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瓦密事件(被删除的页面) - 维基百科

毕瓦密事件(被删除的页面) - 维基百科

评分: +45+x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进行清理,使其符合格式(20██年██月██日)
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脚注、及外部链接格式。

此条目中立性有争议。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20██年██月██日)
加上此模板的编辑者需在讨论页说明此文中立性有争议的原因,以便让各编辑者讨论和改善。在编辑之前请务必察看讨论页。

毕瓦密事件是指1949年4月在毕瓦密镇发生的一次重大炼金术污染事故,因负责运输秘银的监督员指示不严而造成装载高纯度秘银的密封舱被工人损坏而造成。该镇位于当时的西加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现为西加斯坦共和国。这起事故导致七人死亡,约有267,000人接受了放射性污染检查,其中312人被发现受到污染[1][2]

苏联官方将事件掩盖为由于放射性废物处理不当导致的核泄漏事故,并封锁相关细节,直到1990年才对外公布事件的严重程度[3]。该事件依照外泄的休谟指数与影响的人口数量被评为国际奇术事故等级(ITES)第4级,与普罗米修斯火灾Site-80事故同等,恋昏崎新闻社评价此为世上“最糟的奇术事故”之一[4][5]

该事件产生了重大的政治、社会和环境后果,使得一连串类似的民族问题公开化,并造成西加斯坦与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出现被称为“战争前夜”的关系恶化,最终导致了西加斯坦脱离苏联的道路[6][7]

毕瓦密事件

Old_theater_in_Karaganda_%28old_town%29_2.jpg

事故后荒废的毕瓦密镇,1973年


日期

1949年4月16日

地点

西加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南奥米州毕瓦密镇

50°42'09.9"N 50°22'31.9"E

类型

奇术事故

起因

装载过程中监督员指示不严

结果

国际奇术事故分级表(ITES)4级(具有场外风险)

死亡

7人

受伤

312人受到奇术污染

背景

    • _

    秘银,又称灵银,是冒险家、异常物品收集者洛伦兹·埃尔德里奇在19世纪于西加斯坦北部地区发现的一种稀有炼金术元素[8]。它以其独特的奇术特性而闻名,包括其增强物理转化的能力和在炼金过程中的高效率[9]。西加斯坦共和国拥有丰富的秘银矿藏,已开发出先进的民用和军用炼金技术[10]

    1925年,西加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随后并入苏联,苏联政府很快意识到该地区丰富的秘银矿藏的潜力。从1925年起,苏联开始系统地开发西加斯坦的矿产资源,特别关注秘银。苏联工程师与西加斯坦的炼金术专家合作,建造了大型采矿作业和研究设施,旨在开采、提炼和武器化秘银[11]

    到20世纪40年代,苏联政府已经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用于在其领土上开采、提炼和运输秘银。此网络对于保持苏联在炼金术研究方面的军事优势至关重要。然而,这些业务的快速扩张往往导致安全标准松懈和管理不善,特别是在西加斯坦等偏远地区,当地工人和主管往往没有准备好应对秘银的全部危险。

污染源简介

    • _
    Teletherapy_Capsule2.svg.png

    一个典型的高休谟奇术材料密封舱的剖面图示[15]
    A. 国际标准源支架(通常为铅),且经过封印法阵处理
    B. 固定环和
    C. “奇术源”,由
    D. 两个嵌套的不锈钢罐组成,焊接在
    E. 两个不锈钢盖上,围绕着一个
    F. 内部屏蔽层(通常为心灵遮断合金或注魔后的强现实阻抗钢和铅),保护着
    G. 圆柱形奇术源材料,通常但并非总是秘银。“源”的直径为150毫米。

    毕瓦密事件的污染源是一个装有高纯度秘银的密封舱,该密封舱装有约120克的秘银,其上刻有特制的遏制符文以进行稳定运输,以防止其与环境中的 EVE 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密封舱本身由经过注魔后的强现实阻抗钢和铅制成(出于节约成本考虑,此批秘银并未使用心灵遮断合金进行密封),直径为30厘米,长度为45厘米。相信该装置由苏联格鲁乌“P”部门制造。

    国际统合奇术研究中心(ICSUT)推测事故发生时,泄露出的秘银的生命能量辐射 (VER)活性约为1,200Φ,局部ARad场显著高于50 ARV,休谟指数峰值达到220休谟,这足以导致生物体和环境中发生不受控的现实扭曲效应[12][13][14]

