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个工作日内测定了项目全貌。
项目编号:SCP-CN-3021
项目等级:Keter
特殊收容措施:由于项目本身尺寸过大,帷幕外个人通常仅能观测到项目的极小部分,且很难由此意识到项目的异常本质。基金会正推进与各航空航天组织的合作或卧底行动,以编辑或删除一切展示了SCP-CN-3021全貌的影像信息。
基金会已在太平洋█████群岛架设大功率太空信号探测阵列,以求进一步获取与项目有关的信息。
描述:SCP-CN-3021指代自1986年2月9日起出现在太平洋东南海域的大规模异常洋流现象。项目边缘形状不规则,由多条在空间上互相交叉,但动力学上相对独立的异常洋流组成。其半径大致为640海里(约1200千米),单条异常分支的宽度则自30至110海里不等。项目在竖直方向上的影响范围大致延伸到海面下40-70米。项目的所在位置相对固定,并与其他非异常洋流(如途径太平洋的西风漂流等)存在长期干涉,但其并未显著影响这些洋流的走向与性质。
SCP-CN-3021的主要可视异常性质表现为其颜色明显较周边海水更深而蓝。但有赖于项目每一分支的尺寸,平民航海者通常不会反复越过异常范围的界线。故而根据海水颜色的对比直接意识到项目的异常性质是困难的,项目的继续存在也不被认为是严重的收容突破。
对SCP-CN-3021范围内海水的采样表明其盐度显著高于同等经纬度与深度下的非异常海水,项目的边界处亦存在巨大盐度落差,当前未知这种现象的成因为何。据推测这是导致SCP-CN-3021内部海水颜色异常的重要原因。此外,水动力测试表明项目内部的海水似乎具有异常高的黏度,但被采离水体的样品并未检出类似性质。
基金会未为SCP-CN-3021找到合理的动力来源;利用海水动能或盐度梯度获取能源的提案已被驳回。
注意到项目的中心大致位于海洋难抵极(即所谓“尼莫点”,地球表面距离任何一块陆地最远的点),当前尚不知晓这一事实是纯粹巧合,亦或是包含了某种意义。
附录CN-3021-1:
在SCP-CN-3021的首次发现后,基金会与█████航天局展开了合作,在十五个工作日内测定了项目全貌。
以下内容包含了有关SCP-CN-3021的机密信息,仅限拥有4/CN-3021权限的人员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