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之谜”学院竞赛特刊(二)

评分: +27+x

鹿学院奥德赛

雄鹿伫足于此

三波特兰 2025年3月8日星期六 自费

“鹿之谜”学院竞赛特刊(二)

专访记者 (自愿)Elena
(⁂ RainyWonderMaker)


哎呀这个系列竟然出到了第二期,太不容易了,多亏了我献出自己宝贵的时间来写这玩意。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最近那个竞赛吧?不知道的请问您是撞着逆模因了还是因为哪次事故失踪几个月刚刚回来?不管怎么样这种人请先移步上一期谢谢。

好吧,按照编辑部的要求,还得介绍一遍:不知道哪个大人物脑子一抽想出来,办了个叫鹿之谜(Deers' riddle)的竞赛。(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要取这么个名字,可能是因为都有r和d?)简单说两句,这个竞赛分为凡俗学系和神秘学系两个组别,每组有初赛和决赛,初赛为笔试,唯一的出题范围限制是凡俗学/神秘学,十五道简答题答案不唯一,各取前60名,决赛为三人一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具体内容请看一个月前发的章程,不过你看了也没用,因为初赛已经结束了,名单也公示了。

顺带一提,竞赛章程和报名表刚出来的时候,每天要收到几百份投诉,一会说歧视这个一会说没写那个的,天哪我直到昨天才知道还有一个叫克苏托格涡虫的种族。完了这份报纸又要被投诉了。主办方一开始秉持着平等兼容的原则在那边一封一封仔细地看,然而改了十几版投诉却越来越多时他们终于开摆了,意识到一条真谛:没看见就意味着没有。所以他们把信箱关了。

说回正题。听起来除了那几个绩点4.0的变态,没有谁会闲的没事干报名这玩意,是不是?可问题就出在这次比赛的奖励太丰富了,就算没进决赛都有极大的可能性拿到奖金,再高一点甚至能得到丰厚的绩点以避免小鹿们毕不了业,这谁看了不心动啊?于是乎,这次竞赛引发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学习狂潮,不管多躺平的家伙都报了名——这么多钱,不拿白不拿,万一能上呢?而报了名的小鹿们看着旁边的同学都在疯狂复习,又会不由自主地想学一点,就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那些来自中国的小鹿们是怎么说的来着?哦,对了,内卷。马上我们还要说到这个词。

显而易见的是,我也报名了,但是在图书馆发了两天的呆之后,我发现观察其它小鹿们是怎么面对这场竞赛的远比复习有趣,于是明智地转移了工作重心。这也就是你看到这篇报道的原因。按照一贯的要求,小标题走起!


努力的卷王

正如我刚才所提到的,“内卷”这个词自从中国小鹿的引入就被广为流传,所有人都觉得它非常形象——这描述的不就是顶尖的那几个变态互相比来比去,名次换了一轮又一轮,结果得到的回报还是和原来一样的状况吗?相应地,其衍生词也迅速发展起来,比如作为本栏小标题的“卷王”等。性别认同是卷心菜的同学在听到这些词语时总是会感到一丝丝冒犯,不过这不重要。

卷王们感到时间严重不足,初赛没有范围,光是把可能用到的内容粗浅浏览一遍都来不及啊!他们最好不用睡觉,一天二十四小时全都用来学习,而有人真的这么干了。还记得校园梦神网吗?不知道哪个牛人小范围修复了卡顿问题,然后用某些方法把有意愿参与的人全都拉到了一个可以称之为自习室的地方,建了一个学习小组。他们每天白天各学各的,到了晚上躺上床后,意识继续在梦神网里面学习,身体还可以休息。这个骚操作属实震惊到了一批小鹿,于是没过几天,相似的自习室就在梦神的各个角落建立起来。校方发现小鹿们学习积极性这么强,觉得朕心甚慰啊,给他们单独划了一片区域去自习。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每个自习室都配备一名技术人员时刻维持梦神网的稳定了,不过坏处就是学校怕小鹿们劳累过度又变成怨灵或者类似的东西,搞了一个在线时长限制,使卷王们不得不使出十八般武艺来绕过它。我就不多说了,你懂的。

