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133-EX

评分: +39+x

psychic_1.jpg

通灵节目█████的截取画面。参赛者(已被确认为SCP-CN-133个体)在没有任何辅助手段和额外信息的情况下,在一群随机选取的路人中找出另一名路人的配偶。

项目编号:SCP-CN-133-EX

项目等级:Euclid Explained

特殊收容措施:注:以下收容措施已废弃。目前仅需加强公众对相应科学原理的认知即可。

由于SCP-CN-133的广泛存在,以及个体数量的庞大,将其完全收容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不会对常态认知产生显著影响的个体,应容许其继续在常态社会内活动,亦可酌情允许其进行“通灵”活动,但应保持监控和接触;与之接触应尽可能低调。对于这些个体,基金会人员可伪装为常态社会科研人员或业余超自然爱好者,以换取其对于部分实验的配合;亦可通过保密协议和记忆删除技术来确保部分实验的成功执行。为防止个体产生抵触情绪,与之接触的基金会员工应在过往的六个月内没有被卷入过事故、械斗或凶杀现场。

对于异常能力突出、容易造成平民对常态之质疑的SCP-CN-133个体,应将其收容在站内,并尽可能换取其配合态度以便研究。为防止SCP-CN-133个体感知到过往事故并产生恐惧情绪,收容站点应安全性高、无恶性事件记录的研究型站点。应发布针对性的掩盖故事,例如“某灵媒弄虚作假”“某通灵节目向选手透露正确答案”等,以最小化SCP-CN-133个体的可信度。

对于一些知名的“超自然”相关宣传,例如通灵节目、超自然论文报刊等,应当尽可能降低其可信性。目前已与████节目组达成共识,使其节目内容夸张化、娱乐化、戏剧化、追星化,以淡化观众对“超自然”本身的关注度和对帷幕的怀疑度;其他类似媒体和节目可参考此种处理方式。对于超自然论文报刊,应当由掩盖部门撰写、宣传缺乏事实、数据和求证的虚假投稿,以引导杂志的总体风向、风评并降低置信度。

描述:SCP-CN-133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特异感知能力,目前假定为一种额外的未知感官,往往被常态社会认知为“通灵感”“第六感”,取决于文化背景。SCP-CN-133在异常感知方面的表现与具体案例各不相同,其程度有强有弱,但一般具备以下的共同点:

  • 对附近人类的异常感知:
    • 所有SCP-CN-133个体都能在已被蒙眼,或对方已经隐藏的情况下,准确分辨出附近、背后、同屋内是否有其他人类个体存在。
    • 能力较强的个体可以指出对方的位置、物理特征或身份。对相识的人往往可以说出名字。
  • 对他人身份的异常感知:
    • 能力较强的个体能够指出面前其他人类个体的部分个人信息,例如婚恋与家庭状况、健康与怀孕状况、近期重大事件与行程轨迹等。
  • 对物品的异常感知:
    • 所有SCP-CN-133个体都能够准确分辨一件物品是否属于某人,或者分辨其是全新物品还是二手物品。
    • 能力较强的个体可以在给定一件物品后,说出其主人的大致物理特征、身份、个人状况与信息,乃至追踪该物品主人的大致去向。
  • 对地点的异常感知:
    • 所有SCP-CN-133个体都在已被蒙眼,或其他无法观察环境的情形下,可以大致判断出自己身处何种建筑、环境或场景。如果身处熟悉的地点,则可以说出具体位置。
    • 所有个体都能够说出所处地点之所谓“气场”的“好”或“不好”,即使在蒙眼且未被告知任何相关信息时也是如此。未知其判断依据为何,但SCP-CN-133个体的判断有高度一致性;普通人类受试者的反馈则相对显得随机。
    • 如身处某种日常生活中并未接触过的建筑、场景或环境类型,部分个体仍可以给出符合该环境的大致描述;这在他们进入基金会设施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往往导致了抗拒情绪(见下文)。
    • 能力较强的个体可以说出该建筑的一些显著过往事件,少数个体可在蒙眼状态下在建筑内导航。
  • 对事件的异常感知:
    • 一些个体可以在接触其他人类、物品、地点时,说出近期与之相关的显著事件。

SCP-CN-133感官能力仅能在个体与目标有实质接触的时候触发,而在通过媒体中转(例如远程视频、相片等)之后便无法触发。SCP-CN-133亦无法感知到一些更为抽象的内容,例如思维、文本、硬盘中的数据等。此为“SCP-CN-133系一异常感官”这一假设的主要证据,同时也将该异常和其他性质的人类异常能力所区分开,并作为一种单独的、特殊的、有迹可循的异常而立项。研究人员同时发现SCP-CN-133多呈家族遗传,“灵媒”也往往是一些SCP-CN-133个体的家族职业。此目前也系“SCP-CN-133系一异常感官”这一假设的佐证1。需注意的是,在SCP-CN-133能力更显著的个体中,失明人士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这也是目前认为SCP-CN-133与感官相关的依据之一。

