm~400cm,体高约1mm~100mm。 | 变形体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其威胁度上升,为便利称呼该形态的变形体为“第2变形体”。SCP-1516-JP成长到该阶段后,携带者因脏器受损等原因最终死亡,携带者死亡后,SCP-1516-JP会摄食其体表并离开携带者。为得到成长至第3变形体的养分,个体会对包含人类在内的大型动物积极进行袭击活动。达到约300~400cm大小的第3变形体开始变形为子实体。 |
子实体 | 48~ | 无柄状态独立营养生物。颜色为樱色和茶褐色。体高约15m,直径约30~100cm。 | SCP-1516-JP的最终形态。与之前的形态不同,子实体具有植物性的特征,通过吸收地中根状的构造体中含有养分的水来维持生命活动。其体表相当于“树干”和“树枝”的部分由变化为纤毛上皮细胞的表皮细胞组成,其硬度可抵抗轻型火器的攻击。通过全年形成酷似染井吉野花朵的孢子囊,以无性生殖形成孢子并散播。 |
SCP-1516-JP不具备大脑,但疑似具备智能2。其可以进行学习、计算最短路径、对记忆威胁对象特征与判别、以及状况的判断等。SCP-1516-JP的疑似智能随其成长而增大,到第2变形体时,似乎可以做出与低等智慧生物类似的行动。

SCP-1516-JP的第2変形体
SCP-1516-JP自胞子到变形体都可随风、水、携带者的移动等因素进行扩散,在地面、土壤中、水中、生物体内的任何环境下都能生存、繁殖。此外,SCP-1516-JP对药物、强酸、强碱、放射线、干燥、饥饿环境有较强的抗性,且在休眠状态下具备提高耐性的能力,加之其具备类似涡虫3的再生能力,若需将其完全杀灭,除了将其加热至297℃以上的高温或冷却至-21℃以下的低温等方式以外并无有效手段。携带者体内的SCP-1516-JP可通过外科手术取出,但考虑到其本身性质,手术的成功概率是无限低的,因此除个别例外情况外,只能处决携带者。
一般认为SCP-1516-JP的大规模的发生给生物群集带来毁灭性的损坏,使发生地域的生态系统崩溃,但SCP-1516-JP在生态系统毁灭的地域由于养分不足等原因同样无法生长。基金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算的结果表明,若在市中心地区发生SCP-1516-JP且不采取相应对策,发生后███天,日本全国的生态系统将毁灭,███天后,全日本陆地中包含SCP-1516-JP在内的97%生物将灭绝。
备注:基金会在███山调查时,自山中██村村公所职员畠 ██的遗物当中回收到了部分文件,畠 ██生前是“村乡村振兴协议会”的人员之一。以下是回收文件的部分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