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ports(display: grid) { :root { --sidebar-width-on-desktop: calc((var(--base-font-size) * (14 / 15)) * 19); --body-width-on-desktop: 45.75rem; } @media only screen and (min-width: 769px) { #side-bar .close-menu { 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top: 0.5rem; left: 0.5rem; width: 3rem; height: 3rem; background: unset; opacity: 1; pointer-events: all; z-index: -1; } #side-bar .close-menu img { color: transparent; } #side-bar .close-menu::before, #side-bar .close-menu::after { content: ""; box-sizing: border-box; position: fixed; display: block; top: 0.5rem; left: 0.5rem; width: 3rem; height: 3rem; padding: 0; margin: 0; text-align: center; pointer-events: all; cursor: pointer; transition: opacity var(--sidebar-transition-timing); } #side-bar .close-menu::before { --mask:url("data:image/svg+xml,%3C%3F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3F%3E%3Csvg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xmlns:xlink='http://www.w3.org/1999/xlink' id='Hamburger' x='0' y='0' baseProfile='tiny' overflow='visible' version='1.2' viewBox='0 0 32 32' xml:space='preserve'%3E%3Cpath d='M4 10h24c1.1 0 2-.9 2-2s-.9-2-2-2H4c-1.1 0-2 .9-2 2s.9 2 2 2zm24 4H4c-1.1 0-2 .9-2 2s.9 2 2 2h24c1.1 0 2-.9 2-2s-.9-2-2-2zm0 8H4c-1.1 0-2 .9-2 2s.9 2 2 2h24c1.1 0 2-.9 2-2s-.9-2-2-2z'/%3E%3C/svg%3E"); z-index: -1; background-color: var(--toggle-icon-color, rgb(var(--sidebar-links-text))) !important; -webkit-mask: var(--mask); mask: var(--mask); -webkit-mask-repeat: no-repeat; mask-repeat: no-repeat; -webkit-mask-position: 50% 50%; mask-position: 50% 50%; -webkit-mask-size: 60%; mask-size: 60%; } #side-bar .close-menu::after { z-index: -2; background-color: var(--toggle-button-bg, rgb(var(--sidebar-bg-color))) !important; border-radius: var(--toggle-roundness, 50%); border: var(--toggle-border-color, rgb(var(--sidebar-links-text))) var(--toggle-border-width, 0.25rem) solid; } #side-bar:focus-within .close-menu, #side-bar:not(:has(.close-menu:hover)):not(:focus-within):hover .close-menu { pointer-events: none; } #side-bar:focus-within .close-menu::before, #side-bar:focus-within .close-menu::after { opacity: 0; pointer-events: none; } #side-bar:not(:has(.close-menu:hover)):not(:focus-within):hover .close-menu::before, #side-bar:not(:has(.close-menu:hover)):not(:focus-within):hover .close-menu::after { opacity: 0; pointer-events: none; } #side-bar { 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top: 0; left: