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站点 | 站点主管 | 研究负责人 | 负责MTF |
Site-82 | Dr. Morgan Armaud | Dr. Julia Mølgaard | Sigma-13 ("深水") |
特殊收容措施
SCP-3385需被收容于Site-82深水收容设施的干船坞之中。获取SCP-3385的详细资料需L4/3385级及以上权限,且任何物理或数字资料不得被带出Site-82或相应的深井目录区域。 任何试图将以上资料带离站点的人员在被捕后将立刻被拘留,剥夺其安全等级并/或将其降为E级人员。站点主管可酌情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方式。
每年需对SCP-3385的反应炉进行两次的全面检查,并根据需要增加燃料储备。任何情况下不得切断或减弱前舱的能源供应。
仅限现任站点主任与指定HMCL主任选择的研究人员有权限进入SCP-3385前舱。
描述

SCP-3385,拍摄时间未知
SCP-3385为一艘经过改装的前卫级战略核动力潜艇。其存在最初的入列匾被移除,并由皇家海军远方天际号的入列匾替换的迹象。资料显示该潜艇由位于坎布里亚郡的维克斯造船厂建造。1
SCP-3385内部已被完全翻新,潜艇前半部分已经过扩容处理以为四个大型冬眠室腾出空间。这些冬眠室占据了潜艇的大部分空间。舰上最初的护卫级导弹与鱼雷的发射管,装载器和弹药库已完全被这些储物间代替。
舰桥与司令塔附近区域也进行了翻新,以此来建造一个小型居住区与控制室,以便于对位于潜艇尾部的安全壳与核反应堆进行尽可能地管理与维护。
目前,SCP-3385上四个冬眠室仅有三个能够正常运行。从舰桥电脑中获得的资料表明存在从已故障冬眠室中拆除零件以确保其他三个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四个冬眠室均包含182个低温冬眠仓,共计728个,每个冬眠仓均被使用。尽管对冬眠仓内部进行了全面扫描,但其中冬眠者死亡的可能性依旧较高。由于冷冻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未知,目前无法确定这种可能性的大小。
对冬眠仓的调查显示,冬眠仓设计与建造的时间很短,并且具有多种异常性质。
对这些异常性质与整个冬眠仓制造技术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附件
发现记录
于2014年8月,SCP-3385首次被获得海星勘探有限公司许可的海底勘探船Whalesong鲸歌号的船员于法罗群岛北部的埃吉尔海凌的海底发现。
基金会在潜入英国水文局的特工将海星勘探公司的报告内容列为潜在异常后,开始注意到SCP-3385,并以英国皇家海军为媒介介入调查。
于2015年5月,SCPS 法尔康纳 号2被派遣前往调查。在未观测到内部存在任何活动迹象的的情况下,探索队伍初步认为SCP-3385能在中性浮力下保持稳定,并被一条铁链拴在海底。这条铁链随后被切断,SCP-3386被转移至Site-82的水下船坞中进行研究。
研究记录
2015年5月21日,SCP-3385被成功转移至Site-82的海底干船坞中。MTF-Sigma-13被指示对SCP-3385进行内部探索,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由MTF Sigma-13定位的舱门被一个复杂的生物识别锁封住,其技术复杂程度是基金会目前所未知的。经过几天的稳步进展,Site-82能够用从舰桥军官身上收集到的生物材料破开锁。
通过这一过程,确认了舰桥军官的身份是英国皇家海军准将Elliott Stewart。这种生物材料还被用来解开SCP-3385上的安全数据库,从而获得了关于Stewart准将的更多信息。
Elliott Stewart, 十字军勋爵侍从 |
大指挥官Elliott Stewart(生于战前纪元29年3三月十二日4)是一名十字军勋爵侍从,也是皇家海军5的一员。 早年生活和教育Stewart出生在英国西约克郡的利兹。他在圣卡斯伯特男校接受初等教育,然后以优异的成绩从皇家海军学院毕业,在那里,他还以全班第一的成绩完成了速成战术与战争学院的学习。 海军生涯战前纪元9年,斯图尔特直接从皇家海军学院接受了一项Leftenant的任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他被指派为海军上将Cyrus Othaniel (Bamfeld勋爵)的随从人员。在新不伦瑞克事件之后,他被提升为少尉舰长,并获得了他的第一艘飞龙级驱逐舰的指挥权,HMRNS天神之剑号。 |
![]() Commodore Stewart (Far right), with Lord Bamfeld (Center), and Captain (SG) Frederick. 出生日期: 战前纪元29年3月12日(现68岁) 效忠国: 大英帝国 服役部队: 皇家海军 军龄: 战前纪元9年——现今 军衔: 大指挥官 曾任舰长于: HMRNS 远方天际号 HMRNS 致命救赎号 HMRNS 天神之剑号 曾参与战役: 北美洲行动 极地圈攻势 泰晤士之战 伦敦大撤退 曾获荣誉: 皇家十字军(KC勋爵随从) 帝国英勇勋章 君主之证勋章 银星勋章 (**) |
尽管北美洲行动最终被证明是毫无成果可言的,唯一完成了战略目标的Stewart却得以作为活跃战地军官脱颖而出。此役之后,他被提拔为OGC(皇家十字军)的勋爵随从。他在纽约的行动为第十批英国远征军幸存者的撤退争取了条件,这也使他获得了君主之证勋章。在北亚特兰大,他对游击部队果断的指挥使得第三舰队在与美军的交战中得以多数存活,并在日后返回英格兰。
