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2711
评分: +31+x
header2.png
项目编号:SCP-CN-2711 2/SCP-CN-2711级
项目等级:Euclid 受限

pSAEOOg.jpg

一次非典型SCP-CN-2711事件发生场后所摄摄影。将鼠标移至图片上方以放大。

特殊收容措施:预测或抑制SCP-CN-2711(下称项目,称项目的异常效应为事件)的发生具有理论难度。目前,对项目的收容以快速应对项目所造成社会影响为主。

鉴于项目性质,对项目的收容必须与地方卫生部门共同进行。当在特定区块出现类似本项目的事件时,应立刻由最近的临时站点员工担任现场应急管理,立刻疏散人群,并将重症者转运至若干处指定的医疗机构。同时,应有另一部分站点员工在完成充分的生化防护后进入现场,并调查是否存在切实的生化袭击源,若如此,则停止处理事件并将其移交地方警方和公共安全部门,但若未发现任何异常事态,则应立刻向地方卫生部门指定接洽人员汇报项目发生,并派遣人员随同前往指定医疗机进行现场指导。

对若干项目子类的急救方案如下:

  • 患者呈现肌肉抽搐、瞳孔缩小、呼吸困难等症状,并汇报现场无明显异味或汇报有“微弱甜腻气息”:判断为沙林型事件。在此种情况下,神智仍旧清醒的患者只需注射适量硫酸阿托品,即可期待项目的生理影响自行消除。对于神志不清和昏迷的患者,即便没有检测出患者的胆碱酯酶指数下降,仍应立刻注射解磷定并进行输液,直至患者恢复意识为止。
  • 患者呈现视野模糊、上呼吸道疼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并汇报现场有苦杏仁气味:判断为氰化物型事件。在此种情况下,神智仍旧清醒的患者只需按常规流程注射50%硫代硫酸钠,即可期待项目的生理影响自行消除。对于神志不清和昏迷的患者,即使并未在患者血液中检出CN-,仍应立刻视医院储备情况,采用二甲氨基苯酚、1.5%依地酸二钴等药物进行应急处理,直至患者恢复意识为止。
  • 患者呈现常规缺氧症状,并汇报现场无任何异味:判断为煤气型事件。在此种情况下,神智仍旧清醒的患者无需接受治疗,神志不清和昏迷的患者也仅需进行人工呼吸和辅助呼吸,直至其恢复意识为止。

在确认到事件发生后,应派遣执勤人员并封锁事件发生场所三十天以上,直至场所内执勤人员不再汇报出现噩梦、无原因恐惧和其他特殊精神症状为止。注意,该执勤人员不应有模因抗性或其他任何异常抗性。若在封闭期内,事件再次发生,应当从零开始重新计算封闭时间。在解封后初期,应当控制人流量并减低人员密集程度,持续观察三月以上方可彻底解除一切应急应对措施。据已有情报,解封的地区可被列入低危险范畴降低关注度。

对患者应作出持续的跟踪关注。在患者离开医院时,应当为患者提供由基金会所设立的诊所的相关情报,并在各级公共卫生部门网站上提供诊所相关联络方式,定期联系患者并询问是否出现项目相关精神症状也是必要的,应建议这些患者在产生严重不良症状时及时就医。对这些患者的精神治疗方案,应参阅《基金会精神干预和治疗手段(2022年度)》和其他行业建议。鉴于项目的特殊性质,强调若干要点如下:

  • 考虑到项目的特性,不推荐采用药物进行治疗1,但在必要时可提供安眠或其他镇定性药物。应提醒患者不建议自行服用药物。
  • 避免对患者的状态和行动做出事实性评论,尽量减少在与患者沟通中的发问,以期减少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刺激2
  • 为患者提供充分的时间,不强制打断或在非患者本人提出的情况下终止单次治疗过程。
  • 应注意强调患者所出现的生理不适均为精神性症状,避免患者产生错误认识3
  • 当患者汇报严重头痛和其他症状时,应向患者指明服用镇痛药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与患者建立长期,稳定和规律的联系并制定明确的治疗计划,直至患者康复。

该部分最后更新于二零二三年。

描述:SCP-CN-2711是一类异常事件的统称。

SCP-CN-2711为若干类类似的异常事件,通常隶属公共的人流密集场所(如都市地铁、公共交通枢纽、国营商业设施等地点)的人流密集时间(对应的,如早/晚高峰、新年和较长假期、节假日晚间等时间点)发生。受项目影响的人群会呈现出某种气体中毒的症状,并在该类气体具有特殊气味时汇报闻到该种气味,但受影响者与这些中毒现象相关的生理参数均仍保持正常,且在场所内并无法检出气体,也无法找到可能产生气体的来源。

项目的影响范围在事件开始后并不会扩大,且通常呈现为圆形(目前观测得到的平均半径为八米)。在事件发生时越靠近中心、在影响范围内停留越久的患者所产生的症状越严重。尽管如沙林等毒气会被衣物所吸附进而随着人流的移动而扩散,但项目并未呈现出此类特质,离开影响区的边界便可立刻阻止症状的恶化。通常,在区域内全部人员均被疏散后,事件便会终止。

项目所引发的事件目前已观测到三种类型:使患者表现出有机磷中毒症状的沙林型事件、使患者表现出氰化钠中毒症状的氰化物型事件和使患者表现出煤气中毒症状的煤气型事件。不论何种事件的受影响者,尽管体内并未检测到有毒物质的存在,均在采取针对症状的治疗措施后症状得到消除,且没有患者留下生理后遗症。但,大多患者持续汇报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失眠或噩梦、记忆衰退、突发疲惫、对事件发生场所的重度恐惧、各类疼痛症状等),尚无法确认这些症状来自项目的异常性质,亦或是事件带给患者的冲击使然。

