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明天就是开放投稿的日子了,我现在才刚刚开始写;这拖延症没救了。1
第0部分:简介
好了,今天我们要解析的是我的老朋友Tufto(u/Tufto_II)的5000竞赛参赛作品《长夜孤灯》。这是一篇非常文艺也非常长的作品,所以本文中概括原文的部分可能会比解析还要多。让我们从最初和最末开始吧:
项目编号:SCP-5005
项目等级:Euclid
5000 euclid scp 光照影响 历史性 城市 星际 本质促动 机械 [已编辑] 精神影响
项目编号和等级就不用说了;唯一值得一提的是Tufto因为在竞赛中表现出色而赢得了5005这个编号。接下来,我们来给标签归个类。首先可以不用管“5000 euclid scp”,因为它们只是为归档必须加入的。为了维持悬念和叙事的节奏,我给一个标签打了码(如果你非要自己剧透自己,那个标签是“生物性”),但是其他所有标签都可以被划分为两类:构造与功效。构造类的标签有“光照影响 历史性 城市 星际 机械”,为我们清晰地描绘出了我们的异常:它是一座漂浮在宇宙空间中的机械都市,它有机器,有历史,有光。而功效类的标签告诉我们它有“本质促动 精神影响”的能力;也就是说,它能操控精神,破坏物质。
特殊收容措施部分费了很多功夫来搭建我们的舞台:这是一个多元宇宙异常。它似乎是基于“气泡”型多元宇宙模型运作的(不太懂量子物理理论的朋友,我推荐你们看看这个视频从2分钟开始的约45秒,大致了解一下)。其中许多角色来自另一个宇宙,即建立了SCP-5005的宇宙,这个宇宙被称为“果园”宇宙,除了部分历史事件有所不同以及气候较为温暖之外,与地球所处的宇宙颇为相似。还有另一个叫做阿扎因的宇宙,基金会将其作为前往5005的中途休息站。收容措施还强调了长期停留在5005对精神健康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这个异常最初的描述相当复杂,我来概括一下——在多元宇宙的边缘,在一片虚无之中,坐落着一座城市,一盏巨大的街灯在它头顶照耀。这里的“边缘”指的是这个地方其实根本不应该存在。它已经超过了物质可以维持存在的极限,但不知为何,“孤灯”的光芒阻止了整个城市化为乌有。请记住,如果你走出这座城市,那么灯光就再也无法保护你——运气好的话,你还能及时跑回来,运气不好的话,你就会被3001掉。总之,跑出城镇的边界、进入黑暗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们还了解到了这里的“泥土”,这是一种易碎的奇妙物质,当地人称之为玛稀沃土。沃土指的是厚重、渗水性强的土壤,但是我不知道“玛稀”(Mahi)是什么意思。根据我查到的结果,它可能是印地语中的一个女名,夏威夷语的“工作”,或者波斯语的“鱼”。这几个解释目前还看不出什么头绪,所以我们先来看下一个部分,SCP-5005项目负责人富兰克林主任的一份笔记。他介绍了我们已掌握的“孤灯”来历的情报:
零。
我们来看看它的细节:
……但我们仍然无法对城镇周围环境或光源做出科学的解释……尽管其地表物质与斯利斯坎技术有一些——只是一些——相似之处,但是这种分子结构在该宙群内外的各个宇宙中都能找到其先祖……但我们却找不到与它类似的东西。
也就是说,我们对这光源一无所知。富兰克林认为它可能来自一个叫“斯利斯坎”的宇宙,但也承认它完全有可能来自“阿扎因”、“哈克雷特”或“卡拉克”。富兰克林主任还详细分析了这个城市的立足之地——或者可以说是它所处的“星球”。
我们对此提出了许多理论。例如认为它是旧帝国的一项研究实验,是新奥斯特里亚人的一个出生地,是阿扎因人的一个马匹消灭中心——一位生物学家甚至认为这可能是哈克雷特开拓者留下的一条鮟鱇鱼遗骸!