事件过程

    • _

    运输秘银

    毕瓦密镇为西加斯坦著名的矿业城镇,1949年4月16日,一支苏联红军派出的车队负责将一批这种强效炼金金属从西加斯坦北部矿区运送到哈萨克斯坦的一个格鲁乌“P”部门研究站点。作为车程的一部分,车队在毕瓦密进行了一次预定停留,以装载一批刚刚精炼的秘银密封舱[16]

    通常情况下运送高纯度秘银需要配备VER探测器来监测辐射水平。容器的完整性需要定期检查,任何中途停留或路线变更都需要高级炼金术专家的批准。此外,任何秘银经过的区域的 ARad 场浓度都必须稳定下来并进行监控,以避免可能危及收容的相互作用[17]

    泄露和污染

    然而,在装载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关键的疏忽。不同于大部分当地西加斯坦人精通炼金材料的使用和收容,当时毕瓦密的装卸工人大部分为哈萨克人,他们是来自邻国的移民劳工。这些工人虽然精通体力劳动,但对秘银的危险性以及其微妙的收容措施知之甚少。

    西加族主管奥尔贾斯·朱马巴耶夫理所当然地认为工人会正确处理装载过程,同时迫于加快车队行程的压力,向装卸工人发出了一系列不严谨的指令,忽略了对收容符文进行彻底检查或正确指导处理密封舱的需要。

    Daghlian-hand.jpg

    詹博拉特·穆赫塔罗夫 (Zhanbolat Mukhtarov) 为参与搬运的七位工人之一,在受到致命VER辐射剂量4天后,他的手长出大块秘银块。拍摄这张照片10天后,他死于炼金术中毒。

    在装载过程中,几名哈萨克工人在不知晓的秘银的危险性的情况下将其中一个收容密封舱在地上拖行,导致保护符文损坏,秘银粒子从受损的密封舱中逸出。高度纯化的秘银粒子开始与工人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引发了一系列致命的炼金术转变。数小时内,工人们就出现了严重疲劳、无法控制的颤抖和内出血等症状。尽管进行了医疗干预,但所有七名工人都在二十天内死于急性炼金术中毒,这种中毒的严重程度与放射病相似,但秘银的反应性会导致独特的现实扭曲效应[18]

    平民污染

    虽然此次秘银泄漏没有造成其他死亡事件,但毕瓦密的许多平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与负责装卸的工人不同,平民接触到的秘银颗粒浓度较低,但影响仍然很大。

    居住在工业区附近的居民报告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皮疹、呼吸问题和身体中无法解释的炼金术反应。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已经存在炼金术增强的西加族——这在西加斯坦的军事和工业劳动力中很常见——体力或外貌发生了暂时的变化,但大多数这些影响在初次接触后就消失了。然而,一些并未接触过炼金术的居民(大部分是哈萨克族),经历了异常和不受控制的反应,并遗留下长期的健康问题。

    当地的植被和动物也受到了影响。植物开始出现金属化生长,而牲畜则表现出异常攻击性和身体变异的迹象,例如皮肤变硬、像银一样。这些环境变化虽然不会立即危及生命,但却在民众中造成了恐惧和困惑,因为异常的真正原因在几天内仍不为人知[18]

    污染扩散

    从毕瓦密受损的密封舱中泄漏出来的高度挥发性的秘银颗粒还污染了附近的一个储存区,该储存区存放着各种工业原材料,包括金属、机械部件和建筑材料。这些被秘银污染的材料没有被意识到已被污染,随后被加工并送往几家工厂,包括毕瓦密的钢筋厂Zavod Metallurgy和金属部件制造商Severstal Alchemical Works。到1949年5月,受污染的材料已被整合运往苏联多个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

    1949年6月1日,来自Zavod Metallurgy的一批钢筋被安装在哈萨克斯坦卡拉库姆的一个新建筑工地上,有现场的西加籍工人们反应观察到钢筋附近的机器开始发生故障,并同时有微弱的奇术符号出现。专家怀疑存在炼金术污染,进行实地测试后康德计数器证实存在异常高强度的休谟指数。当地政府于6月3日通知了苏联炼金术安全委员会(SASC)。SASC证实确实有大量受秘银污染的材料被分发,并下令立即暂停所有参与加工毕瓦密原材料的设施的运营,毕瓦密仓库被关闭以进行进一步调查[19]

