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组件翻译指南

什么是[[include]]组件?

[[include]]是一种特殊的Wikidot语法,它的官方说明可以在这里找到。使用[[include]]语法可以引用(include)另一个页面的全部内容。这样,一些页面就可以作为模块化的组件来使用。

[[include]]的基本语法如下所示:

[[include 页面名称]]

或者

[[include :网站名称:页面名称]]

在SCP维基中,[[include]]组件通常位于“component”分类下。也就是说,页面名称通常为“component:xxxxx”。

[[include]]语法允许跨维基网站引用页面,你只需要在页面名称前添加网站名称以及两个引号。网站名称可以是完整的地址,例如“www.scp-wiki.net1”或者“scp-wiki.wikidot.com”(中文站则为“scp-wiki-cn.wikidot.com”)。也可以省略“.wikidot.com”,简写为“scp-wiki”(中文站则为“scp-wiki-cn”)。

[[include]]语法可以添加一些参数,但参数的设置完全取决于被引用的页面。也就是说,不同的组件拥有不同的可用参数;而且相同名称的参数,在不同组件中的作用也可能会不尽相同。

在语法中,各项参数之间需要以分隔符(“|”)隔开。

常见的[[include]]语法写法有三种:

[[include 页面名称 参数A=值A|参数B=值B|参数C=值C]]

  • 参数之间不换行。适合于参数少、结构简单的组件。

[[include 页面名称
参数A=值A|
参数B=值B|
参数C=值C
]]

  • 参数之间换行,首行缩进,分隔符置于行末。适合于参数多、结构复杂的组件。

[[include 页面名称
|参数A=值A
|参数B=值B
|参数C=值C
]]

  • 参数之间换行,首行不缩进,分隔符置于行首。适合于参数多、结构复杂的组件。

注意:[[include]]语法必须单独一行,也就是说不能添加一些额外的语法,例如引用语法“> ”、简易表格语法“|| 表格内容 || 表格内容 ||”。

提醒:现在一些CSS主题版式也能够通过[[include]]的方式引入。与[[include]]组件不同,主题版式改变的是整个页面的样式,而且通常不提供任何参数设置。


如何翻译?

打开页面的维基源代码,如果页面中包含语法正确的[[include]]组件,你就能看到如下内容:

[[include 页面名称 参数A=值A|参数B=值B|参数C=值C]]

其中,“页面名称”是一个可供点击的链接,指向被引用的页面。点击前往组件页面,在侧边栏的多语言栏中查找是否存在“中文”选项。如果有,你可以保留[[include]]语法不变,只修改“值X”中需要翻译的部分(不要修改“参数X”!)。这样,当发布于中文站上时,会自动引用中文站上已翻译的组件。

你可以在组件页面点击右下角的“+ 选项”(Options) > “反向链接”(Back links)来查看哪些页面使用[[include]]引入了该组件。

如果原文[[include]]包含“网站名称”,例如:

[[include :网站名称:页面名称 参数A=值A|参数B=值B|参数C=值C]]

将“网站名称”修改为“scp-wiki-cn”就能引用中文站上已翻译的组件。

如果组件并没有中文版本,可能该组件并不存在需要翻译的部分,也可能是该组件本身就拥有切换语言的功能:往往在这类组件中包含“lang”参数,需要将之修改为“cn”。

特别注意:SCP沙盒站和SCP维基并不是同一个Wikidot网站!一些组件可能在沙盒站上并不存在。当你在沙盒站使用不包含“网站名称”的[[include]]语法时,系统会在沙盒站上尝试寻找相应的页面,这样会出现错误。你需要在语法中额外添加“网站名称”才能正确显示。

同样的,一些组件并没有发布在SCP维基上,而是放在了各种官方、非官方的沙盒中,这时便无法利用多语言栏来识别是否存在已经本地化的组件。


那么…

这篇指南剩余的部分提供了很多常见[[include]]组件的索引,包括组件示例、是否存在翻译、一些使用注意事项等等,供各位译者查阅。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