然而有些小鹿不懂得“规则就是用来破坏的”这个道理,规规矩矩地在用完时间限额后选择了朴素的熬夜。熬夜顶多就是猝死,猝死了顶多就是变成幽灵之类的,费点劲把报名信息里的“种族”一栏改一下而已。你熬夜失去的是生命,你不熬夜失去的可是名次啊!尽管如此,改报名信息也挺烦的得花时间,所以小鹿们还是达成了能不猝死就尽量不要猝死的共识。要我说,你不如开个口袋宇宙调一下时间流速再钻进去呢,虽然有出不来的可能性。


谦虚?装B!


如果你在路上听见小鹿们在说什么“多邻国功能顶点型实体”一类的词,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什么新型恶咒而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跑开,这只是在赞美对方。没错,这些我至今没有记全的术语又是从恐虐基金会学来的,其实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神。现在好像特别流行把学霸们和神作比喻,从而彰显出自己的谦虚和对对方的仰慕之类的。后来“学霸”的定义扩展到一切努力学习的小鹿,以至于任何有意愿学习的小鹿,不管对方是什么形态有没有宗教信仰。还有的小鹿认为做戏就要做全套,所以半夜三更在用对方的照片定制的立牌前烧香烧练习册,没想到对方体质特殊真的收到了,第二天被骂了个狗血淋头。为什么要骂?你想象一下,半夜感觉收到了什么东西以为是许久未见的亲戚干的,还寻思着今天也不是什么节日啊,结果睁开眼一看面前漂浮着一本《基础奇术学习题汇编》,能有什么好心情?

如果这些还可以算作对朋友的恶作剧,那下面所说的就真的可以排进“学生时代最痛恨的行为Top10”了。我在初赛那天乱涂一通提前交卷后,去考场出口蹲点,随机向路人提问“感觉怎么样?”,然后再根据它们提供的信息留意结果。不得不说,这次调研还是有很大收获的,也让我差点被气死。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或者有趣的例子,相信你看完就能理解我的感受:

化名1 回答 结果
小华 这张卷子的题好难啊,我要爆零2了!(坐在路边,用六只手抱住头,情绪激动) 第1至5名
Catherine 不怎么样……前两题千疮百孔,后面完全没有思路……这次考试很有区分度,我是被区分的那个。(苍白的微笑) 第10至20名
fywnw 不要问我!不要和我交流任何与考试有关的事情!(快速躲开,眼神瑟缩) 第35至45名
昗楡k豒b漇? ……%#&&(……&*&(&*……%¥@#%&%……¥……& 第▮▮名

除了我以外,其它小鹿们或多或少也正在遭遇这样的情景,他们深受其害,将这种现象称为“藏题”。怎么又是从中国传来的词?


临时抱佛脚


除了以上极端行为之外,很大一部分小鹿都延续了此前临时突击的习俗。他们可能永远都想不到自己还有把备考鹿学院时用过的水晶球法杖翻出来,擦掉上面积的厚厚一层灰继续用的一天。精明的MC&D很快嗅到商机,加班加点又赶做了一批,在三天内抢售一空。然而对于这些东西又被用了几次,花掉的钱有没有通过比赛赚回来,我保留怀疑态度。

