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2276
评分: +17+x

项目编号:SCP-CN-2276

项目等级:Euclid

特殊收容措施:在SCP-CN-2276内部已被封闭的基础上,应在外部对SCP-CN-2276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内部空间与外界不连通。为进入SCP-CN-2276进行调查,应在入口处架设体积至少为4800m3的大型可移动式气闸舱。调查人员需在进入SCP-CN-2276穿戴好完全密闭且配有充足氧气供给的防护服。结束调查回到气闸舱后,调查人员应在100秒内脱下防护服并将其留在舱内。气闸舱在使用10次后应投入提前准备好的深坑中,使用混凝土填埋。

描述:SCP-CN-2276为前基金会站点Site-CN-██,内部空间大小约62485m3。在事故CN-2276发生前,该站点内部的主要部门为拓扑部,负责研究并收容空间异常。

基于目前回收的Site-CN-██与其他站点之间的通讯记录,可判断事故CN-2276大约发生在2023年7月22日14时21分左右。一件当时未编号的异常物品(目前编号为SCP-CN-2276-11)突破了临时收容措施。根据记录,SCP-CN-2276-1的异常性质主要为在保证其拓扑性质不变的条件下可任意变形。该性质被视为“包含”在SCP-CN-2276-1内,即如果SCP-CN-2276-1内部与外部联通,该性质将传染至外部空间。当处于密闭状态下的外部空间被完全传染时,其内部所有物体均会获得此异常性质。

目前无法根据通讯记录判断SCP-CN-2276-1异常性质的具体传染速率。唯一已知的信息是在站点紧急救援小组于14时47分到达SCP-CN-2276时,内部人员已将SCP-CN-2276在空间上彻底封闭。此时通过外部观察可确认所有人员和物体已受到异常性质影响,因此该异常性质的传染速率应不低于40m3/s。

由于SCP-CN-2276内部大部分建筑结构与建筑最外侧墙体联通,目前SCP-CN-2276不存在因异常性质而倒塌或发生大规模形变的隐患。在多次初步测试后,目前的特殊收容措施能保证SCP-CN-2276异常性质不向外界传染。在遵循特殊收容措施进行多次调查后,调查人员记录到的SCP-CN-2276中的部分物体如下2

  • 大量陶瓷制环状物体
  • 大量蓬松材质的杯状物体
  • 大量圆形纸张,无法有效辨识任意纸张上的痕迹
  • 25具人类尸体,长度在20cm至10m之间不等;这些尸体的共同点为均无双臂,且经过X光检测尸体大脑均有8到10处凹陷
  • 45只圆筒形肉色生物,外环直径在33cm至45cm之间;其底部有20只细小触手,用于支撑和行走;一侧的内环处有28至32颗白色坚硬物体,镶嵌于内环上下;圆筒内侧下方有一小凹陷,其内部有少量透明液体;部分生物中段有一根黑色圆环缠绕,圆环上挂有一白色物体3
  • 一张边缘处粘有胶带的硬纸壳,一面贴有白色单据;单据上的部分黑色痕迹根据面积大小可还原为一条状二维码,扫描可查出一份收件人为前Site-CN-██拓扑部部门主管的快递;现已无法联系到快递公司和寄件人
  • 一间打开的办公室,其内部地板上有大量血迹、布料,塑料制品以及粪便;上述提到的白色物体之一可打开此间办公室的门禁
  • 一间完全封闭的办公室,无法直接观察到其内部状况;热成像显示内部无生物活动;没有任一白色物体可打开门禁
  • 数个颜色、大小均不同的球体;在多次调查期间,观察到这些球体的形状均无变化,也无法使用外力使其形状发生变化

根据事故CN-2276发生前Site-CN-██在数据库中的记录,事故CN-2276发生时应有180名各类人员位于站点内部。对尸体进行基因检测以及对白色物体进行验证明确身份后,仍有110人下落不明。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