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白麦MR_whitefield
设定发起者:COXinitializerCOX does not match any existing user name
边境勘定人 中心页
协助人:CTCTorJSChen
大家好,我是初始化程序考克斯(COX),是一个普通基金会写手
这里是CT,是一个写作时长超过两年半的作者(不是玩梗,真的两年半
当时是怎么想到建设这样一个设定的
当时我看到“缺失”这个主题的时候想了想,我想要创造一个回归1k时代的园田基金会,没有遍地至高神性,没有已经被玩烂的超形上学,异常回归1k时代那种原始的,未知的感觉
设定起初邀请了哪几位建设?
最初邀请了二三子,水鬼,CT和卡妮姐,水鬼因为一些事情未能参与写作,最后CT拉又来了EJ,五人小组成立了。
为什么选择接近现实,选择近乎没有帷幕的设定
这个嘛,是我们在设定阶段商讨出来的。之前准备拉优格合著的时候,优格说我们的初期设定和日分的小小基金会很像,所以我们在群里面讨论了一下,决定将这个设定中的基金会和goi组织贴近现实。
关于帷幕这方面,我们也讨论了很久,我一开始跟CT意见不一样,我一开始主张这个设定下存在帷幕,不过最后因为这个设定的基金会已经弱到基本没有能力维持帷幕了,所以我们才决定不设帷幕,人们对异常的存在漠不关心。
“科学边界”这一组织是neta刘慈欣老师的三体吗
是的,这点也非常的明显。当然,科学边界这个组织更像是平行时空的混沌分裂者+蓝宝石结社,只不过和基金会的理念有所不同,但二者的关系要更为温和。
好的好的,那么本次作为中心页的填充负责人,能和我们讲一讲一般读者不会留心的有趣小细节吗
首先,重头戏就是密斯卡托尼克大学啦……相信诸位如果对克苏鲁神话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一定会知道这所坐落于阿卡姆的神秘大学,克苏鲁世界观中的诸多神奇调查员都出自这所大学。本次设定也沿用了初始设定,并未加以太多改动。
历史部分也有几个Neta:
第一个是“瓦伦蒂诺”家族,你可以看到在这个世界观中,基金会的成立与这个家族密不可分。实际上也是如此。而瓦伦蒂诺也可以翻译成一个更美丽的名字:华伦天奴
一个是地平线社团和地平线倡议,来自于主世界的地平线倡议。
1930年,周婉清和孙绍民回国。代表Alexylva大学对密斯卡托尼克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的刘易斯·阿隆索参与了九月份组织的南极科考活动,并随后撰写了长篇报告。
这里很奇怪的外国名字来源于我喜欢的两位F1车手:八冠王刘易斯·汉密尔顿以及神奇头哥:费尔南多·阿隆索
1921年,瓦伦蒂诺基金会在美国建立。
瓦伦蒂诺是一个意大利家族,而1920年美国颁布禁酒令,并随后间接性促成了美国黑帮历史。所以,懂得都懂,瓦伦蒂诺基金会本身与黑手党就有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因此为芝加哥鬼灵写作的作者们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一个需要和黑帮周旋的基金会。
1966年,Alexylva大学与密斯卡托尼克大学组建联合科考队,前往非洲。
这个年份估计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其实Neta的是生化危机的保护伞公司。(如果我没记错时间的话)1966年斯宾塞率领团队前往非洲,并在拜恩迪亚人的部落中找到了太阳阶梯,并通过上面的植物提炼出了始祖病毒。这就是生化危机系列的噩梦开端。
1987-1991年,格里芬在SCP基金会的资助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多次环球考察,收获颇为丰富。瓦伦蒂诺以及Alexylva大学考古系教授大卫·伯金
伯金这个姓氏Neta了生化危机系列里G病毒的发明者威廉·伯金,还有一个是克莱茵生命生命Neta了方舟的莱茵生命和一种很漂亮的颜色:克莱因蓝
如果读者们还发现了什么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我自己都有点记不清了orz
两位对设定的寄语?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写作,给勘定人设定一个更加完整的世界!
