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CN-3245
评分: +13+x

项目编号:SCP-CN-3245

项目等级:Safe

特殊收容措施:作为一种无害异常效应,SCP-CN-3245无需特别的收容措施,仅需维持高密级以防止该信息外泄。

描述:SCP-CN-3245是一种异常效应,具体表现为理念圈活跃程度与人类对电力应用水平的正相关。

附录:SCP-CN-3245效应简要发展史

人类出现—公元前3500年:

具体关于这段时期SCP-CN-3245效应的资料已经无法考据。但根据基金会考古部门和历史部门的共同研究,一般认为作为自然现象的电恒存在,与理念圈活跃程度无关。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800年:

伴随大量早期文明出现,理念圈活跃程度增加,更多由异常效应导致的电相关现象开始出现,鉴于此时理念圈活跃程度爆发增长,可能导致出现了一部分现已不存在的电相关现象并致使摩亨佐—达罗毁灭。

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

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到来,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发现摩擦琥珀可产生静电。一般认为是SCP-CN-3245效应导致人类开始逐步掌握电力的起点。

公元前800年—16世纪末

在这一阶段,由于“轴心时代”结束,理念圈活跃程度相对下降,导致了SCP-CN-3245效应相对趋于缓和,直到文艺复兴开始及其导致的理念圈再次活跃,致使下一阶段至今异常效应的强烈反应。

17世纪—18世纪:

文艺复兴结束,理念圈长期活跃开始,异常效应的强烈反应导致了人类电学萌芽,人类开始初步以科学方式研究电力并发现电流。

18世纪—19世纪:

上一阶段人类对电的研究反刺激了异常效应。如电池,电报,发电机与电动机,电灯电网等标志着人类进一步掌握电力,异常效应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今:

人类对电力的掌握程度与理念圈活跃程度与异常效应的反应程度正式呈正相关状态,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电力应用技术不断发展,异常效应愈发强烈。自2000年基金会注意到SCP-CN-3245异常效应后,代号“发电机”行动开展,数类基于逆向斯克兰顿现实稳定锚的装置投入生产,可通过拦截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异常效应从而进行发电,目前已经开发出基于SCP-CN-3245异常效应的手电筒和电灯泡。值得注意的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异常效应的发展均超过基金会预估值。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