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计划书2024-339:“动物法庭”

标题:动物法庭

需要材料:

  • 数个网络智能爬虫。
  • 一个大屏幕。
  • 大量手机异常插件。

概要:动物法庭将会通过网络爬虫收集当前或曾经发生的所有“虐待”或“杀死”动物的行为,随后通过异常插件发送至参展观众的移动设备上。设备上将显示被“虐待”或“杀害”的动物种类,日期,珍稀程度,进行此项行为的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进行此项行为的目的等。随后,观众必须对其行为进行“有罪”、“无罪”的判定,或选择“无视”,直接跳过判决;如何判定没有任何标准,完全根据观众自身而定。大屏幕将实时显示每一起事件的“判决”结果。

含义:到底什么样的杀生属于“为了人类”,我依旧无法定论。这个议题实在太大了。如果食用动物是,那么仅仅追求美味是吗?如果动物实验是,那么实验后的集中处决是吗?更多的比如动物艺术、宠物配种、虐待动物等,算是“为了人类”吗?结果一切都没有解决,人们为了抛弃自己的虚伪和无知,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确认每一次的杀害动物是否正当上。但是,这样是不是对人类自身资源的一种浪费呢?在这样的思考中,很多人闭上了眼睛,希望能回到仅仅凭借同理心而否定一切杀害动物的,虚伪的自己。

如今,大部分人都反对虐待宠物,而在某些国家,虐待动物致死也确实要负刑事责任;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对食用山珍海味毫无反对,甚至欣赏地看着鲍鱼在烧烤架上扭动起舞。这究竟是一种虚伪的忽视,还是由于寄托的情感不同导致的同理心差异?我无法给出答案。杀害动物的人,保护动物的人,眼睁睁看着动物死去的人,闭上眼睛的人,每个人的对错都是如此模糊。

动物法庭就是这样一个作品。它不断要求观众给出是非判断,质问他们的虚伪;但更重要的是,它模拟了一种揭开虚伪后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我想以其为目标的世界,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在了解了真相后,依旧会选择“无视”而回归无知。这个议题永远没有尽头,而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讨论它了。

回应:动物法庭

你又一次陷入了自我批判之中。不是说自我批判是坏事;只是,身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你否定了自己所有思想的意义,那么你又能在哪里找到cool?

在这份作品中,我看到你在保持了原先对虚伪的揭露与质问外,加入了你的怀疑与反省。但是总体来说,不是特别的cool。你大可以就每一个你能想到的议题进行讨论,赞同、反对、推广、讽刺,什么都行。但是,当你质疑“讨论”这一行为本身的时候,你已经将自身重新关进虚伪和盲目的笼子里了。

——策展人


放弃思考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