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收容措施:考虑到SCP-CN-1653的存在性质,基金会已收购当地并与██████铁路局接应成立临时据点CN-098,据点从外表上伪装成一家交通公司,实则作为收容SCP-CN-1653的区域建立。Site-CN-23将拥有对临时据点CN-098的直接管辖权,在安置相关工作人员到达此地的同时,需在SCP-CN-1653表面贴上“禁止未授权人员进入”的标语并安置监控与安保人员保持项目的未接触状态,除授权实验的小队进入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项目内部。
从项目内部中搜寻而来且牵涉线索相关的物件将会被保管至临时据点CN-098内的储藏室,对于项目的异常性质,临时据点CN-098将建立4个编队与一个MTF驻扎在据点中,藉由描述中所述的异常特性,任何进入项目进行探索的编队将根据进入项目后的地点状态进行任务定位。直至确认完成任务或确定任务结果前,SCP-CN-1653将一直保持开放状态。
更新20██. █. ██:通过对内部进行的相关交涉,基金会已进一步地在项目内部建立一座临时据点,该据点除与当地人员合作外,将额外探索内部空间A-5的情报。
描述:SCP-CN-1653为一蓝色大门,其定位于一架待建成的工厂地址当中,最初由Dr.Nicole测试SCP-CN-1456时被发现。经过调查,大门的内部空间为通往一处未进行定位的相关地点。
在长期的调查中,确认每一次进入SCP-CN-1653都会导致地点变更,该效应主要取决于当前人员数量。直至人员返回SCP-CN-1653前,项目仅对当前进入空间内的人员保持通向,额外的测试亦表明以分次数进入空间再度返回范围的举措被确认会使返回过程在时间范围内被错开。
地点空间大致表现为一座常态的地铁站,因基准现实未能探测到具体坐标,因此该地点被确认为“相位现实Phase Reality”。由已知的探索表明,SCP-CN-1653所链接相位现实的地点为随机地区,根据空间结构表现,每一次尝试进入项目的时候其所展示的区域均衔接于当地,条件变量确认为次数方面的个体差异。
以下为经由MTF-壬午-19(代号:“识骨寻踪”)所带来的相关情报:
关于相位现实的地形:
A-1:一座拥有具备异常情况的通讯设施、通道操纵室和站台轨道的露天地点(下称“外站”)。
A-2:一座较宽敞且拥有基础照明设施的地下站台(下称“地下站台”)。
A-3:一系列由走廊与房间构成迷宫状地形的设施,走廊亮度较暗,但房间亮度持平A-2(下称“走廊区”)。
A-4:一片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符合常规居住条件的安全地带(下称“安全屋”)。
A-5:一座具备系列大型平台与悬空走廊的地点(下称“里地点”)。
- 项目内部的通讯与项目外部的通讯相互独立,这意味着已知的通讯探测手段将无法直接记录项目内部;
- 已确认返回项目的唯一方式是前往项目存在的原地点,且对应次数对象;
- 通讯设施存在的异常情况为其损坏程度已不具备良好的通讯能力,但有时因未知原因而正常启动;
- 确认通讯设施的链接地点为安全屋及里地点;
- 人员可直接进入外站、安全屋,然而在地下站台、走廊区地点时需寻找作用物件(即能作用于项目内部的物件)从而确保能解锁设置在后述两者中的条件关卡;
- 地下站台、走廊区(以下统称“风险层”)遵循一种未知的原理,使得人员在进入地点时其设施遵循“拓扑原理”变化场景布局;
- 风险层普遍存在异常对象B-2,其中地下站台额外存在一超常物体B-1;
- 除通过外站存在的通道操纵室变更入口状态外,额外一种方式为寻找作用物件“通道钥匙Basement Key”;
- 走廊区房间除遍布一定程度的补给外,一部分室内设施可找寻到线索物件(即记载项目内部相关记录的物件);
