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SCP-1565
项目等级:Safe
特殊收容措施: 由于SCP-1565处于隔绝的地理位置和自我收容的自然环境,因此对SCP-1565的直接收容被认为是不可行且不必要的。
为将所有计划的火星探索任务重新策划到至少离SCP-1565十公里的位置进行,基金会人员现已被安插在航天机构。任何可能显示出SCP-1565存在的卫星图像都应进行相应编辑。
描述:SCP-1565为37个拟鳄龟(Chelydra serpentine)的总称,项目生活在火星最大的陨石坑“希腊(Hellas)”中不规则形状的区域内。SCP-1565个体与正常拟鳄龟从视觉角度来看难以区分,但在行为上表现出若干差异:
- SCP-1565个体既不需要营养,也不需要排泄废物。
- SCP-1565个体未表现出衰老迹象。
- SCP-1565个体能在火星表面“游泳”并能进入火星表面之下。
- 每隔119天,SCP-1565个体会将它们排成内向三角形阵列,然后解散。
- SCP-1565几乎不会受到伤害,除非来自SCP-1565-A(见附录)。
SCP-1565-A是一座包围着SCP-1565所在区域的半透明绿色屏障。SCP-1565-A隔绝气体,保持内部65%二氧化硫,29%二氧化碳和6%氩气的气体成分的稳定。SCP-1565-A的形状是处于波动状态的,并且每十年缩小约0.012%。
SCP-1565个体曾被记录在火星表面下潜深达600米。安装在这些个体身上的传感器检测到已被腐蚀的大型地下金属结构物的存在。
最初进一步研究这些废弃物的尝试被SCP-1565个体阻碍,它们继续下潜且用它们的外壳阻挡着探测器。在对SCP-1565个体进行限制后,探测器确定金属结构物是雕刻着复杂龟型浮雕的大型尖塔的遗迹。由于从尖塔底部产生出的大量辐射引起了电子干扰,使得进一步的探索被阻碍。
附录1565-01:在对SCP-1565的一个个体施加超过100kN的力(作为试图将个体移出SCP-1565-A所作的一部分力)后,个体外壳开始破碎,身体部位开始分离。
分析表明,SCP-1565个体在其外壳下方还包含一个次级内部壳,用于容纳重要器官。该壳被命名为SCP-1565-B,取代了正常乌龟的脊椎和肋骨部位。SCP-1565-B由铅 - 镉 - 铍层状复合材料组成,用于阻挡电离辐射。它包括几个电子元件,其中有些负责对SCP-1565的保护,同时也有一个接受天线和一个起数据存储作用的绿色大十二面晶体。
在常规测试中,用X射线照射晶体的一个特定表面,会产生一幅详细描绘火星表面(并不准确,图像缺失了大部分的火星陨石坑)的全息图像,有47个亮点分布在图像上。其中一个亮点位于SCP-1565-A上,对其余亮点所在位置的探索尚待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