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性证明
评分: +31+x

“你问我的那位朋友?”

金色的夕阳从半开的窗斜射,穿透了天边近乎透明的云层。在如此美好的一个夏日的傍晚,若是不用工作那该多好。那样研究员Quisqualis便可以悠闲悠哉的坐在床边,泡上一杯茶,翻翻那本已经泛黄的旧书——可惜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嗯。听说他曾经是基金会的要人。”

研究员Arisae回答道,顺便把一摞文件放在一旁的边桌上。上面淡淡的用墨水写着几个模糊的字。不知道是哪位粗心大意的研究员把打印的封面丢失了,仅留下这么一张完全无法分辨的纸条,真是令人苦恼,Arisae如是想到。

“那么我就开始讲了。这会是一个很长的故事——请仔细聆听吧。”


“文成公死后一百五十余年,先生才来到这世上,算起来离现在也有几个世纪之遥了。那时候你我都还——啊,对了,你并不是和我一样奇怪的人。那时候我还没有诞生,像现在这样统一的一个基金会——也还尚未存在。”

“文成公在世时,是中华异学会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同样的,先生一降临到世上,便带着揭露这个世界真相的本质的使命。我这样说对你而言或许有些夸张——不妨这样,或许你曾经听说过多元宇宙事务部的名字?对,是那个负责将基金会转移到平行宇宙的神奇机构——正是借着先生的理论一手创立起来的。”

“从外界的文献记载来看,先生是一名基督教徒。可就我与先生多年的交往来说,先生仅仅是把圣经的教义当做一件趁手的工具来使用,而非是对其抱着前程的信仰。这一态度继承自我所认识的第一位老师——他的姓名我不便透露了,不过不妨告诉你他所最爱的一句话——”

研究员Quisqualis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停止了打字的动作,揉了揉手腕。

“我们生活、行动、存在都在乎于他。”


“先生在幼年时便异乎寻常。和先生熟识的几位朋友都说先生小时曾视万物为无物,又视无物为万物。形象一些说,先生可以穿过不论何样的实体 Substance,又可以在虚空 None-physical Matter中前行。”

“或许你要问我,先生莫不是一位现实扭曲者?然而并非如此,先生不过是在幼时无意识的阶段超越了间接现实 Indirect Realism直接现实 Direct Realism的领域,而直接探查了感知概念 Ideas of Sense的本质而已。倘若你现在去问先生能否为你表演那一独门绝技,大概先生也只能告诉你他也弄不明白自己是怎么做到的。”

“毕竟他的独门绝技,恐怕只有那位写出《不复为人》的”近代文豪在某影视作品里的那一招了。”

Arisae轻轻的笑了笑,一杯刚刚接好的咖啡开始散发出美妙的香气。

“总而言之,先生在小时候就表现出某种不一般的能力,但这并不影响先生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先生家境殷实,不像我出自寒门,所受的教育环境也好的很多。他在基尔肯尼读了中学,据说是全爱尔兰最好的中学之一,那之后又在都柏林读了大学,很年轻的时候就拿到了硕士学位。是正常的哲学硕士学位——尽管先生并不需要任何什么学位来肯定他的成就。”

“而后,就该是先生和基金会的故事了。”


“到目前为止,似乎我们的组织还不曾出场——不过很快基金会就成了故事中的重要角色。先生在他二十八岁时候发表的著作引起了基金会爱尔兰分部人员的注意,又通过某种社交圈子得知了先生小时候的那个奇迹,便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五年后,先生进入伦敦的贵族文人社交圈。”

“伦敦的文学沙龙高贵而奢华,伴着古典音乐和茶点香气的合奏。一位年轻有为的主教,家中还有着不小的实力背景,这样的主教怎会不受欢迎呢。先生非常轻松的进入像我一样的平民子弟高不可攀的上流社会,游走于咖啡馆和巴黎化的小巷之间。那时写出知名的报告文学,成功对一起收容失效进行隐藏的乔纳森先生和先生在一次高雅的座谈会上相识,立刻将先生引进了基金会。”

“事后我曾去采访乔纳森先生。根据他的回忆,当时先生“年轻又充满活力,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自信,混迹在名人众多的社交圈中也散发着明亮的光芒。”,凑巧在一旁做客的亚历山大先生也这样说,“他坚信着自己有一天会被国王重用,能在‘待开发的大陆’实现自己的政治和宗教理想。正是这种态度吸引了我,我相信他在基金会中会做出巨大的乃至跨越时代的成就。””

