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秘密档案》采访

评分: +29+x

问题来自:TomJensTomJensla kanrola kanroMR_whitefieldMR_whitefield,QQ群中的Fox·Zhang希区柯克
感谢fbbaaa does not match any existing user name的内容支持(其实是给我们这些没玩过的编辑恶补剧情)

Q&A

采访人:TomJens

受访者:WxL
(《收容:秘密档案》制作组组长)

是什么契机让你萌生了“做一个SCP游戏”的想法?

SCP基金会这个题材我们很早就关注了,制作人和项目里的小伙伴们都很喜欢这种充满神秘感的调性,很幸运我们有了立项的机会,并坚持把这款游戏做出来了。

是什么时候立项开工的?

2018年。

开发过程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事情?疫情爆发对开发进度有什么影响?

干爆楼下超市的红牛和咖啡曾是我们的目标……疫情对进度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我们之前集体远程办公,很不方便。

开发过程中有没有想要放弃(咕)的时候,如果有的话,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因为这是我们的第一款游戏,确实困难重重,说没有想过放弃那是假话,但想到我们做的游戏可以跟成千上万的玩家们一起分享,这又会让我们不断去尝试(也特别感谢一直支持我们的大家)

我们看到,这个游戏的美术风格非常独特,饱受玩家好评,能聊聊这方面的工作过程吗?如何找到美工,又是如何和他们协作的?

我们的主美是一位拥有10年工作经验的资深美术,而且我们游戏的制作人也是美术出身,所以我们对这一方面会有更高的标准。我们每天早上有每日站会同步每天的工作进度,平时还会有各种剧本、美术、玩法会议,来确保产出和需求是匹配的。

在未来的更新(DLC)中,是否有加入中文分部项目/故事的打算?

有类似的计划,不过我们会以之前投票的结果排名为主,中分的故事如果排得太靠后的话,我们会考虑在一些场景内加点彩蛋。

在游戏剧情里基金会的形象算是人间之屑,估计各位作者私底下是把基金会叫做“狱卒”的吧(笑)。那么你们对基金会“必要之恶”有什么自己的理解吗?

其实我们认为,这世间的善与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也许你会认为,基金会有“恶”是因为他们草菅人命,随意投入大量D级人员做实验,但是如果有些实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人类呢?与此同时,基金会的世界观是无比庞大的,正如你所见,我们尝试在游戏中用多种风格来体现这一点,但还远远不够,我们会在后续章节中尽可能地完善。

在开发过程中,是否征求了基金会网站创作者们的想法?

我们曾尝试去联系,但由于语言问题,我们未能和原文档创作者取得联系。

为了遵守CC协议,你们在选用素材时有注意素材的著作权吗?

其实在“授权指南”中,官方只要求游戏开发者在游戏商店页面发布遵循cc3.0的声明,但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问题,我们还在游戏最后的制作人员名单中把每一个引用到的文章都做了来源声明,仔细的玩家甚至可以发现我们还加上了701作者的真名。

我们看到一些Steam上的评论和玩家反馈,说有一些部分的剧情设计和原文档有很大出入,可以说是大刀阔斧。是出于游玩需要才做出这些改编的,还是有别的考量?

是的,比如说701的那一章,最开始我们尝试了许多种手法,效果都不是特别好,从游玩体验的角度来看的话,现实扭曲会比模因影响更容易通过镜头语言让玩家理解,为了关照更多不是特别核心的玩家,我们做了这类改编。游戏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的困难要比我们想象的多的多,有些部分我们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这是我们目前能做到的最好了。

制作组有没有关注Steam上的差评?有许多人提出这个游戏还有不少改进空间。

每一条差评我们都会看,我们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独立工作室,确实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我们写出来的故事能够受所有人喜欢,我们只能承诺会在后面的故事尽可能多听取大家的意见,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

后期有没有考虑和别的恐怖游戏厂商联动(

目前还在计划中,明年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消息。

游玩感想

fbbaaa does not match any existing user name:

我是比较早一期玩到试玩demo的人,当时试玩了缢王悲歌的一部分剧情。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有个柜子的jump scare还用的是市面上常见的五毛惊吓音效,交互的UI也廉价。看得出制作组一开始就想营造一种恐怖的氛围。正式版上线后删掉了那些比较蠢的音效,同时为了弥补氛围的缺陷增加许多很震撼的场景,看的出来是用心在做的。

对比与同类别的其他叙事游戏,比如艾迪芬奇的记忆、看火人、港诡实录、层层恐惧这些游戏来说,现在的正式版游戏游玩体验还是可以的,个人觉得龙之归宿与我是一个烤面包机的章节做的是最好的。玩家对游戏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而剧情游戏的侧重点在于玩家的参与感,只有带入角色,才能讲好故事。龙之归宿中的小男孩与我是一个烤面包机中的犯人是两个章节中玩家操控的人物,而这些主人公刻画的要更细腻,所以这两个章节的体验感觉要比其他章节的代入感强,
并且感觉收容档案对于国内玩家社群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就连之前我认识的一个写手都是为了那个游戏第一次去下载的steam。其中身边朋友的反馈中,体验感最好的也是龙之归宿的章节。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