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l-#207541,注意房间内的实体。
项目编号:SCP-CN-2225
项目等级:Euclid Pending
特殊收容措施:SCP-CN-2225及六盘山景区已由流动设施CN-Facility-46长期驻留,一只执勤小队应对须弥山景点进行全天候巡逻,以防止人员靠近须弥山石窟北麓。一般情况下,须弥山背大型升降梯应保持紧锁,人员通道应被限流,控制使用时人员通过数≤3。如有对项目探索的实验需求,需事先致电0954-5648319,并向46号流动站管理层报备相关行动人员信息。
特殊收容措施(2021.8.5更新):应对SCP-CN-2225-1实体进行定期观察、记录,在进一步结论得出前禁止任何人员与项目个体进行交互。如对象因工作人员疏忽死亡,则涉事人员应接受降职处罚,即刻生效。
特殊收容措施(2021.8.10更新):SCP-CN-2225应被无视,实验应暂停,入口处应被封存,无需更多的收容措施。
描述:SCP-CN-2225为位于六盘山须弥山石窟下方9588米处由天井链接的一座大型设施。项目内部空间明显不符合欧几里得几何,其实际空间远大于地表勘测所得,目前没有抵达该空间边缘部分的记录。
人员带入SCP-CN-2225一切光源的光线将被吸收,且对应发光体会由纯红色材质取代。据部分实验人员描述,此光源具有强烈失真感,虽然光源均失去照明效果,但长时间观测对象仍会引起原有光照强度下所对应的不同程度的短暂性致盲。在部分探索记录中,夜视仪可以被正常激活,其余记录中的夜视仪均无法正常打开,推测为项目内部针对电子设备的强干扰具有间断性。进入SCP-CN-2225的人员数量如大于三人,项目入口处天井将自动反锁。在仅有的4次反锁情况记录中,枪械、炸药、撬棍均未将天井打开。最后一次事故记录持续了14个小时,随后仅有三名人员成功打开天井并离开设施,[数据删除]。

3D复原后的一个SCP-CN-2225-1实体想象图局部,此个体大体符合鬣狗(Hyaenidae)特征。
SCP-CN-2225内部结构类似监狱,由花岗岩墙壁及不可计数的金属制栅门组成。这些栅门均挂有金属锁,但无法被破坏。栅门全部各自连接至一约3m*3m*3m的隔间,可见光在此类隔间内被完全吸收。隔间后侧通常有一小型管道,无法对其内部构造进行测量,且由于项目内部异常的拓扑结构,此类隔间的具体数量仍然未知。根据19██.4.20的探索记录中实验员携带的3D测绘设备的数据表明,每一隔间内均有尺寸不一、形态类似的小型有机实体(SCP-CN-2225-1)。此类实体智能较低,仅可对外界刺激做出最基本的躲闪反应。研究发现,SCP-CN-2225-1实体表面类似肌肉组织,无毛发覆盖且极其脆弱,曾在多次探索记录中出现实验人员折损项目个体的案例。
使用钝器及各类热武器针对SCP-CN-2225-1个体实施伤害的尝试全部达成,这类伤害往往会给项目个体带来不可逆损伤,直至死亡。项目个体在死亡后将于无人观测时自行消失,并于其后的24小时内自动填充一全新个体。项目个体不可发声,个别个体已有生物基本面部特征,且具有个别生物种类胚胎样貌的相似记录,如:智人(Homo sapiens)、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innaeus)等。如将项目个体长期搁置,则同隔间内个体的耳、眼、四肢等部分将按一定顺序发育,发育基本完成后,项目个体将向各隔间后侧管道爬去,随后将彻底无法以任何方式观测。在一次SCP-CN-2225临界点找寻计划中,一只三人特遣小组进入项目,并耗时5个月,对纵深共104个区域的52000处隔间内SCP-CN-2225-1个体进行了清理,并未造成任何正/负面影响,计划最终叫停。
描述(1951.3.18更新):1950年起,SCP-CN-2225被批准在道德伦理委员会监管下用于进行针对有机体的武器打击试验,由于项目内隔间有机体在死亡后可自行补充,活动范围将锁定在项目内1号区Cell-#001至1000之间。
描述(2021.8.5更新):过多生理学诉求,且与项目个体死伤比呈正比例分布。实验暂停。
描述(2021.8.10更新):将项目重分级至Enochian的提案正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