“探员的关注,加上两位颇有名望的研究员的引荐,先生顺利成章的成为我们的一员,探索异常的前锋。在系统的接受了基金会在已知的哲学方面的知识后,先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理论存有缺陷,将其改成并于基金会内部发表。书的名字或许你不曾听说过,但其中有一句话你一定知道——”

Quisqualis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看着Arisae有些不满的眼神,刻意停顿一下卖了个关子,又不紧不慢的端起那杯已经有些冷的咖啡,心满意足的喝下一口,这才坐下继续那句说了一半的话。

存在就是被记忆。 Esse is recordatus.

太阳已经快要完全落下了。


“你我都不是哲学家,我想,况且Arisae你大概也不曾做过哲学方面相关的研究。但我还是要大概谈一谈先生的哲学理论,这会对我后面的话题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先生与前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彻底否定物质世界的存在。在先生刚加入基金会时这引起了一场浩大的争吵,半数基金会哲学部的哲学家甚至科学家都参与其中,这包括人们所熟知的波义耳干事,西德纳姆医生,沙夫茨伯里伯爵等人。但这之中与贝克莱争论最为激烈的,还要属当时已经成为基金会扶持的政党辉格党的精神领袖约翰·洛克。”

“当时这一争论天昏地暗。先生和洛克博士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抽象概念 Abstract General Idea上。先生彻底的否定抽象概念的存在,而洛克博士则把这一抽象概念当做人类思维逻辑发展的基础。那时你可以看到信件往来,邮差繁忙不断的奔走。据说当年先生在一天之内竟曾经写过一斤信件——想想都令人害怕。”

Arisae不自觉的低头看了看身旁大概也有一斤的档案。

“不过尽管先生和博士争吵的这样厉害,两人的关系依旧很好。博士很喜欢自己的下午茶时间,先生也是如此,后来先生写自己的《哲学对话三篇》的时候,曾经打过主意把这作品的名字命名为《洛克和休谟二位绅士关于当代最优异的哲学观点的对话三篇》,结果差点被休谟博士打死。”

“咳咳,扯远了。我们要讨论的是先生的理论对基金会科学能力发展的故事。”

“先生主张物质世界并不存在,一切都位于心灵之中。概念 Way of Ideas 和心灵是唯一真正存在的两种实体。而这之中概念只能依附心灵而存在,接受心灵认知,是心灵的观察对象,也就是说,当心灵活跃而发挥作用时,这被发挥作用的对象正是概念。”

“要注意的一点是,先生所使用的感觉 sensation感知概念 Idea of Sense可感事物 sensible things等词其实所指的都是概念。而这概念正是人类所唯一能够认知到的东西。感念的本质和定义都来自人的心灵的主观认识。具体的论证过程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有兴趣可以阅读一下先生的代表著作。”

“接下来先大致的谈一下先生关于物体存续性的论述,不过这一观点在先生后来的作品中有了较大的转变。先生认为有一个至高的心灵——在通俗发表的,大众可阅读的版本中称作上帝的心灵——在持续不断的观察着每一个概念,使得这些概念不会由于“未与心灵发生关联”而失去存在性。”

“直到这里为止,还都是不可验证的玄之又玄的哲学理论。”

Quisqualis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已经有些沙哑的喉咙。窗外太阳已经几乎完全落下,最后的余晖照在两人身上。

“在这之后,便是惊天动地的变革了。”


“先生在四十三岁那年,受基金会指派前往新大陆建立异学机构,同时发展自己的学说。”

“这是基金会一次影响历史的决策。”

“这一次前往同时背负着基金会和英国皇家的双重使命。先生当时春风得意,感到自己的才华终于得到了重用。临行前他曾得意洋洋的写下“帝国的铁骑,铮铮向西”这样的诗句,又赠予我祝福,祝愿我能够拥有一片美好的将来。随后先生便乘着船前往美洲的罗德岛,发展自己的事业,同时推动建立起了几所基金会大学。”

“在那里,先生遇到了现今被编号为SCP-10293-EX的异常项目,那是一个奇特的现实扭曲能力个体,能够轻而易举的转化它周围的事物,变成一大堆——呃,有点恶心。”