- 从走廊区到达安全屋需经过一种通道,过渡过程其亮度会恢复常规;
- 安全屋内部具备完善的居住条件与设施,且驻扎着一定数量的幸存者;
- 项目无法直接到达里地点,唯一方式是通过寻找安全屋的“隐藏区”确认入口;
- 到达里地点后,人员将无法再度返回安全屋及其它层数,唯一方式为与C-2进行交涉。
关于异常对象:
B-1:一具身着航空样本服装,停放周期14天的32岁男性尸体(下称“尸体”)。
B-2:具备修长的蹄状四肢与大型且抽象主体的生物,本质为爬行生物(下称“爬行生物”)。
- 调查尸体的身份可知其身份为[数据删除];
- 因未知原因,尸体的停放周期将永久保持14天以内;
- 因未知原因,尸体将会随机出现在A-2地点的任意一处位置;
- 通过尸检,确认其内部与相关身腔由██████只蛆虫填充,偶有部分泄露体表;
- 人员可通过搜寻尸体的部位寻找作用物件;
- 部分情况下,尸体会持备装有肌肉组织的包装,据悉,效应为引发爬行生物的觅食意识;
- 爬行生物实体遵循物理法则,意味着可被物件实体作用影响;
- 爬行生物的主要摄入能量的标准为生物体的肌肉组织,且不论生物体是否具备生命体征;
- 爬行生物对具备活性的生物体征拥有较强的掠食性;
- 爬行生物在常规状态会漫无目的地在场地中游荡,直至其感知范围内确认有生命对象;
- 爬行生物具备一定的智能与集群意识;
- 爬行生物对落单的人员拥有一定程度的威胁性,其攻击速度上限被确认为██m/s,且攻击力度为███N;
- 若周围存在一定程度的爬行生物,将会触发其集群意识,然而其表现形式较为低劣,可通过大范围远程武器集火与投掷类物理武器进行驱逐。
关于待评估对象:
C-1:一群大量存在A-4的幸存者个体,及由其成立的幸存者社群(下称“幸存者”)。
C-2:一群存在于A-5的人形个体,及位于A-5地形当中的大型维序设施(下称“局外运营人”)。
- 幸存者的来源被证实由大部分地区中社会报告的失踪人口,最主要的地区由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
- 幸存者在A-4所成立的社群其性质为几近薄弱但具备一定的作战意识;
- 幸存者成立的社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明体系,目前正在评估其中的个体是否依旧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 基金会目前已向由幸存者成立在A-4的社群建立合作关系,详细请参考附录;
- 根据Lynn•Cretaceous的报告,幸存者的社群成立周期已持续30多年;
- 目前,相关情报可知A-4中部分幸存者个体会因为未知原因失踪;
- 局外运营人被确认大部分具备超常态的思维,且基本以维护设施为主;
- 局外运营人会遵循某种准则与进入A-5的人员进行接触;
- 局外运营人通常会积极回答人员的疑问,然而,一旦质询涉及到部分信息,局外运营人会采取忽怠准则跳过回答与之有关的问题;
- 多项情报指出,局外运营人及其设备的存在均指向项目的形成与幸存者成员的失踪;
- 人员无法直接通过物理实体干涉局外运营人的形态;
- 人员可干涉局外运营人所维护的设备,然而经证实无法进行实质上的摧毁;
- 偶有部分报告指出,存在于A-5范围内的局外运营人会随机以特定的方式消失,但具备再度复现的能力;
- 目前已与局外运营人建立合作关系,但仅限于进行情报交换期间。
更多有关SCP-CN-1653的信息请参考附录。
附录:
关于编队及作战人员进入空间的准则
所有浏览此项文件的人员请注意,下列文件仅供探索前进行浏览,期间,内容可通过部分训练课程强化应对措施,以向探索编队储备相应的意识。该准则将作用也仅作用于进入SCP-CN-1653时所需的注意事项,不具备任意的现实价值,请各位人员浏览前务必注意此项前提。
- 当确认空间封闭狭隘,且第一感知探测到环境为室内时,将确认非外站地形;
