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伪造的三王澳茱萸模式标本,“灰荒原”模因影响已解除,命名人由前收容小组成员Geoff Baylis顶替
项目编号:SCP-CN-2958
项目等级:Safe
特殊收容措施:外界涉及SCP-CN-2958的信息均已被替换成剔除/更改异常步骤的混合饮品“Roygbiv”,III类专性收容用模因“灰荒原”将附着于Roygbiv这一概念并由收容小组Magpie-47于网络及公共活动场所散布以抑制此类饮品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等敏感内容的公众关注度。
作为项目异常效应的关键触发媒介,三王澳茱萸(Pennantia baylisiana)的已知标本及野外种群已全数转移至基金会各环太平洋分部收容与培育。一株确认无触发性质且携带“灰荒原”的混种植株由基金会与新西兰政府联合放置于原产地三王群岛并对外宣传为该物种最后野外个体,后续预计将借助相关保育措施进一步散播该个体以增强“灰现实”效果。
若SCP-CN-2958的异常效应在非授权实验情境下被观测到激活,收容小组需立即临时性扩大“灰荒原”效应以施行全球范畴的事故掩盖并持续监控SCP-CN-2958-A发展,直至B类个体出现并被回收。
描述:SCP-CN-2958是一款被称为虹落(Arcencielset)的混合饮品,与之相关的原始信息均呈现出潜在的认知危害效应,最典型表现为外界一般会视其为各类含特基拉酒的新近鸡尾酒变种,即使该饮品的盛行时间始终位于三个月前,且从未有可信的原型、发展及调配记录存在。SCP-CN-2958的异常效应需严格执行完整的调制流程(如下所述)才会呈现,需注意配料所呈现的不可食用/有害性/反逻辑性也将被阅读者与调制者忽略,此处为确保信息完整将不对异常陈述作修饰处理:
- 调制者需在保持24小时以上清醒状态的前提下进行不中断调制,调制场合应位于门窗已反锁的居所卧室内,调制时间在当地时间凌晨3-5时期间,调制开始以后仅允许调制者一人在场。
- 取出三王澳茱萸枝叶或从盆栽中裁下枝叶,小枝干一根,采摘叶片5片,果实8-12颗,取出种子,与黑樱桃、欧洲李、杏仁等备用水果的种子研磨成粉,酒杯蘸取糖浆后将粉末黏于杯口。澳茱萸叶、果肉洗净待用。
- 将冰块置于酒杯,使用吧勺搅动2-5分钟,设想280亿光年外埃兰迪尔的自转与泯灭。
- 依此倒入10毫升柠檬汁、30毫升龙舌兰酒与30毫升血尿,充分搅拌,回忆昨天傍晚城市天际线与第一次尿血前的放松感。
- 将橙汁同百香果汁、澳茱萸果汁与烟丝水混合过筛成40毫升混合果汁,确认第一次吸烟的动机,清点成瘾以来吸烟的总量,以百为单位反复咳嗽与呕吐。
- 上消化道反酸后将澳茱萸叶、枇杷叶、纯净水同40度威士忌按1:5:2:2的比例倒入锅中煮沸,反复过筛后作为鲜榨液放凉待用。
- 缓慢倒入奶油焦糖味百利甜酒,使其尽量形成咀嚼后的口香糖性状。
- 咯血,凝血沉入杯底后将混合果汁倒入酒杯,搅拌并干呕,吧勺与手指并用抠挠会厌,在已逝长辈的注视、生日歌与掌声下吐出先前摄入的1500克蛋糕、800克熟肉、600克面食与2400毫升汽水。
- 对准百利甜酒喷出胆汁,同时倒入叶片鲜榨液,自食管中抽出吧勺轻微搅动营造渐变色彩。
- 茱萸枝作为装饰签,穿上果肉、我们最心爱的死胎与信纸作为装饰,用细刷于表层涂上酒精,斜放于酒杯上方。
- 引燃枝干顶端。
自此SCP-CN-2958异常效应正式发生,由调制者引发的火焰将缓慢向下蔓延,首先果肉燃烧并溶解,掉落嵌入至倒吊的死胎腹部,死胎的余烬坠向信纸,信纸碎屑最终与液体表面接触,整杯开始剧烈燃烧。杯内内容物将于1分钟内迅速沸腾并呈现出由浅紫色逐渐加深至黑色的泡沫状外观,期间溢出至杯外的火焰会短暂燃烧后自发熄灭。泡沫变为黑色后燃烧与沸腾将逐渐减缓冷却,约15-20分钟后完全活动终止,此时SCP-CN-2958为一杯150毫升近乎透明的无杂质液体,在受外界干预中断后此液体将于极短期内蒸发消失,通过少量成分残余推测其应为90%浓度以上的药用酒精。