Quisqualis看了看正在吃甜点的Arisae。

“在当地基金会的协助下,先生展开了对这一项目的研究。”

“是否还记得我刚刚所讲述的关于“心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论述?先生在对项目的研究中认识到,不同意识体的心灵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作用,如果把一个通常的人类个体能够感知的程度设为一,那么这个SCP项目的心灵感知程度大概在小范围内能够达到一百二十——这一水平,先生发现,足以改变其周边的“概念”的相貌。”

“如果说我们看到的因果关系的成因是至高心灵,那么便可以得出“心灵对概念具有作用”这一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概念从被动的感知物体转变成被动的变化物体。虽然一般人类的心灵并不具备改变概念而使得其他心灵所感知到的概念变化的情况,但部分具备现实扭曲能力的个体能——也就是说,这些个体在它们的作用范围内犹如上帝,这些个体在它们的领域内制定的法则是绝对不可被撼动的——”

“现实世界并不是被物质覆盖的。而是被心灵覆盖的,这种心灵的覆盖具有一种普遍的强度,如今基金会遵从先生的意愿,用“休谟指数”来描述。而当时,先生创造了“心灵场”和“心灵感知强度”的概念来衡量空间中概念和心灵的分部。这一概念或许可以用“电场”和“电场强度”作为类比。先生发现,一个奇术师,实际上是一个心灵遭到极端强化的个体。”

“这一概念颠覆了基金会已经建立的世界观,因而先生的理论并没有被立刻接受。艾萨克爵士对这一观点持坚决的反对态度,宣称“这简直是狗屁不通”,不过另一原因大概是几个月前先生刚刚对爵士的微积分大加嘲讽,而爵士又是出了名的小心眼——不过从这里也确实可以看到基金会对先生的发现的态度。”

“若是肯定了这一观点,那么世界运行的法则将轰然崩塌,人们惊恐的发现,自己时时刻刻不被一个巨大的,具有无比强大意识的,全知全能的,无处不在的,至高的个体观测着。这个体按照自己的一套规律行事,分配所有概念和心灵的关系。传统的世界观从一栋完备的大厦坍缩成一滩瓦砾,这不是任何人想要看到的。”

“按照先生的实验方法,远在基金会英国本部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立刻开始了实验。一些已经被认定的奇术师们组合起来,尝试将一座建筑物消失不见,所有观察者的双眼都被封闭——”

“那建筑消失不见。在某个时刻,奇术立场封闭的一切感知它的道路,就连上帝都未能察觉,存续性轰然崩塌。”

“顺着这条道路,基金会发明了日后将成为人类面对强大心灵最为有利的武器——”

“斯克兰顿稳定锚。”


“先生回到英国后,顺着爵爷的道路发展了一段时间的炼金术,提出了松油水包治百病的观点——别笑,这还真的有用。那时爵士和先生已经冰释前嫌,二人齐心协力开展了针对不老术的研究。这一研究的成果在先生身上最先得到应用,使得先生没有经过任何异常的处理便活到了今天。”

“在探寻到物质世界的真相之后,先生继续展开研究。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完善的宇宙概念被引入。如果把宇宙视作一个统一的概念——那么这个概念唯一的观察者便是至高心灵,通过奇术师的工作可以精确的测算出这一最高心灵的观测强度,可先生注意到在这之下还叠加有一个非常微小的场,使得自然的休谟指数并不想理论预测所期。”

“据此推断,先生认定至高心灵并不止我们眼前所见的这唯一一个,而具有无穷多个,换言之,宇宙也具有无穷多个。先生第一个认识到这一点,还研发了通过奇术探寻另一心灵的手段。甚至先生的至高心灵假设和如今的叙事层假设相应和。”

“先生一直在想,这样一个至高无上的心灵,究竟意味着什么,又将我们引向何方呢。”

“时至今日,先生依然在探寻。”


窗外繁星已经洒满天空,月亮尚未升起。Arisae有些困意。

“Quisqualis,我要先去休息了······明天再说吧。”

“嗯,好。那么晚安。”

Quisqualis放下手中的档案,心满意足的看了看电脑屏幕。

随后他消失在空气当中。

不见踪影。

“存在就是被感知。”

“闭上眼睛,就没有悬崖。”

“最后的主教纵身跃下。”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