- 进入场地前,请优先确认场地地区并确认是否可知B-2;
- 如确认地下站台,请优先注意地点亮度是否较为明亮,且内部空间是否较为开阔;
- 如确认地下站台,请优先注意进入地点群落存在尸体并搜查相关物件,接触期间请确保周边环境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 如确认走廊区,请编队做好相应的照明措施并尽量强化对场地的波频感知;
- 如确认走廊区,请编队时刻保持武装持备状态并建立侦察防御体系;
- 遭遇B-2时,若B-2未察觉编队,则应优先观察再决定对接下来的行动规划;
- 遭遇B-2时,若B-2优先察觉编队,请立即确保在不产生集群意识为前提下对项目进行击退或消杀,如持备武器不足,则应优先采取牵制战术化解危机;
- 针对B-2的性质,如触发集群意识,请立即保持高度的作战戒备并准备爆炸类武器进行持续的火力镇压,完成输出后立刻远离地区;
- 对风险层进行探索期间,如获得部分具备线索的物件,请在确保储存空间充足的前提下收集;
- 如储存空间不足或突发意外情况,请务必做好地点标记,但优先保障人员安全;
- 鉴于基金会已与幸存者产生合作关系,目前当人员在风险层中遇见幸存者个体时,请以相关信号接触为正式会合准则;
- 如确认安全屋,则基金会的主要职责为与幸存者的成立社群进行交涉并提供适当的资源补给;
- 如确认安全屋,则基金会可根据体检与智检评估幸存者的独立生存能力与当前社会适应程度,确认完毕后将名单放送至O-CN-098内,并令MTF-壬午-19开始执行职能;
- 进行返程时,请确认起始地点与路程,根据描述中提到的环境,建立临时返程计划;
- 返程期间,确保尽可能优先维护人员安全,其次注意携带物件的状态;
- 返程后,经过手续登记,将物件归档至相应的储物室,同时额外交代此次探索所获取到的情报,藉此完成探索流程。
以上,作为所有编队包括MTF需要了解到的准则,请在建立探索行动前阅读一遍以确保执行到位,避免行动方面的不确定性。
物件编号:A3-0911R-T
物件描述:一份录像带,表面周期为14天,其上有一用英文标记的便条,为“致早已错过的人与下错站的家伙”。
内容记录:
[00:00~00:18]画面在经历闪屏后进入摄像,视角固定;
[00:19~01:30]画面显示A-2地区大厅内,一位疑似基金会工作人员的身影在其中进行单独的探索行为,经指认确认为Site-CN-23内在任的四级研究员Racheal;
[01:31~02:28]画面转移至A-2地区另一广角处,Racheal在漫无目的地进行游荡后发现B-1,向通讯设备传达消息后,Racheal去搜查B-1;
[02:29~04:41]经过一番搜寻,Racheal寻得进入A-3的门禁卡,此外获得一记事本,经过查阅后Racheal向通讯设备确认物件情况;
[04:42~06:16]在聆听到由B-2制造的响声后,Racheal查看情况并遭遇数个B-2,她开始惊惧并逃窜至A-3入口使用物件,直至关闭入口逃脱追逐;
[06:17~08:27]然而,在Racheal继续进行探索时,被一拐角处潜伏的B-2袭击,造成中度伤害并导致行动不便,逃离过程中,Racheal不得不通过场景进行牵制,但效果并不理想,导致数个B-2受其吸引;
[08:28~10:04]因长期保持受伤状态与耗费大量的体力,Racheal此刻陷入疲倦状态,在无力进行移动后,其中一位B-2对其进行踩踏,随后[数据删除];
[10:05~10:20]影像就此中断。
后续报告:在查看该录像的内容后,Dr.Nicole立即向当地确认情况,得知到的实际情况是——Racheal目前仍旧在职且存在基准现实。确认项目收容状态时,意外通过录像带日期悉知当天由其在通过SCP-CN-1456寻找失联特工,藉此确认为因异常能力导致原本应由Racheal•Untale的位置变化为本身,已通过此项结论搜集到SCP-CN-1456的相关异常性质原理范例。