    进一步调查显示,受污染的原材料还被送往其他工厂,包括基洛夫的内夫拉冶金厂、叶卡捷琳堡的埃德尔斯塔德铸造厂和阿斯特拉罕的沃尔科夫工厂。据估计,超过4,800吨的受秘银污染的原材料被加工和分发,影响了超过2,000吨混凝土和7,200吨钢制部件,其中许多已经用于苏联各地的基础设施项目[20]

后续发展

    • _

    苏联的反应和掩盖

    由于苏联炼金术研究高度保密,毕瓦密及其周边地区的居民并未立即获悉此次秘银泄露事件。事件发生后的几天内,格鲁乌“P”部门一直在监测不断上升的生命能量辐射(VER)水平,但并未向公众发出警报。1949年4月25日,政府以工业气体泄漏为由,从受影响地区疏散了3,000多名居民,但并未对秘银污染做出任何解释。

    随后几周,西加斯坦各地的地下出版物开始出现有关炼金术事故的模糊报道,但苏联政府严格控制任何官方信息,并动员秘密警察平息事态限制舆论[16]。最初有关“危险奇术材料泄漏”的传言传到了邻国,但这些传言很快被亲苏联的媒体压制。直到1962年,哈萨克斯坦籍苏联异见人士阿尔马斯·肯热别科夫 (Almas Kenzhebekov) 在埃斯特堡发表的一次采访中才透露了该事件的细节,并呼吁苏联对言论压迫和事件的起因作出回应[21]。他的叙述虽然遭到苏联官员的广泛驳斥,但却引起了国际超自然社会的关注。

    西方奇术研究人员最初以缺乏证据为由对这些说法表示怀疑,但到了1970年,苏联叛逃者和前炼金术研究员德米特里·沃尔科夫 (Dmitri Volkov) 在《新奇术师》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中证实了毕瓦密事件的真实性[22]。苏联担心政治后果,迫于国际压力宣布此事件是运输放射性废物过程中发生的核辐射泄漏。直到20世纪 80年代末切尔诺贝利灾难发生后,部分文件解密,终于揭示了毕瓦密事件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

    死亡人数的真实数字仍不确定,因为许多受害者死于炼金术转变和VER暴露的其他长期影响,很难直接追溯到该事件。慢性健康问题(包括炼金术引起的超自然疾病)继续影响该地区的人口[23]。苏联政府于1954年建立了北西加斯坦自然保护区,以环境保护为名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该地区。

    三波特兰奇术史学家奥利维亚·马丁透露的相关美国特异事故处 (UIU) 档案的说法,UIU自 1951年以来就知道1949年的毕瓦密事件,但为了防止对刚刚起步的美国奇术学造成不利影响而保密[24]

    这一事件也加剧了苏联当局与当地西加斯坦居民之间本已脆弱的关系。虽然哈萨克工人的死亡凸显了种族不平等问题,但西加斯坦人民认为苏联政府对其炼金资源的剥削是他们在苏联体制内被边缘化的象征。

    污染储存

    NTS_-_Low-level_radioactive_waste_storage_pit.jpg

    布哈拉收容设施废物储存坑

    1950年8月,苏联当局在卡拉库姆沙漠确定了一个偏远地点,指定为布哈拉收容设施,以存放泄漏的秘银和相关污染物质。到1950年底,收容设施已收到来自毕瓦密的数吨污染碎片,包括2,500吨秘银污染的工业设备、800吨污染的金属以及3,100吨污染的土壤和废物[1]

    该设施的设计目的是将危险材料存放在带有奇术法阵保护的铅衬收容室中,但由于建设速度过快和缺乏适当的监督,一些收容措施执行不力。到1965年,例行检查发现,几个储存单元已经开始退化,导致少量生命能量辐射 (VER) 泄漏到周围环境中,导致部分沙漠地区由于而出现奇术污染的迹象[25]

    魔法学院在197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布哈拉设施附近的ARad场水平已上升到危险水平,并严厉批评了废物储存时没有布置足够有效的遏制奇术法阵[26]。西加斯坦炼金术研究所1985年的报告表明,设施附近的某些地区仍然表现出高水平的ARad场能量和远高于基准现实休谟值(100休谟)的休谟指数[2]

