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异常宗教表现部信息处理系统的提示
您正在访问的数据库位址<SCiPsIs://intradb/cn/scp-cn-vvhirl@tDocumBRiC>似乎包含了一个至数个预料外的模因信息流,当前无法判断其是否具有危害性,潜在的异常宗教表现已被识别到,访问相应文件时请每隔15分钟确认您的宗教信仰(如有)未发生外源性改变。
以下文件展示时可能出现格式错误,请注意潜在的异常影响。
数据错误:意外的文件尾在0x0FFF…
数据错误:意外的文件尾在0x0000…
数据错误:意外的呅繭溦烫烫烫烫烫烫烫烫
我们把灵魂连在一处,走向那黄金的彼岸
正在调阅……
特殊收容措施:项目初步发现地点已建立起临时站点Sector-CN-⊙。专职巡查与探索小队机动特遣队玄枵二十二“武陵人”被指派驻守于前述站点进行日常维护与探索任务。
自项目区域内回收的物品将由秘传收容部和典籍交流与检索部共同管理,考古学部提供外勤指导。当前,为保证常态社会稳定,与项目相关的文件均为保密资料。作为掩盖措施,一份去除了项目异常部分描述的考古资料将以“三星堆周边遗址发掘通报”同项目研究同步发出。
基金会网络安全小组机动特遣队鹑火十五“三人成虎”负责于互联网投放关于项目附近古蜀遗址的虚假信息与阴谋论,以降低公众对潜在收容突破与相关异常事件的关注。
描述:SCP-CN-⊙为四川省编辑市的一系列异常古文化遗址,其被推测为史书记载中“古蜀国”的文化中心。
SCP-CN-⊙的主要异常之处在于,其似乎早在旧石器时代便已出现。基金会人员对遗址最早期殉葬坑中回收到的生物遗骸进行碳-14年代测定后发现,其死亡时间距今已有超过50000年,这与周边建筑遗址和殉葬坑内其他陪葬物品的工艺水平并不匹配。
SCP-CN-⊙较早期的部分表现出极高的工艺和文化水平,这主要体现在其金饰工艺上。出土的金饰主要为金箔,尺寸较大1,厚度极小2,带有大量复杂雕花装饰,且发现了大量疑似文字的符号。
SCP-CN-⊙晚期似乎逐渐向东北方向迁移,其青铜器铸造与冶金工艺表现出明显的衰落迹象,金饰雕刻装饰与符号逐渐减少,并于1000BC左右几乎完全消失。遗址建筑物密度亦显著降低。
SCP-CN-⊙相关遗址的范围延伸到现已废弃的原编辑省道附近的一片异常区域,其被指派为SCP-CN-⊙-A。该区域周边存在大量疑似空间异常,主要表现为无法从空中观测到内部情况、无法以常规方式进入、从任意角度观察其内部均将被异常的岩石或植被遮挡。对于该区域的探索行动仍在进行中。
项目范围内的部分建筑与出土器物亦存在异常性质,具体信息参见附录。
附录:项目组人员就任报告
郑江羽Site-CN-133,秘传收容部
中华异学会早已解散——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确实是这样。
然而,异学会的组织基础一直都在。秘传收容部和典籍检索与交流部几乎是异学会研究机构的延续,中国分部议会的渊献一席一直都是异学会的代表,异学会的古典研究传统则在从Site-CN-09到Area-CN-07-β“圣所”的诸多站点承续着。
名为SCP基金会中国分部的巨木,其主干正是中华异学会。
异学会对古代传说志异的研究从未停止——自最初的异学会调查员干宝写下《搜神记》起,探明神怪传说便是异学会的核心任务。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神州大地,然而上溯到周代携惠王、穆王再到文王,以至于更早的纣、桀,上古史上仍有迷雾重重。
夏异常文化群的研究已经很久没有新的进展了,殷商时代则更缺乏考察,不过,我们还能从其他古文化获取旁证。
古蜀国的黄金城,或许能帮助我们掀开帷幕的一角。
金 叶Sector-CN-2900,安保部
我大概不是基金会唯一一个文职出身的外勤负责人。
作为研究人员,我更偏爱考察和实验。从接手那个温州的项目开始,我就感觉异常宗教表现部接触过的许多异常地点存在着隐约的联系。我接受外勤训练,正是为了能够亲身体验异常,验证一些猜想。
更驱使我前进的是高原上那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以及周穆王协议在那一批异常项目之间建立起的关联。
我不认为那些异常中存在骗局。相反,我更相信我的直觉判断:基金会的研究人员们被学术素养束缚太久了,而科学精神可能恰恰会导向深渊。有人说科研工作者不应该也不会信仰科学,如今我则打算彻底抛弃科学,抛弃我曾走过的错路。
对完全非理性的异常运用理性判断,难道不荒谬吗?
比起研究异常,我更愿意用心感受异常。
林妙音Site-CN-97,异常宗教表现部
巴蜀之地也是莫主管念念不忘之处。
老莫曾经和我说,这里对他意义重大,简直像是第二故乡。那时他刚刚加入基金会,在重庆一座监控站工作,在那里的经历让他始终执着于对研究意义的思考。老莫最后没能回去看过一眼,我也仍难以理解他的追求。
我认为对异常本身的控制和处理应该放在第一位,老莫探讨的“意义”似乎偏离了研究的本意。他在追寻意义的途中献出了生命,而我带着他的那枚基金会之星接下了这里的研究任务——我希望在这里的工作能让我明白老莫到底希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坦白说我不了解那些民俗和传说,我的能力上限是异常宗教表现部的标准训练。也许这就是我更常担任“项目主管”之类的管理性职务,而非承担具体研究工作的原因之一。
处理异常是我的本职工作,将之做到完美,是否就是你所谓的意义了呢?
