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1931


评分: +39+x
项目编号:項目編號:CN-1931
等级等級1
收容等级:收容等級:
euclid
次要等级:次要等級:
none
扰动等级:擾動等級:
vlam
风险等级:風險等級:
危急

特殊收容措施:项目收容于Site-CN-64的Type S心灵遮断合金装甲板改装式人形异常收容间(SHACC-S)单元内。站点内所有员工均应植入有关自身和他人姓名的伪造记忆,并施加阻碍职员探究真名冲动的暗示模因。

任何时刻,必须保证至少有一个个体处于被剥夺真名的状态。此收容措施经过12号协议,拥有监督者议会与道德伦理委员会直接许可,必须执行,驳回任何异议

2017/03/09更新:若出现被剥夺真名的个体,解除其拥有的权限与职务,并立刻移交“阿特雷耀1”处理。

2017/03/16更新:启动巴斯蒂安命名程序Procedure Bastian name,为项目设立数个诱导式及锚定用浅层命名,如“灰绅士”“嗜名者”“无脸男”;同时设立一个禁锢式深层定义术语。以上命名除深层定义严格保密外,均可公开,并鼓励职员在任意场合使用,增强锚定稳度。无监督者议会直属命令,任何人不得执行起锚操作。由“Aic.潜意识subconscious”(社会型奇术&模因网络)链接项目之描述表层,追踪一切命名访问申请。

项目的“真名”处于研究探索中,研究进度将决定进一步收容措施。

描述:SCP-CN-1931是一个类人生物,身高为175cm,体重70kg,其脸部在人类视觉中恒处于低像素的模糊状态,并被不规则蠕动的黑色马克笔触的线团及黑色长条等视觉错觉遮挡,推测为一种逆模因现象。经过大致辨认,能够确定项目体表皮肤呈现淡灰色,四肢修长,穿着铅灰色西装进行活动。

SCP-CN-1931具备智能,可以进行交流,表现出对任意语种的熟练掌握。项目第一次有记录可考证的目击报告著于1980年7月份,多份目击报告与受害者证词中都将其描述为“灰色的人”。目击报告中显示,项目锁定受害者后,将借助自身的微量逆模因性质对受害者进行尾随、窥视与恐吓,并于受害者恍惚时,通过耳语、留言等形式传递暗示信息,诱导受害者与自己交流,最终导致受害者崩溃。这一过程用时最短为五小时,最长时可持续四年。

与正常的生物不同,SCP-CN-1931无法进行任何能量转化活动来供养自身,其EVE粒子水平与主体休谟指数经检测均处于异常状态。结合案例中大量受害者的情况与其自身的叙述来看,可初步判断SCP-CN-1931以“名字”为食。

所有SCP-CN-1931活动的受害者,均遗忘了有关自身真实姓名以及代称假名(笔名、外号、昵称、编号、艺名)的全部信息。这一效应发生时,人类社群中任意个体所拥有的与受害者真名及代称相关的记忆也将一同消失,基金会目前仍在通过社会型奇术公众认知网络尝试检索出这些记忆的去向。

从可能记录受害者真名及代称相关信息的网络、电子设备、笔记中亦未能发现相关信息,推测均转化为逆模因并完成收缩。

SCP-CN-1931对受害者的影响不仅限于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受害者将产生超形上学意义上的结构崩溃,以及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负面效应:

  • 呆滞
  • 闪回失忆
  • 失语
  • 瘫痪
  • 脸部与项目同样呈现低像素化并被黑条遮挡
  • 间歇性精神失常
  • 前额叶异常(人格漂白)
  • 昏迷
  • 失踪
  • 整体存在信息逆模因化(存疑)
  • 死亡
  • ████。


高认知阻值(CRV)的个体亦无法免疫上述效应中对精神的影响。对受害者重命名的措施无法起到任何作用。据演绎部判断,受害者终将以不可察的方式完全消失于本叙事层级,他们对本叙事现实的所有影响痕迹都将被撤销。截止至本文档最后一次更新,记录中的项目异常效应受害者已有████人,其中包括████名平民、74名D级人员、1名博士、3名研究员,由于受害者最终状态的逆模因性质,这一记录值可能远低于实际值。

目前SCP-CN-1931“食用”他人的“真名”及“代称”的方式仍然未知,向项目透露部分D级人员名册这一行为,并未导致任何异常效应,似乎单纯地知晓名字并不能使项目对实体造成影响。鉴于项目表现出健谈和积极倾听的人格,怀疑项目对个体“真名”与“代称”的“食用”发生在交谈过程中,因此任何有关项目的访谈、审讯的提案将得到严苛审查。

Dr.███指出,随着存活受害者数量的减少,项目的异常效应具备的逆模因、反叙事性质将使基金会逐渐丢失与项目异常性质相关的情报,只有保证持续存在处于转化过程中的受害者,基金会才能重新发现并记录与项目异常性质相关的信息。

根据这一理论,基金会制定了当前的收容措施,保证时刻存在被剥夺真名的人员,维持对项目的情报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几次访谈中,项目为参与访谈的基金会职员命名了数个代称,立刻对这些职员造成了负面的异常效应影响,其超形上学结构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扭曲。某些职员使用了外号对项目进行命名,也同样受到负面效应影响。

必须指出的是,这一系列效应目前无法与任何奇术序列与现实休谟场理论自洽,亦不完全符合模因影响,但不可否认其似乎具备内在逻辑和更多的效应潜能。

因此,监督者议会判断项目涉及未系统研究的新型异常危害体系,目前暂命名为“真名异常”,专司部门的成立处于提案审核中。

附录CN-1931.1:访谈记录

附录CN-1931.2:公示邮件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