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中心 » 多么奇妙世界中心页 / 那些扭曲之松中心页 » 请你讲吧,我亲爱的 » 爸爸去到动物园
Chapter I.II
过去十六年的感恩节晚宴比我预计的要安静得多。他从没发过牢骚,但我发现他的孩子们碰巧都受母亲的影响更多一点。Tim总心痒难耐地想邀请人们去各种各样的节日活动。四旬斋狂欢1,独立日派对,跨年晚会之类这样做自然稀松平常,不过他也想着在圣诞节和感恩节能有一样的待遇。Tim是那种“人越多越开心”的类型。可还是其他影响占了上风。他被迫和家人,且只和家人度过这些节日。
有一年,就在自然稀松的聊天中,Anders问了Tim些话,内容大概是“嘿,要是你在圣地亚哥长大,怎么最后你没能变成那种城里孩子?”Tim微笑起来,尽快嚼着嘴里的食物,好做出回答。一能出声他就说道,他曾几乎变成那种“城里的老鼠”。他说他距离城市孩子就差这么点儿距离。不过接下来,他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了他第一次去圣地亚哥动物园的旅途,那会儿他年纪还很小很小。
随着爸爸年龄见长,他逐渐对动物园开始产生一种爱恨交织般的关联。某种程度上,我很确定这就是为什么他用那种方式经营收容所,为什么情况会变成现在这般。实际上,直到八岁前,Tim从未去过动物园。你也许会觉得像我爸那样的人好比出生在哪家动物园似的,但仅仅是去到那里,都花了他漫长得让人吃惊的年岁。
* * * * *
他告诉我们,他最一开始还是很爱这座城市的。Elliot后来告诉他,他是怎么指着那些高大建筑问这问那的。有件特别有趣的事是,Tim练习自己颜色知识的方式,是指着行驶着的汽车叫喊“蓝的!”,“红的!”,“黄的!”Tim甚至还记着他有几次央求着要去坐地铁——后来他渐渐讨厌的一个去处。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被要求画下他们梦想中的房子,他就记起他的房子在郊区。在这次谈话那会儿,他对这个地方的厌恶要比起地铁更甚。
所以,让这一切改变的事是他某天自学校返回家,手里拿着一张许可条,写着他的老师Benson先生正在计划一次实地考察旅行。Tim总是难以抵挡动物们的魅力,毕竟从小到大就伴着兽医妈妈和剥制师爸爸,更别提名誉叔叔Hank无时无刻不在谈论那些昆虫和其他小家伙们,但这对他来说依然是个全新的世界。爸爸的思绪飞跑起来,想起了他在爷爷的店里以及Hank的书上看到的所有那些奇怪而奇妙的动物。
小鹿,大熊,黑猩猩,胖河马,说不定还有狮子老虎什么的?
无限可能近在眼前。
虽然我没法断言小Tim有没有激动得浑身发抖,我还是觉着他一旦知道Elliot爷爷签掉那张实地考察表时,就必须得被绑起来不能乱动才行。Tim总是个很容易激动的人。光是想想他在搞定那张许可条和最终出门之间他必须得等待的那段时间,我就有些为他的父母难过。
就这样,年幼的Tim Wilson带着满眼惊奇,在那个命运般的清晨迈步走进了圣地亚哥动物园。他从动物园的拱门下走过,听着大象吹号般鸣响、鸟儿争芳而起的歌喉、猿猴久难绝的啸叫。如你所想,他是Benson先生让各位解散后第一个冲进园里的家伙。
我记得他对我们说,他首先去到的地方是灵长目的栖息区。
Tim认为猿猴们真是太滑稽可乐了。他觉得这些家伙看着很搞笑,弄出的声音很好笑,走起来也很好笑。身为一个男孩子,他所知的真实,就是某些猴子的屁股色彩鲜艳这件事简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所以,由于是双人组队式,他和他的朋友飞跑过去,欣赏猿猴们的好笑处。