附录:背景研究报告
研究历史
摘要:基金会最早于2006年编辑国道一次事故中发现SCP-CN-⊙存在的迹象,并稍后建立起收容。项目具有相对明显的异常效应,但此前从未引起周边的SCP基金会监控站点注意,未知这一现象是否为项目异常性质的一部分。事故简报如下。
事故报告
事故编号:#200611000328
发生时间:2006年11月4日
发生地点:四川省编辑市编辑省道附近
事故简述:当天上午,三名从属于Site-CN-91第23号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与一名司机乘坐轿车途经编辑省道前往Outpost-CN-91-23。轿车行进至位于编辑编辑的路段时突然失控,在道路一侧越过护栏飞出,翻下山坡。其中一名研究员及时呼叫了基金会紧急救援,四人并无大碍;然而,轿车失控似乎存在异常原因。
处理报告:由于事故发生地点周围没有监控摄像头,基金会尝试派出了直升机与地面装甲车接近目标地点。当接近事故路段时,几乎所有地面交通工具均发生失控,被指派步行接近路段的特工则报告了感受到“越来越大的阻力”。空中接近的尝试则报告了过多的植被覆盖导致视野受限并无法着陆,尽管地面观察报告表明当地植被覆盖并不显著。基金会通过勘探大致确认了异常区域范围,待进一步考察。
报告更新:在前述区域周边的勘探意外发现了数处先秦时期的祭祀遗址,基金会考古学部组织了保护性发掘。
上述事故发生后,基金会封闭了编辑国道周边地区,建立起初步收容。当前负责项目收容的站点Sector-CN-⊙即建立于这一时期。
项目周边的考古发现最初并未获得基金会人员的足够重视。然而,稍后一段时间的考古发现显示了该遗址文化的核心区域恰为编辑省道异常区域,随着更多异常文物的发现,研究小组报告了该异常区域同考古发现之间存在关联的可能性。
[冗余内容被删节]
2015年5月5日,SCP-CN-⊙研究小组正式成立,任命异常宗教表现部研究员林妙音为项目主管,秘传收容部研究员郑江羽为研究主管,金叶特工为外勤主管。由于项目疑似存在回溯性现实扭曲效应,三名主要负责人被要求将于项目组工作期间的日志上传至位于Site-62C的核心数据库,以比对确认潜在的异常干扰。
林妙音Sector-CN-⊙
好像调来这里的人员都是工作狂。郑江羽研究员是位和我方向完全不同的研究者,小组会议一开完他就奔向考古现场了。虽然第一眼我以为她是男生,但显然金叶特工是外勤部门少有的女性,貌似还是文职出身,据说昨晚刚到这里她就把项目探索规划拟好了。
现在项目组三个负责人只有我还待在Sector里,不过文书工作和异常分析正是我的战场。
和我们对接的人员说这里的异常存在潜在的回溯性现实扭曲,相关记录还在由RAISA审查中,我们必须要随时记录工作日志。总之,整理和统合研究记录的工作就交给我了,我们的日志似乎都会传到足以抵抗现实重构的特外站点,以后得记得随时确认记忆和日志记录的差异。
对异常的研究并不彻底,基金会只在周围地区进行了一些考古行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那片异常区域的成功探索。所有人员都报告了遇到“阻力”而无法前进的情况,尚不清楚是否是物理学异常。
我认为考古学家们挖到的器物——尤其是记录上说有异常的那些——可能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进入异常区域的办法。这方面就得集思广益了。
我得叫人通知一下郑研究员,如果挖到什么可能有用的东西,咱们得交换一下信息。
郑江羽Sector-CN-⊙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关于古蜀国的典故不少,但它的历史至今模糊不清。
古蜀国有记载的早期君主共有四位:蚕丛、柏灌、鱼凫、杜宇。相传杜宇被其相鳖灵推翻,后者自称丛帝,建开明朝。直到前316年被秦所灭为止,尽管史书皆道开明延续十二世,算上丛帝,开明朝有记载的统治者也不过五人。
上述这九人是古蜀国全部有所记载的统治者,这其中有一半明显带有神话色彩,如《蜀王本纪》所载前三位称王者“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他们的子民“亦颇随王化去”,第四代杜宇更是“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神话之外,另有一半,则仅残存了语焉不详的寥寥几句记载。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古蜀前期统治动辄数百年的所谓君主,实际上是世袭统治的氏族。这一论断不无合理性:事实上,看到SCP-CN-⊙出土的文物以前,我都支持这一观点。然而,SCP-CN-⊙正是我们复原古蜀国历史拼图的最关键一块,这座遗址几乎完全改变了我对古蜀国的认知。通过异常方式统治上百年的君主,似乎是存在的。
复原古蜀国历史的开始,是我们在项目外围发现的大量占卜用龟甲残片。这一次,我们像是在考察殷墟。
出土物品信息

同批次出土的龟甲
古蜀卜甲残片#2015SC⊙H13:21
古蜀卜甲残片#2015SC⊙H13:21包含了同古蜀国晚期记录的信息,字体系一种甲骨文变体。文本转译摘录如下。
金 叶Sector-CN-⊙
驻扎在这里的机动特遣队——玄枵二十二“武陵人”,确实是探索专业人士,每个成员都能把《SCP基金会空间类异常探索规范手册(二〇一二年版)》倒背如流,但正因如此,我不喜欢他们。实在太教条了。
来这里之前我就看到了他们先前的探索简报,清一色都是照着标准程序按部就班,直到遇到阻力无法前进。只要判断当前无法前进就立刻放弃,根据手册的逻辑确实如此:为基金会保存力量最为重要。但可气的是他们好像都没想过去搞清楚“阻力”的来源,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你得知道问题是什么。
我找了“武陵人”里两位最年轻的新人,三人一起组织了一次小型探索。我们申请了探索三件套——康德计数器、SCRAMBLE目镜和便携现实锚,我还额外拿了把碳纤维强化过的砍刀。我们平稳地一路走到了报告上写着发现阻力的位置。
这次我确认了阻力确实存在,似乎越往前走,力就越大。尽管听起来很蠢,我总感觉这玩意符合胡克定律,于是拿砍刀向前挥了挥——你猜怎么着?砍刀比起我们又前进了几厘米。虽然很费力,但这次我能确定,这里的所谓阻力是有实体的弹性物质。没发现这一点的前任研究小组有失专业性。
这个地方有什么东西不想让我们过去,想办法的事情也许得先交给林主管他们。
探索报告更新
外勤主管金叶组织了一次对于SCP-CN-⊙-A的小型探索,此次探索中小队首次证实此前记录到的“阻力”系某种几乎不可见的弹性物质实体所产生。
后续探索中,小队使用高清摄影机与光学器件进行了多次测试,并记录到微弱的反射现象,证明该物质实体存在。由于难以取样调查,关于相关物质实体的本质,尚在调查中。
当前已知基金会标准配置刀具强度足够损伤相关物质,与之相近的破坏测试亦在进行中。由于破坏相关物质所造成的潜在后续影响尚不可知,项目组人员被要求谨慎行事。
回收的异常器物
从SCP-CN-⊙出土的器物,带有异常性质者均由秘传收容部依异学仓储规范进行处理,并指派了受关注器物(AoI)编号。
器物编号:AoI-001
出土地点:SCP-CN-⊙中部聚落遗址
器物年代:新石器时代晚期(约3600BC)
器物描述:AoI-001是一件青铜豆,饰以鎏金饕餮纹,其金质装饰似乎渗透较深,与器物主体难以被分离。若AoI-001被注入任何液体,将其倾倒,其内容液体将难以被倒出。此时这些液体似乎处于粘稠度大大提升的状态,但施以外部干涉显示液体物理性质仍未产生异常。AoI-001的异常性质作用于酿造酒时尤其明显。
器物编号:AoI-014
出土地点:SCP-CN-⊙西南部聚落遗址
器物年代:新石器时代早期(约8000BC)
器物描述:AoI-014是一个黑陶罐,罐口处使用金箔镶边,罐体存在有疑似使用黄金上色的彩绘图案。AoI-014倾向于将放入其中的物品以黄金包裹。这一过程并不是可再生的,其行为会使得彩绘图案之金色减淡。
AoI-014罐体上的图案似乎为一叙事作品,其主要表现对象是一被大量矮小人形包围的高大人形,这一人形的面部存在3个未知意义的凸起状装饰,并被饰以金色。画面中,这一人形手中握持一金色椭圆形,有放射状光芒从该椭圆形射出,画面外围饰以金色。
器物编号:AoI-016
出土地点:SCP-CN-⊙西南部聚落遗址
器物年代:商代4
器物描述:AoI-016是一个青铜簋,其底部被金饰覆盖,并有刻画铭文“叢征蜀,柏立命,鳧伐商,宇爲之繭”字样,字形已接近商代金文。尽管亮度较弱,当前已确认AoI-016底部的金饰可发光,且距离SCP-CN-⊙-A区域越近,发光越强。AoI-016似乎可几乎不受阻地进入前述异常区域,相关测试仍在进行中。
器物编号:AoI-062
出土地点:SCP-CN-⊙东北部墓葬遗址
器物年代:旧石器时代(约32000BC)
器物描述:AoI-062是一黄金面具,外观与常见的兽面纹相似。其上刻有大量无法辨读的刻画符号,这些符号似乎具有认知危害效应。
[数据删除]
林妙音Sector-CN-⊙
