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时的SCP-3496。
项目编号:SCP-3496
项目等级:Safe
特殊收容措施:SCP-3496应被存放于Site-77轻型收容区域的一处标准储物柜中。SCP-3496以一日两次的频率经过磁共振成像仪的全面扫描。若SCP-3496内没有任何SCP-3496-1个体,则使用一剂B型抗真菌乳膏、一剂标准防腐喷剂,辅以氯调节剂冲洗介质的三次冲洗。
如果SCP-3496产生了SCP-3496-1个体,除Apis属1以外的个体无论数量多少,均应仔细移出、杀灭、焚化。依据文件3496-B及无聊镇合约,若SCP-3496-1为Apis属,则应将SCP-3496转移到64号生物传播中继站(由威尔逊野生动物应对组参与运营),直到生产阶段结束。此后SCP-3496将被归还到Site-77,回归日常收容。
描述:SCP-3496是一个雕工粗糙的小型面具。SCP-3496内部包含多个孔洞,其形状类似于Lyctinae2钻出的缺孔。约一至三周一次,SCP-3496会进入自然发生阶段,每隔14-20分钟就持续产生一批SCP-3496-1个体。这一自然发生阶段通常持续三天左右,此后SCP-3496回归惰性状态。
SCP-3496-1个体由来自Arthropoda门3的单一物种动物组成。每次自然发生阶段产生的SCP-3496-1个体均属于同一随机物种。通常情况下,SCP-3496-1个体们会将SCP-3496作为巢穴。若SCP-3496内已经居住着一个SCP-3496-1种群,SCP-3496将进入惰性状态。详见实验日志SCP-3496-A。
当居住于SCP-3496内的SCP-3496-1个体被全部移除后(杀灭或转移皆可),SCP-3496将重新开始每一到三周一次自然发生的循环。
收容后创建如下表格,以追踪SCP-3496-1的物种情况:
物种 | 通用名 | 附记 |
---|---|---|
Vespas crabro | 欧洲胡蜂 | 回收SCP-3496时在内部及周边发现数百只死亡个体,可能原因为低于适宜生存温度。 |
Anelosimus eximius | 阿根廷社会性蜘蛛 | 在执行杀灭和焚化前,共出现五十只个体。 |
Procambarus clarkii | 淡水螯虾 | 出现两只个体,已杀灭并焚化。 |
Paratrechina longicornis | 长角立毛蚁 | 见实验日志3496-A |
Grammostola rosea | 智利红玫瑰毛蜘蛛 | 两只个体在出现后分别安身于SCP-3496的两个独立区域内。此后产生的两只个体被先前两只住客杀死。存活的两只个体已被杀灭并焚化。 |
Apis mellifera | 西方蜜蜂 | 见文件SCP-3496-B |
![]()
已死亡的SCP-3496-1个体。
实验3496-A
目标:长时间观察SCP-3496-1个体的长期行为。
措施:SCP-3496被置于一个1m x 1m x 0.3m的玻璃盒中,铺有土壤和石块组成的基质。三天后,SCP-3496开始了生产阶段,产生134只SCP-3496-1个体,物种为Paratrechina longicornis,此时SCP-3496产生了一只蚁后,随后继续产生562只雄蚁。 在两天的时间内,SCP-3496-1个体组建成一支功能齐全的蚁群。此后的六天,未再观察到新产生的个体。
每天0600时,碾碎一只学名为Blaptica dubia4的蟑螂,投放到盒中,为SCP-3496-1蚁群提供食物。
六天后,被认为未受精的蚁后开始产下有活性的卵。
在三个月内蚁群持续增殖。在此期间,虽然SCP-3946未出现自然发生阶段,但蚁群规模仍然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仅仅十二周,蚂蚁数量已经远远突破10,000大关。每天的食物供给量增加到了预计每1,000只蚂蚁一只蟑螂。
又过了一个月时间,一场Cordyceps5真菌感染暴发,在两周内迅速摧毁了整个蚁群。试图治疗真菌感染的努力未产生效果。这场真菌暴发的来源不明,已知石块、基质、杜比亚蟑螂在被投放入盒中之前均已经过污染物测试。
SCP-3496被送回原先的收容环境,仅仅过了48个小时后,即开始下一个自然发生阶段。
观察:SCP-3496产出的SCP-3496-1个体似乎极具生殖能力,能够以远超典型的速度进行繁殖。对原生个体的分析表明,全部雄蚁与蚁后的DNA近乎完全相同,只有极其微小的区别。原生蚁后生出的后代SCP-3496-1个体的DNA分析结果是基本完全一致,这暗示了无性繁殖。
有一种假设是Cordyceps真菌是随SCP-3496被带入的,但可能性极小,因为在最终执行收容措施前已经对SCP-3496进行过大规模测试。需要进一步测试以支持或反驳这一假设。