    人口暴露

    秘银泄漏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毕瓦密和周围乡村的大片地区被炼金术残留物污染,导致动植物生命发生奇怪且不可预测的变化。由当地能量场波动引起的奇术风暴成为该地区反复出现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恢复工作的难度。事件发生后的几年里,毕瓦密的许多居民患有慢性健康问题。其中包括一系列超自然疾病,例如无法控制的嬗变、炼金术中毒和因长期接触不稳定的秘银颗粒而导致的畸形[27]。尽管苏联当局试图通过重新安置受影响人员来尽量减少健康风险,但许多人仍然遭受污染的长期影响。

    国际统合奇术研究中心(ICSUT)估计,事故发生后,南奥米州有3,000多名居民受到一定程度的炼金术污染。其中,约85%的人受到低于500Φ的秘银污染生命能量辐射 (VER) 剂量,相当于低级奇术暴露,长期影响最小。然而,12%的人口(约360人)受到 500-2,000Φ的中等水平辐射,导致中度奇术反应,包括不可预测的身体变化和慢性健康问题[14]

    少数人(约3%)受到严重暴露,其中15人接受的VER剂量超过3,500Φ。这些人经历了急性炼金术影响,例如由于过度吸收秘银而导致不可逆的身体转变和器官衰竭。苏联政府严格控制有关接触程度的信息,尽管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独立研究表明,慢性VER接触与长期健康并发症之间存在关联,包括与奇术相关超自然疾病的风险增加[28]

政治影响

    • _

    节点事件

      主条目:“西加斯坦独立运动

    毕瓦密事件仍然是西加斯坦现代史上最重大和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尽管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事件的真正原因——对纯化秘银的处理不当——才被彻底公开承认,但它对该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事件成为西加斯坦独立运动的焦点,民族主义领导人将其作为苏联剥削和无视西加斯坦人民生命的证据。

    Memorial_for_victims_of_the_Glen_Cinema_Disaster_%28geograph_3924138%29.jpg

    毕瓦密灾难受害者纪念碑

    毕瓦密事件标志着西加斯坦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地对苏联控制的不满情绪已经酝酿多年,人们认为苏联不仅在剥削西加斯坦的资源,而且还在以鲁莽的行动危害其人民,这种不满情绪进一步加剧。这一事件成为苏联疏忽和压迫的象征,助长了西加斯坦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6]

    苏联解体和西加斯坦独立后,毕瓦密事件仍然是一个争论点。1991年西加斯坦宣布独立后,政府正式将毕瓦密事件视为一场国家悲剧。人们为受害者竖立了纪念碑,而因污染而基本被废弃的毕瓦密镇被宣布为国家历史遗址。清理剩余奇术污染的努力一直持续到今天,尽管由于持续的休谟不稳定,该地区的部分地区仍然禁止进入。

    在1999年的总统选举中,新独立的西加斯坦共和国的第三任总统萨拉·I·加尔布雷斯承诺妥善解决长期被忽视的毕瓦密事件,包括赔偿受害者及其家属后代,这为她赢得了大量选票[29]

    民族问题

      主条目:“西加斯坦—哈萨克斯坦关系

    七名哈萨克工人的死亡也导致西加族与哈萨克族的关系恶化。哈萨克领导人指责苏联政府袒护西加族监督员,并开始在苏联体制内争取更大的自治权。这加剧了西加族与哈萨克族之间本已紧张的关系,这些种族紧张局势在整个苏联时代持续升温,整个地区的民族主义运动兴起。这段动荡和种族紧张局势加剧的时期被称为“战争前夕”[7]

