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079
评分: +574+x

项目编号:SCP-CN-079

项目等级:Keter

%E7%A3%81%E8%9E%A8.jpg

SCP-CN-079个体形态

特殊收容措施:目前所有的SCP-CN-079个体与其载体SCP-CN-079-R一同被封存于Site-CN-054微生物收容分区内,收容分区编号CM-01。同时采取Ⅶ级生物危害隔离措施以防止有任意数量的SCP-CN-079个体脱离SCP-CN-079-R。CM-01收容设施内保有3级磁危害应对防护,并在SCP-CN-079群落半径7米内对称安装有编号SE-2、SE-3、SE-4的三台司南强磁回收模块。

目前已累积将4300台"芥子1”磁抗异化型投送入SCP-CN-079-R的1到10环区域以监控SCP-CN-079当前群体性活动模式的异常改变。进入收容分区CM-01需进行全身扫描,以去除身体上的金属物品以及磁力影响。目前SCP-CN-079的访问权限提高至5级,并停止相关测试。

描述:SCP-CN-079是一种类似螨虫的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广腹亚纲属的昆虫,身体大小在0.03毫米到0.04毫米不等。SCP-CN-079的异常在于其本身会产生类似于磁力的效应2并受到磁力的影响。有如下特性:

  • SCP-CN-079个体会被磁石所吸引,SCP-CN-079个体内都会含有大量的金属成分,据观察,这些金属成分可能是SCP-CN-079个体活动能量的来源,目前发现SCP-CN-079个体会通过自身的磁力效应而吸引并摄取空气中的微小金属颗粒以维持自身活动。
  • 经过解剖分析以及长期观察后,确认到每一个SCP-CN-079个体都有属于自身的磁力配对标准,归为“磁调”。SCP-CN-079个体会对与自身磁调差异率过大的其他SCP-CN-079个体产生斥力3

附录079-1:《中华奇物》 第三版 昆虫特别篇 p32节选内容

磁螨身上的排斥现象对于磁螨来说,一方面是如同章鱼的触手,磁螨可以借助它吸住各种各样的金属表面,或是像章鱼用触手掠食其他生物一样来掠食空气中所存有的微小金属颗粒。
但在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力又如同公牛的犄角,当两只不同的磁螨进行敌对行为时,它们会用自己的排斥力互相推搡,以争夺更好的生存空间。这样看来,其实磁螨所具备的场,就如同它们肢体的延续,无形之手。

  • 不同的SCP-CN-079个体所产生的磁力效应以及受磁力影响的程度也有所区别。部分SCP-CN-079个体有高于群体平均水准40%的磁力表现,而另外的一部分则可能仅拥有群体平均水准的80%。
  • 通常情况下,每个SCP-CN-079个体与其他SCP-CN-079个体之间不会进行直接接触,而是根据双方的磁调同步率而保持在斥力影响的距离。对于SCP-CN-079个体的交流方式,目前仍然无法完全解明,依照已有情报进行推断出的可能性为,SCP-CN-079个体会籍由微调自身斥力大小而编绘出类似于声波的信息而传达给其他的SCP-CN-079个体。
  • 当一定范围内不定数量的SCP-CN-079个体之间的平均磁调差异低于17%,这部分SCP-CN-079个体互相之间将产生吸引力,并籍由引力互相直接接触并锁定位置。此时,互相直接接触的数个SCP-CN-079个体则被成为“联结态”。联结态的数个SCP-CN-079个体会将自身的磁力效应联结,并彼此增强,即,所有参与联结的SCP-CN-079个体都成为一个“磁力”增强的整体。将这种联结态的不定数量的SCP-CN-079个体所组成的整体归为“螨团”。

附录079-2:SCP-CN-079观察日志第93日节选内容

SCP-CN-079的这种“团结行为”似乎存在于SCP-CN-079-R的各个环域上,我倾向于把这种现象称为“螨团”。十个SCP-CN-079个体以上联结成为的螨团,其斥力对于任意一个SCP-CN-079个体而言,无疑是碾压性的。并且螨团的那种异常的“磁力”强度并不是单纯的1加1等于2那么简单,随着螨团的成员数量增加,整个螨团的能力强度上涨是阶梯性的,目前所确认的SCP-CN-079个体数量总数在七万三千只左右,假设它们全部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螨团,其“磁场”强度通过计算几乎可以把整个地球的磁场完全偏转,将楼宇中的钢筋连根拔起,铁矿会被从地壳里剥离出来;强大的斥力可以把无数的金属加速到高超音速射向敌人;全世界的金属,包括地核,都可能被吸附到这个恐怖的螨团上成为他们的食物。
介于该种情况假设,我认为SCP-CN-079应被提升等级至Keter,并尽快对其进行无效化处理。