对此,我们的答案仍然是“不知道”。这些理论没有一个看上去是真实可信的——我猜“旧帝国研究实验”也许可以解释孤灯为何如此独一无二,但这些理论实在没有什么突出之处。
不过,我个人对文中提到的“阿扎因马匹消灭中心”很在意。将马匹运送到一个超维度口袋宇宙中杀掉,再把它们运回去,这究竟有何效率可言?阿扎因人要拿这些马来干什么?为什么他们非要用“消灭”一词而非更常用的“屠宰”?而这,显然是5K竞赛中真正的不解之谜。
[叽里咕噜]大家好!我是写完了这篇解密的Elune,我要告诉大家孤灯这里下雪了。现在这件事暂时还不重要,但后来它就会成为关键的[叽里咕噜]
富兰克林主任还有一件事要告诉我们:球体球体球体球体球体球体球体…
只有一条传闻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大约在一个世纪前,一位勇敢无比(或者是酩酊大醉)的诗人决定向一个方向头也不回地尽可能走下去……发现地平线上短暂的发出了光芒。他以为那边是家,便迅速向那里走去,但在越过一个突出的山脊后,他发现自己完全走错了方向。在他的面前是一个巨大的乳白色玻璃状球体,球体嵌在地面,下方发出微弱的光芒。
也就是说,这个神秘男子踏上了深入恐怖黑暗的征途,看到了球体球体球体球体球体球体球体…然后回来把这事告诉了其他人。(他自己在不久后就死于黑暗残留下的物质崩坏效应)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但只要你继续读下去,迟早会明白的。现在,我们的问题远多于答案,而答案仿佛全都隐藏在黑暗之中。
到了这里,文档变成了一连串介绍城市的短文;每段短文后面都附有一段来自初级研究员索菲亚·拉米雷兹——本文的主角——的访谈记录或笔记。
因为时间有限,我就不引用这些短文的内容了。你应该去SCP原文档中阅读它们;你应该读完原文的第1部分,然后再来看我的解析。如果你已经读过它,而且还清晰地记得它,那你也许可以直接看下去。(再给个原文链接)。
第1部分:历史 作者:基金会3级历史学家约翰尼斯·科伯德。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名叫让-安东尼·德拉克洛瓦的人物,他生活在距今100年后的未来。
德拉克洛瓦来自我先前提到过的果园宇宙。他的名字是由让-安东尼·华托和欧仁·德拉克洛瓦两个名字拼凑而成,这两位都是历史上小有名气的艺术家。
让-安东尼·华托 + 欧仁·德拉克洛瓦 |
让-安东尼·华托 + 欧仁·德拉克洛瓦 |
让-安东尼·德拉克洛瓦 |
有的读者可能不太了解这些古代的法国画家,那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让-安东尼·华托和欧仁·德拉克洛瓦吧。
让-安东尼·华托是两人之中年代较早的一位,他活跃于18世纪早期。华托延续了巴洛克艺术的生命力,并从中开创出了洛可可风格——一种更偏重于“享乐”的艺术风格(如明亮的色调、华丽的造型、金色装饰等)。
欧仁·德拉克洛瓦比华托晚出生了大约100年,他是为日后的印象派运动打下基础的艺术家之一。印象派是一种偏重于光影与人类感官的艺术风格,似乎与我们的故事有点关系。
总之,这个人就是两位著名画家在另一个宇宙中的合体版。他与女友埃米莉·伍尔夫(埃米莉·迪金森+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两位著名诗人的合体)分手之后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决定用最特别的方式来杀死自己:将自身传送到多元宇宙边界外的虚空中去。于是他通过“宙弧闪现”(即多元宇宙传送)进入了虚空——却在那里发现了一盏街灯。他很诧异自己竟然没有死,决定在这个口袋次元中建立一座避难所;这个地方就是日后的孤灯城。