    哈萨克工人的死亡和苏联政府未能解决他们的苦难,导致了两个民族之间不信任和分裂的遗留问题,只有在苏联解体后才能解决。

后续

参见

参考文献

    • _
    1. 沃洛格勒国家炼金术安全研究所. Report on the Biwami Incident: Mithril Contamin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1951-1955). Volograd: Soviet Union Ministry of Alchemy, 1956.  
    2. The Biwami Inciden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aumatological Contamination and Government Response. 西加斯坦炼金术研究所. 1985.
    3. 苏联炼金术安全委员会. "Post-Incident Assessment and Containment Procedures: Case Study of Biwami." Soviet Thaumaturgical Review 4, no. 1 (1952): 23-54.
    4. 黄培佩. 20 世纪奇术灾难:比较研究. Site-CN-17:奇术部与炼金学部文献,1994:1.
    5. 最悪の奇跡術災害 - フォトエッセイ.恋昏崎新聞社. [199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2-12-03).
    6. 何攀鹏. "毕瓦密事件在后苏联时期西加斯坦的政治遗产." Site-CN-10:历史部文献,2000:2-3.
    7. Nazarov, Mikhail. Historical Analysis of Nationalism in the Republics of the Soviet Union. Esterberg: Esterberg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978-7-302-01234-5.
    8. 日本生类创研. (2019). よ-B-035 “灵银式人造人”贩卖信息. Retrieved from IntSCPFN.
    9. 莫宏烈.陷阱学:隐藏式奇术法阵概要应用奇术学年刊,7(2),2022:21.
    10. Kossy. SCP-1558-JP[DB/OL]. IntSCPFN, 2018.
    11. Zakharov, Anatoly.The Fallout of Mithril: Social and Political Ramifications of the Biwami Incident. London: ECO Press, 1978. ISBN 978-5-93089-123-4. 
    12. 关于以太能量和形态辐射GOC 月刊, vol. 3, no. 17, ser. 23,17 Apr. 1979, pp. 19– 21.
    13. 国际统合奇术研究中心 (ICSUT). Post-Incident Thaumatological Contamination Repor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jor Alchemical Accidents in the 20th Century. Paris: ICSUT, 1985.
    14. 国际统合奇术研究中心 (ICSUT). Thaumatology and Alchemy Department Documents on the Biwami Incident. ICSUT Archives, 1965.
    15. Agt. Justin.EVE粒子实际应用——场与法阵.Area-CN-07-β(“圣所”): Area-CN-07奇术部门, 2019.
    16. GRU 'P' 部门. Internal Report: Containment Failures and the Aftermath of the Biwami Incident. Moscow: Site-01 Thaumatology and Alchemy Department, 1952. Restricted Access Document #4472/GRU-P.
    17. R. Diaghilev.旷世巨作-理论和实践炼金术的综合指南; 炼金术师公会印刷厂, 1928.
    18. 曹铭生. 奇术与炼金术辐射病防护与治疗. Site-CN-05: Site-CN-05医药考察部, 2019.
    19. Chung, Jaemin. Soviet Thaumaturgy in Crisis: A Historical Look at the Biwami Incident. Seoul: Yonsei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89-7065-987-1.
    20. 世界超卫生组织. "建筑材料污染:从毕瓦密事件中吸取的教训." 国际奇术与安全 15, no. 2 (1981): 121-137.
    21. Kenzhebekov, Almas. Secrets of the GRU "P" Division: Soviet Thaumaturgy and the Suppressed Truth. Esterberg: Esterberg University Press, 1964. ISBN 978-5-94857-231-2.
    22. Volkov, Dmitri. "Unveiling the Biwami Incident: Soviet Thaumatology and the Fallout of Mithril." The New Thaumaturge, vol. 15, no. 3, 1970, pp. 45–67.
    23.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Long-Term Effects of Alchemical Exposure. Geneva: 世界超卫生组织.1988.
    24. Olivia,Martin.Thaumatology Under Suppression: The Biwami Incident and Soviet Alchemical Secrecy.Three Portlands: ICSUT Portlands Press, 1997. ISBN 978-7-302-04556-6.
    25. Yamada, Hiroshi. "The Biwami Incident and Soviet Mithril: A Japanese Perspective on Alchemical Containment Failures." Tokyo Journal of Alchemy 27, no. 2 (1988): 67-92.  
    26. Mages Academy. Post-Incident Review of Thaumatic Containment Failures: The Bukhara Facility Report. Mages Academy Press, 1970.
    27. 西加斯坦力图曼·伊坎大学奇术学院. "Studies on Long-Term Effects of Mithril Exposure: Blood Sample Analysis from Survivors of the Biwami Incident." Journal of Alchemical Medicine 12, no. 3 (1970): 145-168.   
    28. 世界超卫生组织. "The Long-Term Health Effects of Mithril Exposure in Post-Soviet Shigastan." 统合奇术期刊 19, no. 4 (1999): 120-137.
    29. Galbraith, Sarah I. The Legacy of Mithril: Addressing the Biwami Incident and the Path to Justice. Shigasmenbashi: Litum-Ikan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601-7157-54-0.
    30. Ivanov, K.; Deer, A.; Kadoyev, Y.; Sato, M.; Marat, N. Monitoring the unpredictable alchemical transmutation effects in T-lymphocytes of Biwami survivors exposed to high levels of VER. *Environmental and Alchemical Mutagenesis.* 1999, 34(2): 215–30. PMID 9982345. doi:10.1002/(SICI)1098-3456(1999)34:2<215::AID-EA2>3.0.CO;2-Q.
    31. Deer, A.; Marat, N.; Kusminov, V.; Zhirov, P.; Ivanov, K. Long-term studies on elevated Hume environments: The effects on cellular structure in survivors of the Biwami Incident. *Journal of Unified Thaumatology.* 2000, 42(4): 301–18. PMID 10234250. doi:10.1016/S0032-7597(00)04236-8.
    32. Kadoyev, Y.; Sato, M.; Deer, A.; Ivanov, K.; Patel, R.; Li, S. Analysis of blood and tissue samples from individuals exposed to acute VER in the Biwami Incident: Insights into reality distortion and biological instability. *Mutation Research in Thaumaturgy.* 2001, 59(1): 147–61. PMID 10948542. doi:10.1016/S1234-5678(01)00587-5.
    33. Marat, N.; Zhirov, P.; Deer, A.; Ivanov, K.; Kusminov, V. Tissue degradation and unpredictability of alchemical mutations in survivors of high VER exposure during the Biwami Incident. *Environmental and Alchemical Mutagenesis.* 2002, 35(3): 87–99. PMID 11234567. doi:10.1002/(SICI)1098-3456(2002)35:3<87::AID-EA1>3.0.CO;2-C.
    34. Sato, M.; Kadoyev, Y.; Ivanov, K.; Deer, A. Estimating the risks of chronic exposure to alchemical radiation: Lessons from the Biwami mithril leak. *Mutation Research in Thaumaturgy.* 2003, 61(2): 321–39. PMID 11456783. doi:10.1016/S1234-5678(03)00612-3.
    35. "Silver Shadows". ParaWatch.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0 March 2012. Retrieved 15 May 2012.
    36. "The Silver Angel | The Shivari Prizes". theshivariprizes.com. 1 January 2005.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9 December 2023. Retrieved 8 December 2023.
    37. 広末 孝行 (13 November 2009). "レビュー「ビワミ:銀の響き」効果的な警告物語". 恋昏崎新聞社.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7 September 2010. Retrieved 14 June 2011.