回到祖国后,他被第一时间授予了帝国英勇勋章,并被交予HMRNS远方天际号的指挥权。这一指令的更多细节被作为机密封存。
2015年5月25日,MTF Sigma-13返回SCP-3385,对指挥桥下的4个冬眠仓进行了勘探。
SCP-3385上共登记有728副冬眠仓,其中位于S16区的182副有明显的机械故障迹象。目前还不清楚这种故障是原SCP-3385拆取其零件以维护其余冬眠仓所致,还是说故障发生于零件被拆取之前。
更多机械专家和技师被遣入SCP-3385以分析过程中运用到的技术。这些人员由未知奇术专家Dr. Julia Mølgaard领导。
SCPF内部备忘录
自: Dr. Julia Mølgaard
至: Dr. Morgan Armaud
日期:2015/07/12
关于:SCP-3385初步调查结果
建造这些冬眠仓所用到的技术在当时是远超同时代水平的。我在船上的其他地方找到了不少科技产品,而收容室里的电子回路和能量循环分流系统就比那些产品的科技领先了好几十年。虽然反应堆用到的技术和我们自己的皇家海军基本相符,但这些用来控制舱室的电脑硬件我是从来没有见过。
从这艘潜艇的规格就可以看出来,这些舱室都是出厂以后才加装的,工程师们的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对SCP-3385船体的冶金学报告表明他们使用了一种奇怪的维修手段。看起来他们并没有把船体切开后再做改装来为这些圆柱形舱室提供空间,而是直接把需要加装的材料…塞了进去?
我那些在麻省理工的教授们肯定会说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这船体看上去就像在一瞬间被熔化后又迫使它生长。这几乎像是有机体的行为了,可它的生长过程却又太制式,所以一定是机械所为。Rogers7对我的这种想法十分不屑一顾,他觉得这个过程是通过某种复杂的奇术仪式完成的。他们用法术打开了船体, 把里面所有东西拖出来,塞上那些大圆柱,再把东西原位缝回去。
不过说真的,我们要是不使用异常科技,也完成不了这样的程序。确实,我们可以把她切开,再给她加装些镀层啥的,但也不可能在时间上做到接近他们的工程。Rogers以及其他一些工程师认为原本整个过程大概在几天内就能完成。我们呢?得花13-19个月,还得在没什么东西出错的情况下。所以我们一旦建好一艘潜艇就不会再给她切开,要是我们还指望着她能下水的话。
这还不是最炫酷的。
我叫医疗组的几个家伙开了几个没有启用的冬眠仓。Stewart和另外几个人显然没有开冬眠仓的经验,他们大概只是做了他们能做的,心里想着要救下几个人,实际上却彻底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不管怎么说,所有的“乘客”都被封在了他们该在的区域里。这些隔间都很小,而我对他们如何将所有人塞进这么小的空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是把人从最下方往上一个个堆起来,再封住入口?但是这样的话,第一个进去的人就得在冰冻开始之前待上好几个小时。我们第一次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这种想法几乎要给我整出病来,但这却是所有猜想中最合理的。
我换了个调查角度。每一位旅客都被分到一小块私人空间,我们在其中发现不少私人物品。有杂志,几个小玩具,几张相片。没有发现现金或是任何看起来可以用于交换的商品。我们猜测,要么就是钱在他们要去的地方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要么就是他们都认为自己带着的物品比钱更宝贵。不管怎样,他们的选择都十分一致。我们打开了S1区所有的冬眠仓,所有人带的东西都似乎只有私人意义上的价值。
我这就给你发一份我们汇编的表格。
-Mølgaard
大多数从S1舱室回收的物品都只有私人意义上的价值或是教育意义,这些物品也都被移入仓库。需要特别记录的是一份18分钟的视频信息,其中包含了SCP-3385在启程前那些天的剪辑段落。
Site-82的技术人员于2015年七月18日成功解码了航海日志。日志表明SCP-3385从加雷湖的克莱德皇家海军基地出发。出发的日期被记为征战纪元39年的十二月九日,总指挥是Elliott Stewart ,船员组有特派中尉Jaime Blythe和医护兵Gregory Jefferson.
日志大部分内容都平平无奇,记录了从出发到在Aegir Rise下锚的航程。他们到达时并未遇到什么麻烦,停船后在下锚点待了462天,期间没有提到什么重大事件。
在第462天的12:15时,指挥官Stewart记录了S1冬眠仓出现了一个技术问题,Blythe中尉建议从此舱室中拆取零件以确保其余舱室能够正常运转。在指挥官的记录中,他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最终发觉回收能用的配件才是唯一能做的选择。
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后续的记录暂时都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出海后的第611天,指挥官记录表明补给品已不足。
第628天,日志表明潜艇检测到了多次核爆。后续的地震读数分析表明在9小时之内发生了多达9740次独立的核爆,其中29次核爆的当量在120-140兆吨级。
最后一条日志是于第631天录制的一份视频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