关于写作方向,我个人认为写勘定人世界下的goi是个很不错的主意,在此设定下的goi都成了现实中可能的模样,就比如欲肉教成了生物科技公司啊什么的。关于神性这方面,你可以写神依然存在,但是掀不起任何波澜,也可以写他们压根不存在,就是一起超自然现象导致的误解。你也可以拉上你的好伙计自发组成调查团一起写作,总之可发挥的方向很多,作者可以自由发挥。
很开心。感谢我的队友们和我们胡闹,也感谢主办方给了我胡闹的机会。
还是希望这个设定还是能在原有比较认真严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客诉元素与基金会元素相融合的可能性,你希望更多的作者能够参与到这个写作来,让我们一起无限进步,探索未知
作者:COXinitializerCOX does not match any existing user name
首先,请谈谈创作思路
这篇文创作之前其实我特别纠结,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形式创作一篇怎么样的作品,为此我去看了很多设定的早期作品,就是没有头绪。本来是打算写以基金会网站讨论区角色扮演的方式写调查案件的,不过最后因为文笔不够放弃了。
不过在群里的讨论给了我灵感,既然勘边人基金会基于现实,那么我就基于现实基金会中分的站规创造一篇作品吧,通过零碎的信息完善勘边人基金会的设定和世界观。
一开始我还迟疑了一阵子,不过我认为这样写可以让读者知道勘边人基金会中的调查员是什么样的,可以帮助有意的读者在设定下写作,于是最后我选择了指南形式写作,我很喜欢这么写,所以写的很快,也有头绪。
“实践出真知(Practice makes perfect)”的核心守则是在创作前就已经确定了吗?对边境勘定人中心思想的理解?
我写作的时候不喜欢列大纲,喜欢边想边写,在写到这条守则的时候,我其实也拿不定核心守则,想出了什么生命第一调查第二啊、别当混蛋调查员啊什么的,最后还是在群里讨论了一番后才采用了这个最符合设定的守则。有一个小插曲是一开始我用的是practice makes real,不过被la Kanro否了,被说好奇怪(大哭.jpg
草,real=perfect是吧
设定下的勘定人是否更接近于异常社会的普通人?
对的。在我们印象里的基金会成员可能都是是白大褂博士、黑西装特工、蓝衬衫保安,大部分基金会成员的工作基本脱离我们的认知,只能通过想象来补充设定。而在勘边人设定里,每个人都可以是基金会调查员,可能小到16岁高中生,大到70岁看门大爷,只要有能力通过考核,并对超自然事件有所憧憬,就可以成为调查员。
此外该设定是支持你角色扮演的,你完全可以将自己上叙进行角色带入,因为设定本身就贴近现实世界。
小吐槽环节:讲讲一飞冲天的加入?
说来也巧,写文写到一半在床脚水群,却发现某人在床脚推kc的一飞冲天。
我脑子里便有了这样一个生草的场景,经验丰富的调查顾问为了整写报告的新人,把一篇相当“标准”的新人报告给那位新人看,让他们犯一样的错误,借此机会狠狠嘲笑他们()
然后我就笑着写下了这条目,说实话没料到kc居然看得这么仔细。
一飞冲天事好文章,但也只能图一乐,拿去给新人参考的真的很恶毒啊(
请问本次参赛感想?
这是我第五次参加竞赛,也是第一次参加规模如此庞大(大嘘)的竞赛,非常感谢能遇到边界勘定人的其他队员,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可能只会搞出个空壳子设定;同时也很高兴这场竞赛中出现这么多优秀的队伍和作品,愿基金会中分蒸蒸日上!
本次竞赛喜欢的作品?
灰调组的作品我都喜欢,我们组卡妮的作品我也很喜欢。
作者:二三子Confucian Lee
大家好,这里有一个结束考试月蹂躏,竞赛被大佬带飞的二三子~~
请问加入设定的契机是?
冬竞的时候,initializerCOX就邀请过我合著,但是我由于一些琐事放了鸽子,这也是我第一次缺席半年赛,设定竞赛开始后,COX又找到我,这次我不能再放鸽子了。所以我就来拖后腿来了(理直气壮.jpg)
首先请讲下创作思路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后,CT将调子定到了“克苏鲁”风。风格定下来后,就要看文笔然后我看到了CT的稿子,虽然还没有写完,但也惊的我当场下跪,心想“完溜,这下要显大眼了”。因为当时我的题材和CT的差不多,也是以悬疑为方向。但思路和文笔都比不过……
后来调整了一下思路,现代的比不过,那背景只能往前挪挪了。这时我高中同学给我买的《克苏鲁神话》到了(在这里夸夸他,旅游的时候会给我带礼物),我仔细一想,嘿,洛老那个时代刚好,就由此引出了出海,荒岛,野人等概念
但如何与基金会自然地衔接在一起成了一个问题,就像ONXY指出来的一样,这个问题不处理好,或许是一篇不错的克文,但不是一篇出色的skip文
首先恭喜中分首杀!为什么选择布莱克伍德故事集作为载体呢?