・・・

・・・

・・・

为何无人记得?

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的祖国消失不见,我被抛弃在虚空中。

她的历史被抹去,她的名字从孩子们的口中消失。

那里的群山曾低声吟唱着古老的诗句,

那里的河流蕴藏着秘密,风儿传来歌声,

平原闪耀着银光,凶猛而大胆?

・・・

・・・

・・・

项目编号:SCP-CN-3504

项目等级:Keter

特殊收容措施:基金会网络爬虫(I/O-SILENCER)将持续监控互联网上是否有任何提及西加斯坦共和国、或相关帷幕内术语(包括但不限于:休谟指数、ARad场、VER、EVE粒子)的内容。已识别的这些页面实例将立即使用RA-12协议(“数据面纱”)删除和清理,并向公众用户提供服务器错误或版权侵权的适当解释。

已指派一个特别小组(MTF Psi-7“网络清扫者”)跟踪编辑来源并找到相关人员。如果确认编辑者是SCP-2304-JP-A实例或隶属于某个相关组织(GOI),则将采取对应的收容措施。所有接触SCP-CN-3504相关材料的人员都必须接受每日认知抵抗训练,并接受每两周一次的现实锚定治疗。

描述:SCP-CN-3504是一系列关于虚构的国家“西加斯坦共和国”(以下简称 SCP-CN-3504-B)的数字文件,这些文章和讨论于约2023年中期开始出现在各互联网平台上。这些文章的内容引用了通常归类为基金会内部或其他相关组织 (GOI) 的多个帷幕内概念、术语和文档,包括休谟指数测量、生命能量辐射(VER)和SCP基金会本身的存在。

这些文章的来源尚不清楚。最初怀疑是SCP-2304-JP-A个体的作品,但最近的发现表明这可能是SCP-2304-JP不再局限于影响人类思维导致的。如果是这样的话,SCP-2304-JP可能已经获得了通过互联网传播模因信息来直接改变基线现实的能力,从而导致对共识现实的理解大规模改写。

・・・

・・・

・・・

20██年██月██日那天发生了什么?

