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来了。
真的,是从北方来的。那片白色蠕虫模样,终年白雪皑皑的山脉从未有人居住或停留,而这座偏僻又寒冷的村庄显然没有什么值得探赜索隐。孩童把在门的边沿,既好奇又畏惧。
最先引起注意的是那一串串铃声。事实上,于他们从薄雾中出现之前,一些耳聪的人就辨析出了轻微,清脆的叮呤声。陌生人披着的黑色长袍,挂结一排排铃铛。他们的帽檐压得低,看不见覆面的脸。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两边屋顶的积雪映着暗色的空天;陌生人的步态僵硬又肃穆。村中的司铎堆着笑迎上来,空气在寂静中呆滞了。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体态略显臃肿,首领模样的一位来者开了口,操持着蹩脚的方言。
“停留”,“税赋”,他说。
脸色难堪,司铎指了指谷仓。而异乡人却并未予以理会,径直走向了墓园旁的一间稍大的闲置木屋。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接下来的几日,异乡人在木屋如住下了一般。夜半,窸窸索索的声响不绝于耳,像是他们在挖掘着什么。这多半是事实,因为木屋旁的土丘越堆越高。否则也无法解释那间木屋对于这么一大群人来说似乎有些过于拥挤这一点。凛冬就要到来了。今年格外寒冷。夏季,南方的铁神信徒所组成的商队带来的精巧机关一直备受欢迎。冬季,整座村庄几乎与世隔绝。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疾疫现形在这个意想不到的地方。脓包鼓胀开来。死尸布满可怖的猩红斑点。街上的呕吐物在寒风中结块。瘟疫的源头——显而易见。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司铎和几位随从领着一位裹着厚重麻布,行将就木的患病者向墓园边的屋子走去。病人步履蹒跚;司铎的眉目写满忧虑。
他指了指病人,比划着,请求异乡人离开。
“jaka”,体态肥胖的陌生人打断道,“尸体、索取、作、税赋”。词句飘散在空中。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长者们称其为不详之兆,壮年人气愤地指手谩骂,孩童却不顾阻拦,结伴去到墓园冒险。陌生人讲着奇怪的语言。“halyine-leva”“lusakalv”“nalka”,这些是最常被听到的音节。村里人将病变的尸体放置在木屋前,陌生人收下了。说来也怪,从未有人见过他们进食。
不安弥漫开来。晚些时候,嚷嚷着要讨个说法,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木屋前进。回来的人只有去时的一半。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陌生人摆出一些珍奇的骨质小物件,又摊上几块新鲜,诱人的肉食,放在木屋门前。“尸体、交换。”他们说道。
午夜,守卫目击到几位村民趁着夜色,顶着寒风,将下葬的遗体掘出,献给陌生人。他们欣然收下了。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北风跃过寒山,愈发猛烈。一年中最严酷的时刻到来了。风雪组成的穹顶笼罩,严寒与瘟疫肆虐。储备粮很快见底,饥荒接踵而至。易子而食的人们,燃烧尸油升起篝火,维持着仅剩的暖意。
死亡在村庄中降临。大片大片的尸体。积雪愈堆愈高,无人清扫。呼啸的风裹挟住撕心裂肺的叫喊,反倒安静了下来。压着恐惧,人们去到陌生人那儿,用溃烂的尸体交换美味的佳肴。那间墓园边的木屋俨然终末的代名词,没有人敢向那儿多看一眼。
陌生人只是远望,似乎这些都是司空见惯。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浓烟从木屋顶缓缓升起。异乡人似乎在筹备着什么。在最为敏感的梦的深处,一座血与肉的内殿赫然升起。横梁挂上了一具尸体,飘忽得活像一面旌旗。司铎缢死了自己。他像是强撑着几宿都没合眼的样子,因那眼浓得都快滴下来。
人们忘却了真正的仇敌。尸骨出现破碎的斑纹。红被泼染上街面,接着又变为黑。一切静悄悄的,却俨如告死的丧钟。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屋舍破败,道路荒芜,一些茅屋飘出了腥香。晶莹的冰为万物披上了一层洁白无暇的寿衣,天地一色,一幅近乎唯美的画面。飞檐上长度不一的冰挂,风过时嘀哩嘀哩的响,以不同的音高合奏着优美的哀乐。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陌生人忙活了起来。敲打声,绞肉声,从地底下不间断地传来。撕裂声,吞咽声,在阴悒的角落回响。
远山挺立如前,似乎它便是永恒本身。天空仍是灰蒙蒙的,风雨安然。一切的一切又平静了下来。在躁乱与谵妄之后,这是一种真正的安详与宁静,一种最终的坦然与归宿。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浓烟徐徐排出,久弥不散。陌生人一连几天不休不眠,在屋边的土丘前站成环形,低声吟诵着古老的咒文。风雪呼啸,恐惧蔓延,渗入地下的鲜血汇聚成浓稠的酸河,从各个方向蜿蜒于此。
就这样到了第六日。毫无征兆地,恐怖降临了。土丘内传出浑厚的隆隆声。那位肥胖的头领现在正站在渲满鲜红的高地上。他一手提起一只模糊的人颅,另一手缓缓地摘下兜帽。一张有些类似蟾蜍的容貌,异常肥大的颊囊,手臂的末端伸出五根触须,他的嘴唇裂成三瓣,肿胀的两颊发出一种声音——破裂,空旷,低沉,难以言喻的毛骨悚然,粘在舌根却像是从遥远的地下或是幽暗的深渊传来。人颅突然抽搐着尖叫。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天空被浓烟折射出硫磺的颜色,寒风畏惧地低语。病变的尸体抽动又痉挛,骨骼上的血肉疯狂地膨胀,生长出亵渎的畸变肢体,接着再以一种笨拙又怪诞的姿态,颤颤巍巍地爬起来,扬起来,站起来,踉跄地挤拥。棕黄病态的表皮,裂出的骨刺,脑袋耷拉着垂下来,呈现出一种了无生气的麻木。丝连的残肢,落出的眼珠,滴下的灰质,一齐被肢体拖拽着向前。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此刻,陌生人开始收拾行囊,准备离开,丝毫没有对这些景象予以关注。狂风又起,裹挟着烟雾盘旋至高空;氤氲里,血肉的嘶鸣好似一声渺远的鸡啼。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异乡人起身离去,一大片血肉憎物蹒跚着尾随。村中仅有的少许几个幸存者,趴在雪屋的窗棂向外张望。恐怖的景象又让理智的情感短暂地回归。他们踌躇着,垂涎着,显出一丝好奇。陌生人一个接一个消失在南边的薄雾中,好似他们从未来过一样。
最后引起注意的是那一串串铃声。事实上,于他们从薄雾中消失之后,一些耳聪的人还辨析出了轻微,清脆的叮呤声。陌生人披着的黑色长袍,挂结一排排铃铛。他们的帽檐压得低,看不见覆面的脸。
叮呤,叮呤,铃声悠扬极了。
陌生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