他的这个计划进展得并不顺利,大致上是因为愿意来到这个冷得要命的虚空之所生活的就只有一心想装逼的神经兮兮的艺术家而已。德拉克洛瓦又一次陷入了抑郁,并在2110年失踪。索菲亚·拉米雷兹采访了一名酒馆老板,并得知此人虽然没长多少岁数,但其实已经在孤灯生活了超过400年。酒馆老板奥斯曼说德拉克洛瓦是一个悲伤的人,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乌托邦已经败落,现在成了供诗人们发神经和喝苦艾酒的地方。但有个好消息,德拉克洛瓦真的是个非常非常擅长发神经和喝苦艾酒的诗人;他为虚空写下了数不清的出色诗篇,在一两年后最终自己也消失了。
奥斯曼劝索菲亚回家去,称“这里[孤灯]不是你这样的健全人该待的地方”。他发现索菲亚在看着一个诗人走进虚空,指出她也有与那个人同样的潜在问题。索菲亚似乎很不高兴,立刻终结了访谈,这告诉我们奥斯曼可能猜对了。
在进入第2章前,我们来为目前所掌握的情报列个时间表:
- 约2100年:让-安东尼·德拉克洛瓦无意中发现了该区域
- 2107年:德拉克洛瓦建立了孤灯城,想把它变成乌托邦,结果它变成了北好莱坞
- 2109年:奥斯曼来到孤灯。从此他的年龄增长变得非常缓慢
- 2110年:德拉克洛瓦失踪
- 约2300年:某人在黑暗中发现了巨大的球体
- 2524年:索菲亚来到孤灯
要是觉得思路跟不上可以随时回来看这个表,这对我来说还挺有用的。
第2部分:结构与社会 作者:哈利·格兰特博士,伦敦国王学院东多元宇宙域学讲师。
第2部分的文章介绍了孤灯的5个区域,以及当地盛大的冬季庆典。
五个区域分别是:
维多利亚区——旧城区。英格兰维多利亚式/俄罗斯帝国式建筑风格。
神光区——赛博朋克区。像《银翼杀手》的场景,只不过没那么大。
乔托区——中世纪区。里面全是哥特式教堂和仿古建筑。
新古典主义区——……一个充满新古典主义建筑物的区域。伦敦的沦落是另有背景故事的,但这对我们的故事并不重要。
游牧区——贫民窟。到处是毡房和帐篷,其居民全是跨维度的难民和游牧民,有一点点像SCP-3838。
孤灯有一个冬季节庆,叫“圣烛日”,烛光和篝火是它的核心。居民们在城镇广场上搭建起巨大的柴堆,围着它唱歌跳舞。整个节日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歌颂光明与爱,摒弃孤独与死亡的黑暗。从诗歌交流之类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中许多作品会以周围的黑暗为主题,但不管在节日期间还是平日都鲜有关于黑暗的讨论。”
在他们点燃篝火并分享了各自的故乡宇宙的美食之后,他们会回到家里,上床睡觉——脑子里不一定会有小糖球的幻影就是了。2
第3部分:文化 作者:旧基辅大学文学史准教授皮埃尔·拉赫马尼诺夫。
接下来的这段文章列举了一些生活在孤灯的著名艺术家,但他们与我们的目标关系不大。(如果你想再仔细看看,分辨出这些人都是用谁的名字合成出来的,欢迎一试!)只有一段是需要注意的:
值得注意的是,SCP-5005的临时访客或新移民在创作时几乎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定居点周围的非物质上,而长期居民则更重视社区,光线和感官享受。……而那些长期居住者则常常质疑研究非物质的意义,或者认为SCP-5005的存在价值就是充当不存在之物的信标。
所以,从这篇关于文化的短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较老的居民——比如奥斯曼和德拉克洛瓦,喜欢以光明为主题进行创作,而新人则更喜欢描绘令人生畏的黑暗因为他们那浑身是刺的焦虑的阴暗的原创角色需要个背景故事。
索菲亚采访了一个名叫胡安·卢米埃的人,他是距今500年后来自我们的宇宙的一位著名诗人。这次访谈发起的时间是2524年12月12日,我们可以推断出,因为圣烛日即将到来,这时的城里一定是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卢米埃:但你来这里是为了解谜的,不是为了创作的。