我曾无力阻止,看着我们的过去像尘埃一样崩塌,

我无力抓住真相。

但现在,我书写,我编辑,我重建。

哦,西加斯坦,我会把你的名字

刻在时间的岩壁上,刻在命运的骨骼上。

你的山在我的血管里升起,你的河流咆哮——

他们将知道你的力量,你的不朽。

・・・

・・・

・・・

事件日志CN-3504-1

2024年 ██/██,基金会网络爬虫于维基百科中文版发现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了发生在“西加斯坦共和国”的一起名为“毕瓦密事件”的奇术事故,这是自从2003年8月15日“西加斯坦共和国”页面在维基百科日语版被创建后,时隔21年来基金会再次发现相关地点“西加斯坦共和国”的相关信息。该页面随后被删除,相关内容保存于基金会数据库。

网络爬虫随后发现了更多SCP-CN-3504实例,均已被删除并存档于于基金会数据库,相关目击者均进行了记忆消除。截止目前已发现的部分实例有:

  • “西加斯坦行政区划”的英文维基百科页面;
  • “西加斯坦历任总统一览”的日文维基百科页面;
  • “索姆”(西加斯坦共和国货币)的中文维基百科页面;
  • “力图曼·伊坎大学”的哈萨克文维基百科页面;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名录中出现名为“西加斯坦圣堂遗迹”的条目和相关介绍;
  • 2022年12月,████平台上出现一篇历史战略游戏《Heart of Gold V》的一款大型架空历史Mod“公约失效(Convention Breach, CB)”的开发日志,其中出现“西加斯坦独立战争”事件;
  • 一部名为“苏联时代的幽灵”的中国超自然纪录片系列的预告片在爱██和哔███等流媒体平台上播出。预告片特别强调了毕瓦密事件及其他被苏联当局掩盖的超自然事件。预告片包括对毕瓦密事件“幸存者”的采访,并揭露来自“西加斯坦共和国”档案的“未公开文件”。
  • 一位自称是“苏联炼金术历史研究员”的匿名观谬维基用户主持了一个Ask Me Anything (AMA)帖子,讨论毕瓦密事件并提供有关西加斯坦炼金术研究的详细答案。该用户引用了大量通常为基金会人员才可查看的内部文件,包括与大量与“西加斯坦共和国”相关的记录。该帐户在问答结束后不久就自行销号。

经过进一步审查,基金会确定SCP-CN-3504所呈现出的内容越来越多地将SCP-CN-3504-B呈现为既定的历史事实,并有资料表明它“一直”存在于基线现实中。

・・・

・・・

・・・

我不会沉默。

我会把我们的历史一点一点地刻回这个世界,

我在黑暗中高呼你的名字,

我写下的每一个字,我恢复的每一个故事,

都在让这世界知晓你的故事、你的伤疤。

让他们听到我们的山脉、河流、日月星辰,

一个国家重生的消息,就在这里。

他们可能会再次试图抹去我们,但我永远不会停下,

直到风再次吹起西加斯坦的名字。

・・・

・・・

・・・

附录CN-3504-2

█████ 博士的备注: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页面的编辑者是SCP-2304-JP-A实例,还是其他竞争 GOI 的成员,或者这是SCP-2304-JP自身创造的自发互联网模因的结果。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可能正在处理SCP-2304-JP的更危险的进化——它不再依赖于人类感染,而是可以通过模因传播改写整个基线现实。这可能意味着任何接触到这些信息的人,即使是短暂的,也可能会开始接受SCP-CN-3504-B存在的现实。

在SCP-2304-JP爆发后的世界,现实已经很脆弱;如果其达到临界值,我们整个基准现实都有可能遭到威胁。我们必须在模因效应变得过于普遍而无法控制之前阻止这种情况,而基金会无论何时都不会承认西加斯坦的存在。

・・・

・・・

・・・

让他们带着火、谎言和锁链而来——

我是钢铁,我是雷霆,我是鲜血和呼吸。

崛起吧,西加斯坦人民!沉默的时代已经结束!

我们将踏上祖先的土地,

我们的历史得以恢复,

我们的家园将再次完整,

而大蓟将再度绽放在里海之畔!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