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五行虹天目的神话传说

sapphire-logo.png

一篇简短的论文揭示了

关于“五行虹天目”的神话传说

作者:“榄尖锆石”加百列


开 篇 绪 论



在很长的时间内,研究者们被东方世界的神秘学深深地吸引。此前因为政权内部的争乱,而导致该地区的大部分地区,都对平民封锁。因此几乎没有机会去获得该地区的民俗物品,并解释其所谓的“神奇”特性。直到现在。

今天,我很荣幸地向大家展示一件,由斩获颇丰的红宝石一队,自贵州回收的珍稀品。


视 觉 评 价



五行虹天目1,是一件简朴而又令人惊叹的古代工艺品。它是一个大号的玉石戒,内刻中古汉语字符。上书“阳公在天”,另一侧则是“佑我连绵”。戒指相接于一根桃木手柄,手柄上有一条由牦牛毛手工编成的细长绳带。

这典雅的小饰品应放到博物馆里去展示,而不该被攥在做祷告的狂信徒的手掌之间。


相 关 历 史



据一位可靠的史学家分析,自8世纪唐初至中期以来[1],该文物一直由崇拜太阳的僧侣们2保管。信徒们声称,太阳是一个被称为“阳公”的有知觉的存在——能赋予他们施放等同于燃气弹和火球的能力。

据记载,最早使用五行虹天目的例子可以追溯到1250年代末,当时一位云游僧,用其“神性”点燃了一束火焰,随后用它抵御蒙古部落的入侵,以保卫一个村庄。[2]在报告中,虹天目鲜见踪影;而在整个地区的历史上,宏图伟业的创立,常被归功于其在应呼之时的表现。


神 话 故 事



以下内容节选自一份19世纪的文本,据信其中包含了负责制作虹天目的僧侣的第一手资料。[3]

阳公灵光,亦洒其光
云照一枝,蟠木乎上
命我采之去,从父不思量
命我啖斯果,从父不思量
命我旬弗餐,从父不思量
命我坐于桃树下,且听真谛不思量
晓落仙枝,玉环生旁
上昭明明之智,下谕乃成典章
命我布神道,从父不思量
从父不思量,我言如是扬


批 判 揭 明



正如所有古代宗教文献里的情况一样3,我坚信这篇文章是对一个疯子的目击事件的极度夸张的叙述。

最初持有五行虹天目的人是一个和尚,他的名字已佚失在岁月长河之中了。一千多年前,在中国偏远的山区当和尚,意味着要牺牲许多在他们这个位置上本已稀缺的奢侈品。这使得我做了个推测,当和尚遇到他的“天神”时,他已经饥肠辘辘,疲惫不堪,有出现幻觉的倾向。

阳公灵光,亦洒其光
云照一枝,蟠木乎上

桃子在中国是纯洁、长寿和神圣的象征,它的历史比这个神话还要悠久。[4] 我认为,该和尚是在利用桃子背后的象征意义,来为他的错误思想增加可信度。至于他遇到了什么,我不确定。但我相信,这可能是一种强效致幻植物。这完全可能是僧侣的幻觉,是在吃腐烂水果后开始出现的,而当他的身体试图解毒时,他精神错乱了。

命我啖斯果

药理学研究表明,致幻剂影响人体对时间的感知,并诱导刺激——相关幻觉——显然如此。没有食物和水,一个人不能正常地生存十天,而一枚玉戒从树枝上长出来的可能性是可笑的。我相信,这名僧侣在服用迷药后的病理影响下,将随身携带的一件玉饰,绑在了附近的棍子上。

经仔细检查与测试,未在物品中发现任何火焰发射器:它只是一种华美的拜物器具。由于虹天目是环状的,理论上说它现在的空陷处,曾经装着一个玻璃片。据推测,这种透镜被当作古代版的放大镜,在太阳下聚焦而形成热束,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热束最终会爆发成火焰。

基于在全面的分析后,萨坎很高兴地宣布,五行虹天目的真面目被揭穿了:它只不过是一个放大镜,由云游中的、也许有那么些才能的妄想症患者制造的而已。这枚戒指目前在中国西部,由我们的红宝石持有。而他们正在用它,向这片土地上善良的人民展示真相——如果人民确实希望摆脱耳旁的操纵思想的手,过来倾听的话。


Bibliography
1. 罗格·斯坦派克 (1996). 唐书选:第五版, 办公文具有限公司
2. 任罗阳 (1963). 汉地十八省之围, 八宇出版社出版
3. 布莱克伍德 (1869). 布莱克伍德爵士在广州, 会意出版社 出版
4. 徐国 (2003).天之桃: 神明的水果, 八宇出版社 出版

有所怀疑,便去怀疑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