若调制者此时未受到外界干预,其一般选择会饮尽SCP-CN-2958,现象SCP-CN-2958-A(定义为A类现象)将随之发生。调制者将自喉与肺部开始以形似自燃的方式崩解,这一过程可大致描述成:周身及衣物开始相当和缓且不可逆地转变为细条状,向上蜷曲撕扯脱离主体后变形为一类火焰状物质,该种物质外观上如同浮空并沿随机方向方向流动的油漆,颜色随崩解部分交融而变化;触感上其被描述为“与光滑且轻的乳浊液相近”,具备优越的韧性与弹性;物质表面温度维持在36-38℃间,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当A类现象发展至调制者身体与随身衣物完全崩解后,火焰状物质将迅速扩张,搜寻距离其最近的目标物体并与其接触将之同化,目标物体一般满足以下条件:
- 为调制者法律、事实方面的无生命所有物(如房屋、交通工具、家具、购买物件、盗来物件、拾得物件、身份信息等。近期被在世亲友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的部分私人物件不包含在内,具体界限尚未确定。)
- 调制者曾经的部分所有物,因赠送、转让、赔偿等途径失去所有权,绝大多数被认为对其存在情感意义与财产价值。
- 调制者所著或参与制作的书籍、文艺作品、文献、专利、公开言论、生物学名等,包括以匿名/化名/次要作者形式发表的非数字文件。
- 与调制者存在社交联系的部分过世人士及动物的满足上述条件物体,已知包括伴侣、直系后代、领养后代、存在特殊意义的宠物、家禽等。
平均20分钟-4小时后(最长记录为8小时,此案例为唯一已知的极端情况)扩张将会随目标物体耗尽而结束,火焰状物质开始上浮,达到2000-5000米高空后彼此聚集构成高积云般的絮状结构向距离其最近的海域行进,行进速度随出发点距海远近呈正相关变化,较快速度的实体被侦测到会随移动生成少量丝或带状尾迹,尾迹若脱离主体则将呈竖立姿态继续上浮,其最终命运不明。进入近海后,絮状结构将短暂停滞以进一步汇集增大,规模达到总量60%以后将继续朝远洋方向进行,且最前端被目测到向特定方向旋转(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直至现存物质演变为气旋状结构。
“降水”将随着气旋结构的生成发生,自最外延开始物质逐渐随旋转的加速被甩出,甩出物质呈现密度低于当前区域海水、持续燃烧的液态,由此于路径地带引发大规模降水现象,强度于初中期预计维持在橙色至红色预警等级间(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100毫米以上)。气旋结构约在行进50-200公里后耗尽,只余下浮于海面的稀薄可燃物,其表面色彩也较先前显著降低。浮物将持续漂浮直至接触到陆地,其将自发于邻近浅滩处聚拢收缩,形成一个SCP-CN-2958-B(B类个体)作为整起事件的结果。
B类个体生理特征与智人无异,且在诞生前的一段时间将表现出轻微的现实扭曲性,即该个体将根据先前调制者的生平遭遇重新组合编造出一段逻辑自洽、与原型存在一定共同点但总体方向(包括教育经历、家庭关系、经济状况、职业选择与发展等)几乎相悖的人物及人生经历,这种经历似乎是原型生前所期望或曾尝试取得的。在完全成型后B类个体将成为该人物并具备与之对应的记忆与可能的专业/爱好技能,其社会关系网亦会随之生成,后续调查确认相关历史有受到来自其的微弱干涉,但因后续影响这种干涉目前据信几乎不存在威胁性:如果重新回到社会,B类个体将按照其获得身份继续正常生活72-168小时不等,直至突发的继发性溺水令其因肺部水肿窒息身亡,事先进行医疗监测与援助无法发现并预防任何隐患,强行接入维生装置亦无从避免这种状况。B类个体死亡后的48小时内,其所影响的现实将逐步复原,可能属于其的墓碑铭文被发现也会自发地更变回原型名字,除基金会经特殊渠道存储的少量文字记录,几乎没有信息能够证明这一实体曾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