就像前面说的,主要是因为衔接问题。那么有一个喜欢到处跑,到处惹事,又富有时代特色的基金会人物吗?出来吧爵士,这是你的回合!
另外拿到首杀也确实开心 ,眼红噬菌体前辈好久了(doge
本文的人物特色与海底两万里有一定相像之处,请问有一定参考吗?
说实话,这倒是一个美好的巧合。角色设定规范是主角,学问,粗鲁人,揭露者
一开始打算加入一个女性人物作为揭露者,但是后来发现这样写角色没有办法展开,会显得很单调。于是决定将揭露者和粗鲁人结合在一起,出现了水手约翰森,学者分为了老师和学生两个。
最后一段爵士的自语,到底是食人导致的幻觉,还是他的胡话?
都可以解释,这也是我感觉这种文“克系”之处。就像《道诡异仙》,火子哥在现实的行为(早期视角)即可以解释为他是在处理道诡世界的事情,同步在现实中,也可以解释成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精神病。当自己对过去唯一的记录都不可靠,这种抽离感,我觉得才是放大的恐怖。
如果按照吃人线,这就是偏现实向,水手像死尸一样躺着,教授被剑鱼一样的长矛射中,学生在死亡的危险下平静的为另一个生命牺牲。对我个人而言,这也算是一次创新,我之前的写作都偏向与对中国古代的描写。这次对近代故事的演绎还算得上差强人意。再次感谢带我飞的大佬……
本次竞赛感想是?
感谢COX,感谢CT,感谢卡妮,感谢EJ
另外推荐几篇本次竞赛中我很喜欢的作品,CT的隧道,上一次给我这种震撼的还是竹子的黑太岁1,另外小动物简介:Dormio!还有山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山崩多角色视角描写的呈现让我心满意足。
作者:CT CTorJSChen
请先讲这篇的创作思路
密林深处其实……来自于我以前一个比较失败的作品叫做在面纱之后,而在面纱之后本质上又是来源于游戏《死魂曲》和动漫《夏日重现》,二者都有类似的观念,其实一开始的打算是慢慢写,写成类似《纸嫁衣2》那样的中式恐怖,不过写着写着就变成了一篇怪谈日记了。其实这篇本质上也是我克系写作的试水,你能看到一些些那种感觉,但明显不多…
是的,密林深处是本次设定中为数不多看不出过多克味的作品,倒不如说更像是午夜论坛鬼故事
下一个问题,本文关于剧情和人物具体是如何铺排的
我说没有铺排会被你打死嘛
会的
情节的铺排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场阴谋,也算是一场悲剧
第一条线:一个不幸的家庭,祖母和女孩相依为命,留守儿童的生活。而当自己的祖母,这样的精神支柱即将因为疾病而垮塌,常规的路子已经回天乏术的时候,女孩会做什么选择呢?这边就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当地的流传已久的山神传说是唯一的活路,女孩放手一搏。仪式需要祭品,续命需要原料,但最终的结果是祖母变成了一坨怪物。
第二条线:主角全程以旁观者的视角来叙述,陈文芳没死,也会有刘文芳和李文芳,终归都是因为父母教育的缺失带来的悲剧。
关于是否满意……其实不太满意,从各个方面来说,这都算是赶工出来的作品。你可以看到我想要写的东西,但最后很多都流于表面没有深入探讨,短篇幅也没有塑造出人物性格,所以是的,我不怎么满意。
所以我们还是快进入下一篇吧()
好的,那我们就趁此机会…
作者:还是CT CTorJSChen
还是请先讲创作思路
隧道这篇基本上是我明着致敬克苏鲁的故事了,灵感来源于《克苏鲁的呼唤》、电影《水形物语》和一些本土宗教,比如妈祖。(这的确罪过。作为福建人我要诚挚地向妈祖忏悔)我当时在写中心页面的时候就说了,这个世界观下的异常基本和地方性邪教小团体挂钩——这个套路在很多克苏鲁文里面出现过。恰好,福建人信仰很杂,也为这篇提供了很多的思路。当时就是以这些开始构思的。
在写作的初期,我有想过很多讲述的视角,最后因为最近写了很多有点报告性质的玩意儿所以选择了类似纪实文学的视角。由于对刑侦的念念不忘和对于另一篇文站内舒前辈《林海雪原行动》一文的喜爱,最后就写成了这样的一个格式,并且尽可能的将这个故事讲的真实,可信。
古曼童作为泰国邪术的一部分有设定是如何传到内地来的吗?