今天的例会成果很多,但好像和我这个主管没什么关系。金叶的外勤实验很成功,我们知道了确实有可能进入那个异常空间;郑江羽最近挖到了很多互相交叉佐证古蜀国历史连贯性的东西,他打算这两天到周围的山里面走一圈找找其他遗迹——只有我还待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
关于异常对策的研究始终没有进展,目前的收容措施几乎是完美的,我们不用担心收容突破,我只需要协助制定研究计划。这份工作比我想得要清闲得多,但——有些太清闲了,我怎么也找不到事情干。对于异常本身,我的确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希望我们的人进入那片异常区域之后我的顾虑会就此打消。
这几天的测绘报告显示异常区域的范围似乎扩大了十几厘米,希望这不是什么危险的预兆。
郑江羽Sector-CN-⊙
一个文化不可能完全孤立。今天我们进行了第一轮周边搜索,考察了几公里范围内的聚居地和聚居地遗址。不出我所料,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很可能与项目相关的东西。林主管和金特工应该会对这个有点兴趣,我怀疑它的一部分内容揭露了项目的本质与相当一部分历史。
这是一份载有先秦典籍《尸子》的竹简,年代大致在西汉。《尸子》的现存篇目不多,流传至今的部分里有这么一段:
夫繭,舍而不治,則腐蠹而棄;使女工繅之,以爲美錦,大君服而朝之。身者繭也,舍而不治,則知行腐蠹。
这一次发现的记载也有相似的段落,但是内容存在微妙的差异:
夫繭,叢既採之,鳧既治之,則腐蠹不壞;宇既爲之,蜀人既舍之,則金石爲覆。身者繭也,舍而治之,則萬世皆壹,恆也。
从此处开始,这一记载包含了大量疑似佚文、未见于其他史料的段落,部分篇目对应的段落则与现存文段有所差异,例如文本中提到: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以八殥爲遠,宙以合繭爲終。
……
蠶叢之世,天下多凋寂,故敎民以桑,以繭爲縞,遂治天下,遷於蜀。叢自化爲繭,治三萬六千嵗,已而凋寂不行,興利除害,民有百萬之衆,皆作繭而得永年,共擧爲蜀之君。
叢之繭,避天下之逆,從天下之順,逆者不侵,順者可迎,是謂閔誠者。
这些记载也许是在告诉我们,古蜀国已结成一个茧,而异常空间则拒绝“逆”之者。
出土物品信息

《尸子》竹简
竹简#2015SC⊙M65:24
竹简#2015SC⊙M65:24出土于项目周边编号为M65的西汉墓,其上书有推测为典籍《尸子》的完整内容,其内容同现流传版本存在诸多差异。其似乎描述了作者尸佼一次出游蜀地并了解到古蜀国历史的经历。文本以“尸子曰:‘此道盡矣!’遂化而爲繭,歸去”结束,未知其是否具有隐喻意。
SCP-CN-⊙-A进入测试
于2015年编辑月编辑日起,Sector-CN-⊙组织了数次对SCP-CN-⊙-A的进入测试。测试负责人为外勤主管金叶和项目主管林妙音。以下为相关记录节选。
编号 | 测试内容 | 测试结果 |
---|---|---|
001 | 命令测试员手持AoI-016向SCP-CN-⊙-A靠近。 | 未能进入。AoI-016部分没入SCP-CN-⊙-A,测试员报告了除双手以外身体部分的阻滞感。 |
002 | 命令测试员令尽可能多的身体部位接触AoI-016并向SCP-CN-⊙-A靠近。 | 未能进入。测试员报告称在AoI-016表面感受到高热,随后无法继续前进。 |
003 | 使用遥控机器人携带AoI-016向SCP-CN-⊙-A靠近。 | 未能进入。进入SCP-CN-⊙-A约20厘米后机器人无法继续前进。 |
004 | 将摄像机固定于AoI-016内表面并将其向SCP-CN-⊙-A内投掷。 | 成功进入,但AoI-016口部向下落至地面,未能取得更多信息。 |
[冗余记录删节] | ||
025 | 命令测试员佩戴AoI-062并向SCP-CN-⊙-A靠近。 | 未能进入。人员首次全身进入SCP-CN-⊙-A范围,但立即报告了强烈的精神疲劳与恐慌,并要求终止实验,随后撤出异常区域。 |
[冗余记录删节] | ||
046 | 依据协议-周穆王,由对项目不知情的指挥者指挥不知情测试员尝试向SCP-CN-⊙-A靠近。 | 未知。人员在SCP-CN-⊙-A内3米处失联,目前仍未知其去向。 |
047 | 使用刻画与AoI-062相似符号的金箔覆盖无人机向SCP-CN-⊙-A靠近。 | 经数次调整符号后成功。详情见下。 |
探索记录
实验编号:047-4
实验主体:基金会制Mk. V型战术无人机
实验内容:无人机的旋翼被拆卸,与主体分别以金箔完全包裹覆盖后重新组装。金箔上模拟AoI-062上的符号进行了刻画。这是第3次符号重绘,前3次实验均因无人机稳定性被不明原因破坏而告失败。无人机搭载了基金会智能化探索分析系统。
<记录开始>
(无人机沿省道平稳飞行,进入SCP-CN-⊙-A区域,未受明显阻碍。)
探索分析系统:系统启动,各项指标正常。
(无人机继续向前飞行。道路两侧植被茂密,值得注意的是从影像中分析确认了此前被认为已不存在的史前或异常植物Morus aurea、Tripterygium serica、Stellera aeviternus等仍存在于SCP-CN-⊙-A中。其中,Morus aurea植株似乎具有金属光泽。)
探索分析系统:确认影像未受到异常影响。
(无人机继续向前飞行。道路右侧一棵树下悬挂有无法辨认的金色物体,无人机转向向该物体靠近。)
(影像显示该金色物体约2米高,大致为圆柱状。无人机报告在物体附近接收到基金会人员识别信号。后续分析显示信号来自此前被判定为损失的测试员。金色物体被金色丝状物悬挂固定于树枝上。无人机继续靠近,但报告其受到阻碍。后续分析发现更不明显的丝状物分布在树枝间,阻碍了无人机飞行。)
(无人机后退并转向,向异常区域中心飞行。)
(随着飞行深入,周围地形开始出现空间异常迹象。视野始终有50%以上被岩石和植被遮挡。记录到一些疑似祭祀坑和祭坛的遗迹。)
探索分析系统:检测到认知危害,已经屏蔽。
(无人机降低飞行高度,可见遗迹残留的硬质表面上存在大量刻画符号,其中部分被系统屏蔽。几分钟后,摄像机画面似乎突然被黄色滤镜覆盖,随后视频连接中断。)
(无人机继续飞行。音频中最初只有飞行产生的噪音和气流声,随后监听到水流声和未知物体撞击声。)
(约46分钟后,视频连接恢复。画面中央出现一黑土堆,推测为墓葬封土。摄像机画面被随后从土堆一侧移动出现的未知生物实体遮挡,该实体似一蠕虫类动物,高约2米,长度难以估计。该实体身体淡金色,分环节,每节具有一对类似足的隆起结构,侧部有深色半点。实体前部具有三对足和横向生长的口器。)
(实体转向,向无人机移动。无人机信号消失。)
<记录结束>
郑江羽Sector-CN-⊙
我们分析了那次无人机探索的视频报告,后半段记录里出现的那些遗迹尤其令人感兴趣。从视频中能够分辨的建筑物残余大多都是宗教建筑,每一寸墙壁上都布满了壁画和刻画符号,这些符号中的一部分同我们找到的AoI-62相似,另一部分显示出了较简单的符号逐步繁化的趋势,我猜测它们演变的晚期结果正是非异常考古学发现的巴蜀图语。
遗址中似乎分布着一些同AoI-062形制相似的金器,但受限于视频记录的分辨率,我们无法探究相关细节。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些金器的摆放方向具有某种规律性。我们调查了异常区域周围的遗迹,确认了所有仍然保持摆放的祭祀用金器的放置方式——所有开口器物均被倾倒放置,且口部的朝向均大致为SCP-CN-⊙-A方向。这可能是SCP-CN-⊙相关原始信仰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实地考察以取得进一步信息。
金 叶Sector-CN-⊙
我们终于成功让无人机进入了SCP-CN-⊙-A,并进行了初步的深入探索。然而这个结果……我觉得不太妙。我们在对SCP-CN-⊙-A内部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走得太远了,这导致我们对无人机深入时遭受的信号波动和遭遇的生物实体都毫无头绪。
我认为人工探索是有必要的,现在我们已经能把无人机送进去,照葫芦画瓢,应该能尽快做出能进去的载具或者单人防护服。
不是我自满,但自从我给武陵人们提了一堆意见,他们的行动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可见这支精锐特遣队确实挺有潜力,即使已经发现了潜在的高危大型生物实体,这支特遣队仍然是我们当之无愧的主力探索队伍,我们的能力完全可以处理好这个项目。
希望下一次探索我们能先搞清楚,之前派进去失联的测试员到底遭遇了什么。
林妙音Sector-CN-⊙
这段时间的研究基本告一段落了。郑江羽整理完成了《SCP-CN-⊙相关遗迹文化考据》,金叶完成了探索记录的整理和报告汇总,我们把项目的主体范围、-A的范围相关测绘报告、实验报告和异常性质报告全部完成整合。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只剩一个:SCP-CN-⊙-A里面究竟有什么?