calc(var(--sidebar-width-on-desktop)*-1); z-index: 10; transition: left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height: 100%; overflow-y: auto; overflow-x: hidden; margin-top: 0; } #side-bar:focus-within { left: 0; } #side-bar:not(:has(.close-menu:hover)):not(:focus-within):hover { left: 0; } #side-bar .side-block { margin-top: 1rem; background-color: rgb(0, 0, 0, 0); border-radius: 0;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 #main-content::before { content: ""; 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top: 0; right: 0; z-index: -1; opacity: 0; transition: opacity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width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margin-left: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background: rgba(var(--swatch-menubg-black-color), .3) 1px 1px repeat; padding-right: 0; width: 100%; height: 100vh; pointer-events: none; z-index: 99; } #side-bar:focus-within ~ #main-content::before { width: calc(100% -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opacity: 1; pointer-events: all; } #side-bar:not(:has(.close-menu:hover)):not(:focus-within):hover ~ #main-content::before { width: calc(100% -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opacity: 1; pointer-events: all; } @supports (-moz-appearance:none) and (background-attachment:local) and (not (-moz-osx-font-smoothing:auto)) { #side-bar { padding: inherit; } } #content-wrap {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row; width: calc(100vw - (100vw - 100%)); min-height: calc(100vh - calc(var(--final-header-height-on-desktop, 10.125rem))); flex-grow: 2; height: auto; position: relative; margin: 0 auto; max-width: inherit; } #main-content { width: 100%; position: initial; max-height: 100%; padding: 2rem 1rem; max-width: var(--body-width-on-desktop, 45.75rem); margin: 0 auto; } #page-content { max-width: min(90vw, var(--body-width-on-desktop, 45.75rem)); } @supports (-webkit-hyphens:none) { #side-bar { transition: left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padding-right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background-color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padding-right: 0; background-color: rgb(0, 0, 0, 0); pointer-events: all; overflow-x: visible; overflow-y: visible; z-index: 999; } #side-bar::-webkit-scrollbar { opacity: 0; -webkit-transition: opacity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transition: opacity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 #side-bar .close-menu::before { z-index: 999; } #side-bar .close-menu::after { z-index: 998; } #side-bar:hover .close-menu::before, #side-bar:hover .close-menu::after { opacity: 0; } #side-bar:hover { left: 0; background-color: rgba(var(--swatch-menubg-color), 1); padding-right: 0; } #side-bar:hover::-webkit-scrollbar { opacity: 1; } #side-bar:hover~#main-content::before { width: calc(100% -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opacity: 1; pointer-events: all; } } } }

拍摄的SCP-CN-2960入口处
特殊收容措施:SCP-CN-2960所在区域1000㎡范围内将被纳入Site-CN-03深洋监测部的声呐装置及水下实时摄像机器人的24h不间断监视下,站点常规潜艇小队需在两个月内对SCP-CN-2960进行不小于2次抵近观察并将资料传输汇总至站点档案信息库。
MTF-戊卯-20“天涯旅人”及MTF-辛午-55“深洋潜者”将担任对于项目的探索调查及POI人员逮捕工作,任何有关项目的具体性信息均需被掩盖并阻止泄漏至各世俗研究机构,若项目内发生大规模收容失效,则站点攻击型潜艇部队将被调遣对逃逸实体进行镇压,在情况失控状态下允许使用致命武力对目标进行处决。
描述:SCP-CN-2960是位于中国黄海海域北纬██°东经███°海平面以下████m处大陆架海域发现的一个异常建筑群,该建筑群占地约████平方千米,与常规动物园排列分布方式高度一致,各建筑呈环状依次合并,各单位建筑均由一间占地██平方米的被标注为“珍兽饲养区”及“观光区”(被编号为SCP-CN-2960-1)的区域组成,各建筑物观光区域彼此连接并可供至少15人同时通过。通过MTF-辛午-55“深洋潜者第三小队的探索调查,确认SCP-CN-2960-1建筑材料具有明显人为切割、组装、加工、焊接痕迹,部分材料被确认为铍青铜及精加工型心灵遮断合金1且雕刻有守护式奇术符文、驱魔守护栅格等防御性及强化性奇术术式。
而在SCP-CN-2960-1范围内,收容有众多异常性海洋生物(被编号为SCP-CN-2960-2),据外勤特工调查,现已确认的SCP-CN-2960-2个体多为具有明显异常性质的罕见生物个体2并多为各国志异故事或神话中的描述生物存在。而不同的SCP-CN-2960-2个体所对应的SCP-CN-2960-1也存在一定差异区别。部分SCP-CN-2960-1表现出了对于物理及化学破坏的高度抗性和有效削弱认知危害、现实扭曲强度的性质,但原因尚且不明,被认为与控制其内部收容异常实体的异常性质有关。
据Site-CN-03长期观察显示,处于SCP-CN-2960-1内的SCP-CN-2960-2个体多表现出惰性状态,但在有人类目标靠近时3,个体将变得异常活跃及充满攻击性,并积极尝试突破收容。而SCP-CN-2960-1的设施数量及占地面积也会在15~31天不等的时间段内出现未知原因的扩建增长,据观测报告显示,自SCP-CN-2960被首次发现以来,SCP-CN-2960-1的面积已扩展为原面积的两倍左右,并新增超过██种SCP-CN-2960-2个体。但由于SCP-CN-2960-1的存在,对于个体的近距离观察被认为是安全的,故将派遣水下摄像机器人及外勤特工对项目进行定期观察记录。据MTF-戊卯-20的调查,现已确认SCP-CN-2960为GOI-CN-3001“风露旅社”所开设的旅行景点之一,但尚不知晓该设施建设者,MTF-辛午-55“深洋潜者”外勤特工已被部署对项目范围内出现不明身份人员进行捕获工作以期获取有关SCP-CN-2960的相关信息文件,一切研究事宜详情请咨询Site-CN-03晓楠博士。
- 对于SCP-CN-2960-1的调查记录(节选)
设施编号:观光区01
个体名称:鲛人(CN-2960-A)
个体标记:4濒危受关注,出没于中国南海海域
调查数据:该设施由一种特殊铍青铜材料筑成,材料具有极高物理抗性,并似乎具有绝缘、阻燃的性质,设施东、西、南三面呈封闭状,北面建有一面透明玻璃幕墙,但玻璃幕墙物理特性同前述铍青铜材料一致,可以用来观测设施内CN-2960-A个体,设施占地面积约45㎡。
个体观察记录:SCP-CN-2960-A个体为设施内收容的一种类人水生生物实体,个体高约168cm,指间有蹼,面部生有鳃状结构,身体上覆盖有鳞片且腿部生有尾,该个体被认为与中国传说中记载的“鲛人”特征高度一致。SCP-CN-2960-A个体具有智能并可使用古汉语与外来人员进行交流,在现有观察记录中,个体表现较为友好且似乎具有通过分泌珍珠质产出珍珠的能力,目前正在确认该个体是否与中华异学会所记录典籍异学零捌柒目标有关。
设施编号:观光区02
个体名称:水鬼5(CN-2960-B)
个体标记:普遍受关注,出没于中国各自然水系中
调查数据:该设施由一种特殊铍青铜材料筑成,经检测后证明与设施01材料一致,同样具有极高物理抗性,设施面积约50㎡,高约3m,西北面由透明材料筑成,东南面封闭,内部收容有2只SCP-CN-2960-B个体。
个体观察记录:SCP-CN-2960-B个体为设施内收容的一种灵长类异常水生生物,项目实体高约70cm,体表附生有鳞片,指间有蹼状结构,上臂长度略长于后肢约为身高的1/3,在黑暗环境中,CN-2960-B似乎具备夜视能力及高度敏锐的听觉并可真确判断目标所处方位。据研究,CN-2960-B个体被认为与中国民间传说异常生物“水鬼”一致且该个体表现出对人类的高度敌意与攻击性,其在水下具有超常的力量,据特工观察。曾观察到不小于██次目标攻击设施02并对建筑材料造成明显破坏,对02的加固活动正在等待部署。
