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級戰艦檔案》及背後的故事


评分: +43+x
blank.png





SCiP NETver. β

Now loading...


主要設計者:

  • 費斯‧羅林斯博士

研發單位:

出產年代:西元3980年至4074年

初產地:H-a07泡沫外殖民地群帶斯達歐倫克星

標準艦長:200m(重型艦310m)

可用艦型:(粗體代表為主要用途|底線代表為使用重型艦體)

  • 輕型巡洋艦
  • 輕型護衛艦
  • 標準戰列艦
  • 標準戰列巡洋艦
  • 重型火力支援艦
  • 重型護衛艦

部署人數:標準115人,最低77人,最多180人(重型艦246人,最低102人,最高300人)

主體材料:

  • SCP-SUN-13020-1(外殼)
  • 鈦鎢合金(軸心)

標準武裝配置:

  • 20門艦對艦能源炮(重型艦50門)
  • 15座遠程激光發射台(重型艦19座)
  • 44個導彈發射艙
  • 65門機動陣列近空機炮(重型艦135門)
  • 5個偏導力場產生器(重型艦8個)
  • 3個主力奇術護盾產生器與23個延伸器(重型艦4個與31個)
  • 1個高功率多功能型斯克蘭頓現實穩定錨
  • 1座雷神A-7小型磁軌炮台(僅限重型艦)

標準艙室配置:

  • 1間艦橋指揮室
  • 1間FSW極小型彩虹橋引擎控制室
  • 1間奇術佈陣室
  • 1個標準方形醫療艙
  • 1條主維修用運輸甲板(重型艦2條)
  • 1個小型停機坪,可停放3個戰機或穿梭機單位(重型艦可停放6個單位及1個輕型艇單位)
  • 180個蹲臥式可逃生型睡眠艙(重型艦300個)
  • 8條輔助無人機起落架通道
4KI6dFkwnvtX2i7.png
復仇級內部3D結構圖[僅提供相關研發人員查看]





自妳出生那天開始,我才注意到時間飛逝地是如此之快,驀然回首,妳已經長大了,而我垂垂老矣,甚至都抱不動妳了,或許,是時候放手了…


復仇級系列軍艦是SCP基金會於3k時代末期為應對佳倫爾納人新型的末日武器“Gåvorfrån Gudsblod”——也就是血砂眼——而生產的特化戰艦,專門剋制當時佳倫爾納護教軍的虹魚形艦船,體積小,機動性強,人員部署數與技術水平要求低,唯一較大的缺點是需要卡拉恩叢式生產線輔助才能夠量產,但這並不影響復仇級在第一次佳倫爾納抗戰中做出的極大貢獻。


現在我得離開妳了,無法在妳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親自陪伴妳、引導妳,是一大遺憾,我沒辦法同時當好一位家長和一位基金會員工。


關於這類船艦的起源得回溯到西元3979年,H-a08泡沫外殖民地群帶第二段前哨殖民地波爾莫星,這顆星球在佳倫爾納人的第一大信仰中叫作——這名字有一點模因效應——[數據刪除],除非防護措施完整,別輕易提及,我們還是叫它波爾莫吧。


但我向妳保證,雖然我們的前途充滿未知性,但只要我們還活著,就還有未來,活下去,一切都會好起來。


不過在正式介紹前,先來聽聽一段錄音:
“偵測到星系邊緣出現大型單位。”
“這信標,是佳倫爾納人。”
“那艘超重型等級的船艦是沒有被紀錄過的型號。”
“看起來不是軍方的船,佳倫爾納政府沒有告知這方面的訊息。”
“先幫我轉遠距離訊息傳送:‘敬告位於波里星-柯瑾44小行星中段的來客,這裡是受到佳倫爾納總聯合政府以及鎢帊三支夸倫艦團承認的合法的SCP基金會人類殖民地,未經准許的船隻都被禁止越過波里星環恆軌道,並禁止長期停留於本星系,保持原距離,然後離開,否則邊界防禦艦隊將會直接開火。’”
“長官,接收到對方的訊息,系統表示一種佳倫爾納方言,正在嘗試翻…長官,這訊息有模因效應,是認知危害。”
“那就是他們先攻擊了,讓艦隊開火!”