我已经报备了探索计划,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深入、向前。探索项目很可能会导致更多次生异常的发现甚至产生,这是收容部门需要做好准备的事。先前记录到的异常生物实体显示这个异常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简单,当前的收容措施也许也要重新评估。
我想起前任们提到过“回溯性现实扭曲”,但我们调到这里以来并没有任何相关的迹象存在,到目前为止我的记忆和数据库上的记录都相吻合,希望这是个好兆头。最近是有些过于神经紧张了,也许该找金叶喝一杯。——可惜郑研究员不喝酒。
附录:探索记录
初步探索记录#2016⊙01
日期:2016年编辑月编辑日
探索队伍:机动特遣队玄枵二十二“武陵人”
目标:SCP-CN-⊙-A
领队:武陵人-旃蒙
小队成员:武陵人-柔兆、武陵人-屠维、武陵人-上章、郑江羽(随行研究员)
携带装备:全体探索人员穿戴金材料覆盖的全身防护服,携带标准探索与测绘设备,所有设备均以金材料覆膜,经测试可携带入SCP-CN-⊙-A。
<记录开始>
(小队成员沿编辑省道进入SCP-CN-⊙-A。)
旃蒙:指挥部,我们进来了。
站点指挥部:收到。通讯正常。
旃蒙:诸位,检查一下装备。它们应该都能在这里正常使用。
柔兆:一切正常,但似乎有点太重了。
上章:都盖了层金箔,重一点正常。——我的没问题。
屠维:我这里也正常。
旃蒙:郑博士,还行吗?
郑江羽:没问题。我需要先在这里进行一些数据采集,可能需要你们搭把手。
旃蒙:了解了。
(郑江羽在小队成员的帮助下设置了定位器和数据采集仪器,各类仪器工作正常。读数显示异常空间内的温度比外界高约2摄氏度,湿度较高、气压正常,空气中氧气含量达到近40%。小队设置了测距仪,但任何形式的信号在SCP-CN-⊙-A内都发生了快速衰减,难以进行有效的地形测绘。空中似乎有雾,能见度不高,小队选择沿省道继续前进。)
旃蒙:之前无人机探索的视频你们都看过了,我们的目的地是那个挂在树上的金色柱状物,到达那里、采集必要的数据之后我们立即返回。
屠维:了解。
郑江羽:我们推测那个金色物体正是被黄金包裹的测试员尸体,但没人知道他身上发生过什么。
柔兆:不用担心,博士,我们训练有素。
(小队继续前进,郑江羽采集了一些途中观察到的异常植株样本。这些植物均被一层金色不明物质覆盖,其明显强化了植株的韧性。距离道路稍远的地面均被高草丛遮掩。)
郑江羽:这些植物表面上都有层金光闪闪的东西……这里的东西好像都跟金子有关,真希望它能让我发点财。
上章:据我的了解,有希望发财的人不会选择在基金会打工。
旃蒙:保持警戒。草丛里探不清虚实。
(小队继续前进。几分钟后,武陵人-柔兆发现了道侧一株乔木上的附着物。)
柔兆:那是什么?
上章:金色,挂在树上——看着像是视频里那玩意,但我记得无人机发现这个的地点没这么近。
旃蒙:指挥部,能确认员工信号吗?
站点指挥部:收到,我们已经通过你们的设备中继定位了先前损失的人员,信号源在你们前方约600米处。
屠维:我们需要把它放下来吗?
郑江羽:等等,先检查一下它周围。
(小队成员确认了附着物周边的情况。这一物体具有光滑的金色表面,并被大量金色丝状物捆绑在树干上。附着物近地端有一些颗粒状花纹,顶部似乎有装饰物。)
上章:顶上看起来有东西。
郑江羽:是面具。和AoI-062看起来差不多,不过纹样比那个简单。这里大概就是某位受害者头部的位置。
柔兆:这么说,有人和我们的测试员遭遇了一样的事情。
郑江羽:不好说,我们需要取样。
旃蒙:郑博士,需要我们吗?怎么做?这方面我们得听你指挥。
郑江羽:我们得先切开一个小口,——这部分我来吧。我现在需要爬到那上面,我们有带梯子之类的吗?
屠维:我携带了折叠式简易升降机。
(小队设置了升降机,辅助郑江羽使用携带的切割工具进行切割。金色附着物似乎确实为金质表面,其质地较软、延展性高。郑江羽进行了取样,并缓慢摘除了物体上端覆盖的面具。面具下可见一高加索人种男性面部,处于高度脱水风干的状态,但似乎并未腐烂,眼球缺失。)
郑江羽:是具老外的干尸……像是木乃伊,眼珠子被挖掉了,有点恶心。
旃蒙:尸体需要取样吗?
郑江羽:我在弄了,提取一点组织样本就行。这个面具也要回收。
上章:我来拿吧,我负重最轻。
(小队回收了设备,继续前进。约二十分钟后小队到达此前无人机记录到悬挂物的地点附近。)
柔兆:就在那里。
屠维:取样流程还是一样吧?
郑江羽:没错,这里也得取样。让我看看……这里也有面具,但是……奇怪。
旃蒙:怎么了?