  • SCP-CN-079个体组成螨团后,螨团中的每一个SCP-CN-079个体之间的磁调都会逐渐趋向于完全同步,借由螨团整体更为显著的磁力效应从而更具有效率地从空气中获取微小金属颗粒,乃至于更大的金属物体。
  • 螨团相对于SCP-CN-079个体而言,排斥效应的表现更为“极端”。对于磁调差异率大于70%的其他SCP-CN-079个体或螨团,螨团会对其产生更为强大的斥力表现,但在另一方面,螨团对于磁调差异率小于50%的其他SCP-CN-079个体或螨团则更有可能产生引力。

附录079-3:SCP-CN-079实验报告——对于螨团效应的几个特性猜想

成为一个螨团的成员对单个的SCP-CN-079个体而言无疑是明智的选择,更稳定的金属来源,可以籍由所有的成员的力量来抵抗环域的磁力以保证自身可以拥有更长的寿命。但在另一点上,与某一个螨团联结也是唯一一种能够改变SCP-CN-079个体磁调的方法。有些成员数量极大的螨团,对于磁调同步率的要求可谓相当之低,但门槛的低矮也就表明了团体粘性的低下。

往往一个数量在三位数以上的螨团,每天都会有数个SCP-CN-079个体脱离,并可能有新的成员加入联结,而有些SCP-CN-079个体则似乎有意地在利用这种机制,例如目前自身磁调未达到某一螨团的同步要求,则该个体可能会将另一个螨团作为跳板,先在另一个螨团内进行联结行为,在改变了自身磁调后,便可以即时脱离,然后顺利进入目的螨团进行再次联结。

  • SCP-CN-079个体通常在诞生72小时之后就可以进行繁殖行为,SCP-CN-079个体的寿命目前未确认上限,互相联结的SCP-CN-079个体之间可能具有特殊的信息传递途径,目前仍在解明中。
  • SCP-CN-079个体的繁殖行为需要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铁质。SCP-CN-079个体无雌雄性区分,在繁殖时,往往SCP-CN-079个体会通过某种不可逆的方式将自身磁力增强3到5倍(会严重损害其本身的生理功能),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金属养分,此行为通常会使繁殖主体的SCP-CN-079个体死亡,在生理活动停止前,繁殖主体躯壳会逐渐金属化,类似于一种金属制成的虫茧。在4至5小时内,幼虫会籍由吸收这些金属而发育成型,最后破壳而出。

附录079-4:螨团状态下的特殊生殖行为研究报告

观察取样时间283小时,已多次确认到处于联结态的SCP-CN-079个体生殖行为。联结态的SCP-CN-079个体生殖行为与个体生殖行为有着极大区别。螨团的每一个成员将共同在螨团中心开始缓缓增殖出一个铁质球体,并成为整个螨团共用的孕育摇篮,也就是共生卵,在此段时期内,进行生殖行为的螨团的习性将变得更具有攻击性,主动进行争抢较大的铁质碎屑并表现出较常态而言更为强烈的磁场。此种繁殖方式,不管是成功率或者是繁殖数量都远高于自体繁殖,在生殖后也能更多地保存自身的生命力。

IMG_20170513_193913.jpg

1229只SCP-CN-079联结而成的螨团所结出的共生卵

但越是成员数量较多的螨团越是极少进行此种繁殖方式,原因目前仍未得知。

目前有数个推测,首先进行联结态繁殖的情况下,螨团的整体磁调同步将会发生较大规模的波动,易导致螨团的自行解体。

此外,在螨团孕育出可以使用的共生卵后,会有大量的SCP-CN-079个体试图与螨团联结,以期可以尽快使用共生卵进行繁殖行为并会在繁殖行为结束后即脱离螨团。这种行为会导致共生卵的消耗速度过快,而令整个螨团成员承受损失。

第三,共生卵的孕育需要螨团的每个成员都进行食物反哺4,当螨团决定开始进行共生卵的孕育时,螨团并不能强制性的确认每一名SCP-CN-079个体的反哺量是否平均,导致在进行共生卵孕育时会产生较多的SCP-CN-079个体解除联结态的行为。