设施编号:观光区03
个体名称:水马(CN-2960-C)
个体标记:珍稀受关注,出没于中国各自然水系中
调查数据:该设施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50㎡,高约5m,建筑材料主要为一种经过特殊加工的透明材料,该材料对于超高压及钝性冲击具有极强耐受性及未知原理的认知危害削弱效应,设施内收容有两只SCP-CN-2960-C个体并种植有大量水草、珊瑚,放养有众多无异常性质的海鱼。
个体观察记录:SCP-CN-2960-C个体为设施内收容的一种奇蹄目(Perissodactyla)马科(Equidae)异常马类生物,该个体外表特征与家马(E. f. caballus)高度相似,高约1.8m,蹄上生有爪状结构,其具有高度敏锐听觉,可以侦察到半径██m的响动。据研究SCP-CN-2960-C个体被认为与《山海经》中记载“水马”相似且个体表现出了肉食性及一定攻击性、认知危害效应,故对于SCP-CN-2960-C个体的观察时长应被控制在45min以下。
设施编号:观光区04
个体名称:克拉肯(幼体)(CN-2960-D)
个体标记:极危受关注,出现于太平洋、大西洋水深██km以下海域
调查数据:该设施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10㎡,高约1.8m,建筑材料与设施03保持一致,但具有自动过滤设施内部水体的性质且材料表面高度光滑,摩擦系数极低,绝大多数黏性物质均无法附着于材料表面,设施内收容有一只SCP-CN-2960-D个体并放养有众多无异常性质的小型海鱼及贝类生物。
个体观察记录:SCP-CN-2960-D为设施内收容的一种异常头足纲深海多足蛸亚科(Bathypolypodinae)生物,该个体外表特征与挪威民间传说中游离于挪威和冰岛近海的海怪“北海巨妖”克拉肯保持高度相似,但体型仅为前者1/1000左右,据晓楠博士推测可能为SCP-CN-2960-D尚处于幼年期的缘故且该状态已超过至少25年,据调查研究证明项目个体具有智能并可通过产生一种浓稠墨色液体展示出英文单词与人员进行交流,其书写单词多集中于“嘲讽参观人员”、“宣称其为史前巨兽的后裔”、“宣称其将很快离开此地并报复人类”及“[已编辑]”。但目前尚未发现SCP-CN-2960-D个体有任何突破收容的可能,与其交流的人员不应明确指出此点。
设施编号:观光区05
个体名称:海妖塞壬(CN-2960-E)
个体标记:近危受关注,出现于西西里岛附近的岛屿海域
调查数据:该设施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20㎡,高约5m,建筑材料与设施03保持一致,但具有极强的隔音效能及认知危害削弱性质,这被认为与SCP-CN-2960-E的性质有关,设施内模拟为濒海沙滩样式,一半为海水,一半为砂质沙滩,海水中放养有无异常性质海鱼,设施内收容有两位SCP-CN-2960-E个体。
个体观察记录:SCP-CN-2960-E被认为与史诗《奥德赛》中描述“塞壬”高度相似,个体均表现为一名容貌颇佳的人类女性,身高约1.65~1.7m,当个体进入水域时,其腿部将变化为尾状结构以辅助个体在海域自由游动。SCP-CN-2960-E个体被确认拥有智能及一定“魅惑性”6并时常坐于沙滩上弹奏一把未知来源的七弦琴或歌词[已编辑]曲目,其演奏乐曲及声音均具有高度听觉危害效应,会导致人员CPV指数及精神稳定性迅速下降且随时间增长而加剧直至人员精神崩溃,故对于SCP-CN-2960-E的接触应注意佩戴隔音护具并尽量避免有关音频资料的泄露。
设施编号:观光区06
个体名称:桥姬7(CN-2960-F)
个体标记:无危受关注,出现于日本
调查数据:该设施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20㎡,高约5m,建筑材料由一种经过奇术强化及雕刻有驱魔术式的高强度未知透明金属筑成,具有对于外质体、敌对隐秘动物的削弱压制效应,据特工调查,处于设施内的Akiva辐射会被某种未知效应抑制,被认为与压制SCP-CN-2960-F的目的有关,但设施内为空,并未收容有任何项目实体。
个体观察记录:N/A
- 在SCP-CN-2960-1内发现文件A
RICPI执行委员会
物种编号:10219881167844
种名:中华水马(Water caballus,Wang,1998)
保护等级:珍稀被捕杀
分布:该物种于中国南方各地皆有分布,多分布于江南地区河流湖泊。在英格兰地区有零星分布。
简介:该物种属于属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马科(Equidae)、马属(Equus)中华水马亚种,其身体结构与家马(E. f. caballus)相似。该物种具有肉食性与主动攻击性,在水体中运动速率接近25米每秒,听觉及嗅觉高度发达,该物种回尝试引诱生物下水并捕食目标,生长期约14~15年,平均寿命长达80年左右。
研究历史:该物种于1998年被正式描述,但据史料记载,该物种已于隋唐时期即以被中华异学会成员记录,但由于目标较为敏感且攻击性强,暂未予以详细研究。
保护措施:
- 对于普通个体:保证其不会被人类捕杀,并保护好其栖息地。
注意事项:
- 该物种具有一定攻击性,接触时需参照猛兽标准进行研究管理。
- 依据协议,PICPI委员会所保护的该物种个体将被移交至风露旅社设施进行管理保护。
- 文件B
风露旅社景点推荐:深渊珍兽园
您是否喜欢一览自然界的奇妙生灵?您是否喜欢徜徉于自然之中的刺激旅行?但您是否已经厌倦了动物园中的平凡小动物,渴望全新体验?
如果是这样,那么欢迎您来到深渊珍兽园!