郑江羽:这个面具是破碎的,有些残片似乎埋在下方的金制层里。面具上的刻文似乎是汉字。这说明这应该是古蜀国晚期汉字传入后所制作的……(停顿)我们也许应该考虑一下把这个从树上切下来,尽管看起来有点麻烦……
旃蒙:如果需要的话,我批准了。我们这么多人还是能把它运回去的。
郑江羽:万分感谢。
柔兆:考虑到这个里面装着基金会人员,想也是把它运回去更好。
上章:前面那个就算了,我们搬一个就够累了。
(队员使用切割工具将悬挂物分离下来。此时至小队成功将相关物品与样品送至进入地点,没有更多受关注事件发生。)
<记录结束>
林妙音Sector-CN-⊙
第一次探索没有特别的进展,但异常区域内部的数据收集很顺利。接下来的分析重点应该是回收到的面具和基金会员工遗体。
从异常区域内撤出时,探索小队成员首次报告了反向的“阻力”——全身防护服似乎同空中的物质吸附在一起,难以脱离。我们猜测异常空间基本被一种粘性弹性流体包裹,只有进行了特定原始奇术刻印的黄金材料可在其中正常行动。我们在全身防护服的表面进行了取样,这是首次有与“阻力”直接相关的物证。
在防护服表面提取的物质的确表现出了一些流体性质。化学分析显示,其主要成分为金属金,此外是大量的丝胶蛋白。其中金原子似乎构成类似纤维的结构,至于其为何表现出流体性质,尚在研究当中。
研究小组对回收到的遗体进行了解剖取样工作。初步尸检无法确定死因,似乎死者的全部生理机能在瞬间停止。包裹尸体的材料为同上述类似的金纤维,部分丝状结构同尸体本身连结紧密、甚至通过毛孔与人体相连,难以分离。这些纤维空隙间包含了死者佩戴的金面具碎片,考古学部已协助将该破碎面具还原。对碎片破碎方式及位置的调查分析显示出死者被佩戴面具时可能遭受钝器击打,碎片飞溅,但死者面部并没有相应的受击痕迹。
测试员牺牲的原因至今不明。
关于面具的相关细节分析,交给郑研究员来进行。
郑江羽Sector-CN-⊙
本次探索回收到的两件金面具(编号为AoI-101和AoI-102),同此前发现的AoI-062明显系功能雷同的祭祀用金器。
AoI-101被发现于一名高加索人种男子尸体上。关于这一具尸体,还有几点需要补充。尸体的情况大概率同测试员的遗体状态相似。研究小组通过探索视频记录的面部识别确认该男子是1986年在中国失踪的奥地利探险爱好者乌里希·缪勒,其1986年在中国西南山区探险时失联;然而根据样品的生物活性分析,该男子死亡时间距今不大于3个月,这一点还在研究当中。
AoI-101本身和AoI-062极为相似,但刻痕相对简单得多;其与AoI-062最大的差异在于,没有刻画双眼。这一特征很可能同男子尸体缺失眼球的特征有关。AoI-101表面刻画的符文似乎是AoI-062符文的早期形式,其中数个符号似乎是桑叶和家蚕的抽象形式,这一点和古蜀文化背景是契合的。
复原后的AoI-102体现出了前二者难以媲美的精细程度。上面的符文明显成体系,并且使用风格相似的笔画刻画,非常整齐,体现出非常高的文明程度。由于AoI-102上的刻画符文高度风格化,难以直接判读象征意义,通过其他符文推演则过于困难,相关研究暂时搁置,进一步探究则委托Site-CN-91异常语言学部进行处理。
AoI-102似乎被钝器击碎,但最初并未发现佩戴者具有类似伤痕,为此,研究小组提出了多种假说:例如,AoI-102可能系于他处击碎,但于测试员遗体上复原了其情景。目前主要采信的假说是,SCP-CN-⊙-A内广泛分布的金色纤维在面具被击碎时为测试员面部缓解了冲击力。
进一步研究仍在进行中。
回收物品信息

乌里希·缪勒,资料图像(对照图像被移除)

修复后的AoI-102(疑似认知危害的信息已移除)

研究前期发现的部分刻画符号
金 叶Sector-CN-⊙
我回收了武陵人们的探索述职报告,目前来讲第一次探索仍然存在不少尚未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两个金色构造物的来源问题。我就直说了,那东西看起来像蚕茧,我管它们叫人茧。把人用金丝包裹起来固定在树上显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而两个记录到的人茧又具有微妙的差异——这种差异给了我有必要继续探索的感觉。
林主管也提到了,构成这两个茧的材料样品经过分析,大部分是丝胶蛋白,又以金属金为中心。它们确实极其类似蚕丝,只不过结构基础变成了黄金——同目前所知的项目文化背景联系起来,此前无人机观测到的未知生物实体大致也可以确定是什么了。然而,仅仅只是这样不能解释为什么人会在茧里——我们可以推测,SCP-CN-⊙-A内部必然仍存在智慧个体。
异常本身不需要讲逻辑,但如果异常被人为操纵了,那么其本身或许能反映出操纵者的一些特征。
我认为下一次探索任务需要我直接参与。
材料分析报告

待检测的相关样品
样本:提取自SCP-CN-⊙-A的丝状物样品
描述:样品为结构类似丝绸的纤维织物,强度一般,弹性差。样品包含约35%的丝胶蛋白与约60%的金,中心为金材料金属纤维。同非异常金属纤维不同,该金材料似乎不具有高延展性,且强度较大,表现出类似天然纤维的性质。分离丝胶蛋白、将金纤维暴露于空气中20~30分钟后,纤维结构被破坏,剩余材料的性质与普通金单质相似。
初步探索记录#2016⊙02
日期:2016年编辑月编辑日
探索队伍:机动特遣队玄枵二十二“武陵人”
目标:SCP-CN-⊙-A
领队:金叶
小队成员:武陵人-旃蒙、武陵人-柔兆、武陵人-屠维、武陵人-上章、郑江羽(随行研究员)
携带装备:同探索#2016⊙01基本一致,本次探索,小队配备了一辆全身镀金的轻型越野车。
<记录开始>
金叶:整理着装。今天我们的任务是继续深入——尽可能找到无人机影像断线、两位受害者被困在茧里的原因;郑研究员负责记录考古研究,在接近目标地点的时候,由上章和柔兆护送他返回这里,剩下的人跟我继续探索。明白?
旃蒙:明白。
柔兆:我了解了。
屠维:明白。
上章:老郑,你这条命就交给咱了。(笑)
郑江羽:我也了解了。我今天只会在遇到考古遗迹的时候收集相关资料,时间有限,不进行发掘。
金叶:好的,回站点请你喝一杯。
郑江羽:……我没有饮酒的习惯。
金叶:(笑)指挥部,听得到吗?
站点指挥部:一切信号连接正常。你们可以开始了。
金叶:好的。咱们出发。
(小队驱车从省道进入SCP-CN-⊙-A区域。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小队在前一次探索中发现乌里希·缪勒尸体的位置附近停车。)
郑江羽:那个茧没有了。
柔兆:树干上有什么东西被剥离的痕迹,我们走后,肯定有什么东西来过这里。
金叶:唉,考古学家就是胆子大,盗墓的都知道有些东西拿了会让主人不高兴。
郑江羽:还是先关心主人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吧。
(郑江羽和旃蒙下车检查了树木周围的情况。)
郑江羽:地上有一些碎片。这个……应该也是那种,黄金纤维。
旃蒙:大概就是上次我们发现那个的残片,看起来似乎是磨下来的。
郑江羽:这里还有拖行的痕迹。方向和我们的目的地差不离。
(小队继续前进。到达测试员遗体发现处后,全体队员下车。)
金叶:这里就是你们运回测试员的地方。
柔兆:地上全都是印子……很明显是有东西来过了,不过这看上去不像是人类的脚印吧。
郑江羽:我有一个不那么好的猜测。
旃蒙:泥土上的印子一直延伸到草丛里,草全被压弯折断了……宽度大概两三米。
上章:我觉得我想到的和郑博士是一个东西。
旃蒙:——可能是记录中出现的那个生物实体。
金叶:警戒。我们继续前进,途中可能会经过无人机拍到过的考古遗迹,保护郑研究员调查的时候注意潜在的实体。
(小队继续前进。队员检查了几处道路附近的路标,影像显示其文字部分均剥蚀严重。小队在一处遗迹附近再次下车检查。这处遗迹大部分仍裸露于地面,包含数个倾倒的墙面和一些瓦砾堆,瓦砾中可以辨认出一些零散的青铜器和金器。)
柔兆:郑博士,又到你出场了。
郑江羽:让我看看……我们应该带不走这么多青铜器,先照片留档就行。刻文应该需要拓下来……这是什么?
