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由于SCP基金会习惯于关注人类及人类视角,神话与民俗学部门已经陷入了同一模式,即文本主客体均为人类。这种情况部分是由于基金会专注于以人为本的“常态”定义,以及人类神话对该部门的更大可用性。
即使是在以众生为主题的神话之中,我们依然习惯性地以基准人类的视角看待,而非该神话所牵涉的异常。
不过,Site-120与埃斯特堡的联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倾听来自精灵族的第一手神话故事,并了解他们的文化。
在下面,您将读到有关精灵族起源的神话与宗教习俗选辑,正如希神阁向我们讲述的那样。感谢他们的慷慨,使我们得以一窥精灵一族的档案。
——Dr. Clara l'Héritier
众星之子(Children of the Stars)
“众星之子”是一个小型教派,与第五教会、第二海托世教会、以及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的一众团体具有共同的信仰。
该教派的核心信条是一个古老的精灵传统,据说其存在早于精灵帝国之前。它称,精灵族起源于群星,由一位弥赛亚或神祇带往地球,而他们终有一天会重返众星之中的家园。然而,对这段圣典的字面解释存在争议。
一些人相信他们的祖先起源于其他星球,被弥赛亚用古飞船载往地球,而祂有朝一日将带领他们重返家园。
另一些人则认为,一位无名之神将众星从天空中撷下,塑成他们的形貌,即精灵。这种说法解释了精灵族对魔法的偏好。
然而根据众星之子中流行的观念,他们的祖先——祖灵,出生于我们的宇宙1之前的世界。他们认为,这一世界以梦境的形式持续到今天2 。因此,其信徒与梦联系密切,经常写梦日记,冥想或服用致幻药3。尽管众星之子没有正式的祭司,但他们认为清醒梦者、幻梦术士Oneiromancers、以及梦神是最接近至高神性的存在,尤其重视那些能够“梦游dreamwalk”的人。这是一种罕见而古老的做法,指精灵通过人类梦境进出梦境圈Oneirosphere
通过女王陛下超自然安全收容基金会所藏的“精灵之梦”4文件,SCP基金会长久以来一直知晓梦游以及精灵帝国的存在,但由于精灵一族对基准现实的孤立政策,基金会对梦精灵Oneiric Fae文明知之甚少。5
虽然众星之子是一个古老的教派,但多年来,它的许多最初的信仰和实践已经被希神阁的历史学家和实践者所遗失,但人们认为这个信仰体系可能是一种更直接的星界崇拜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第三次大流散造成了大量世代知识的失传,随之而来的幸存者之中宗教信仰的下降,以及精灵帝国的覆灭和“梦游”术的遗失。
这一传统的复兴需归功于众星之子的精神领袖——彼得·希尔格温(Pyotr Xilgwyn),常尊称为“彼得星”。 1968年,彼得还是一个年轻的埃斯特堡精灵,离家远赴位于三波特兰的鹿学院就学。他在超自然宗教课程中第一次接触到了古精灵宗教与信仰,但他本人的政治和社会信仰却是在课堂之外形成的。在鹿学院就读期间,彼得迷上了蔓延到学院之内的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他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团体,努力“寻找自我”。这些团体包括第二海托世、“爱之合法梦想者”、以及业余摇滚乐队“第五眼球”。
当他在1973年回到家乡,他所带来的接纳、自由恋爱、回归精灵族传统的观念吸引了许多像彼得一样出生在第三次大流散后的年轻人,他们对精灵族文化接触甚少。他很快开办了一个社区中心,在那里和他的追随者一起,致力于帮助他们当中被剥夺公民权的精灵,甚至是无名的精灵。他还运营着一个定期冥想团体,并著有一本畅销圣书《美梦继续》。最终,他在埃斯特堡郊区成立了一个小公社,并定居于此处,直到今天。
在众星之子中,常见的象征符号是一群飞蛾或类似飞蛾的生物被一位神带向代表梦境圈的恒星或星云,神的样貌通常类似于美国音乐家大卫·鲍伊。6
今天,这一宗教少有新信徒加入,许多精灵将它视为一个有些过时的邪教,就像许多新时代的宗教一样。然而,对于那些大卫·鲍伊的死忠粉、毒品贩子和自由恋爱者而言,西埃斯堡有一个地方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
千面术士(One Thousand Faces)
奇术师在精灵中的数量远大于人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楚,7但对精灵族文化有着显著影响,如年轻的精灵常常为了好玩在同学中施法8。由于精灵可轻松施展诸如“魅惑”9之类的法术,他们经常受到“不要对自己施三次法,免得你在模仿别人的同时失去了自我形象!”的警告。这种说辞类似于人类警告他们的孩子不要做鬼脸,否则他们的脸会永远保持这样的表情10,而且通常发自真心,因为许多精灵族父母只是不想应付他们早熟的孩子犯的蠢事。和许多类似的传说一样,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叫做“说谎者利利根Lilligan the Liar”。