在这里,您可以观赏前所未见的全新珍稀生灵,同时一览浩瀚深洋的独特风光。您不用担心一次游览以后便会失去新鲜感,深渊珍兽园的新品种物种正在持续不断地新增入驻,您的每一次到来,都将有全新体验!
现在拨打电话0731112#3,即可享受八折优惠!还等什么?赶快加入我们吧!风露旅社出品,品质值得保障!
- GOI-CN-3001“风露旅社”数据库相关文件

风露旅社一季度数据库
查阅 | 深渊珍兽园一日游 |
---|
[查询中]
项目名称 | 深渊珍兽园一日游 |
---|---|
项目规格 | 普通套餐/自由行 |
类型 | 自然风光、神秘怪谈 |
状态 | 开放销售/已上架 |
售出方式 | 网络渠道、线下实体店 |
服务目标 | 对所有16岁以上人群开放 |
套餐定价 | 100能量币/人(包餐饮、住宿、交通开支) |
住宿 | 非住宿需求项目 |
自由活动 | 全时段 |
餐食 | 安布罗斯餐厅外卖自选 |
集散城市 | 厦门市 |
购物 | 2购物点(1个购物中心、1个纪念品商店) |
景点 | 3个(隶属于“深水镇”景区) |
服务语言 | 普通话/其他 |
团友说明 | 若已购买“深水镇”景区项目则本项目免费 |
wind.dew.travel.agency |
---|
江羽 2022年7月2日
不错的旅行体验,不仅有深海潜水活动,还可以观光罕见物种,尤其是一些志怪传说中的生物,让我这个怪谈爱好者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好评!
★★★★★
一位XP系统怪蜀黍 2022年7月2日
塞壬小姐姐赛高!!!为啥要有时间限制啊啊啊啊啊啊!!!
我tm如推珍兽园项目!好评!下次旅行预订+1!
★★★★★
FW子一只路过 2022年7月2日
作为“深水镇”景区附赠景点,倒是给我的旅行体验起到了不小的补充丰富作用,虽然可玩性不是特别高但也足够令人眼前一亮了,综合下来给个好评吧。
★★★★
GOC网络攻击小组-无限差评 2022年7月5日
辣鸡旅行项目,差评!千万不要来这旅游,烂到极致,退钱!
0★
(该用户因恶意差评已被列入黑名单,该发言已被屏蔽)
更多评论已折叠
水下摄像机观察文件01
记录时间:2022/7/6摄制
记录员:肖元东研究员
<开始播放>
<07:32>SCP-CN- 2960 -1区域东部产生超空间传送效应,水下摄像机A记录到空间通道的开辟,摄像画面受空间异常影响产生扭曲。
<07:35>位于SCP-CN-2960-1入口区域的隐藏水下摄像机拍摄到大于5名不明人员进入了该区域,所有人均穿戴类似GOCMarkII蓝色套装的保护护具,为首人员护具上绘有“风露旅社”标志,推测为旅客团体。
<07:49>旅客进入SCP-CN-2960-1内部区域开始依次观光收容设施,大量SCP-CN-2960-2个体被记录到进入到活跃状态。
<11:55>旅客结束对于SCP-CN-2960-1 80%以上区域的观光活动,风露旅社导游对旅客使用无线电通讯传递了某种信息,随后旅客集合至入口处,摄像机B记录到超空间通道的开辟,摄像机画面传输受到强干扰。
<11:57~11:59><摄像画面断开>
<12: 00>摄像机B画面恢复,所有人员及超空间通道均已消失,地面丢弃有数张不明来源的传单,且该传单无视水体浮力作用,后经外勤特工回收后确认为“安布罗斯餐厅”的外卖宣传单,除此以外无其他异常现象发生。
<记录结束>
水下摄像机观察文件02
记录时间:2022/7/10摄制
记录员:肖元东研究员
<记录开始>
<11:37>SCP-CN-2960-1区域产生区域现实变动现象,Site-CN-03部署康德计数器显示休谟值出现异常式上升,水下摄像机A记录到空间扭曲和时间缓滞的发生。
<11:40 >水下摄像机C侦测到超空间传送痕迹,隐藏摄像机B于入口处观测到一个属于Gp快递的大型快递包裹运送车出现于入口处区域。