現在開始進行2級人員宣誓,所有人將雙手交疊於自己的心臟上,左右手哪隻在上都可以,然後重複我說的:

“我等今日將姓名簽於合約之上,將自己的生命交於特殊收容措施基金會,發誓以最高的責任感遵守收容、控制、保護三原則,並將以最大的努力為人類的最高利益奮鬥!
為了不再遺忘而銘記歷史!為了成長茁壯而守望未來!為了生存下去而奮戰不息!
收容,控制,保護,我們是SCP基金會!”


“長官,敵艦躍遷進入了未知的超維度空間。”
“往哪兒去了?”
“不清楚,長官,偵測器只能抓到少許讀數。”
“弄清…”
“迫近警報!一個門徑在殖民地可視距離形成。”
“敵艦進入火力範圍…啊!”
"系統通知,防禦艦隊指揮權已交由加侖十七號。"
“旗艦下線了,另外八艘主力艦也是,是綠麻雀式攻擊!1區的倖存艦艇組織聯合護盾,2區立刻補齊缺漏,別讓敵艦直接攻擊軌道防禦平台。”
“艦長,探測到敵艦艦體中心出現大量Akiva輻射能量。”
“迴避,防禦平台將護盾效率增至最大,準備應對攻擊。”
“是…”
(吵雜聲)平台…支援…(沉默)
“所有船艦,立刻躍遷撤離,讓邊界及快反艦隊折返,現在!快!”


怎麼會這樣?當事情發生時,為什麼我不在妳身邊,為什麼我沒能在妳痛苦時抱緊妳、安慰妳、告訴妳:“我在這。”?


當波爾莫星被血砂化後,其上接近一億的人口全數喪生,不久之後,又有四顆星球五十億的人口罹難,基金會也才發現當時的佳倫爾納政府並不老實,他們隱瞞了H-a08群帶實際位於佳倫爾納朝聖者的必經之路上,以及護教軍擁有軍事行動權的事實,他們打算讓基金會與護教軍發生衝突,以此削弱雙方的實力,但失算的是,護教軍已經找出了獲取所謂的神之力的方法。


SCP基金會向周圍所有已知文明傳送以下訊息:

“在太陽系計時不到一週前,發生了一系列慘絕人寰的悲劇,佳倫爾納的宗教狂熱者殘忍地毀滅了波爾莫星,這種行為,基金會絕對不會姑息。”
“那些無辜喪命的平民不是褻瀆者,只是無知的生存者,卻要遭此劫難,因此,我們不接受無謂的辯駁,任何使波爾莫發生悲劇的元兇都必須血債血償,基金會的殺手將追殺你們直至天涯海角也不會善罷甘休。”
“此訊息並非只是警告,也是一枝橄欖枝,基金會相信任何具有良知的種族都能理解人類的感受,我們不會是唯一的受害者,在那樣的暴行下,不會有任何一方是安全的,團結,是最好的出路,我們靜候佳音。”
“收容,控制,保護。”


那便是血砂眼,Akiva輻射激光武器,能夠穿透屆時任何護盾產生器的防禦,現實穩定錨的反制效用也仍待確認,無論如何,基金會艦隊不可能在這個情況下與佳倫爾納護教軍正面對抗。

因此,“號角堡”作戰計劃被迅速擬定,該計劃要求所有基金會單位規避正面衝突,所有的基金會星球都進入撤退戰備戰階段,聖盾級主力艦被要求在遭遇血砂眼的第一時間便優先以超光速躍遷迴避,但同時也毫不示弱,計劃同樣要求艦隊探測到血砂眼出現,就立刻以高機動小型單位1貼近攻擊,但這個作法在遭遇敵方大部隊時毫無用處,復仇級戰艦此時便派上用場了。


今日,為了死去的家人與同伴,我們在這裡齊聚一堂,而我們都理解現狀是多麼艱難,但卻沒有放棄…


復仇級的研發為當時的基金會帶來了一絲希望,由波爾莫星第一代殖民者羅林斯博士設計,顧名思義,復仇級是其為了復仇而傾注心血的成果,他在波爾莫星失去了唯一的女兒,跟很多人的悲劇相同。

回歸正題,復仇級的艦身被設計得短而厚重以方便生產,但靈活度異常得高,最低人員配置只有七十七人,最高兩百多人,其可通用的超光速引擎是彩虹橋引擎中最小級別但最高速的FSW系列,配合單個直管型推進器,復仇級無論超光速或亞光速都是同量級船艦中的頂尖。


這裡是前H-a08第一快反艦隊指揮官,我是金明,在此宣誓就任反佳倫爾納機動艦隊首任總指揮,並指定波爾莫防禦艦隊加侖十七號艦長為第一副手,同時命名艦隊番號為“淚海之火”,象徵著我們是在無數淚水中燃起的復仇之火,將會燃盡仇敵的一切,將他們加諸於人類的苦痛加倍奉還!奮戰不息!