拉米雷兹:这里要解开的谜团太多了。
卢米埃:那你这是在缘木求鱼,姑娘。你在这里什么都得不到,还不如到酒馆里去呢。
拉米雷兹:多谢关心,我来这里不是来狂欢的。
卢米埃:那你就搞错了……
当卢米埃差不多等于说出“你应该去狂欢”时,你会联想到前面的短文,可以看出,他是在力挺较老的那批创作者的观点。他是在告诉索菲亚,不要再想着去解决一切,不要再想着去把一切都装进盒子,你应该扔下包袱,活在当下。你应该关注的不是黑暗,而是光明。不要为了未来、为了基金会或为了什么人生意义而活,而要只为此时此刻。去观察围绕在每一个人身边的艺术或友情、愚蠢或奇妙,去体会孤灯的早期艺术家们所珍视的爱与想象力的魔法。他继续说了很多,留给索菲亚一条再清楚不过的最后信息:不要再向着黑暗喊叫,拥抱自己的本性吧。
卢米埃:你以为人们是来这里面对黑暗的吗?错了,他们来这里的唯一理由只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应当来这里。他们以为灵感来自于格物的求索、来自于灵魂的深处……
这就像某种扭曲的同侪压力,来到孤灯的人都告诉自己应该要感到兴奋,应该对黑暗感兴趣,但他们不是真心地向往它。他们就是那些因为别人说这样很酷就去抽烟、戴贝雷帽的艺术家,是那些因为自以为很酷就投身于空虚的思想中的跟风者。他们就是r/streetwear3的用户。
第4部分:心理影响 作者:汉斯·弗莱堡博士,基金会三级心理学家
第四部分的短文探讨了居住在一盏被死亡包围的巨大街灯下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毫不意外,糟糕透了。每年因此而死的人最少的一年也有14个,他们差不多全是走进城镇周围的黑暗中的瘾君子和书呆子艺术家和研究员。我们了解到有4名基金会研究员用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还得到了一份明确的症状清单:
- 对非物质的痴迷
- 麻醉品成瘾
- 工作产出增加但质量下降
- 对试图阻止他们的人具有侵略性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份富兰克林主任来确认我们的女主角索菲亚的情况后留下的记录。这件事发生在前文的访谈结束后一到两周。
富兰克林在索菲亚的房间里与她对话,他注意到她选择了偏远的房间,而且似乎在大量饮酒。他回想起2名已故的特工也曾做过类似的事,开始为她的健康担忧。他还注意到,虽然房间看上去很干净,但床铺和其他个人用品显然已经很久没被使用过了,而且整个房间像是“孩子在妈妈回家前匆匆收拾了一遍”的样子——到处是没藏好的半空的酒瓶和散落在家具后面的书本。富兰克林翻阅索菲亚的笔记时,发现它简直像初中生的化学课笔记,既无章法又无条理可言。不过她倒是写了不少,尤其是有关非物质的方面。当被问及与当地人的来往时,索菲亚似乎对富兰克林很生气,并称当地人都是蠢货——“她感叹他们对SCP-5005-1、类地物体和周围的非物质缺乏好奇心。”值得注意的是,她似乎特别讨厌德拉克洛瓦最后的诗作,那是一首关于黑暗的诗;索菲亚“有礼貌”地称之为“毫无意义不知所云的垃圾”,何等得体又冷静的高论。这首诗我们以后再详谈。索菲亚似乎执着于在虚空中找到一个特殊的观察点,以便看清孤灯周围环境的全貌,破解“它究竟是什么”这个谜题。
我们要不要再看看之前的症状清单?
- 对非物质的痴迷——因为当地人对非物质不感兴趣而辱骂他们
- 麻醉品成瘾——大量饮酒
- 工作产出增加但质量下降——潦草到几乎无法辨认的手写笔记
- 对试图阻止他们的人具有侵略性——富兰克林因为担心她大发脾气,甚至不敢直接告诉她自己打算召回她
是不是到了该听见观众惊呼"啊哦"的时候了?