已确认,项目对地下场所有所偏好。在目前汇报的二十五起事件中4,有十八起发生在地铁站台,地铁轿厢中或地下候车室等场所。项目的影响强度和场所是否密闭或通风均无关。在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内,受项目所影响的场所5中滞留者通常会汇报“夜间不断的做噩梦”、“意识恍惚”和其他相近症状。

有情况表明,日本生类创研和修正花卉可能在参与对项目的调查。相关情况正在查验中。

更新于二零一八年一月:东京事变后,项目的发生频率极大幅度增加。自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至今,已发生超过三百起事件。在全国范围内暂时性封锁地铁的可能性正在被考虑。此外,日本分部同样汇报了出现在大阪、爱知等地的相近事件。详情正在调查中。同时,已彻底排除项目为超常恐袭的可能性,并升格本文档保密等级为三级。

更新于二零二三年一月:项目发生次数显著回落。地铁封锁措施已于二零二二年年末解除。故更新特殊收容措施,并重新下调保密等级。

更新于二零二五年四月:尽管项目发生次数已维持在稳定每月三起左右。但有调查发现,第二世代和第三世代的受事件影响者可能在心理或精神症状期内诱发事件本身,且此类效应可传染。当受影响者诱发事件时,其症状会再度加重,且原先的常规精神辅助手段已完全无法治疗。目前,已确认十四起具传播能力的患者,和一起和项目高度相关的死亡案例。鉴于项目极有可能大范围流行,考虑将项目所引发的疾病暂定为基金会指定难治疾病第三百二十号,暂定名“下坠症候群”并汇报至WPhO。详细情报请参阅附录三。


附录:

附录一:对受项目影响者的后续采访

由于尚未确认项目为自然发生或来自超常恐袭6,因此对外暂时掩盖项目为不明群体的超常恐袭事件,并宣称项目的制造者是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的模仿犯7。在如上背景下,出于辅助治疗、检验疗法功效和调查项目发生原因的目的,对受项目影响者的采访是项目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大部分采访直接以基金会名义进行,对于拒绝接受超自然组织采访的受害者,则改以正调查“超自然扩大化反对协会”的记者名义进行采访。下摘录三篇内容较为关键的采访,无关、重复和相似内容已编辑。

另外,需要感谢前Area-CN-14成员,现已调职到[已编辑]部门的Yuu和峰谷的协助,是他们两人完成了大部分采访和整理工作。

附录二:研究员Quisqualis关于项目的手记

以下文件登记于二零一八年五月。

说到项目的本质的话,似乎没法用那种大家都喜欢的高度概括的方法来处理。从诸多方面来看,的确和一九九五年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高度类似,因此开始的追查方向的确是按超常恐袭去处理的。然而刑侦处的侦查最终没有任何成效,并且大家其实也想象不出来什么人会用如此复杂的手段完成基本上没有什么显著威胁的袭击。因此,果然还是把其当做原教旨意义上的异常来处理比较好。

比较显著的一点是,虽然物理上的症状各异,但是受害者早期的做梦症状是相同的,并且不论是怎样的梦境,都以“下落”为关键词。应当承认,正是注意到这样一点,我们才仿照当年调查沙林事件的方式进行了采访。在此次调查中参与的还有超常社会学部门。最近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倒是更麻烦一些,要应对事变后的大范围恐慌,目前想出来的办法似乎只有用“日本处在地震带上所以超常地震更容易发生”那种话去搪塞一下,不过,说到底,只要撑过这一阵子就好了。

总之,回到下落的问题上。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我猜想那代表某种社会性缺失。简单来说,就是“明明处在社会当中,却被迫和社会脱离关系”的情况。不过,这只是大概的猜想而已。事件的结束是根据范围内还有没有人来进行判定的,因此项目大概和特定的个体高度相关。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受害者的社会属性几乎难以找到共同点,也有相当多的受害者无论如何看起来都和“社会脱离关系”这个母题完全无关,因此只能作为一种粗略的猜想。不过,可以推断的是,诱发项目在最近半年中发生次数飙升的原因应该和东京事变的直接影响无关。尽管几乎全日本都出现了显著的卡氏灰含量异常,但这种效应并没有在内地显现。因此,关于项目是和人们的观念、认知或是情感之类高度相关的推断大概是没错的。

附录三:基金会指定难治疾病档案

以下内容更新于二零二五年四月。

下坠症候群
(基金会指定难治疾病 320)

1. 下坠症候群 是怎样的病症?

最初报告于上海市,但根源可追溯至二零一六年。

患者持续的保有受SCP-CN-2711影响初期受害者所做的特殊梦境,并出现间断性头痛、胸闷、眼痛,展现出极度易疲劳、失眠、注意力集中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表现出其他精神疾病的相关症状。该疾病具有一定程度的传染性,表现为患者处在地下环境时会无意识的诱发异常气体事件,事件的受害者亦有可能成为该病患者。

目前,报告的全部病历均为第二世代和第三世代生人。推断第一世代并不会患上此类疾病。

2. 目前的患者人数?
目前共确认十四起病例,其中包含一例死亡。

3. 这一疾病最终造成的影响是?
精神症状严重困扰患者的正常生活,且无意识诱发事件的过程会加重这些症状直至患者无法承受。此因此疾病而自杀的患者在死亡时会无视地点和场所的诱发大范围异常气体事件,目前已有的十四起病例中,有十起均因第三号患者死亡时所诱发的事件而染病。

目前,对项目的研究的核心目标是寻求患者的治疗方案。应当对患者采取隔离管理措施。病况较为严重的第一号,第二号,第四号患者目前正在临时性异常疾病统一管理站点接受试验性治疗。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