应该大家都知道下南洋的事情,很多下南洋的老人都是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的,所以当时的想法就是,古曼童就随着南洋的行商人士传入了福隆省(以福建为原型),但我写完之后才发现古曼童主要是泰国的玩意儿。这算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不过无伤大雅。这里参考的主要是阴古曼童,算是鬼片里面常见角色。不过我当时写作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生化危机7里面的D-005。外形不重要,它只是一通恶心的大杂烩里面倒胃口的元素之一。
鱼人在本文的具体设定?
具体设定我没有写的很全,克苏鲁嘛,保持神秘感很重要。他们生活在大陆架附近,在深海有自己的聚落和城邦。个体的外形接近于水形物语里面的生物,但更为接近鱼类。有类似鳗鱼的尾部和背鳍,能够在水中通过尾部摆动游动。同时一些个体拥有发育不完全的肺部,使得这些个体能够上岸自由活动。
种群内部存在着杰出的生物技术和生殖崇拜,雌性并拥有和哺乳动物类似的生殖系统,与人类没有生殖隔离。从这一点上说,你可以认为他们是人类进化中退化的一支。雄性没有雄性的生殖器官,因此需要借助生物科技来做器官移植。
在本文中还提到了“赐福”,这边是让成员与这些诡异生物交姌的结果。这些幼崽不是被做成古曼童类似物(这是他们大多数的命运),就是被食用。少数的回归了大海或者在人类社会的阴暗角落苟延残喘。这里的设定部分借鉴了《印斯茅斯镇的阴霾》,经典的克苏鲁文。
对于“龙船会”的海洋崇拜行为,制作古曼童以及以及与鱼人生殖的行为是否与其矛盾?
不会,这可以有很多解释,你可以理解成是鱼人和渔民的交换关系,生殖是为了制作古曼童这种行为本身动力源是祈求出海保佑,也是海洋崇拜的一种。
合著者:CTCTorJSChen
合著者:ejEtinjat
(鉴于ej要求由CT代替其采访部分,本合著文章只有CT受访)
首先是创作思路?
很简单,来源于厦门鼓浪屿的日本领事馆
这里是鬼故事聚集地之一,阴森恐怖,外形渗人,这个地方给了我很多的灵感,所以顺水推舟从新来。
对文章本身的评价?
怎么说呢,这篇文章本质上是为了卡死线造出的产物,所以呢质量也不算太高。本来想要安排更多的情节和细节到里面去的,最后也没有付诸实践,总之,我不太满意。
本次竞赛喜欢的作品?
讲真这次竞赛我没怎么看其他的作品,这不是因为看不起或者是任何贬低的意思,而是确实是没怎么看,所以若是要我评价出一篇最喜欢的作品的话,我认为是我们组卡妮的作品。
合著者:卡妮Kanie Ja
大家好,我是卡妮,在基金会没有主攻方向的散漫写手一枚~
加入设定建设的契机是?
其实当时看到设定竞赛开了还很心动的,因为基本上入站以来每个竞赛我都要参加一下,但苦于找不到队伍组织就搁置了。直到当时CT找到我,问我有木有兴趣写比较纯粹的怪谈性质文档,正好是我特别喜欢的点,但其实那时候还不知道就是CT的设定竞赛企划。直到进了群才发现自己阴差阳错有了竞赛合作队伍啦
首先请说创作思路!
我在了解设定的背景之后就大概有自己的一个方向了。当时在想,如果基金会是一群普通人组成的半学术性,半兴趣性的怪谈研究组织,那么对于一个项目的研究,肯定是先从“某个人员的经历/外部渠道发现”—“分享至组织”—“确定可行性”—“实地考察+研究”这个大体流程去走的,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
所以最初在我的眼里,它就很类似于一个我们现在上叙的沙龙组织,只不过异常是真的,也正因为实际存在一些异常,所以这个沙龙圈子里必定会有一些学术大佬,那时候基本构架就定型了,大的组织是松散的,内部的中后台部门(如网站运维,审核部门,任务派发等)是稳定,实际考察小队是自行组建的,也不是固定人员的。在自己脑内设定完这些之后,这篇文的人员组成部分就基本完成了,一个学术人才,多个考察所需的不同专业方向人才。
剧情组成部分是如何设置的?