第5部分:未来研究计划 作者:项目主管哈米什·富兰克林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富兰克林主任写下的文档,谈及了这座城镇中需要研究的一些东西——比如玛稀沃土,灯的来历,隐藏在黑暗中的环境,以及雪。其中大多数的东西我们之前或多或少都讲到过了,除了雪。富兰克林的某句评论颇为耐人寻味:
研究人员在离开城镇后也会公开表示天气使他们感到“不安”或“迷失”。测试表明,这些并不是模因或认知危害的作用。
所以,我们知道雪和雾根本没有任何科学的理由存在于此,而且它们能让看见它们的人感觉忧伤和压抑。
本段剩下的部分是德拉克洛瓦最后的那篇诗作,我会把它放到解密的最后一部分来讲。现在,让我们进入:
第6部分:附录1
初级研究员拉米雷兹于31/12/2524从她位于领航人酒馆的住处失踪。镇上居民和基金会工作人员进行搜索后,只发现了她留在雪地上的脚印,脚印一直通往城镇边缘。
意不意外?总之,索菲亚[已经表现出了痴迷于虚空的每一条症状]终于走进了虚空。请记住,她一心想要搞清楚那盏灯究竟是什么,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她正是为了这一目的而走出了城镇。
2525年1月1日,基金会收到了一份来自索菲亚的随身摄像机记录下的影像。影像显示她已经进入非物质的深处——深到没有任何安全返回的希望。她来到了据她认为可以看清整个地貌的地点——她的想法是正确的。
拉米雷兹:哈米什……我……告诉过你了。你只会驻足不前,你是错的,我是对的,还……还有……可你不肯去猜想,你从来都不肯……
摄像机的方向调转,远处能看到被SCP-5005-1照耀着的SCP-5005。SCP-5005-1发出的光在非物质中被折射,从而映射出了地表物质的全貌。
地表物质是一只巨大的哈克雷特鮟鱇鱼遗骸。尸体的大部分已被非物质侵蚀,但脸部与下颚依然清晰可见。SCP-5005-1是鮟鱇鱼用来引诱猎物的发光器官。同时也能看到鮟鱇鱼乳白色的眼珠。
拉米雷兹:我想他们应该是死在这里了,或者是撤离了,或,或者是找到了更好的地方,我,我想……
然后她死了。
第7部分:什么鱼?
首先,我要为在前文中故意误导大家道歉。波斯语的“鱼”才是“玛稀”的正解,而我在文章开头抹掉了“生物性”这个标签,把大家的思路引向歧途。不过顺便一提,马匹消灭中心的话题不是为了误导读者。我真的想知道答案,Tufto。
好了,在阅读这最后一部分时,请大家记住它有很大一部分是我自己的解读,但也得到了Tufto的一些帮助。
让我们先快速地总结一下这个结尾:有一个宇宙叫哈克雷特,那里的人进行星际旅行时乘坐的是巨型太空鮟鱇鱼,就跟虫族的利维坦差不多。有一天,哈克雷特人在虚空中走得太远,并因此全部丧生。但他们的鮟鱇鱼因为过于巨大,并没有立刻消散,而是漂浮在虚空中,缓慢地渐渐腐烂崩解。
就这样,随着索菲亚的死亡,积雪渐渐覆盖了摄像机的镜头。在她失去意识的时刻,她低声念出了这条SCP的最后一句对白:
拉米雷兹:(低声)长夜沉默不语。
我之前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一句……啊哈!还记得上一章中我说过的德拉克洛瓦最后的诗吗?这就是那首诗中的句子,朋友们!那是一首自由诗4,共包含三个诗节和一个对句(就像十四行诗一样),但是没有韵律和音步的限制。这是它的第一节:
我在群山之间挖出门扉
在门扉之间将你埋葬
海潮发出低语,余灰奔涌而下
你曾在此处轻舞,欢笑
嘴角的弧度却转瞬凋零
这是关于埃米莉·伍尔夫的,就是曾与德拉克洛瓦恋爱过的那个埃米莉·迪金森/弗吉尼亚·伍尔夫合体诗人。她并没有真的被埋葬在山中;他指的是埋葬掉关于她的记忆,这样他才能麻痹失恋的痛苦。“嘴角的弧度”一句指的是她的微笑“凋零”,也就是说,她开始向他皱眉或怒吼。除此之外,这一节主要交代了他处于轻度精神失常状态的来龙去脉。
在这凡人肉眼的极限边界
我向黑暗之镜的深处凝望
镜子焚毁了我的残躯
映出令世界不齿的倒影
有灼灼发光的焦黑骨骸
有无数饥饿的艺术家的幻梦
或在阿片中沉湎
或在痛伤中煎熬
我已自俗世之中挣脱
俗世则以静谧苦寒回报
现在,我们进入了这篇解密真正的解析部分,在Tufto的帮助下,我总算搞清楚这到底在讲什么了。开头的两句还是很明显的:德拉克洛瓦被多元宇宙边缘的景象震慑了,当时他是字面意义地用凡人的肉眼在凝望黑暗。但是他没有把它称为“视界”或是比作“画”——他把它视为一面镜子。是他自己的倒影。接下来的几句告诉了我们德拉克洛瓦看见的究竟是怎样的倒影:一个痛苦不堪的艺术家。他在镜中看见了许许多多艺术家的幻象,他们躲在毒品带来的恍惚之中,因无聊而备受煎熬,他们仅仅是为了受苦而受苦,留给世界的除了皱巴巴的贝雷帽和香烟屁股之外别无他物。这就是德拉克洛瓦看到的倒影,也是一直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耻辱与抑郁的深渊。