他们最先遇上的“美人”们是大猩猩。这些家伙又大,看上去又时髦。对Tim这样的城市住客来说,这简直就是做梦般的情景。当然啦,学校里已经有人告诉过你,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但你几乎不会去想着这些东西真的存在,直到你看到他们的存在。没有哪本图画书里能精细地描述出到底大猩猩有多壮实——没有什么能让你在看到他们的体型、粗糙的毛发,或是偶尔发出咕噜声时还内心毫无波澜。这就是那种只需要亲身体验的,否则你永远都无法理解的东西。
所以当然,Tim指着笑着,随后继续前进,到黑猩猩那里。
他们体型瘦长,更加吵闹。他们尖啸着,他们荡来荡去;他们简直比大猩猩还好。他们有着大而骇人的尖牙,不过有道坚固的栅栏跨在Tim和黑猩猩们之间,后者也就完全吓不到他。他曾听说他们有时会丢便便,而这也是另一件让Tim觉得真是破天荒的好笑的事。他指点着,大笑着,开着玩笑。去下一个吧。
Tim说这样的心情持续了有一段时间,但走着走着,心里有什么东西开始影响到他自己。孩子们的自省能力并不出众到为人广知,也许有人会说比起意识,更多是潜意识的活动。所以那时,Tim自然完全不知道自己脑中发生的思考是什么。但回首再考,他描述的如下文般。
经过一个个展览时,他心里生出了一个自扰的想法,那就是,即使他没能亲眼见证,也能知道有些笼子外的动物在某处生活。它们在那里漫步——有的是在茂密的丛林中,有的是在广袤的平原上。是在冻原之上。是在沙漠之中。有一些动物们在深广的海洋里遨游,还有些在林中藏身,还有些在空中迁徙的旅程里度过绝大部分的时间。有一些仿佛为了山脉而生。有一些生来就适合湖泊、河流和小溪。有一些一到冬天就不见影子。有一些就住在北极的冰盖之上。有一些点缀了非洲的大草原。有一些住在高原之上,抑或是深谷之中。甚至有一些就是在洞穴里繁衍生息。
但思虑多时,Tim意识到,没有一种是为城市而出现的。
街道上没有不会飞的鸟类,除非你算上那些受了伤的鸽子。
房子里没有毛茸茸的洞穴居民,除非你算上耗子老鼠。
不会有为过冬而增肥的动物,不会有青蛙在叶子底部产卵,不会有天堂鸟,不会有住在树冠上的动物居民,什么都不会有。
这样的思考发生在那个八岁孩子的心中时的样子,当然仅仅基于猜测。思路想来不会开始得如此清晰明白,但此般思考也并非空穴来风。每个展区带来的笑容和指点逐渐变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惊奇,更多瞪大的双眼,更多感叹的“哇”。
有什么别的动物脖子像是长颈鹿那么长吗?
有什么其他鸟比秃鹰更雄伟堂皇吗?
有哪些哺乳动物比大象还大吗?
很快,Tim就忘掉了他这是在实地考察,这给他的朋友带来了点问题,因为他和朋友走散了,朋友不得不去找他。朋友找到他时,他正把脸贴在玻璃上,看着一条粗大的黄蟒蛇。朋友简直是得把他从那里掰开带走,因为他不想就这样平静地走开。在回家的巴士上,Tim用关于动物的事斥责着所有人。你们知道鸭嘴兽是会产卵的哺乳动物吗?你们知道蛇吃东西时会卸下下颌吗?你们知道章鱼能通过任何比它的喙更小的洞吗?
可是Tim很快觉察到,没有人像他那般对此着魔。一定是因为他曾常和动物打交道,才让他这样容易被动物所吸引。但Tim当时并不这样想。他所见的都是哪些不能理解他们周边的世界中美好的人——当然,这种想法是用更与孩子口吻相适的措辞表述的。
他心灰意冷,兴致全无。
他回到学校,被Elliot接上后,他问道:
“为什么咱们要住在这里?”
Elliot对此答道:
“因为我在这儿工作啊。”
但Tim看向那些高楼,那些街道,那些桥梁,那些路灯,那些交通信号灯,公交车站,公寓楼,人行道,排水沟,栅栏,井盖,十字路口,交通标志,艺术雕塑,壁画,他家的房子,完全无趣的草坪,前门,玄关过道,客厅,电视,走廊,他的卧室,他的床……一瞬间,圣地亚哥不再那样具有魔力。
« Elliot和Edna的儿子Tim | 爸爸讲给我的故事 | Blake Tiller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