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想写这样的一篇文章,起因是主站有绿灯制度且有一套完整的点子撰写模板,而笔者曾深受其困相当之久。
常见点子类型概述,以及对应的处理方法
就现在而言,大部分出现的“点子”都有如下二者结构之一:
1 物件+性质
开局搬出一个物品,然后说这个物品不是普通的物品,它具有性质一二三,又或者阶段一二三(常见于有传染性的异常),又或者子个体一二三(当异常是一组物体时常用)。性质扩展较多者,会有一些交互记录、发现历史等相关记载。举个例子:
项目是一个遥控声光大便。其可以亮灯并发出声音。若操控遥控器使其亮红灯,则看见项目的人类个体会立刻以画图、拍照等方式将项目形象记录并传阅给他人。交互记录:把亮红色灯状态的项目丢给SCP-682,SCP-682立刻苏醒,并用爪子挥舞酸液,在收容间墙壁画出了一个生动的大便画像。1
到此为止,一个点子就大功告成了。有人可能会说,“上述点子太长了,我直接在点子区写一句‘项目是一个引诱他人记录项目自身形状的遥控声光大便!’,不就行了?”如果读者有这样的想法,那请务必往下看:
我们在点子区经常见到那种还不足以称之为点子的想法,比如“隐形台灯”、“猫猫味青豆”、“会唱歌的R18本子”等等。真的会有些作者把这种词组直接扔上来,然后问一句,“我想看看撞车了没有?”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呢?如果就告诉大家这些,点子的拓展方式就太多了,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批评者,都无法判断这个点子在作者手里会变成什么样。光顾过点子区的人或许经常看到他人拿SCP-CN-673举例。它和最初之作SCP-173的最简概括都是“你不看向它时便会移动的雕像”,然而读者们会发现二者的后续展开大相径庭,且各自精彩。所以,当大家想要去生成一个物件+性质型的完整点子时,从物品的最初性质出发,想一想它有什么好玩的性质、能做到什么、可以产生什么有趣的交互,然后将这些全部从简补充进去,这样一个点子就不会显得单薄,也不会让评论者无从下手。每多一步拓展,就会多一份独属于作者的原创性。
那么,到点子区把标题起好,叫“遥控声光大便逗682大爷”(确保从标题就要能吸引读者进来看,把亮点展现出来!),然后把之前那个点子发走,等待评论,就完了吗?读者可能会发现没有。即使点子看起来五脏俱全,等待批判,但可能没有什么人驻足(冲着遥控声光大便来的114514名吃瓜群众除外),可能发一句“草”就走了。对于别的什么点子,也出现过隔了两三天都没人发评论,被晾在一边的情况。给活跃用户发站内信邀请观看是个选择,到一些SCP创作相关的群组讨论也是个选择,但别人依然有可能不理。
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没有能做的事呢?
2 想法+故事
如今的SCP项目描写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开始注重故事性。探索记录、事故记录、项目演变过程,等等,都是故事。当然,绝大多数的基金会故事、GoI格式、图书馆文也都是故事类。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可以梳理出一个前因后果,谁干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样了,等等。而所有这些故事的起点,大都是一个想法,可能荒唐、可能恐怖、可能好玩、也可能压根没有。举个例子:
我想把SCP-3848中提及的“忘川”情景和赛博朋克设定“linkAge”联系到一起,因为我觉得忘川对记忆的遗忘或许可以在人脑的数据化中找到解决方案。我想写一个这样的故事:主角等人深受忘川困扰,各种东西想不起来,而她跑去了数据层后发现,原先忘川感觉带来的疼痛感(想到被屏蔽的记忆时脑后传来刺痛)会变成吸毒品一般的成瘾型快感,她就待在里面不想出来了。但后来让她进入数据层的设施停电,她不得不出来,所有之前体验到的快感,在回到现实的那一刻叠加成了无比痛苦的死亡,作为她的报应。2
简而言之,把构建一个故事的思路、原理、关键情节都挑明给观众,观众看起来就会非常之爽快了。
物件+性质类点子偶而出现过短以至于都算不上成型点子的情况,而在想法+故事这边则相反,经常看到宏大的想法、壮观的叙事、复杂的剧情、巴拉巴拉巴拉拉,写到最后洋洋洒洒占据最近讨论串的一大片,成功感动自己。这好吗?这也不好。一定要抽时间提取出重点,而不是让看点子的观众看很久慢慢去琢磨。不知道这样说是否恰当,但中文分部的读者大都偏向于用碎片化的时间来网上冲浪。又长又要思考又要提出恰切的意见,就颇难为读者们了。
一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算作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叙事”(central narrative)。但它有可能还是太长了。主站的点子区格式要求提到了“电梯游说”(elevator-pitch)。只给你30秒时间,能不能把自己的产品(一个点子)推销明白?这是一门艺术,概括的艺术,而将其运用好,就有可能召唤到更多的人来看这个点子。写完中心叙事后,试试用300字更精简地概括,并凸显亮点。如果点子作者在中心叙事完整的前提下,能够精简出一个精彩的电梯游说式概括,对观众们提出批判就大有裨益。
那么,到点子区把标题起好,叫“linkAge X 忘川故事想法”,发走那个点子,等等看?就会发现得到反馈的概率可能比情形1还要小。毕竟是故事,起因经过结果都清清楚楚,逻辑也没啥大问题的话,读者真的很难给出什么建设性的建议,除非……点子的作者提出更加明确的需求。
那手握点子的我们,还有没有能做的事呢?