无论如何,这些小鹿好歹还在最后几天学了点东西。而众所周知的是,学东西是要花力气的,那如果不想花力气怎么办?求神拜佛呗。所以在考前的最后三天,学校内可谓是一片狼藉:你可以在任何空地上,小树林里,十字路口上看到散落一地的献祭品,什么齿轮啊印有五角图案的唱片啊,不是我说献祭完都不收拾一下你的神会管你吗?要是幸运一点你还能看到正在举行仪式的学生,这个形态就更加各异了,跳舞是最基础的,还有裸奔的叠叠高的,哎呀再说又发不出去了。与此同时,校园周边的占卜行业也借此发展壮大,不管是中式的八卦周易小六壬,还是西式的塔罗星盘紫水晶,天天都能看到一堆人围着地摊在神神叨叨,不过没有人知道有没有用。学校各处的雕像也成了重灾区,完全不用思考这个人是谁,只要看见雕像就说明祂很厉害,只要祂很厉害我给祂摆贡品祂一定会保佑我的!虽然这么说也有点道理吧,但我还是不太能理解在丘比特的雕像面前放避孕套的行为。


摆烂/作弊


本来在摆烂,现在仍然在摆烂的小鹿依旧是最多的。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做出任何行动——在抢占图书馆,实验室等战役中,他们是表现最积极的,能用来自习的不能用来自习的地方全都被他们占上了座。然而好景不长,好不容易学了一个小时他们就坐不住了,跑出去和隔壁的小精灵愉快地玩了起来。这些平常所有人都看不上的生物此刻却受到了莫大的欢迎,在无聊至极习题的衬托下显得熠熠生辉,果然小鹿们为了逃避学习什么都做得出来。与小精灵宿舍及猫头鹰塔楼内的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刚刚还座无虚席的自习室变得空无一人,只剩下一堆书包水杯,放眼望去还怪惊悚的。

在浩荡的“绝不学习”大军中,难免有一部分小鹿既想摆烂又想取得好成绩,于是他们暗戳戳地写出了一百种作弊的计划,什么用身体和空气共振,发出只有接应者能听见的频率的声音啊,向视网膜上植入微型灵体,看到题目就能往眼前印答案啊,把衣袖里的空间扩大塞入古往今来的所有知识啊,(因审核原因已删除)啊。但是在得知ICSUT的人竟然受邀来监考后,这些计划瞬间被识趣地放弃了。不要误会,这可不是说ICSUT的人有多么厉害,而是因为老奸巨猾的他们为了挑刺什么都做得出来,在这种时候作弊无异于往他们脸上送违规记录。


初赛


与初赛前轰轰烈烈的备考相比,初赛本身反而显得没有那么疯狂。或许你们都听说了一个小事故,有人跨越重重阻碍找dado定制偏方(他找谁不好偏要找这个药贩),要求是“让我在考试时获得答题所需要的知识”。很明显他连章程都没有好好读,不知道是开放式简答题,导致考场上涌入脑中的知识过多无法承担,直接死于大脑爆炸。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初赛的极端开放性,小鹿们的答卷不仅内容五花八门,形式也层出不穷。比如我听说有个人向试卷上附魔了,命令是“把我想到的答案都说出来”。结果他在答完题后忘记停下命令了,于是阅卷老师们被迫听他在心里从ICSUT骂到应试教育制度,中间穿插着各种恶俗黄段子,整整骂了半个小时。虽然无论是阅卷的老师还是被吸引过来围观的学生们都极为赞同他的观点,也极为欣赏他积累的黄段子,但是在规则所带来的强大压力下,他们只好忍痛在试卷上写下一个大大的0。至于试卷上的附魔会不会在前面加个“10”,或者智商更高一点加个“9”,那就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了。


现状


在决赛入围名单公示后,大部分人都回归了平静,领钱的领钱,没领到钱的继续摆烂,比赛唯一的作用可能是又双叒叕让小鹿们意识到了自己真实的知识水平。然而那120只入围的小鹿除外:他们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寻找搭档之战。据说每组的前三名在名单出来后立刻自动成为一组,四至六名同理,但二十名往后就变得混乱了。截止今日,还有部分散落在不同分数段的小鹿没有找到自己的搭档,不是看不上别人,就是被别人看不上。距离决赛还有三天,祝各名选手都能找到自己的搭档,届时我应该会再写一期专栏。当然,鸽不鸽就不一定了。




编者注:本篇报道作者本人也入围了决赛。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