(郑江羽似乎发现了什么。他绕过一座墙面,摄像机显示墙的背后悬挂有一约两米长的金色椭球形物体,一段附有金质面具装饰。)
郑江羽:又是茧。看来我们之前的确有不少人来过这里。
柔兆:茧的下面有东西,好像被丝线包着。
郑江羽:好像是被打碎的罐子。这里有铭文和……浮雕,之前一直没在这里见过的形式。
上章:上面大概是什么内容?
郑江羽:金色装饰的人形、大量金色团块,和之前一个出土物上面的绘画内容差不多,不过更加精细。之前我们以为那是蚕茧,但现在看来——
柔兆:里面装的是人。
郑江羽:——正是这样。这里的人似乎一直在占卜和茧有关的事情,把人装进茧里可能是宗教仪式什么的,这点林主管应该能分析。如果这是这里的宗教传统,那么我们周围的东西也许表明,还有古蜀人的后代生活在这里。
金叶:可惜你这假说还是没法解释测试员到底遭遇了什么。
郑江羽:希望这次探索能够取得更多线索。
(小队在遗迹周围继续进行了一些调查,郑江羽将发现的碎片收集起来,并对所有发现的铭文进行了拓印。小队稍后发现了一些立于地面的青铜小雕像,头部均被黄金包裹,面向SCP-CN-⊙-A中心。完成搜查后,小队继续前进。)
(沿着无人机飞行路线,越野车离开省道硬路面。这里的植被比较茂密,行车速度有所下降。小队沿路搜查了几个遗迹,郑江羽记录下了大部分铭文和艺术描绘,但没有发现更多茧状物。)
金叶:就快到无人机摄像机信号断线的地方了。旃蒙、屠维,我们步行继续;上章、柔兆、郑研究员,你们可以开车回程了。
旃蒙:好。我们的装备状态应该都没问题。
屠维:明白。我没问题。
柔兆:了解了,上章,你来开车。
上章:好,那么祝探索顺利。
郑江羽:我手头的资料应该足够下一步研究了,不过金主管,如果有什么新发现,有条件的话单独照个相,万分感谢。
金叶:好。那么我们继续吧。
(金叶、武陵人-旃蒙、武陵人-屠维下车继续探索,越野车转向原路返回。三人站在一处林中空地,四周是典型的中国西南地区植被,少量掺杂了异常树种。部分树木和岩石开始以异常的几何模式阻挡摄像机视野。)
旃蒙:我们的无人机应该也内置了信号发射器,能够监测到吗?
屠维:不行,目前还没有信号。
金叶:无人机失联的地方应该相当接近这片区域的中心。我们继续向前应该就能找到它最后传回的那个土堆的画面是哪里了。
旃蒙:那个生物实体怎么对付?按《手册》吗?
金叶:标准确实还是有道理的,到时候如果真遇上了,听我指挥,以标准为框架,见招拆招就行。
旃蒙:明白了……金姐。
金叶:别那么叫我,还不敢称姐。前面这段路看起来不太好走,注意脚下。指挥部,收得到吗?
站点指挥部:信号良好,但摄像机仍然有干扰,我们的视野始终被植物和岩石遮挡。几位目视查看没问题吗?
金叶:肉眼似乎没有异常。我们继续前进。
站点指挥部:收到。
(三人进入一处密林,地面并不平整,一些覆盖着苔藓的藤蔓从树冠处垂到地面,使得地面几乎没有裸露土地,藤蔓缝隙处则长有较高的草本植物。仪表显示周围没有风,但一些植物似乎在晃动。)
金叶:检查一下你们的过滤装置,这里的空气氧含量越来越高了,当心氧气中毒。
旃蒙:我的没问题。
屠维:没问题。(停顿)这里似乎越来越安静了。我们有遇到过昆虫吗?
金叶:好像是这样,一只虫子都没有,有点奇怪。
(三人继续前进。由于植被茂密,照明逐渐减弱,三人开启战术手电,取出砍刀。)
旃蒙:这些树跟墙一样。
金叶:植被越来越密了——无人机体积小,还能用自动导航飞过去,我们可飞不出去。
屠维:向上看。那些是之前看到过的金丝吗?
金叶:看上去没错。
(摄像机朝向上方,可见多数植物树冠间被金色絮状物包裹住,相互连接;这似乎是光线衰减严重的原因之一。)
金叶:有什么声音。
(低沉的撞击声。声音源似乎在较远处,但随着一些树木断裂声越来越近。)
金叶:感觉大家伙要来了。这里林子太密,恐怕不好运动,你们爬树功夫怎样?
旃蒙:大概没问题。
屠维:不在话下。
金叶:如果大家伙来的话,跑不快就上树,主要问题是那些丝线,小心别爬太高被缠住了。
旃蒙:了解。
屠维:了解。
(三人做好准备。响声继续靠近,可见较远处部分植物倒伏,金叶的手电照亮了正在接近实体的前端。该实体同先前无人机探索遭遇的大型生物实体似乎为同一个体,其正在通过口器清除树木的同时向三人所在位置前进。)
金叶:大家伙来了。
(小队成员向反方向移动,同时利用手电观察生物实体。实体似乎在移动的同时进食,大部分其折断的植物被其送入口中,尤其是Morus aurea。)
金叶:它在吃东西。
屠维:它走的基本上是直线,我们是不是该往侧面跑?
金叶:没错。跟上我。
(三人改变移动方向,同时始终观察实体。实体没有改变运动方向,忽略了三名小队成员,继续在进食的同时前进。)
旃蒙:等等,它嘴里是什么?
金叶:它在吃树。
旃蒙:不,我的意思是,挂在口器旁边的那些。
屠维:我们有望远镜。(停顿)那些是茧吗?
金叶:看来是的。和之前我们看到的差不多类型,都带了面具,它身上好像还挂着更多面具。
(实体口器附近悬挂有数个金色茧状物,金色外皮上附着了一些同此前所记录到相类似的金面具。茧状物和面具排列并不规则。)
金叶:它要过去了。我们跟上。
旃蒙:这危险性似乎太高了。
金叶:它并没有注意我们。跟上它也许能找到无人机失联之类的线索,让我们看看它要干什么。
(实体通过每个环节上的足蠕动行进。三名小队成员略微靠近了实体,跟随其运动方向移动。尽管体型庞大,该实体的运动速度仍略快于三人步行速度。约15分钟后,植被开始稀疏。)
屠维:这里相当接近我们的起点。
金叶:看来得让林主管修订收容措施了。这家伙的活动范围不小。
旃蒙:我们得通知一下郑研究员那边,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撤离异常区域。指挥部?收到请回答。
(沉默。)
金叶:指挥部?郑江羽?
(沉默。)
金叶:上章?柔兆?
(沉默。)
旃蒙:操!我们通讯断了?
金叶:看来是这样。紧急终止探索吧。我们撤。
屠维:明白。
旃蒙:明白。赶紧走。
(三人迅速向SCP-CN-⊙-A外围移动,并同实体拉开距离。编辑省道在目视范围内出现,三名小队成员回到硬路面上,向进入位置跑动。)
金叶:再尝试一遍,重复,指挥部,听得到吗?
(沉默。)
站点指挥部:……到请回复。重复,领队金叶,收到请回复。
金叶:总算连上了。收到。
站点指挥部:谢天谢地。汇报一下情况。
金叶:刚刚通讯完全中断了,我们位于异常区域外围,所以决定终止任务。
站点指挥部:了解了。现在有人员在省道另一侧接应。
金叶:郑主管他们到了吗?