行动目标:确认当前Lynn•Cretaceous并根据状态进一步确定接下来的行动
行动编队:旅鸽二组、旅鸽三组
行动流程:经由幸存队员讲述,可得知当时编队打开SCP-CN-1653时,其内部显示的地点为走廊区,遵循行动目标期间遭遇数个B-2个体,因作为第二次探寻CN-1653期间未能明确B-2具备“集群意识”的情报,导致探索时造成重大牺牲。最终,仅存的编队成员决定与B-2进行作战时受到幸存者的武力支援并被掩护至地点:A-4,在那里遇见项目人员Lynn•Cretaceous。
通过其情报讲述,可知安全屋中幸存者成立微型社会的初衷是大部分因某种极其特别的异常效应误入项目空间内部。起初,大部分幸存者成员因自身经历差异与异常导致的时空错位相距,使得社群初步地建立并经历了相关的发展,可随后,数次面对社群的问题使得幸存者经历了多次变更。这些问题经由Lynn•Cretaceous告知,具体为以下表现:
- 首批直接到达A-4地点的个体与经过风险层后的个体产生居住问题和立场问题;
- 多次因资源问题与探索问题出现内部矛盾;
- 进行对前三层(即A-1、A-2、A-3)的目的性探索时因B-2导致的减员;
- 部分幸存者成员在A-4中无故失踪;
- 幸存者成员建立幸存小组时的系列问题。
通过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得知有关幸存者情报的详细记录,亦了解到CN-1653的相关特性,即类似于CN-1653的异常效应均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返回基准现实的方法为通过进入项目时的所在位置进行定位。
此外,详细地咨询第四条问题可知幸存者成员疑似在A-4内通过触发了什么条件从而导致失踪,致使社群成立一度经历波折,调查人员将会以此决定接下来的勘测。
善后安排:重组幸存编队、成立MTF-壬午-19、建立起关于针对CN-1653的情报网、建立特殊行动计划
有关执行“识骨寻踪”的计划流程
此前,对安全屋的系列调查表明许多幸存者个体其来源为基于北美地区、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范围中出现失踪人口报告的个体,经由特工Lynn•Cretaceous提供的情报,发现这些人员已因滞留项目内时间过长而导致失去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其认知模式被局限于项目内。
基于上述当中所了解到的情况,SCP基金会目前已与幸存者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同时,根据伦理道德委员会的相关交流,将会对幸存者(下称“C-1”)进行相关测试,以下为执行流程:
- 建立对已知C-1的情报库;
- 经过审核后,匹配C-1在基准现实内的相关身份;
- 当C-1被明确身份后,将会依据现实考量,在维持《帷幕协议》为前提下进行操作;
- 考察C-1所在的社会区域中,当前身份的社会适配度与社会印象,确认类型;
- 如C-1状态为已故或失踪,且社会适配分隔不大,采取入棺策略;
- 如C-1状态为失踪,但社会适配分隔较大,则应配置相应的准备措施后采取分棺策略;
- 如C-1状态为存在,社会适配分隔较小,则将进一步测试C-1是否具备融入当前社会的能力;
- 如C-1状态为存在,但社会适配分隔较大,则将进行分棺策略后修改其记忆,使其作为基金会的内部职员;
- 上述条件方面若发生相关变动,则采取第8条的应对措施;
- 若确认C-1具备融入当前社会的能力,则为其修改记忆后将其发送至当地社会,并以维持常态为基准进行伪造;
- 若确认C-1不具备融入当前社会的能力,则为其设置《保密协议》后招募至基金会中。