<17:43>五名身穿高压潜水服被认为属于Gp快递的员工合力搬运一个长约8m,高约5m的巨型生物包裹进入SCP-CN-2960-1内并到达尚未建成的第[已编辑]观光区后从出口离开,运送车随即消失。
<17:55>移动式水下摄像机D记录到该区域休谟指数极剧上升,摄像机画面因现实扭曲持续失真,摄像机B侦察超空司传送痕迹。
<18:06>区域现实扭曲现象结束,摄像机D画面恢复正常,随即D观测到第[已编辑]观光区已建设完成,其设施内收容有两只铰口鲨(护士鲨)的一个未知亚种个体,该个体均表现出了智能及对于摄像机D的好奇,设施内搭建有书桌、电视、防水电脑等设备,除此之外无其他异常现象。
<18:08>水下摄像机C记录到GP快递递送包裹已被打开,在设施外沿注有”智慧鲨”的字样。除外无异常,后续证明以上个体与SCP-CN-985高度相似,目前正在证明该个体是否与SCP-CN-2985存在关联。
<记录结束>
水下摄像机观察文件03
记录时间:2022/7/21摄制
记录员:秦于明中士
<记录开始>
<0:08>水下摄像机A记录到SCP-CN-2960-1西部500m处海域产生超空间效应,Site-CN-03部署康德计数器检测到一起CK级区域性现实重组事件的发生。
<0:09>Site-CN-03启动SCP-CN-2960-1内部署斯克兰顿现实稳定锚阵列,区域现实扭曲得到有效抑制。
<0:13>地区现实扭曲结束,水下摄像机A观测到一辆标记有“MC&D公司”字样的运输车出现在西部海域400m处,但该车辆已被未知效应重度损坏,约3/4面积被高热烧毁,并检测到EVE能量的少量残留。
<0:14>Site-CN-03部署声呐装置检测到体长约89m的大型不明敌对侵略生物实体(LSA)8出现于SCP-CN-2960-1上方约75m处,水下摄像机B与C观察到该LSA实体目标为一只与SCP-722形态特征高度相似的大型蛇类实体,该实体周界产生了III级本质促动效应,摄像机C受影响失联。
<0:17>Site-CN-03观察到LSA-080开始向海面[已编辑]区域移动,III级收容失效警报被拉响,站点攻击型常规潜艇中队被紧急调动对LSA-080进行阻击,濒海地区疏散工作同步开始进行。
<0:21>深水炸弹被投放至LSA-080前进路径上,该实体在前进途中触发约8枚深水炸弹,但仅有3枚成功引爆,未对实体造成有效伤害。
<0:23>潜艇中队抵达目标所在区域,LSA-080在遭遇潜艇部队后立即进入了活跃的攻击性状态,其对潜艇发动撞击及未知腐蚀性液体攻击,潜艇中队立即使用反舰鱼雷进行反击并成功创伤LSA-080。
<0:47>LSA-080进入被激怒的状态,其周界立即产生了III级本质促动效应并导致两艘攻击型潜艇严重损害丧失作战能力,潜艇部队被迫后撤,LSA-080随即开始以██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向海面移动,Site-CN-03随即命令使用超常武器鲁萨斯-III型次声波鱼雷9及深水超高压导弹10处决LSA-080。
<0:50>次声波鱼雷及导弹被发射并于8s后成功命中目标,随行水下摄像机受爆炸冲击暂时性断开连接。
<0:59>画面恢复连接,水下摄像机E观测到LSA-080失去活动能力,站点声呐装置未检测到大型生物反应声信号。
<1:09>Site-CN-03无人深潜器“潜行者”出动前往侦测LSA-080状态,并确认后者已失去生命体征,但仍具有极强精神干扰及认知危害效应,对其回收工作已被推迟。
<记录结束>
备注:据MTF-辛午-55“深洋潜者外勤特工调查显示,自MC&D公司运输车内回收残缺文件标识有“耶梦加得”字样,目前尚未确认LSA-080与SCP-722是否存在关联,对于LSA-080的出现缘由已确认为SCP-CN-2960-1的扩建活动,进一步的信息调查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