各位看到这里,就会停留在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写好了一个点子应有的要素,但是好像没什么人来评论,评论者们给出的评价,似乎也只是笼统的行或不行,很少出现针对性强的建议。
怎么办?
多写点东西呗。
进一步阐明点子并吸引读者评论的方法
笔者个人认为,以下三个要素的出现,会进一步方便读者评估一个点子:
说明文章可能的up点
在电梯游说的部分已经提到了“展现亮点”。是的,想想看,发一篇文章,大家都希望能传达出自己的什么想法,让它活下来。那么在点子阶段,我们就可以为这个目标做出努力了。笔者很多时候在评论区都会说,“我找不到给这篇文章up的理由”。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就因为这个问题,笔者也曾发过“格式都是对的,没人评论,down一大堆,呜呜呜”这种愚蠢的牢骚。
走一步看三步,还在写点子的时候,其实就要考虑别人会因为什么而给up了。比如“遥控声光大便”很好笑?比如“682大爷用盐酸画大便”很滑稽?决定好要给观众带来什么感觉,笑、哭、恐惧、压抑、诡异等等。然后想一想,自己一想到这个点子,是不是就有这种感觉了?如果一想到这个点子自己都不觉得有啥意思,又如何奢求读者们有同种感受?
想好了后,在点子的描述后面,把“我觉得读者可能给我up的理由”统统列出来,敞开给读者看。读者们就一下子明白该怎么办了:“你觉得它有意思,我不觉得,因为我看过XXXX了,我推荐你也看看”,“你觉得很可怕,但我没有,以XXX形式实现的恐惧太常见了,而这个点子的表现力还没到那个地步,可能需要非常强大的文笔支撑”,“我觉得这个点子挺有意思,XXXX文章有过类似的手法可以参考下”,这些针对性更强的评论都会出现了。
说明自己遇到的困难或可能的down点
如果作者足够敏感,能发现文章潜在的不足,那更好。不要害怕面对自己文章的不足,一时的逃避可能就会变成正式文章中的一个无言的downvote。如果遇到了自身难以提升的地方,又或者是怀疑文章某个部分是否达到其目的,那就大胆将其交给观众去定夺,无须闭门造车。
说明点子的实现方法
一个点子的实现形式也非常重要,它能有效增强文章的代入感,又或者让读者能更形象地体会到想描述的物品的特征。
作者完全可以补充说明,“文章我想用几个迭代,然后用XXX代码来搞出登入数据库以及数据库损坏的样子,然后又会弹出一个窗口给读者做选择,或者干脆搞一个带路径分支的web小游戏完成绝杀”。在点子阶段当然可以藏一些秘密的东西,让读者看到完成品时还能有惊喜;但如果思来想去,那些“秘密武器”可能恰恰构成核心亮点时,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现有的作者不乏找图大师、代码高手、排版顾问、logo工具人,若作者提前说明自己想通过什么手段实现自己的点子,而这个点子又够劲,这些人甚至会愿意主动提供帮助。
小结 or 太长不看
- 简单的形容词+名词组合还不足以构成点子,对其进行多方面拓展(特征、行为、历史、象征意义、交互记录等)形成足以端出来欣赏的点子。
- 避免流水账式长篇叙述点子,尽量精简地表达核心。参考电梯游说,试试300字以内讲明白一个点子。
- 思考这个点子为何能让读者给出up,试着写出它们,看看观众们是否真的这么想。
- 思考这个点子的实现是否存在困难,是否有会被down的地方,试着写出它们,寻求观众的解决。
- 如果可以,阐明自己要用什么形式实现点子,看看文章形式是否也构成亮点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