根据SCP-CN-133个体们的口述,该种感知能力是相当直觉性的:个体们往往会简单地称他们只是“感觉到”。一些个体会用“气场”“力场”“磁场”等不专业词汇来形容他们对人或物的感知。约有92%的个体报告称他们会在接触目标人、物、地点时在脑海中闪过画面,并从画面中捕捉到额外信息。经核对,SCP-CN-133所感知到的信息并不能达到100%的准确度,但其准确率仍然相当惊人,并且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

目前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证实尽管SCP-CN-133感知能力具备显著的准确性,其方向却高度不可控。例如,一名SCP-CN-133个体可以按要求说出感知对象的个人特征,而另一名个体虽然对此无法作答,却准确地说出了对象曾在昨日参加了一起危险的实验并受伤。有的个体无法按要求判断出对象的行程轨迹,却出乎研究人员意料地说出了对象的家庭状况。因为此种特异性,对于SCP-CN-133一些进阶表现的定量、定性实验变得相当困难。

少部分SCP-CN-133个体能够察觉并利用其能力,往往已经在民间社群、通灵节目、“算命占卜”乃至刑侦领域活跃许久并且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因而使该异常进入到基金会的视线与研究目标中。其中,刑侦领域的SCP-CN-133个体因其案例的置信度与可追溯性而首先被作为研究对象。访谈显示这些个体倾向于在案发后尽快开展调查,因其普遍声称自己对于发生在近期的事件更为敏感。他们也对于手法更为血腥、残忍的事件具备更高的敏感性,往往可以感知到过往事件的惨烈程度。少数个体能够判断大致案发时间。实验和统计数据印证了此种说法。

另一些个体则有着普通的生活轨迹,与超自然社群并无关联,但因为其无意中制造的事件而随后被确定为SCP-CN-133案例。例如,有多名个体在回家后立刻“直觉性”地察觉到伴侣已经出轨,尽管家中被布置得一切如常,他们还是迅速找到了出轨对象所隐藏的位置。这些事件最终流传开并进入基金会的视线。一些个体多次在购物时注意到他们所购买的物品实为二手,因此与卖家产生纠纷并最终得到证实;但无法给出具备逻辑性、实证性的判断理由。一些个体则因声称自己具备“特异功能”并前往精神科就诊而最终被基金会察觉。

因为SCP-CN-133个体的能力,基金会在研究初期屡屡受阻。一些个体在被接到基金会时立刻“感知”到他们身处一个“危险的实验室”,而非基金会人员所谎称的公安、办公或者心理学研究机构。他们往往恐惧地表示自己所处的环境发生过事故和命案,或者指出与自己接触的基金会人员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气息”而拒绝相信他们是普通的研究机构人员或超自然爱好者。这使得早期的研究和收容不得不多次调整策略以换取信任和配合;安置SCP-CN-133个体的基金会站点或与之接触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有至少六个月的稳定无事故记录。

2009年3月11日更新:

SCP-CN-133个体中普遍存在的强迫、偏执和妄想症病史引起了基金会人员的注意。经调查,大部分SCP-CN-133个体都报告了生活中存在相似的严重困扰。

个体们称他们对“别人的气场”相当敏感,在人流密集处时常感到难以忍受。他们也声称对二手物品感到不适,有些个体会执意通过冰冻、晾晒等多种方式来清除前主人的“气场”。此外,个体们自幼便会对生活中的一些特定地点产生恐惧感并进行回避,但无法解释原因;一些个体对某些必经地点产生了焦虑情绪。该种回避会在其作出购房等重大决定时有所体现,个体时常放弃性价比和地理位置更优的房产,并选择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综合条件明显稍逊一筹的房产,只因后者在他们眼中“气场更好”,或前者显得所谓“阴气重”。这些举动往往被视作偏执或妄想的表现,在亲友之间产生诸多困扰,并产生了普遍的自我怀疑情绪和继发性的精神症状,因而导致一些个体留下相关病史。

目前认为加深此种“异常感觉系妄想症状”的认知有助于维持常态的稳定性,因此实验人员应避免告知这部分个体他们在实验中的真实准确率。指导意见认为之后的相关实验可以设计成无法令受试者获知自身准确率的形式。基金会将同时对这部分个体实施适用于上述精神障碍的治疗计划,以确保个体对自身异常不知情;若有可能的话,应将实验伪造成治疗计划的一部分。

这可能导致一些个体的自我怀疑情绪加深,但作为帷幕协议的常见而可预期的结果,目前认为在可接受范围内。

2012年12月2日更新:

在对于令SCP-CN-133个体厌恶和回避的地点、场景、物品的调查之中,部分个体声称他们或身边人的宠物也倾向于避开这些“令人不快”的地点,或者在经过这些地点时显得十分警惕,大声吠叫、毛发竖起或者拒绝进入。

目前就这些地点进行了数次动物实验,其结果能够证实他们的说法。这两者的因果关系还在调查之中。一种理论认为SCP-CN-133个体的厌恶心理可能源于他们观察到了动物的回避行为;另一种理论则认为部分动物同样具备SCP-CN-133感官能力。目前正在分别对两种理论进行研究与实验,以期获得证实。

作为掩盖措施的一部分,目前将前者的理论与相关研究向这部分SCP-CN-133个体进行宣教。

2014年3月29日更新:

提案已经收到。我们进行了评估,认为目前第二代基因测序的价格成本已经降低到了一个可以考虑的程度,你也成功说服了我这样一笔投入被用于大规模的基因检测是值得的。我随后会向财政部申请所需经费,等我消息。

——项目主管███

2014年8月11日更新:

关于SCP-CN-133之基因突变位点的报告已经收到。我们仍不清楚这些突变位点与人体的什么功能有关,但这份报告无疑为我们停滞许久的研究指明了一线曙光。项目组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弄明白这几个突变位点的作用。有必要的话,我会向人事部申请调动几位专攻基因研究的同事过来。

——项目主管███

2015年4月5日更新:

有关SCP-CN-133已被解明的说明:

我们已经找出了SCP-CN-133的一部分真相——也许不是全部的真相,但至少可以解释很大一部分成因了。这些人根本没有什么异常。原理非常简单:人类的嗅觉实在太过糟糕,以至于把一种自然界的常态当成了不可思议的事情。

养过猫狗的人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在外面摸过陌生的动物,洗了手,自己闻不到什么,但回家后,宠物还是会十分反常地在你接触过陌生动物的地方反复嗅闻——而当你接触美食、生肉或者其他东西时,它们通常不会闻那么久。宠物似乎能知道你在外面做了什么,通过残留的气味。如果环境中有另一只同类居住、发情,它们也会知道,还会对不同性别的同类做出不同反应。我们都明白这是因为嗅觉。而当同样的能力出现在人类身上,我们却觉得那是灵异的。

在早些时候,项目组也曾怀疑过嗅觉。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嗅辨能力测试——在常规测试中,SCP-CN-133普遍表现良好,但不是满分;而当实验人员降低气味分子的浓度和差值时,SCP-CN-133们的表现仅比常人好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在众多待证实的可能性面前,当时的项目组草率地将真相排除了,将他们在嗅觉测试的微弱优势归结于“那个异常的第六感”——只因他们没有考虑到一件事:后天认知的建立。

举一个相似的例子:有研究显示,具备绝对音准的人往往在童年时期接受过音乐训练。人的耳朵都可以接收信号,但人需要在认知培养的黄金时期,建立音高与音准的概念、完成听觉信号与音高的映射,才能掌握分辨音高的能力。若没有在童年时接触过某门语言与它独特的发音,就很难在成人后把它说得完全地道。这些鼻子异乎寻常灵敏的人,生在了一个嗅觉愚钝的世界:他们在童年时,没有人会为他们闻到的这样那样微妙和复杂的气味做出解释、命名、映射,几乎没有任何反馈能强化这些认知信号,其他人的表现就好像他们闻到的大多数气味并不存在,就好像对二手物品感到不快只是一种“心理作用”。大脑会过滤掉无用的信号,不认知其他人所不认知的东西。于是,他们自己也大多忘却了气味的细微差别,对其“视而不见”。但这些差别仍然存在于直觉中,一些个体成功地将他们接受到的微弱气味信号与其他信息相关联,乃至建立映射,据此认为某处“有别的人”“危险”“气场不好”……他们闻到受试者身上有着同居者的气味和孩子的气味,闻到所在的地点有血味和很淡的消毒水味,他们的大脑做出判断,或者闪过画面,就和普通人被一些气味唤起记忆同出一辙——但却意识不到实际上是嗅觉在发挥功能。

我们对几千个个体做了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他们在大约12个位点上出现了相似的突变,而这些位点与一些控制嗅细胞合成的蛋白有所关联。关于嗅觉的研究被重启。实验证明,在空房间中或者新物品上喷洒人的汗腺提取物,或者让被识别者喷洒另一种性别的荷尔蒙,或者在一些地点放上微量的、氧化时间不等的血液,或者在建筑中加入另一建筑的气味源……都可以严重干扰这些“灵媒”们的判断。我们也重新设计了嗅觉能力测试,在测试前先对受试者进行了数个月专门设计的、针对极低浓度气味的辨认训练……这一次,他们在面对远低于普通人类感知阈值的气味测试时,做出了显著更优异的结果;而对照组的成绩和随机差不多。

截至目前,这部分被证实具备灵敏嗅觉的人,约占SCP-CN-133总人数的98%。因此,我们认为产生SCP-CN-133的主要原因已经被解明了。从明天开始,项目组的工作重点将会是这部分人的记忆删除、保密协议、返家、再就业的相关工作。剩下的少数个体会被重新评估立项。向各大期刊投稿的论文已经在准备中了。我们会向这些回家的人和公众解释清楚所谓第六感背后的科学逻辑,最理想是可以作为常驻公众宣传项目。停止对部分人的所谓“妄想症”的治疗,并确保他们得到妥善的疏导和弥补,让他们面对“正常人”闻不到的气味时,可以不用强迫自己假装那不存在。我们也会鼓励其中的一些“灵媒”、“大师”重新考虑自己的工作,不是作为怪力乱神,而是作为“嗅辨员”。长此以往,关于“通灵”的迷信可以被逐步破除。

如有其他问题,请邮箱联系我或者公众掩盖部门。

——项目主管███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