上述协议的执行目的皆在为内部建立ST-AC-1653-00做好铺垫,出自对于C-1的完整人道主义,伦理道德委员会中的部分成员将会参与在接下来的行动流程中对C-1所建立的社群成员进行替换,替换方面暂时考虑为D级人员。届时,除下一步骤解决由特工Lynn报告的遗留问题外,将会在接下来的途中额外调查已失踪C-1个体的去向以及对可能因CN-1653的异常分布地点而出现的新C-1进行相关指引后进行记忆删除。
收件人:Dr.Nicole
发件人:研究员Helena
主题:我想我们知道那些失踪的家伙去哪了
在发现里地点也就是A-5后,我们找到了一些西装革履的家伙和它们背后的设备。
通过这些天来摸索到的规律,对于A-5的进入途径我们是找到了,大概就是在A-4当中有些墙壁摸起来会和平常不一样,只要摸到了后就会有个到达A-5的电梯。
起先,我们看到了A-5中一些光怪陆离的东西,像是一些悬空的走廊啊,到处都有的白色平台之类的。但进行一番探寻后,我们就和这帮家伙们碰面了——连同它们背后的那些奇怪的机器一样。
我们的小队很在意那些东西到底是什么用途,但接下来它们,也就是“局外运营人”——从现在开始应当被我们称作C-2的家伙们,便跑来毕恭毕敬地和我们打了声招呼,言行举止上还用现实中已经得知到的编号称呼小队。这让我们感到不同寻常,最直接的理由便是:我看到有的人很像之前失踪的幸存者们,但当我们问起和它们有关的问题时,它们回以缄默。
之后,我们自主探寻了设备的秘密,这个行为似乎并没有得到很明确的反对。最后,我们知道了那些失踪的家伙们——不止如此还有一系列有关的问题,我们都找到了答案。
只是,我想我得列举出一些可能需要点时间打理的情报:
- 关于“那个异常”;
- 一种和幸存者去向有关的背景;
- 有关位于A-5地区中一些设备的原理;
- “生存者计划”的实质;
- C-2的来源与它们的“居住区”。
事实上,在采集到这些包含物证的情报之前,C-2们对我们的人还是存在某种毕恭毕敬的态度。但是在我获得了上述讯息后,其中属于向导的它们就开始和我们聊起来了,接下来,我听着它们的讲述,却再也无法平静。
它们说,所有到达项目的幸存者皆是出自A-5本身测试“设备”而开设的试验场,本质上,它们一直在进行着一种“计划”,对,就像列表上展示的那样。有关这个计划的方面,我们最初根据之前整理到的一些情报只是初步证实通过设立那类环境考验幸存者的方式,但经由它们的口述,我们发现了还没有被考虑到的事实——“设备”在某一方面是可以操纵安全屋通往A-5之间的路径。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的话,那么之前一系列接触到的“方式”,很有可能就不是那种可以由自然常态决定的偶然了。
当我们问道被它们挑选出来的“生存者”最后如何了的时候,它们却向我们讲述了它们的“居住区”,科普了其中的一些秘密后,我们发现了这些人的目的:C-2,它们的所在,有需要这些“生存者”的地方。我…我现在很难形容作为向导角色的C-2在当时向我们讲述了什么,但我可以保证的是,当我试图向它们质询的时候,我却只是得到了一份答复:
“我们并非此处的居民,只不过是践行这座地方的历史We’re not really inhabitants in here,just implement the place’s history by repeatedly”
这些便是我们迄今为止能够理解到的,有关它们的全部,我想……就相当于现实被圈养成它们的鱼缸一样,如同蓝门般的鮟鱇灯总是会不约而同地在世界各地寻找着一个个倒霉蛋,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失踪人口都会像此刻的如今一样幸运。而就在刚刚,它们貌似对基金会的存在保留有细微的兴趣。
我觉得,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得调整下收容政策了。
页面版本: 8, 最后编辑于: 19 Mar 2023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