关于剧情,最初起笔之前,其实异常项目具体应该是什么是没有思路的,但是CT当时在群里讨论说,希望有一些克苏鲁元素,于是我就以此为基础去想点子。
因为我一开始就定了要有CN部分—对的,即使松散无力,这个基金会也是一个全球化的组织,就更像现实中的基金会创作网站那样,这里的CN就真的在下叙中也指代“中文”了,也正因为如此,我确认了要用到克苏鲁元素的中式化创作,于是把本身脑子里一团乱的诸如“都市恐怖”,“技术异常”等先排除到了一边,去想国内如果有异常会有哪些。然后自然而然地就定位在了“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情节。这点,其实也参考了前阵子网络上很火的各类鬼屋探险主播的活动
而对于鸡脚神,是摘选了一大部分传统文化后,个人觉得最符合克苏鲁元素的,与生死有关,人形鸡脚,面纱下是未知的面孔等,于是一个大体情节框架就出来了:一群人,去往一个信仰鸡脚神的山区,因为某些村民的遭遇而展开调查的故事
全篇文章都在渲染一种诡异且压抑的民俗氛围,请问这是否是有意为之
其实,并非有意为之的。但是因为本身故事元素中就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一角里隐蔽不为人知的传说,加上较为闭塞的山村环境设置,自然而然是会有这样的感觉吧。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这个设定在起作用,就如同8090的年代的僵尸片那样,那时候电影里都是有一个武术高强的道长形象的,就如一般设定下的基金会那样,但这个设定去除了基金会令人“安心”的强大一面,也就完成了整个故事里的“去英雄化”。非要说有意的地方,可能就是这个“去英雄化”吧,我将学术性人才设定为老者与女性,倒是唯一的一个“有意”之处
本次文章的结构分配有什么心得吗
心得就是—要改进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后半段,当时因为时间问题,再加上自己期间手痒又写了好几篇别的,所以后半段“发现问题”的地方处理的有些散漫和短促了,其实可以增加更多调查的地方,以及小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这篇的完成度或许会更高(果然不该三心二意的)。不过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可改进方向的提点吧,这个边界勘定人的文档格式基本如此了,以后还会写更完整的故事哒!
AI生成的图片也进一步加深了本文的不安感,请说说当时的选取经历
用AI作图对我来说属实是一个比较痛苦的部分,在山村风景方面的图片还好,只要贴近现实感就没什么问题,主要重点落在第一个图片中夜晚拍摄到鸡脚神的感觉,那张图属于技术力不足的折中弥补方法,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做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怪物,ai图也必然会降低真实感,于是我就采取了朦胧的烛火,夜晚的山村远景以及飘忽不定的半人半鬼的身来突出这种感觉,事实证明还不错()而后面的两张“窗户后的影子”以及“扭曲的女人脸庞”其实在作图前就已经有了大抵如此的预设,于是做起来倒轻松了一些,这两张图一个是想突出“无力感”,另一个则是“忽然间产生的与现实的割裂”
其实目前手里还有两到三篇不同的文章,所以这个暂时搁置了。但是边界勘定的文档我肯定会再次创作的,打算在进入这种设定的“创作氛围”时,再对后半部分的内容进行大改,或许会和新的一篇勘定人文档一起出炉啦。简单来说就是,一定会重写的,但并非在近期这几个月。
本次参赛感想是?
平静下又有点激动?hhhh因为我真的基本上每个竞赛都在参加(除了新人竞赛),所以竞赛文都快变成我在基金会写文的日常活动之一了。但是往期的结果确实都是没有名次的,这次借了CT的光,居然获得了名次,并且更重要的事,使得这个我特别喜欢的设定通过季军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开拓了未来的写作方向,这实在是太酷了!
所以说就这点,特别要感谢一下CT~
CT老师你听见了嘛(隔空对话)
本次竞赛中喜欢的作品?
设定竞赛里要说比较喜欢的作品,应该是有四五篇的,毕竟咱也没有全部看完(悲),就看下来觉得很舒服的,有道格的《否决!否决!否决!》(太精彩了),无名的《挽歌一曲,又名镀金时代》(这篇文的文采与构想实在是强悍),韭花的SCP-CN-2821(告诫的风格一直是我最爱的),然后给我印象深刻的面包的《一个关于大熊猫的猜想,不一定对》,以及一清的《翡翠哭》,这几篇是我愿意反复去阅读的,或许还有一些很棒的文章,但目前我还没有全部去看过。
对设定的寄语?
虽然大家在初创之时,放入了很多对克苏鲁的元素,也在这些氛围上进行了诸多的创作,但是既然这个设定保留了下来,那我在这里也呼吁大家多多创作一些或新奇的,或诡谲的,或注重人物的作品,可以把范围扩大到任何在平凡生活里你觉得较为异常的东西,克苏鲁只是一个方向,它不必成为限制住这个设定的方向和框架。毕竟,边界勘定人,异常的边界需要大家一起来开拓。
好的,到这里本次采访的所有内容都结束了,再次感谢勘定人队伍对本次访谈的支持,我们下期竞赛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