然而復仇級問世時,已經是波爾莫星事件一年多之後了,在此之前,因佳倫爾納護教軍發起的聖戰而遭殃的星球已經多達四十顆,所幸的是,斯達歐倫克並沒有列於受害名單中2,基金會得以在當地量產第一代的復仇級戰艦,並組織了一支機動艦隊——幾乎完全由受難星球的軍民組成——也就是淚海之火艦隊。

這支艦隊被用於馳援任何遭到血砂眼攻擊的星球,以及提供所有針對佳倫爾納護教軍的行動武力掩護,而為了有效率地行動,艦隊又被拆分成數支分艦隊,每支都屬於標準小型艦隊配置,並且擁有高度獨立運行能力,但必要時,這些分艦隊也能夠輕易地整合為一個主力戰鬥群,以進行大規模的作戰行動。


如果沒有發生那樣的事情,或許,我會希望妳下輩子還能當我的女兒,但…顯然是不可能說出口的。


淚海之火艦隊的貢獻是不可忽視,抗戰時期所有的機密行動和大規模戰役都有他們的影子,例如著名的3k第一次永續之巢星戰役,當那顆卡拉恩叢族自治星遭遇一支護教軍大型艦隊的攻擊時,正是淚海之火及時集結了三支分艦隊與一艘聖盾級重航馳援,成功將血砂眼癱瘓並將其摧毀,而隨後護教軍的敗走代表著這場戰役的勝利是屬於基金會的。

儘管永續之巢星仍有部分地表被血砂化,但戰役的勝利毫無疑問地證明基金會已經能夠在正面戰場取得優勢,號角堡作戰隨後宣告結束,“以眼還眼”作戰計劃開始執行,人類自此吹響了反攻的號角,但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今天,是歷史性的一天,我們終於阻止了更多的悲劇發生,八億的人口與一百二十六億的蟲口免於失去他們的家園,是的,我們做到了,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但還不夠,我們必須繼續努力下去,沒有時間可以鬆懈,也沒有餘力可以輕敵,抗戰仍未結束,戰士們仍需戰鬥,把希望留存下去,奮戰不息!


說到淚海之火和機密行動,那就必須提及一個六十一號海姆達爾計劃行動小組遭遇的"拿茲崙隕石帶事件",那個小組由“極天平”MTF下轄的一艘陶米爾級收容艦、一支綜合混編中隊和一支偵查中隊組成,在拿茲崙隕石帶進行血砂眼的情報調查,然而調查過程曝光了,該小組被圍困於隕石帶內部,同樣也是淚海之火的一支分艦隊及時馳援並提供火力掩護,小組才得以將情報帶出隕石帶。

而事實證明,那項情報在後來的各大戰役發揮了極大的功效,前面提到的永續之巢戰役就是其中之一,同時也為以眼還眼作戰提供了的擬定基準。


這段時間以來,我真的很謝謝所有戰士的浴血奮戰,無論是仍站在這裡的,還是已經無法陪伴我們的,都是基金會的驕傲,都是人類的驕傲,你們證明了那些雜魚侵犯了錯誤的星域,以及錯誤的種族。
還有那些來自鎢帊星、泰爾讓2星團、澤塔-01和其他星域的朋友們,你們證明了這個世間是有溫度的,你們的幫助讓基金會與人類挺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這份感謝之重我個人難以以言詞表達,但絕對是至高的謝意。
而現在,是時候了,我們的征途該告一段落了,淚海之火艦隊將走入歷史,但我們的後人仍會銘記這段歷史,而我們仍會繼續守望未來,奮戰不息。


很遺憾的,復仇級雖然在抗戰中表現優異,但專為剋制虹魚形船艦而設計的艦體結構卻不適用於其他實戰行動,隨著護教軍瓦解,佳倫爾納總聯合政府改組,以及新型佳倫爾納戰艦的出現,復仇級被迫全面汰換,此後,只有民間造船廠還會以其模型建造民航載具,到了今日3,已經沒有任何復仇級類型的船艦在星海中航行了。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