惨淡灯光下流淌着炉火与歌声
火光吸引人们紧密簇拥
他们愚昧的原始恐惧
在火炉边化为欢愉。而我,
只是哀惋的迷雾中的一个孤影
我远离交织的双重虚构
步入飞雪与大地的怀抱
此处既无仇敌的夸夸其谈
亦无密友的陈腐客套
第三节向我们展示了与雾中的悲惨艺术家相反的另一种人,让我们瞥见了那些拥抱了友谊与人际交流的人更为社会化的生活。这也许是在说圣烛日的事,也有可能不是,但不论如何,它的主题还是一样的;光明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联系和支持,而黑暗象征着那些自以为他们的作品太过重要而不愿交朋友的装腔作势的艺术家。乍看之下,德拉克洛瓦似乎已经明确地做出了选择——即支持黑暗的一方;有几个句子看上去确实很像是这样。他称自己是“迷雾中的一个孤影”似乎很清楚地表达了他站在非物质的迷雾这边,而在最后,他更是声称自己已经彻底切断了一切人际联系。但在下结论之前,让我们先回头看看富兰克林博士关于未来研究计划的那段文章:
雪花会定期落下……而雾的来源同样未知……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天气情况[雾与雪]几乎从不在各类文学或艺术作品中出现。研究人员指出,城镇居民很少讨论天气,在提及天气时则常常显得不屑一顾或是害怕。
当德拉克洛瓦自称“迷雾中的一个孤影”时,他指的是他字面意义地站在雾中。他并没有支持光明或黑暗中的任意一方:他支持的是第3方:天气。我们回头再看看这首诗,就会发现这个观点让很多地方都显得合理了起来,比如雪在这座城市中处于非物质和灯光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折中位置——而他也不是在远离一个谎言;而是双重的虚构。而最后那段我们原以为他切断了一切人际关系的文字呢?“密友的陈腐客套”也许是实话,但“仇敌的夸夸其谈”很可能指的是在有艺术天份者身上极为常见的那种幼稚的、“Rage Against the Machine”5式的妄自尊大。在这首诗的结尾,他为我们留下了一条信息,那正是500年后索菲亚将会念诵的句子。
我向落雪发问,落雪衰败枯亡
我向长夜发问,长夜沉默不语
开放自己的内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封闭自己、假装自己比别人强反而要简单得多。按照你该活的方式去活也许会让你心碎、痛苦、悲伤,但这都是值得的。不论你遭遇了怎样的挫折,你都可以恢复过来。当一切陷入至暗,当你感觉每个人都是你的敌人,当你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时——看看那盏灯。看看雪,看看雾,看看天空,然后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就是《SCP-5005:长夜孤灯》的结局。这是一个关于艺术、群体与个人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一个谜,没错——但更重要的是,这个谜最终会被我们解开。
……
可我还是不知道“阿扎因马匹消灭中心”是什么玩意。那到底是干什么的?TUFTO,我们需要答案!
感谢在我编写本文期间帮助过我的人:
/u/Tufto_II,谢谢你让我不至于犯傻(也谢谢你写了这篇SCP)
/u/Modulum83,谢谢你鼓励我写下去,使我能在征文截稿前完成它
/u/Cyphron835,谢谢你帮助我分析那首诗
在discord上陪伴我的每一个人。特别要感谢Nat、Helly、Henzo、Flops、Brewster,以及在我需要在两星期内赶出一篇解密同时还要写论文的时候阻止了我找座桥跳下去的所有人。
我的艺术史老师KOB,谢谢你帮我弄清了华托和德拉克洛瓦的生平。(用了名字缩写,免得你被人肉)
P.S:我再也不要解析Tufto写的其他关于人在异常的虚空中死掉或是人与人的灵魂羁绊的SCP了。在这一篇、3553解密和《生于无尽黑暗之中》解密之后,我需要从寻找“黑暗”的同义词的苦役之中暂时休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