站点指挥部:很遗憾,还没有他们的消息。
<记录结束>
备注:此次任务后,武陵人-柔兆、武陵人-上章、郑江羽研究员被视为MIA,研究主管由林妙音临时代理。郑江羽似乎在失联前上传了部分研究资料,已汇总至项目数据库。
郑江羽Sector-CN-⊙
遭遇不明问题,特工和我在一起。我携带了笔记本,如果我没能活着出来,所有关键信息都在笔记本上,一定要找到它。我会向区域中心行动。
林妙音Sector-CN-⊙
操。
本来判定危险性较低的探索任务,以防万一专门让研究人员优先返回,结果这一分头行动就出事了,我们还不知道到底出的什么事,出事的还是秘传收容部高级研究员、我们项目的研究组长……这是最屈辱的失败。
郑江羽那边的信号很早就断了。郑江羽、柔兆和上章记录最后的几帧显示他们还在正常行驶中,整个画面出现橙色的闪光,接着信号就全部消失了,几十秒后金叶那边的信号也断了,原因不明。
根据金叶的报告,那个异常生物实体——现在我们给它指派了编号,SCP-CN-⊙-B——会移动到外围,那些茧状物和面具可能都是它带出固定的。但这仍然没有解释几次探索中的失联问题,也无法解释面具的来源,除非SCP-CN-⊙-B具有智慧、还能进行那么精细的雕刻。无论是否解决了问题,金叶带回来的这条信息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强收容措施。
翻找数据库的时候,我发现了郑江羽留下的最后一条信息,时间戳同他们失联的时间大致相当。郑主管表示他会向异常区域中心移动,就凭他这句话,我怎么也得派人进去找到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异常区域的范围似乎确实在扩张。我很担心。
金 叶Sector-CN-⊙
这几次不明原因的事故,让我想起了一个名词,林主管提过的那个。
回溯性现实重构。
如果我们完全没有记录到事故发生,只是因为事故本身发生时的场景被完全抹去了呢?这样发生在异常区域内的现实重构,由于和我们的研究过程几乎无关,所以难以通过比对数据库发现。
郑博士也许注意到了这一点,及时把信息传到了特外站点的记录里。
这两天我的大脑和林主管同样是一团浆糊,但——我希望我们能再进去一次,把损失的三个人抢回来。
来自异常宗教表现部信息处理系统的提示
您正在请求的数据库位址<SCiPsIs://intradb/cn/scp-cn-vvhirl@tDocumBRiC/research_report>不存在。逆序查找父级目录失败,编号槽位vvhirl不存在。请确认您的请求正确无误后重试。
林妙音Sector-CN-⊙
我不知道问题在哪,但是,这个月Sector-CN-⊙没有收到补给。我联系了站点管理委员会和附近的Site-CN-91,但被告知没有发往Sector-CN-⊙的补给,资源调取申请也全部被驳回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整个研究站的补给会这样蒸发掉,我们站点上下还得吃饭呢。还好我们有按规范提前做好储备,不至于饿死。操。
总觉得现在我们这情况和失联了也没啥两样。
金 叶Sector-CN-⊙
我们身处的资源窘境很可能——也同回溯性现实重构有关。林主管在着手恢复郑江羽的研究工作,但处处碰壁,所有分析系统似乎在同一时间失灵了;我这两天试着规划了一下后续探索路线,但地图文件出错了。这段时期我们似乎正在被什么东西阻挡。
异常不愿让我们研究它,但它给予我们的失败正给了我们奋起击之的决心。
来自异常宗教表现部信息处理系统的提示
您正在请求的数据库位址<SCiPsIs://intradb/cn/scp-cn-vvhirl@tDocumBRiC/research_report>不存在。逆序查找父级目录失败,编号槽位vvhirl不存在。请确认您的请求正确无误后重试。
林妙音Sector-CN-⊙
我们被告知Sector-CN-⊙不存在,大量基层人员被未知原因调走了。特外站点的文件没有问题,但似乎其他站点失去了连结那个服务器的密钥。
下个月的资源没有希望了,我们剩下的可能只够组织最后一次探索了。
附录:
初步探索记录#2016⊙
日期:
探索队伍:
目标:SCP-CN-⊙-A
领队:
小队成员:
携带装备:
<记录开始>
(小队乘坐一辆经过改造的卡车行驶中,武陵人-旃蒙负责驾驶。)
金叶:装备状态……勉强算良好。我们在编辑省道中段。这一次,不论遇到什么,我们都会前进。
林妙音:金姐悠着点,你看起来有点虚弱。
金叶:老林您就别开玩笑了,这几天一直在熬夜的还是您。把他们仨救出来之后,我们和郑博士一起去喝个酒吧。
林妙音:郑江羽不喝酒。
金叶:(笑)我当然知道。那么,旃蒙、屠维,拿好你们的枪,你们是最后的战斗力了。
旃蒙:明白。
屠维:明白。
林妙音:我分明也是受过外勤训练的,别把我排除在外。
金叶:其他人员,都疏散了吗?
林妙音:是的。上头坚决不承认Sector-CN-⊙、甚至SCP-CN-⊙存在,其他人的员工登记都变成了其他站点,我们只需要让他们回到原处工作就行。
金叶:可气,可恨,可能只有特外站点和我们没有受到异常影响了。这么不讲理的东西还是第一次见。
林妙音:你不是说要感受异常吗?
金叶:要感受不代表我不能抽他一大耳光。去他妈的异常。
旃蒙:如果他们三位没有坚持过来,我们该怎么办?
金叶:把这里炸个底朝天。——不过,起码得让咱们的林主管出去。
林妙音:怎么,又想排斥我?
金叶:即使已经发生了现实重构,也需要有人来把信息传达出去。不能让我们的成果就这么白费。从这一点来说,你是最好的人选。
林妙音:操,它快追上了,我们火力不够。
旃蒙:站点里剩下的弹药都在后面了,需要我帮忙吗?你们谁来开车?
金叶:旃蒙,你只管开车,办法我们会想。
(卡车四周是比较开阔的平地,森林地区在约十米以外,一些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建筑零散分布。SCP-CN-⊙-B在卡车后方快速移动,口器张开,一些金色丝状物从其口中向外喷出。)
金叶:就是现在,屠维!