SCP-CN-079-R是一个磁石内衬的环型靶,外部包有尼龙材质的布料。SCP-CN-079-R靶面整体总直径为一米,其中各环环径趋同,皆为60mm,并共分为十个面积不同的环域,推测为某种儿童弓箭玩具配件。目前经过磁力检测确认,十环区域至一环区域,磁石磁力强度依次上升。
附录079-5:《磁螨社会形态研究日志》第十部分节选

timg.jpg

SCP-CN-079-R表面印制图案

每当我看到SCP-CN-079生活在SCP-CN-079-R上,我就感觉到了命运的讽刺,和人类的幸运。或许该说,是这个儿童玩具救了人类。

刚开始我们拿到SCP-CN-079-R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个儿童玩具却会有如此诡异的磁力结构,按照最基本的常识好了,一个靶子为了保证游戏的公平性,不应该有着10个磁力都不相同的区域才对。随着观察的深入我们终于得以确认这其中的原因。SCP-CN-079-R最开始时,整个靶身的磁力在各个部分都是相同的,但在最初的开始,既不是如今十环的磁力强度,也不是那一环的磁力强度。

一环那最为强烈的磁场,来自于死去的SCP-CN-079的残骸。

强烈的磁场会严重的压迫SCP-CN-079的躯壳,令其难以移动,甚至于将其体内的金属物质剥离出其本身。然而320,657,1439,2329,3823,9382,10382,13302,15032,17769。从十环到一环,这是每个环域上所存活的SCP-CN-079个体的数量。这是██月██日的数据,也就是前天。

令人不由得感到违和,生存条件最为苛刻的一环,反而承载了最多的SCP-CN-079个体。

而这其中的理由,则出乎意料的简单,虽然一环有着最为强烈的磁场强度,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也意味着这片区域本身就会“长出食物”。强烈的磁力会使这片区域吸引到许许多多的金属,以至于不需要自身来进行捕获,满地都是现成的食物,仅仅是呆在原地,不试图顶着巨大的磁力而艰难的移动,指望着区域本身就会吸引到的美味金属降临在自己面前,就可以生存下去。

而一环也是繁殖意愿最强的一片区域,一环的联结态极其稀少,而个体繁殖行为在一环区域内呈现遍地开花的姿态,不断有新的SCP-CN-079个体从自己的生育者的残骸中爬出,然后即被巨大的磁力牢牢吸引在靶面上,支撑住一环那强烈的磁力并发育成型的SCP-CN-079个体就可以活下来,而其他则被磁力压碎,成为其他个体的美餐。

在时间的累积下,无数的SCP-CN-079个体的残骸铺满了整个一环,他们富有磁性的组织使得一环保持着高强度的磁力。所以同理情况下,即,SCP-CN-079个体的生育更替水平5越高,则会产生越多的尸体使得靶环区域整体磁力水平提高,其他靶环区域的磁力情况也或许是由于这个理由。

而实际上,SCP-CN-079到底会不会自然死亡,我们仍无法得知,因为就在那磁力微薄的十环区域,存在着的那一个螨团,我们将其称为“螨王”。实际上我很难将其定义为一个螨团,因为在实际确认中,这个螨团的磁调同步几乎到达了百分之百,它们几乎就是一个单独的生命体。而它们其中任何一个成员都没有进行过繁殖行为,并且没有死亡与衰弱表现。如此高的同步率也指明了其几乎不可能有新成员的加入。据成功收容SCP-CN-079全体至现在,已经过去了2█个月又██小时。他们依然保持着最初的320个SCP-CN-079个体。

螨王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其极少摄取金属,以及对其他任何SCP-CN-079个体的极强斥力。在观察实验中,螨王成员的一些肢体结构都已经互相融合。目前推测的情况是螨王以某种方式使其保持在了休眠状态。

而以螨王为中心,九环至二环,呈现出越来越低的螨团化。但其都有类似特点,每一个靶环的螨团都对企图跨越靶环边界的SCP-CN-079个体或是螨团具有强烈的攻击行为。但实际上九环至二环上的大多数螨团或SCP-CN-079个体,都有着极强的进入更中心靶环获得更优秀环境生存的本能。而实际观察得出的情况也表明了越是中心的靶环区域的SCP-CN-079,繁殖意愿越低。

在这种领域体系下,SCP-CN-079群体本身便主动限制住了整体螨团化的可能性,在不同的靶环区域形成了独有的行为模式。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行为模式下,SCP-CN-079的整体数量虽然具备波动性,但一直保持在八万以内的数量。

一个本能跨越整个世界的文明,却把自己锁在了一个箭靶上。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