“说谎者利利根”是一个年轻宫廷弄臣的故事11,名为利利根,服务于一位英武伟岸的皇帝。利利根会唱歌、跳舞、讲笑话,还会表演魔法,常把魔法融入到表演中,有时会上演一出独角戏,在里面扮演每一个角色,或者表演皇帝和臣民的滑稽剧。
一天,利利根决定和往常一样跟御膳房的糕点师朋友开个玩笑。于是利利根变成一条狗,从厨房偷了一块糕点。不幸的是,那不是他们的朋友,而是卑鄙的厨师长!在克服了困难后,利利根选择变成他的糕点师朋友,而不是承担行为的后果。看到糕点师,厨师长便指派给她(利利根偷扮成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立即带一个甜瓜给公主!然而,在路上,莉莉根窥见了那位朋友,正生气地嘟囔着利利根欠她的钱。利利根很快就变成了公主的配偶,一个非常有名的武士,大摇大摆地从朋友身旁经过,送出了糕点。但就在利利根准备离开的时候,皇帝突然召集所有的武士。王宫附近盘踞着一只强大的恶魔,武士们要前去讨伐它。由于利利根伪装成了最勇武的武士,所以他被命令身先士卒。然而,利利根一点都不想和恶魔作对,在整个宇宙都没有这个可能,但坦白就意味者会受到皇帝的惩罚,所以他咬牙坚持了下去。利利根进到了山洞里,打量着他的对手。一只恶魔,身形有两个、也许三个利利根那么大,正趴在一堆金子上呼呼大睡。利利根只有一招,但那招屡试不爽——他变成了一头最大、最邪恶、最可怕的恶魔,对着那只恶魔咆哮。它惊醒,飞快地逃走了。这之后,利利根想要变回原身,但是没有用!因为他已经耗尽了魔力,被困在恶魔的皮囊之中。他可以再等一会儿的,是吗?不!就在这时,一名武士走进了山洞,正是利利根之前假扮的那个武士。利利根连忙大喊,尖叫,恳求道:“不,不,请手下留情,我不是恶魔,我是和平与欢乐的莉莉根,不要杀死我!”但他只能发出恶魔般的咆哮。武士将他一击毙命,这位被认为是恶魔的弄臣一命呜呼。
虽然这个故事的起源日期和地点不详,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提到了皇帝和武士,而不是国王和骑士,但历史上的精灵几乎只生活在欧洲。不过,在类似的Nälka神话中,所谓的“Nleta之蛇”暗示着共同的起源,推测早于第一次奥术战争。12
流水债(The Long Price)
“诡计者”的原型是精灵族文化和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文学中描绘的精灵类似,精灵族文化中的许多英雄都因智取对手并赢得其内心欲望而闻名,即使片刻,他们也都是通过巧妙的诡计战胜对手。野心和智谋被认为是至高美德。
有很多关于智取人类,野人,其他精灵,甚至神的故事。然而,有一个种族,精灵们被警告永远不要与之斗智斗勇:恶魔。
无论是在神话上还是在文化上,精灵和恶魔都可以说具有一些相似之处。二者都以野心、智谋、诡计和交易而闻名,也各自传有另一维度的位面——地狱13与来世14。这一点以及共同的或相似的神话故事,使得一些超自然历史学家推测,这两个种族在上古的某个时刻曾紧密地交织在一起。15
的确,在中世纪,基督徒有时会注意到精灵是与天使和恶魔的力量相当的生物,一些神话声称精灵是“堕落”的天使,但不像恶魔那样邪恶。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精灵族的口传相符——关于他们在精灵帝国的巅峰和随后的衰落时期近乎全能的实力。16 这些信仰的盛行在许多方面都在欧洲激起了普遍的反异常情绪,使得许多无公民权的精灵加入成吉思汗第二精灵帝国 ,带来了第四次奥术战争和随后的铁十字军。17 不幸的是,虽然许多精灵依靠亚瑟王宪章能够在英国寻得庇护,但一些精灵仍然不得不为一个上雨旁风的避难所而奔波。
讽刺的是,正是这种对精灵族的偏见促使他们去寻找传说中的《黑影大典》——据说是在Flynn the Foul-Mouthed和地狱之间写成的。虽然这些所谓的协议从未得到证实,但人类18和精灵19 族都存在大量的传说,讲述另一个位面,恶魔在其中扮演领主角色,要求精灵定期纳贡。虽然这一情节因故事而异,但这些故事通常都强调一点,即:什一税要求许多精灵成为恶魔的奴隶。20 关于什一税的寓言,通常讲述精灵试图欺骗恶魔将非精灵作为祭品(通常是基督教人类,但不总是),或以其他方式愚弄他们的恶魔领主。虽然有些结局是精灵取胜(通常以人类或野人献祭来代替精灵),但大多故事都以精灵遭受残酷和讽刺的惩罚而告终。
这些神话的另一相同因素是税收日期,据说是在10月31日。 因此,许多精灵家庭在这一天庆祝“什一节”,最晚可以追溯到18世纪。什一节是一个纪念性节日,家庭成员之间会彼此分享美好的回忆,特别是对逝去祖先的怀念。然而到20世纪,许多精灵不再严格遵守什一节,而是庆祝亡灵节21或万圣节。关于撒旦精灵邪教的谣言也持续不断,他们在这一天进行儿童祭祀,要么是一种魔鬼崇拜,要么是一种通过其他方式偿还,试图阻止地狱上门收债的尝试。
目前无法征询地狱税务局方面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