屠维:明白。
(武陵人-屠维使用便携式火箭筒向SCP-CN-⊙-B射击,火箭在其口腔内爆炸。SCP-CN-⊙-B明显受到伤害,其体前部开始剧烈扭动,抬升起来,又向地面坠落。)
林妙音:小心——
附录:
(林妙音、金叶、武陵人-屠维在一处森林中行走。这里的植被比较稀疏,地表被落叶覆盖,附近可见大量被砍断的树桩。这里似乎曾生长有一片极茂密的Morus aurea林区。光线似乎有些昏暗,但并不影响视线。)
林妙音:旃蒙——他要一个人引开那东西,我不太敢想。
屠维:旃蒙是经验丰富的特工,我相信他的能力。
金叶:说的没错,林主管您别担心,武陵人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三人继续前进,可见周围植被逐渐减少,小队成员进入一谷地。随着小队前进,狭窄的谷地迅速变得开阔,形成一盆地结构。)
林妙音:……就是这里,茧房。
(盆地内没有植被,四周均为岩石峭壁,难以攀爬。自小队两侧的岩壁起,至覆盖整个盆地上方的金色丝状物之下,盆地范围内分布有至少35000个茧状物,均被悬挂或固定于离地2米左右的高度。距离小队成员最近的几个茧状物中,有一个上端开裂,一人形躯体从中露出头部、胸部和左手,手中可见一个笔记本。)
(小队成员接近了前述的茧状物。可见人形躯体为典型东亚裔相貌,面部识别显示其为SCP基金会中国分部秘传收容部高级研究员郑江羽。人形躯体被大量丝状物穿透,面部肌肉维持在一痉挛状态,已失去生命体征。)
林妙音:操。
(小队成员回收了笔记本。)
回收的笔记记录
我是在那一刻才意识到“回溯性现实重构”的含义的。
金光在我们背后闪过,那些金丝朝着我们扑来,还有远处的黑影——异常生物实体,或者别的什么,我终于反应过来那是放大了许多倍的金色的蚕——我们在之前的测试员和无人机探索中都没能注意到的东西,就是这些金丝本身。覆盖了整个SCP-CN-⊙-A的金丝。
我翻看过很多遍记录,绝不可能看漏任何一点信息。不,我们从没有思考过甚至注意到过这一抹金色的理由正是回溯性现实重构——那个生物实体不仅仅是移动迅速。通过这一异常性质,它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
我们很难找到安全的地方休整,不过我还是挤出时间对收集到的这些资料进行了分析。SCP-CN-⊙的文化中心似乎是一些复杂的宗教仪式,很显然,总是与蚕和茧有关。
我手头的资料大多数是器物的铭文和彩绘。后者的表现内容非常统一,总有一个金色标记的中心人物,这一人物正在将周围的其他人物融入茧中。一些彩绘包括了与这个画面相连续的其他画面,例如巨大的蚕正在吐出丝,这些丝被用来制造几乎任何东西——尤其是祭祀用具,面具和器物装饰。
现在我知道为什么古蜀国的冶金工艺能够制造这么先进的金箔了。他们根本就不在冶金,只是纺织而已。
我们越来越接近中心了,食物和水即将耗尽。穿着防护服吃东西很不方便,如果我们的补给品耗尽了,就可能需要脱下防护服——这之后会发生什么我们都不好说,让我们当场死亡也说不定。
越接近中心,遗迹保存得越完好,看上去的文化水平越高。我们没有条件进行年代测定,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些看上去越来越先进的聚落遗址,年代实际上越久远。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周围都是爬满青苔的石质塔形建筑,它们显然已经远在商周之前。
到刚刚为止,我对那些铭文都没什么头绪,但刚刚,最后一块拼图接上了。
秘传收容部接手过夜之子相关的研究,那些上万年前失落的文明之中,正有使用表义符号的传统。我们现在身处的遗迹里,残留有不少刻画符号的石板,这里的符号同夜之子的符文,不无相似之处。如果把那些符文的时间先后顺序倒过来,那会很像某种文字从起源到标准化的发展历程,但现实情况是,蜀地的古语来自某种夜之子语言,逐渐衰落,直至消失——或许有一部分文字和语言融入了汉语。
我不敢断定古蜀人有没有夜之子血统,但他们让我看到了与之类似的文化传统:同生物为伴。
[人名/蚕丛?] [指/权力/方向/领导] [第一人称代词] [路/方向] [蚕茧]
[蚕茧] [指/权力/方向/领导] [第一人称代词] [过去/永恒]
我无法保证以下内容的真实性。我主观认为这是基于符文推测内容的合理想象。
那些金丝遍布此地,它们正是古蜀人辉煌文明的载体。这些技术的最初来源可能永远都无法考证,那些可能直接从夜之子那里得到技术的先民,制造出金丝、富含黄金的作物,或许也把这里包围起来,创造出高氧环境。
在这氧气浓度极高的环境里,家蚕产生了巨大化变异,它们进食草木中富集的黄金,生产出金丝,古蜀人用金丝制造器物、用具乃至控制整个空间,进一步改造环境。只有黄金才能融入金丝,身着黄金的外衣才能被金丝所接受,走进他们的都城。
他们改造的终点是将人体结成茧,然后投向他们观念中的永恒——或许只有贵族才能拥有如此待遇,那些无缘永恒的后代们逐步外迁,扩大着文化影响范围的同时也在一代代衰落。
古蜀国最终被秦所灭,再也没有人发现过这里的遗迹,又或许是发现这里的人,都被繁衍下来的蚕织进了茧。古蜀国在永恒中死去。
我说这是合理想象,因为那些茧,那些丝结构,此刻就在我的面前。四万八千年的古蜀先民,在茧里永生。四万八千年的茧,包围着那座土堆,那是大墓,是蚕丛的墓,是古蜀的圣人蚕丛永生的王宫。
我们的过滤器快要撑不住了,接下来永生的大概就是我们了吧。

附在记录中的图片
(小队成员检查了周围的茧状物,发现仅有数个似乎较新,剩余的均长期未曾移动过。可见距离三人较远处的盆地另一端,似乎存在一较大的茧,估计长宽高均超过十米,一侧存在一凸起。)
(在盆地正中心可见一座推测为大型陵墓封土堆的隆起。小队成员开始向该隆起移动。)
林妙音:那,我们该怎么办?
金叶:郑江羽……
林妙音:节哀。
屠维:两位主管,我认为应该先完成郑博士尚未完成的研究任务,接下来再想办法离开这里。
林妙音:已经没办法了。
屠维:怎么?
林妙音:它们。
(画面中可见盆地周围,约6个SCP-CN-⊙-B实体出现并逐渐包围盆地。其口中产生了更多丝状物,弥散在盆地空中。这些SCP-CN-⊙-B实体开始向中央靠拢。小队成员远处的大型茧发生颤动。)
林妙音:我们出不去了。
金叶:不,办法还是有的。那个茧。
林妙音:什么?
金叶:那个大茧,应该是SCP-CN-⊙-B——那些蚕本身的茧。
屠维:我明白了。蚕蛾有翅膀。
(大型茧状物顶端略微变形,金叶和武陵人-屠维向林妙音指出了这一点。)
金叶:没错。绳索、固定器和剩下的信号弹……逼一只蛾子往上飞还是可能的。
林妙音:蛾子?
金叶:——那只蛾,要破茧了。
林妙音:你的意思是,固定在蚕蛾身上,然后飞出去?
金叶:没错。看这个体型,送一个人足够了。
林妙音:一个人?你们呢?
(沉默。)
屠维:绳索只有一套。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金叶:我将留下,感受异常;你将乘着蛾翼离开这里,尽你所能,处理这一切。
<记录结束>
金 叶Sector-CN-⊙
我始终坚信,异常的秘密能通过切身体会破解。
我将留在茧里,直到异常不再是异常。
附录:数据同步发生错误
中国分部超常事件记录
发生日期:2016年编辑月编辑日
记录地点:Outpost-CN-91-23
事件描述:当天上午,记录到一只体长约12米的巨型桑蚕蛾(Bombyx mori)从已废弃的编辑省道周边未知区域飞出,几分钟后坠落在附近农田中,当场死亡。
后续措施:前哨派遣特工回收了蚕蛾尸体。意外的是,在蚕蛾尸体背部发现了使用绳索固定、此前被宣告失踪的SCP基金会异常宗教表现部高级研究员林妙音,其陷入深度昏迷状态,似乎是长期营养不良、脱水与重度疲劳所致,但并未危及生命。
后续调查仍待进行。
林妙音Site-CN-97,异常宗教表现部
SCP-CN-⊙是一个茧。
我们从一开始就在茧里,从头到尾。
项目编号——那三个数字在我眼前扭曲、变形,直到它们化作一个茧,化作⊙——
我从那里逃了出来,但我仍在茧内,我能感觉到。我們把靈魂連在一處,走向黃金的彼岸。
蠶作繭,自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